麻醉操作常规及急救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2572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操作常规及急救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麻醉操作常规及急救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麻醉操作常规及急救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麻醉操作常规及急救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麻醉操作常规及急救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醉操作常规及急救预案.docx

《麻醉操作常规及急救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操作常规及急救预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醉操作常规及急救预案.docx

麻醉操作常规及急救预案

局部麻醉操作常规

1、若由手术操作者施行局麻,麻醉科医师可建议麻醉药浓度和剂量,对超过中毒剂量的给药要坚决制止。

2、局麻药中加肾上腺素,浓度1:

200000,侧支循环差的部位(如手指、足趾和阴茎)和静脉局麻禁用肾上腺素。

3、局部静脉麻醉禁忌骤然放松止血带,以防局麻药中毒。

 

神经及神经丛阻滞操作常规

 

1、先建立静脉通路,再进行神经阻滞操作和给药。

2、配制局麻药时,药物的用量不能超过中毒剂量,特别在混合使用局麻药时,要进行必要的计算。

3、穿刺后注药前必须回吸,注药过程中要间断回吸,注药速度宜慢。

4、麻醉平面确切后才能进行切口消毒。

5、准确记录肢体上、放止血带的时间,放止血带时提醒护士缓慢放气,同时持续监测血压。

 

硬膜外麻醉操作常规

 

1、除麻醉药物外,常规准备阿托品、麻黄素、肾上腺素。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当的镇静药物。

2、病人体位可采用侧卧位或坐位穿刺。

小儿侧卧位时头后仰,不能向胸部俯曲。

体位变动后测量一次无创血压。

3、硬膜外给药前必须回吸无血、无脑脊液后才能注入药物。

4、必须给试验剂量(应该为利多卡因),至少观察5分钟,确认无腰麻现象,观察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试验剂量效果,给予追加剂量。

5、从注射试验剂量开始的30分钟内极其重要,主治医师应在场。

确认几个关键问题:

无全脊麻或麻醉平面过宽、无明显的循环和呼吸抑制、无局麻药中毒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表现、麻醉平面与效果肯定。

6、术毕病人神志清醒后,各种反射完全恢复或呼吸循环稳定,呼吸道通畅,脱氧后吸空气10分钟脉搏氧饱和度>95%或≥麻醉前吸空气水平,才能送回病房。

 

不插管全身麻醉操作常规

 

1、病人术前不能有上呼吸道感染和上呼吸道梗阻疾病。

2、特别需要不受干扰、准确的脉搏氧饱和度和呼吸动度监测。

3、在任何地点都必须能迅速建立有效人工通气给氧和快速吸引。

手术间内必须要有麻醉机;麻醉准备间和手术室外给麻醉药前必须将氧源、管道、简易呼吸器和面罩连接好后,在高流量经面罩吸氧的条件下实施不插管全麻。

4、充分暴露头面部,鼻饲或面罩吸氧。

5、静脉给药速度宜慢,给药中严密监测。

6、麻醉中最重要的是预防和处理上呼吸道梗阻和呕吐、返流误吸。

7、术毕病人神志清醒后,各种反射完全恢复或呼吸循环稳定,呼吸道通畅,脱氧后吸空气10分钟脉搏氧饱和度>95%或≥麻醉前吸空气水平,才能送回病房。

 

插管的全身麻醉操作常规

 

1、麻醉诱导期应预防呕吐和返流误吸,必要时可使用镇吐药物。

2、麻醉诱导期间严密观察心电、血压和脉搏氧变化。

无创血压应调至一分钟一次或STAT状态,插管前再次观察上述指标,以确保病人平稳渡过插管关。

3、气管插管不成功时,一次操作时间不能超过1-3分钟,必须换用面罩辅助呼吸。

4、气管插管并记录深度、管号、呼吸音、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气道压,妥善固定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确认插管位置正确后开启呼吸机,立即确认风箱,胸廓运动和呼吸道压力正常后方可做其他事情如固定气管插管等。

5、病人插管后体位变动时,麻醉科医师要妥善固定病人头部和气管导管,随体位变动而变动,手术体位固定后,必须再次通过听诊呼吸音确认气管导管的位置、已设定和监测的呼吸参数正确。

6、术中密切观察循环、呼吸功能的变化:

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气道压、潮气量、呼末CO2曲线等。

气道压监测简单、直观、反应灵敏,应高度重视。

7、术毕吸引口腔内分泌物,酌情吸引气管内分泌物。

根据情况选择拔管或带管回ICU。

控制性降压操作常规

 

1、在可能时行局麻下穿刺动脉,建立直接动脉压力监测,并妥为固定。

2、降压药物的配制参考体外循环微泵静脉持续给药药物浓度要求,使用时剂量的增加应缓慢,防止血压的剧烈波动。

3、术中与外科医师保持联系,及时开始和结束降压麻醉。

4、没有直接动脉测压者,降压初期必须持续无创监测血压,稳定后可改为每分钟测量一次。

应当将最低血压以数字方式记录在案。

 

镇静/镇痛术操作常规

 

1、镇静/镇痛是为病人能维持足够的呼吸循环功能,并保持对语音命令和/或对身体刺激有意识反应的前提下,能耐受不舒适医疗操作的状态。

2、麻醉科医师实施镇静/镇痛时要和实施麻醉一样予以高度重视和采取规范化的程序和操作。

3、必须进行完整的与麻醉相同的镇静前探视、准备与记录。

应重点解释镇静镇痛的特点和术中对镇静深度判断的方法及要求病人的合作。

4、镇静/镇痛的监测:

Alertness(警觉),Breath(呼吸)和Circultion(循环)。

临床上常用改良的OAA/S评分判断镇静深度:

Ⅰ级:

正常声音呼名有正常应答反应

Ⅱ级:

正常声音呼名时应答反应迟钝

Ⅲ级:

正常声音呼名无应答反应,需反复大声呼名才有应答反应

Ⅳ级:

反复大声呼名无应答反应,需轻拍头部才有反应

Ⅴ级:

轻拍头部无应答反应,需疼痛刺激才有应答反应

5、镇静/镇痛的病人出手术室或出院标准

1)病人恢复警觉和定向能力;

2)生命体征平稳正常,或在可接受范围;

3)使用过镇静/镇痛药物的拮抗药的病人必须在用拮抗药后至少2小时;

4)出院病人必须要有陪伴病人回家并能正确汇报术后病情的负责的成年人;

5)出院病人必须要带上有关术后饮食、用药和活动,以及救援电话号码的指导书。

术后自控镇痛操作常规

一、手术结束时,戴手套用新无菌纱布更换穿刺固定在硬膜外导管的纱布,用0.5%聚维酮碘消毒穿刺点及硬膜外导管外露部分及接头,并用无菌纱布包裹接头,用胶布固定。

二、用镇痛泵的内层包装袋反方向重新套在已配好药的镇痛泵上,并用胶布缠扎下口固定。

三、硬膜外穿次点予无菌换药,隔日1次,至出院,临时注药或调整用药浓度时需重新消毒导管、接头及镇痛泵注药口,完毕用无菌纱布重新包裹固定。

四、撤销镇痛泵及拔出硬膜外导管时,无菌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擦洗穿刺点、接头和镇痛装置注药口。

气管插管术

一、适应范围

1、重症肌无力,呼吸机受累,导致呼吸停止者。

2、中毒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者。

3、心肺功能不全合并感染,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气管阻力。

二、操作方法:

1、病人仰卧,头向后仰,手术者右手拇指推开下唇及下颚,食指抵住上齿列,以启开口腔,左手持直接喉镜,从病人口腔右侧伸入,将舌向左推开,显露雍垂。

2、将喉镜窥视片向前推进暴露会厌。

3、如系弯形窥视片,将喉镜视片前段置于会厌软骨前窝,如系用直形窥视片,则将其前段置于会厌的喉面,然后向后提起暴露声门。

4、将气管导管(内安放导向管蕊)通过声门插入气管,拔除导向管蕊放入牙垫,用胶布将导管及牙垫一并固定。

5、向气管导管前段的套囊注入适量的空气,并用止血钳夹住使不漏气,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以及防止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进入气管。

6、将气管导管连接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

三、注意事项

1、插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以免引起喉头损伤。

2、插管太浅易脱出,太深时有插入一侧支气管而至肺不张。

3、插管后吸痰时,必须用无菌导管,无菌生理盐水,操作过程也应保持无菌。

术后镇痛常规

麻醉医生术前访视病人,交代有关事宜,要求病员或家属签署麻醉同意书。

建议对所有病人询问是否要求术后使用镇痛泵,并介绍术后镇痛的优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费用自担。

