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集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2070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育论文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育论文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育论文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育论文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集锦.docx

《教育论文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集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论文集锦.docx

教育论文集锦

心理学原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笔者根据自己对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的理解,把反馈原则、优化原则、互补原则、效能原则灵活地运用在班级管理中,阐述了管理班级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

心理学原则班级管理应用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培养、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促进和保证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如何加强班级管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一直是班主任研究的重要课题。

几年来笔者尝试将心理学原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来,效果不错。

一、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反馈原则的应用

班级的生活,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生活。

它具有十分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

怎样才能使集体中的目标、规范、组织和人际关系协调发展呢?

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各自的动态,获得有关反馈信息。

如班级制订的目标的积极性如何?

哪些人有信心或哪些人有不同意见?

目标是否发挥了激励作用?

是否符合实际?

这些动态都需要班主任及时把握。

然后根据这些动态,再不断进行调节:

或统一认识,进行说明;或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或修改目标……同时,班主任的肯定或否定、批评或表扬又为被管理者提供了反馈信息。

同学们将依据这些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畅通的沟通网络?

一方面,班主任可通过班会、班委会、各种活动等将自己对班级的管理思想、班级的发展设想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想法,也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的方式,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班主任可通过各种正式渠道收集信息:

如有计划地召开班委会、任课教师讨论会等,还可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信息:

如与学生交往、同他们谈心,随时随地,处处留心,从学生的言谈中获得信息,又如建立起信息网络,在班级中设置一些能为班主任提供信息的“信息员”;第三是及时地分析和处理信息。

班主任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整理,对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将各种不良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而对大部分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则给予尽可能地满足。

这样,班主任将会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和尊敬。

二、发展特长,以点带面——优化原则的应用

班级中任何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心理发展的整体化,就是个性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

集体心理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和整体,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

集体心理发展为个性发展创造了重要的社会心理环境。

但不能限制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发展也不能离开集体的轨道。

二者只有协调、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整体优化。

优化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是:

发展特长、以点带面。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修改和特长,首先,班主任应对班级的学生有整体的认识,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特长趋势,有计划地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文艺晚会等,使每一个学生在他所感兴趣的活动中将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另外,选择2~3个对班级的整体优化和提高胡作用的“点”进行重点发展,形成班级特色,来带动全班整体优化发展,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而对差生也要把重点放在“带”上,不能“踩”。

那种因学生学习差或纪律差就给戴上“差生”帽子的做法,那种因学习差而把某些学生在班内的几项“第一”都全部抹煞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班级整体优化的。

班主任对这些学生要重点地带,要不断地鼓励,让他们融到集体中来,因为班级管理的目标是整体优化。

三、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互补原则的运用

班集体的成员,既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

因此,要加强班级管理,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把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老师的权威作用与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使其产生互补效应。

互补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班主任的权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来实现的,管理班级,重点是激发学生自主管理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要做到这点,一是使学生理解班集体的目标和班主任提出的管理要求,使之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要,如学生行为规范的贯彻,这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使学生懂得行为规范每一条都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与他们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譬如,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看坏书刊等规定,绝不是对他们个人生活的干预和个性的限制,而是保护他们身心健康,养成良好文明生活的需要。

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管理活动。

如让学生参与讨论班级的管理条例,参与选拔班干部并对班级的各种情况进行检查。

评比和监督。

三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

班级管理中难免出现失败,比如学生们自己策划的一项活动开展失败了,这时班主任就要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或者带领他们开展一些能找回自信心的活动,使他们继续保持热情和积极性。

四、合理地使用各种强化手段——效能原则的应用

在班级管理中,不论是集体的建设,还是良好品德的培养与不良品德的矫正,以及管理职能的发挥,人际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规范的执行,都离不开各种强化手段的运用。

强化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如肯定、鼓励、表扬、奖励等,可以使某种心理或行为得到加强和巩固;负强化如否定、制止、批评或惩罚,可以使某种心理或行为得到削弱或消退。

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正确地运用各种强化手段,使其充分发挥积极的心理效能,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班主任既要支持学生的自主管理,又要在必要时对各种行为进行强化。

如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好人好事,或者形成了一些好的风气等,班主任就要及时表扬或肯定,甚至奖励。

奖励时,班主任可先奖励小组,这样有利于各小群体内部增强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个人奖励也是必要的,可以为集体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好的发展势头得到正强化。

如果班级中出现了违纪行为,或者一些不良的倾向,班主任要及时加以批评、制止甚至惩罚。

当然,处罚仅仅是手段,更重要的是教育,惩罚后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把这些不好的行为和倾向消灭掉,使班级的自主管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反馈原则在师生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优化原则使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互补原则让学生的自主管理才能得到展现,效能原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合理、适时地运用好这4个原则,班级管理将上一个台阶!

