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11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2097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报11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简报11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简报11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简报11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简报11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报11期.docx

《简报11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报11期.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报11期.docx

简报11期

简报

第十一期

(磨课感言)

黄花镇中心学校2013年4月1日

编者按:

一遍、两遍,再读,我被这些摇曳多姿的感言所动容。

课堂打磨的起初,没有“花明”,如果把它定调为“柳暗”只能形容打磨教师放浪通脱的情怀,并不能界定课堂打磨的维艰程度。

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驿道,没有前贤的遗策,也没有大师的教泽。

这感言,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是事实真实性的再现,更是具有艺术性真实的提炼,没有“甄士隐”,也没有“贾雨村”,更没有“窦娥冤”。

这感言,释放出教师达观的情怀。

导学案:

构建,推翻;设计,再完善。

说课,讲课,观课,议课;再说课,讲课,观课,议课。

设计殚精竭虑,反思发愤忘食,提升奋起九牛二虎之力。

凡此种种之苦都在不尽言中,用“苦涩”来诠释课堂打磨这一历程也许不为过吧。

可是,他们都把这些难以言表的“苦”化为轻松的话语,给读者以把“断红狼藉”化为“落英缤纷”的心境,把“飞絮濛濛,垂柳栏干尽日风”化为“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的美景。

这感言,是解读小组合作学习的密码,是领悟小组合作学习的真谛,是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艺术,更是黄花镇教师致力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情远韵与精神命脉。

黄花小学24名过关教师都如期上传了磨课感言,这25则感言都是真情的流露。

黄校长亲自组织、两位副校长带头写感言,班子无一人缺漏;周长军教师虽然不在第一批打磨教师之列,而他也上交了一则。

第8期的“建言献策”张家口小学上交的整齐、迅速,且质量教高。

追求实效才是课改之根本

——“课堂打磨”活动感受

随着学校“课堂打磨”工作的深入,我们开始更多关注课堂的实效,更多思考如何提升课堂实效。

因为学生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作为教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每一节课堂都应该立足于实效,从“如何提升课堂实效”入手,以“追

求课堂实效最大化”为终极目标。

一、减少课堂中的无效行为。

“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为了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首先就要减少课堂中的“无效合作”“低效合作”。

不要为了“合作”而“合作”,不要为了追求合作次数而合作,不要为了追求“合作”的形式而“合作”。

如语文课堂中,合作探究的问题面太窄,讨论来讨论去也就那么几句话,又如有些探究的问题难度太大,又缺乏细致的提升指导,学生讨论半天也是云里雾里,这些都属于低效合作甚至是无效合作。

这样的合作只是耽误了学生课堂学习时间而已。

二、优化电子导学的指导性。

现在的课堂中,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互助学习,那么如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呢?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电子导学”,优化“电子导学”的指导性。

从学习的内容,到学习的方法,到学习的要求,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提示,让学生按图索骥,不会像无头的苍蝇一下。

当然,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之后,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更自主学习。

三、精炼教师的点拨要点。

有人认为: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就是教师不讲了。

很显然这个理解是有偏颇的。

自古以来,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以,课堂中教师的讲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关键是教师要克服“泛泛而讲”。

教师需要更多地考虑学情,需要更多地思考“哪些知识点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

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忽视或不易弄懂的?

我究竟需要讲什么?

怎么讲?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精炼自己的点拨要点,使课堂中的“讲”成为“画龙点睛”之笔,讲到学生所急所思之处。

总之,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改革,其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教学实效。

无论是怎样的课堂,我们都必须立足于课堂实效。

所以,面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我们所要积极思考并为之努力研究的依然是“怎样提升课堂实效”“怎样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才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核心之所在。

(黄花小学:

孙玉芳)

我在小组合作课堂打磨中“三级跳”

在夷陵区“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的改革浪潮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从最初中的彷徨中到踏实研讨小组合作,在“过三关”、“闯三级”的课堂打磨活动中,应该说经历了从打磨者—助教者—引领者“三级跳”。

一、打磨者

因是校级领导,所以成为最先一批被打磨的对象,10月24日接受镇级验收时,我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评课时李干事肯定我的课堂成果,导学提示做的到位,为学生独学指明了内容及学习目标,从而获得灵感诞生了“小组合作学习”电子导学。

但又问了我这样三个问题:

一是你的课堂任务没有完成,怎样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二是你的课堂上还有哪些可以探究的合作点?

(如旧知检测环节你还用以前的抢答,能不能尝试用两人合作交流后再让学生接受检测是不是更妥当一些?