根据患者病情及全身情况确定镇痛方式。

接受术后镇痛的病人须镇痛医师到病房巡视。

术后镇痛病人须填写术后镇痛随访单,有由值班医生按要求随访。

常规配方:

静脉镇痛泵:

舒芬太尼100ug+氟哌利多3.75mg或胃复安10mg,稀释到100ml。

使用方法:

首剂2ml/次,维持1.5~2ml/h,PAC1.5~2ml/次,锁定15分钟。

硬膜外镇痛泵:

罗哌卡因镇痛泵:

罗哌卡因150mg+舒芬太尼50ug稀释到100ml。

使用方法:

首剂2ml/次,维持2ml/h,PAC2ml/次,锁定15分钟。

镇痛分娩常规

一、 病人提出申请,产科医师或助产士经检查无禁忌症

者通知麻醉科医师。

二、 麻醉医师经复核无禁忌症后,与家属谈话签定分娩

镇痛同意书。

三、镇痛前嘱产妇排尿,并开放静脉通道。

四、宫口开大2-3cm开始实施麻醉操作,并由助产士

协助摆体位,固定硬膜外导管。

五、镇痛中由麻醉医师负责监护血压、心率、呼吸,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麻醉中的一切情况全部记录于麻醉单中,

并随病历入病案室保存。

六、产科医师和助产土按产程图严密观察产程并详细记

录,条件允许行CTG监测。

七、镇痛持续到第三产程结束,由麻醉医生拨硬膜外导管。

八、术后24小时内麻醉师对病人进行访视。

麻醉记录单书写

一、麻醉记录的意义和价值:

“麻醉记录单”是手术患者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患者麻醉过程中情况的全面实时记录,可及时了解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反应,麻醉记录中记载的手术中处理(输血、输液量、治疗用药等)可为术后处理提供参考。

也是以后病例回顾、科研统计乃至医疗纠纷调查的重要材料。

应由参加麻醉的住院医师(进修医师)认真、全面、准确、如实地加以填写,不得涂改和伪造。

二、麻醉记录单的正面

麻醉记录单的正面应包括下列三方面的项目和内容

(一)、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体重(成年人可不填写,但心脏病人、小儿应填写)、病室、床号、手术日期、住院号、临床诊断、手术名称、体格情况、精神状态、麻醉效果、合并症、麻醉前用药、手术者、麻醉者、器械护士和/或巡回护士的姓名。

(二)、麻醉和手术经过

1、麻醉方法:

记录全名,如静吸复合全麻,控制性降压,降温麻醉。

2、麻醉用药:

记录药名,剂量,时间,浓度和用药途径。

3、麻醉通气方式:

记录方法名称,如来回紧闭,开放法,循环紧闭,T管装置,潮气量,频率,CMV,PEEP,CPAP。

4、插管:

气管内,支气管内(单侧、双腔),途径(径口、经鼻、经气管造口),麻醉方式(吸入或静脉诱导,清醒表面麻醉),方法(明视,盲探等),导管口径(F号或ID号),插管、拔管时间。

5、麻醉诱导及停药时间,手术开始及结束时间。

6、麻醉全过程呼吸、循环变化的监测记录:

病情稳定时,每5分钟测一次。

病情有较大变化时,应随时测定,并记录。

病人离开手术室之前,上述测定和记录工作不应中止。

将病人抬到推床上后应再测量和记录一次BP。

对镇静/镇痛者至少每5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每30分钟记录一次OAA/S评分。

7、手术主要步骤,需注明的特殊情况,如有大量失血,气胸等,可于当时在备注中编号,并于右側注明。

8、椎管内麻醉:

记录穿刺点,置管方向、深度,麻醉平面。

9、记录病人体温,吸氧,呼吸管理方式及手术重要步骤。

10、术中特殊病情(如喉痉挛、寒颤、惊厥)。

11、术中意外:

误吸,全脊麻、心搏骤停等。

12、体位:

应注明体位及术中变更情况。

(三)、麻醉结束后情况

1、术终全麻苏醒情况:

未醒、初醒或全醒

2、术终脊神经感觉阻滞范围

3、离开手术间时的情况:

苏醒程度,呼吸、搬动病人于推床最后一次血压、SpO2等

4、麻醉效果

三、麻醉记录单的背面(总结)

(一)、麻醉前访视摘录

1、主诉与简要病史:

包括与麻醉有关的并存病史,阳性体征和检查(心、肺、肝、肾、中枢神经系统)。

2、术前全身情况和精神状态

3、术前用药史,过敏史,手术麻醉史

4、器官功能纠正情况及目前功能状态评级。

5、麻醉方法,麻醉药,术前用药的选择依据。

(二)、麻醉经过记要

1、麻醉前用药的效果分析

2、麻醉操作过程是否顺利

3、病人对麻醉的耐受程度,术中出现的问题,病情变化及处理的分析,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4、输液,补血,用药,吸氧等处理是否正确合理

(三)、手术结束时,在首页和复印页上写好总结,交主治医师签字,签字后交科务护士处。

(四)、麻醉记录总结应于麻醉结束时内完成。

(五)、记录单首页放入病历,复印页留科内存档。

四、每月的麻醉记录单由医务科负责,并抽调一名麻醉医师,对全部记录单的10%进行抽查。

并于次日科内晨会及下午全科会议公布结果。

 

术中大出血处理对策

一、恢复循环容量。

在外周或中央插入大口径套管,根据情况使用预温的晶体或胶体液,避免低血压或少尿<0.5ml/kg/hr。

二、联系关键人物。

通知科室负责人、麻醉师,向医务科和主管院长报告情况。

三、积极止血。

四、请求实验室检查,血液成分、FBC、PT、APTT、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气分析和血氧测定,保证病人身份无误。

五、评估紧急程度。

使用回收血液减少异体输血使用,在知道ABO和Rh血型之前输注红细胞O型D阴性。

当知道ABO血型时,输注血型吻合的血液,保持Hb>8g/dl,血小板>75×109/L。

六、避免DIC

 

过敏反应处理对策

临床麻醉中,约1/4000个病人会发生“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各其发生的免疫机理不同,但发生后的临床症状和处理,完全一样。

一、过敏反应,在组织内的巨大细胞或血液内的嗜碱粒细胞表面,如具有免疫球蛋白的抗体,只要一遇上抗原(例如某些静脉麻药),两者立刻结合在一起,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就能激活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释出组织胺、白细胞三烯(过去称此为“超敏反应的缓慢反应物质)、前列腺素及激肽。

这些反应物质能引起人体的支气管痉挛、血管扩张,并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

至于巨细胞及嗜碱细胞表面的抗体产生,是过去曾接触过具有抗原特性的外来物质,从而产生抗体,再遇似物质就能引出过敏反应(这就是所谓的”交叉致敏)。

二、类过敏反应,此类反应,与过敏反应不同,是由于外来物质(主要是静脉麻药)与肥大细胞接触后,是肥大细胞错认而未通过免疫的中间过程,就直接释出组织胺。

所以,这类反应毋需经历初次接触而生成抗体、再次接触即成过敏的免疫步骤。

其次,这种反应只有肥大细胞参与,而且也只释出组织胺。

这就是与过敏反应的相异之处。

三、超敏反应的症状,不管是过敏反应还是类过敏反应统称为“超敏反应”。

它们的临床症状,却完全相同:

(一)荨麻疹。

(二)面部浮肿;喉头水肿;喉痉挛。

(三)心率增速;低血压。

(四)严重时,可致呼吸衰竭或心血管虚脱。

死亡,都由此两种原因。

单纯从症状区分类反应,较为困难。

四、哪些麻药能引起“超敏反应”?

下述麻醉药物,曾有过引发过敏反应或类过敏、甚至两类反应同时出现的报道:

(一)、巴比妥类;依托咪酯及异丙酚。

(二)、司可林及管箭毒,是最易引发的两种;此外,茄位明(亦称加拉碘铵)、二甲管箭毒、潘可罗宁、阿屈可林、万可罗宁、杜什氯铵及美维松。

(三)、可台因、杜冷丁、吗啡及芬太尼。

(四)、局麻药中的普鲁卡因、为可疑的超敏反应药物,但无肯定结论。

(五)、不少与病人接触的橡胶制品,如面罩、麻醉机皮管、橡胶手套、注射器、输液管道,甚至输入液体,都可能对病人具有引发超敏的反应的作用,应加重视。

反应的出现,多较快,龙其静脉注入麻药,注入后几分钟内,即可发生。

橡胶制品,则较慢。

五、如何处理处理要求快而有效。

重点在:

脱离致敏源并作积极的症状治疗。

(一)、立即停用引发反应的药物;如怀疑为手套或注射器等应加撤换、停用。

(二)、手术暂停,对反应严重的病人,甚至应加速手术的结束。

(三)、喉痉挛或喉水肿,可致气道堵塞,须立刻面罩纯氧吸入或辅助压入。

必要时,作气管插管(紧急情况,气道已堵住,即刻气管切开);有呼吸衰竭现象时,应作机械通气。

(四)、出现血压下降,静脉注入肾上腺素50~100ug(将肾上腺1mg用生理盐水9ml相混合,则每ml液内含肾上腺素100ug),随即静脉点滴肾上腺素(5%葡萄糖500ml内,加入肾上腺素1mg),以每分钟0.05ug/kg的速度滴入,以后根据血压随时调整滴速,遇严重反应,可引起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必要时肾上腺作为复苏药加以应用。

(五)、从静脉输入平衡液,以20ml/kg的液量输入,同时注意病人的中心静脉压或颈静脉充盈度以判断病人是否有容量欠缺。

经上经处理,低血压可能有所好转。

(六)、氢化考的松100~250mg(症状严重,用量须大),必要时第6h可适量或同量再用,共用24h。

有时,也可用长效糖皮质激素以代替氢化可考的松,如甲强的松龙(首次用量可按氢化考的松折算),因其作用可持续6~12h,在后就可免重复)。

(七)、用组胺拮抗剂,H1及H2两类都须同用,前者可用苯海拉明50mg,后者用甲氰咪呱300mg(皆为成人量),静脉注入。

拮抗剂虽不能阻止肥大细胞及嗜碱细胞的释出组织胺,却能阻断组胺与其受体之间的作用。

(八)、遇支气管痉挛,用舒灵0.5mg或异丙喘宁0.3ml,加于生理盐水2.5ml内,和匀后,喷雾吸入。

已作气管插管的病人,则可通过插管喷入。

也可应用氨茶碱,以6mg/kg的用量,在20min内静脉滴入,随之,以0.5mg/kg/h的输速,作静脉点滴以维持。

此药不仅松解支气管痉挛,还具有抑制肥大细胞及嗜碱粒细胞的释出血管活性物质、增强心肌收缩力及肾上腺的作用。

(九)、血压不稳的病人,可考虑用高血糖素,初量5~10mg,静脉;接之静脉点滴高血糖素,滴速1~5mg/h。

此药除具心脏变力及变时性效果外,对已用丙种肾上腺素能拮抗剂的病人,更为适用。

(十)、发现病人有代谢性酸中毒,须用碳酸氢钠以纠正。

六、术前的主要预防措施,下述各点,可据情考虑。

(一)、对曾有特异反应或过敏反应病史的病人,如不易分清是病人对麻药高敏反应还是过敏反应,应问清引起反应的药物加以避免;如不能获得明确答案,则麻药的应用,先以微量注入,等待3~5min,观察有无反应;同时手头准备抢救过敏反应的用药及用器。

(二)、有人发现:

过敏反应等引发,与术前病人有无应激反应存在有关,故对此类病人,术前应作好心理疏导及必要的消除焦虑药物的应用。

(三)、必要时,术前可考虑应用H1及H2受体阻滞剂。

(四)、对易有高度反应发生的病人,可在术前应用皮质激素。

(五)、术前亦可考虑应用色甘酸二钠以作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术中心跳骤停救治对策

一、病人发生心跳骤停时,立即就地抢救。

二、紧急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参与抢救。

三、若病人为室颤造成心跳骤停时,立即心前区叩击1—2次,同时准备除颤仪进行非同步电击转复心律,若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反复进行除颤。

若病人为非室颤造成的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60—80次/分。

四、畅通呼吸道行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

五、心电监护。

六、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

七、及时采取脑复苏,头部置冰袋或戴冰帽以保护脑细胞。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的变化。

八、做好有关抢救、观察的记录。

 

局麻药毒性反应处理对策

一、轻者仅有兴奋、多语、面红或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肌肉小抽搐等症状。

处理:

停止给局麻药,安定5mgiv,鼻导管给氧。

二、严重者则出现胸闷,头痛,心悸,全身肌肉抽搐至惊厥,因惊厥不能有效呼吸、发绀、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处理:

(一)、利多卡因导致中毒:

停止给局麻药,安定5mg,面罩给氧;