)三是还有哪些话可以由学生来说?

哪些环节不需教师主持的?

针对以上的三个问题,于是我在电子导学设计上和“小组合作规范”上下功夫潜心研究,认真实践,从数学课堂每个环节的一个合作学习规范入手,从一个组的合作学习规范入手、从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合作学习规范入手进行规范培训,有时候甚至把内容放下来让小组讨论作示范,再重新进入组学或展示环节,在课堂上“三个规范”“三个明确”、“四个不重复和一个不嘀咕”、“三种角色”一一渗透。

潜心研究的同时也诞生了11月15日夷陵教育局的《小学数学“自主+合作”课堂困惑及实践》,11月23日网发的〈小学数学课堂“会交流=知识掌握”吗?

〉,12月4日网发的〈让学生在“竞相展示”中展出“精彩”展出“高效”〉这些“小合”实践文章(不能说是经验,只是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从而也找到了自己“小合”教学的方向:

紧扣数学的“根”——教材;把握数学的“魂”——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牢抓数学的“果”——培养数学学习习惯,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第二次打磨验收中才得到李干事的首肯,成为第一批打磨过关教师。

——打磨中磨出规范磨出课堂常态。

二、助教者

自己打磨过关了,接下来我又成为一名助教者(助教课堂的合作者)。

我的助教对象是我同年级的数学老师沈琼瑶老师,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资历都比我强,但助她打磨的过程中我也花了不少功夫,开始的听课中我就在巡查中发现学生的组学能力评学能力比较差,这个差肯定是教师的培训没有到位,既然培训没有到位就从培训做起,我助听一节课就培训一到两个组,告诉他们在组学环节应该怎么做;有时候在沈老师的课堂上我也会打断她,告诉学生究竟在评学环节怎么当好“三种角色”,而且要求教师必须严格“四个不重复”课堂语言习惯。

听了两节课感觉还是不够理想,于是应邀我也在四2班专门上了一节课,听课教师只有沈老师一人,但她感觉无论是课堂语言、还是课堂评学环节的教学策略、巡查上等方面都有她学习的地方,于是她自己不断改进,在12月13日她的课堂打磨验收课时,我不断地巡查学生组学情况向她反馈,她一举过关,但在评课时我也指出了她的不足之处:

数学知识是一个自我思考—小组讨论—反馈掌握的过程,但教师在这点处理上欠巧妙,评学环节上应从错误处衍生知识生成从而掌握知识,她也比较接受我的观点。

——我和我的团队在“小合”之路一起成长。

三、“引领”者

打磨者、助教者让我在自己的“小合”课堂上不断研究着,但在12月21日在分、黄片区的教育管理干部论坛上,在夷陵教育内部流传的一句“防火防盗防局长”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我们的课改怎么了?

诞生了12月28日网发的《小组合作:

“磨课”在当下“研课”在未来》的心得,我想成为一名小学数学课堂的引领者,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往前推,而不是担心与害怕。

怎样引领?

一是小学数学课堂不同环节的小组合作环节怎样进行?

二是小学数学不同课型的小组合作怎样进行?

三是导学案和电子导学系列成集。

这是我的前期思考,我也与李干事交流了我的想法。

也有幸成为“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LDC研究团队管理者,让我负责分黄片区小学数学教师团队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研究”,这既是强力,也是动力。

——我也希翼在引领之路上带着分黄片区的团队上一起成长。

  总之,力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自主+合作”高效,是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终极目标,所有教师都在打磨“三级跳”中像我一样坚持着成长着、收获着。

(黄花小学:

杨荣会)

 

我的磨课之路

回想自己的磨课过程,似乎去年的半年工作时间都在不断的打磨中渡过着。

首先校内打磨,接着接受中心学校打磨,最后接受区级检查,从10月份到12月连续三个月,不断打磨课堂十余节,终于成为一名镇级合格教师。

在这反复地打磨、锤炼中有累、有忙、有苦、也有欣慰和喜悦。

一、校内打磨

10月份,学校下达校委会成员率先打磨“小组合作”课堂的任务。

我的“小组合作”课堂打磨自此正式开始。

在校内打磨中首先进行同行打磨,而在同行打磨中我先后打磨三年级音乐《锣鼓歌》两节。

在这其中,我们从“小组合作”在各个环节的运用入手,不断改变学生的音乐学习模式。

通过了同行打磨后,便进入教研组打磨阶段。

在教研组打磨中,我先后在一年级执教《国旗国旗真美丽》三节。

在这次的打磨中,我从音乐课堂的音乐性和“小组合作”形式在教学中形式灵活多样的运用等方面不断改进课堂。

由于音乐课件网络资源少,音乐版本各年级使用不一,可用音乐课件资源少。

我遍不断地在课件的制作中忙碌着,寻找视频、查找音乐、剪辑音乐、编制乐谱、制作课件。

只要一有空堂,我便要做到电脑上忙于课件的制作。

二、镇级打磨

11月,我经过校内打磨,进入镇级打磨。

镇级打磨由“小组合作”的专家李先华干事亲自打磨我的课堂。

第一次打磨,我准备的是三年级的音乐《葫芦娃》,一节课下来,我自我感觉良好,但在专家眼中还离“小组合作”的课堂相差甚远。

首先是教师的话太多,教师在课堂语言中“四个不重复,一个不嘀咕,不抢三种话语权”落实不到位。

另外学生展示中三种角色的培训不到位,学生表现不够规范。

整节音乐课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激情。

第一次打磨离“小组合作”合格教师还有一定的距离,没有过关。

一周之后,又进入第二次打磨。

在这一次打磨中我准备的是《太空人》。

一节课下来,法相我在课堂语言和学生的三种角色的培训上还是不够规范,另外在各环节的问题设置和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学生学唱歌曲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运用不充分,学生创编展示的质量不高。

第二次打磨仍还有差距,没有过关。

经过两次不断准备、打磨,仍差距很远,我心中就像打翻的五味瓶,什么刺激的味儿都有。

我急了、郁闷了、恼了、自卑了、沉静了。

三、区级检查

12月,区研训中心下校检查各校中层干部课堂打磨情况。

而我校就我一人经过多次打磨还没有过关。

我有些惧了,害怕因为自己课堂教学技艺差为学校拖后腿。

为了能在区级检查中表现好一点,我开始给自己加压。

请教研组来不断打磨,先后上达摩克《恰利利,恰利》两节、《我的家乡日喀则》一节,细心听取同事们的建议,努力改变自己的课堂,改变教学方法。

12月25日,圣诞节这天,我作为我校唯一一名没有过关的中层干部接受区级检查。

我上的是《我的家乡日喀则》,课后,艺术教研元刘忠玲老师和研训中心的赵永新老师、郑玉萍老师以及李先华干事给我提出了很多建议,帮助我在今后的课堂中要注意从哪些方面改进、提高。

并告诉我达到了合格教师的标准,如果想成为一名示范教师还要继续努力改变。

我终于成为一名“小组合作”的合格教师了。

我释然了、笑了、高兴了。

四、欣慰和喜悦

经过三个月的不断打磨,这中间有为不断制作课件,修改课件,修改教学设计的忙碌;有下班后还要苦思冥想,加班设计教案、制作课件,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至晚上夜间的累;也有克服不了自身缺陷,感觉自己愚蠢的自卑、懊恼;更有在打磨中同事们不厌其烦,努力帮扶的欣慰。

十几节课,我的同事李艳芳、易春芳、杨荣会始终如一的陪伴着我,帮我设计教学环节,帮我修改电子导学课件,有时陪我弄到晚上十点。

在我心烦意乱时不断地安慰我,鼓励我,给我信心,让我相信我能行!

我的教研组成员每一个积极帮我想办法,出主意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合作效果。

尽管打磨的过程很累、很苦。

但同事、教研组自始至终站在我身边帮助我,鼓励我,让我感到自己从来没有被嫌弃、被抛弃。

这是我在

磨课中最为欣慰和喜悦的。

(黄花小学:

肖春梅)

 

好课得从磨砺出

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如野草般在夷陵大地滋生蔓延之时,磨课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随着这股热潮,我也挤身于这轰轰烈烈的磨课行列。

回味整个磨课过程,其个中滋味,尽在不言中。

经过近乎苛刻的“一 拖一或二拖一”式的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我们这些身在教学一线的老师灵活接受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大胆去拿。

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

磨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如果只是从书本到教案,从教案到电子导学机械的照搬,那么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样,即使教上十年二十年,教学水平依然是平平如也。

但如果把个人的教学经验与他人教学经验相结合,那么就可以推陈出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这次磨课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平台,让我们有了一次在一起相互学习机会,我们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这种形式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使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

好钢是炼出来的,好课是磨出来的。

一堂成功的课,需要经过多次打磨。

通过这次磨课,我接触了不少优秀老师,虽然他们不是名师,但他们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他们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的设计,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我吸取了他们的精华。