(二)、长效局麻药导致的中毒:

1、停止给局麻药,安定5mg,面罩给氧;

2、20%脂肪乳100mliv(2min);20%脂肪乳150mlivgtt(15min)总量<4mg/kg)

3、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改全麻后继续手术。

(三)、心脏毒性: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性、室性早搏、室扑、室颤)、QRS增宽、血压下降。

处理:

1、20%脂肪乳100mliv(2min);20%脂肪乳150mlivgtt(15min)(总量<4mg/kg)

2、溴苄铵

3、异丙肾上腺素;

4、请求支援,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和科室主任到场;

5、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改全麻后继续手术。

(四)、心跳停止:

处理:

1、标准化心肺复苏;

2、肾上腺素1mgiv;

3、20%脂肪乳100mliv(2min),如果在心跳停止前已输脂肪乳,总量已达4mg/kg,则直接到步骤7;

4、除颤或肾上腺素1mgiv(2min)

5、重复步骤(3);

6、重复步骤(4);

7、20%脂肪乳300ml  ivgtt(15min)(总量<8mg/kg)

8、继续治疗,向医务科汇报;

9、终点:

1)病情好转,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返病房;

2)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尚不稳定或未清醒送ICU;

3)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术毕转运与交班

一、决定术后病人去向的一般原则是:

1、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又无麻醉残留问题,回病房。

2、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但有麻醉残留问题,回麻醉苏醒室。

二、术毕转运必须是麻醉科的主治医师和/或住院医师,与外科医师同时参加。

1、手术结束后,再一次记录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以确保循环平稳。

2、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完好。

3、保护好气管插管及动、静脉通路,以防止脱出。

4、持续动脉压监测,将动脉测压“0”点固定在平病人左房水平的肩部。

在连有连续动脉压示波下搬动病人,必要时连同心电图监测一起搬床,搬床后循环平稳再撤除连续动脉压示波和开始压力表测压。

无连续动脉测压者搬床后,必须再测至少一次无创血压。

5、用血管活性药的患者,应选用充电良好的微量泵。

最好能停用扩血管药。

6、搬床后观察动脉压,如血压降低,不能运送病人,应加快输血或调整血管活性药物,使循环平稳后方可转送病人。

7、断开麻醉机,接简易呼吸器时必须立即检查胸部是否正常起伏。

8、运转患者途中由外科医师和工人在推车前方拉车,开门等,麻醉科医师在推车正后方(病人头部处)保证充分通气,必要时简易呼吸器应连接氧气袋或氧气钢瓶。

9、运送患者途中经常观察动脉血压,病人颜色、脉搏。

10、为减少运送时间,应提前传唤电梯等候。

11、必要时应由巡回护士从恢复室推复苏床到手术室接病人,以减少搬动病人。

15、根据循环情况与恢复室医师商讨适当调整血管活性药及血管扩张剂泵入量。

16、口头交班:

1)患者姓名、诊断、手术名称。

2)术中主要经过穿刺、诱导、插管、放血量、转流时间、阻断时间、心肌保护、复跳情况、血管活性药及血管扩张药应用情况。

3)转流后血钾、血球压积、尿量、肝素中和情况、转流后ACT。

4)输血种类、数量、补钾情况。

5)动、静脉通路及用液情况交班。

6)特殊情况交待:

起搏器、IABP、过敏及处理。

17、呼吸道压力、双肺呼吸音、神志、双侧瞳孔、心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肛温、胸腔引流情况。

18、完成麻醉单总结之后,交主治医师总结签字。

最后将原始页放入病历,复印页留做术后随访用。

19、主治医师对每例由自己负法律责任完成的麻醉必须对住院医师呈交的麻醉前探视单、麻醉记录单、各种处方、收费单和住院医师培训基本内容登记表进行认真检查后签字。

 

麻醉器材的管理、消毒和保养

  1.一次性使用器材如各种气管内导管、螺纹管、腰穿针、硬膜外穿刺套件、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三通接头和各种联接管等应分类放置、妥善保管、定期检查并及时补充。

  2.重复性使用的喉镜片、牙垫、衔接管、气管导管、口咽通气管等使用后先用肥皂水将管腔内外刷洗干净,然后置于75%乙醇或2%碱性戊二醛溶液内浸泡0.5h,或福马林熏箱内4-6h,消毒完毕后再放于无菌盘内备用。

  3.橡皮螺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