同时,也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查缺补漏,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大提高。

磨课最能体现团队的力量和智慧。

在这次磨课,议课,反思中,我们整个语文团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都有所提升。

议课时,老师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不断对教材教法有新的突破和创新。

通过磨课,我们一起创造了最合理的教学设计,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大提升了我们的课堂效率。

由此,让我想到了团队的精神是不可磨灭的,每一位教师在团队中要不断的反思总结经验,并在课堂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元素,长此以往,课堂就会呈现一片万象更新。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次磨课,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无穷力量和魅力。

如今纷争的社会,任何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其成效都是微乎其微,只有置身于团队中,大家才有沟通、有协调、有合作、有升华。

眼界才会越来越宽广,路子才会越来越宽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磨课的过程虽然是难熬的,但它可以帮我们凝聚教学艺术,积淀教学智慧和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

通过这次磨课,让我更信奉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只要是好的东西,只要有养料,我们就要拿来。

没有拿来的,课改就不能焕然一新;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黄花小学:

屈金莲)

 

磨出规范

在学校如火如荼的磨课活动中,作为中年级的一名语文老师,参与到第三次课堂打磨活动,活动中既感受到同伴帮助的温暖,更感觉我和学生的小组合作行为一步步走向规范。

去年开学伊始,尽管按照学校下发的小组合作学习规范对学生尤其是小组长进行了培训,也曾去分乡学习过刘小燕的导学案使用观摩课,去张家口学习过那里语文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示范课,在本校也在不同时期学习了黄校长、孙玉芳主任和胡昌慧、程金桥两老师的示范课,但一听到语文教研组长叫我准备一节小组合作学习的课让全校语文老师听,我感觉心中还是很茫然。

因我不想做改期浪潮的落伍者,在课堂中尽力按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备课、上课,结果是以前只需要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现在要一节半课学生掌握的效果还很差,经常还得做补工,这样的课如何能公示于众呢?

但丑媳妇最终要见公婆,硬着头皮准备了一节课,效果正如预料:

老师的话语过多、学生的行为欠规范、导学案不够明确……有着二十多年语文教学经历的我第一次感觉眼前黑暗一片。

接着学校给我确定了两个帮辅老师——胡昌慧和屈金莲。

有拐杖了,心中也有了着落,对照导学案的设计要求我备了《呼风唤雨的世纪》两个课时的课,准备了两课时的课件,请她们帮助斟酌,尽管她们挺忙,只要我有求她们必应,仔细帮我看每个环节,她们的热心使我在严寒的冬季仍如春日暖身,眼前也敞亮了不少。

听完我的第一课时时,她们给了我信心:

老师的话语在精炼;学生学习的规范亦有进步;导学案也能三明确了。

同时也中肯地指出了问题:

学生的倾听习惯很差、发言能评价了,但重复得多。

针对这个情况,我停下授课的步伐,出示一个小问题,指导学生如何看导学案,如何倾听,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何评价并补充别人的发言。

再上第二课时时,她们感觉学生和我的小组合作行为逐步规范了。

为巩固已有的一个小进步,为进一步规范我和学生的行为。

此后的每一个课时我都精心准备,课堂发现一个小问题停下来纠正好了再进行下一个环节,惊喜地发现:

课堂进程在提速、课堂效率在提高。

期末考前中心学校要来验收了,新授课有了一丝眉目的我面对复习课又有些不知所措了,但路还是要探出来的,我决定在作文复习课上来点尝试,翻开第七册书的目录,发现这册书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动物都写得很丰满,我们的学生不是写人叙事很干瘪吗?

于是我选择了“让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这个点来指导,让学生在书中找例子,分析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有了这个思路,得到了两位帮扶老师的肯定,我放手让学生去找、去议、去写,学生在班级取材写的片断,把同学写活了,有几个孩子的笔力还超出了我的想象,如果不是真人真事,我还以为是抄袭的呢。

学生的出色作品和李干事的肯定使我信心更足了!

这轮磨课中,我一共上了四节,在同伴的帮助下,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一步步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我的课堂教学行为一步步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也一步步规范了。

感谢磨课这股春风让我这棵快落叶的树发芽了,有领导的关怀和同伴的帮助,我有信心长得枝繁叶茂!

(黄花小学:

尤兴翠)

 

报:

区教育局乡政府

送:

朱总干事陈干事李干事

发:

各中小学

共印9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