 

“望、闻、问、切”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研究“望、闻、问、切”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通过“望”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内在的特点,“闻”到其声而知其人,“问”可以使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拉近了距离,增进了解,产生感情,达成了共识,寻找到适当的“切”入点,然后掌握正确的切入角度和方式,激活学生、班级自身的潜能,使你和学生你和班级之间产生振奋。

结果:

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促进师生的感情,有利于班级管理和班务工作的顺利的进行。

结论:

“望、闻、问、切”在班级管理中切实可行。

【关键词】:

“望、闻、问、切”班级管理方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兵术,但我在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也同样使用于我的教学管理,并且深有体会.因为做学生的工作就是从了解开始,你不了解学生、工作就容易犯盲目、主观的错误。

作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协调者,班主任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了解班级,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用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语言来表达你的思想,再用你的思想教育学生,指导学生的行为。

而了解学生,贴近学生,使你被学生接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有效方法,我觉得应从望、闻、问、切四个环节入手。

一、“望”即观察

通过观察了解学生,了解班级,首先是对学生个体的观察,每个学生就是一个子系统,这个系统的开放是有向的,如果你不是他信任的人,他是不会向敞开心扉的,但学生通过与其他个体的联系、交流和自身的行为习惯发生信息表达他的内心世界,所以班主任应从不同的侧面,选择不同的观察点,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如此中学生的日常行为、特长技能,兴趣爱好,精神面貌,活动范围,定位对象等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内在的特点,并对典型学生,典型特点做好观察记录。

其次是对学生群体的观察,通过观察了解班委会有无经验,威信和号召力,是否关心集体,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了解班级内各个群体的首领作用发挥如何,是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了解非正式群体活动是否能接受班集体的正确导向;了解正式群体间的领导和协作关系是否良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间的关系是否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间有何矛盾等。

通过观察了解班风是否良好,是否有正确的班级舆论,蓬勃向上的朝气,团结奋进的锐气,是否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是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等。

在观察的过程中应注意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全面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同时要注意观察方法的策略性、灵活性和技巧性。

如观察表情可以分析学生的心情。

二、“闻”就是听多方面的反馈信息

通过“望”得到的信息有限的,而“闻”是从学生群体外围获取信息的另一个环节。

俗话说:

“言为失声”、“弦外之音”,要做到闻其声而知其人。

比如从上课时班长的“起立”声洪亮、有力、干脆,说明班长充满自信,班级工作开展顺心。

反之,则说明班长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

通过问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

①听学生的议论,从学生的谈论中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了解学生关心的事情。

每当下课十分钟,我都会来到教室跟学生打成一片,下午放学后亲自带领他们跑步煅炼。

这样自然就听到了学生很多的你不了解的情况;②听科主任老师的反映,了解老师对学生的看法,老师对班级的看法等;③听班干部的汇报,了解班级工作开展如何,班级有无进步等。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三、“问”可以升华师生感情

如果说“望””闻”是了解学生,了解班级的起步、基础,是从系统外围获取信息,那么“问”就是在望、闻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关键,是进入系统的“探针”。

问的对象包括学生、家长、科任教师、前任班主任和一切与你要了解信息相关的人员。

特别要重视家访,通过家访,不但了解了家长,跟家长作了心与心的交流,拉近了距离,增进了了解,产生感情,达成了共识,更重要的是我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每个学生,使我的工作做起来比较从容,比较有把握。

四、“切”则输入有效的管理信息

“切”即“切入”。

是叩启心扉让灵魂闪光的手段。

通过望、闻、问,你基本了解你的学生你的班级,这时你已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寻找到适当的基本切入点,然后掌握正确的切入角度和方式,抓住最佳切入时机输入你的有效信息,激活学生、班级自身的潜能,使你和学生你和班级之间产生谐振奋。

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和班级达到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目的。

所以发现问题后,你要认真观察、仔细倾听、耐心询问,积极开动脑筋去发新的问题、新的疑点,并不失时机地发现问题的实质,找到切入点,切中问题的要害使问题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望、闻、问、切四个环节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是要穿插交错进行,贯彻到班级管理的始终。

【参考文献】

1.牛冰山,赵京.教师素质论大纲.第二版.北京:

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

2.林流.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8(13)

3.马兆掌,张宪尧.班级管理概论.人民出版社,1989

4.扈中平.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成因及对策

【摘 要】:

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体现在教学公平上。

农村中小学较之城市中小学,在教学起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上都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公平。

究其原因,既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也有教育政策方面的。

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症下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以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教育公平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悬殊,城乡中小学在教学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

因此,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认识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透视

(一)教学起点不公平

  1.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学校经费匮乏,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落后。

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而广大的农村遭到忽视。

目前,农村学校经费普遍匮乏,一些学校连正常运转所需的办公经费也难以保证,学校陷入难以为继的危难境地,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更是苦不堪言:

从教学设施上看,没有图书室、实验室、活动室,更不须说电教室、微机室。

从教学手段上看,基本上还是靠原始的“三个一”(一本书、一支粉笔、教师一张嘴),一些学校为了节省开支,不让教师参加培训或教研活动是不争的事实。

  2.教师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是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农村教师受农村文化自然性、封闭性、边缘性和滞后性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对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感到“水土不服”,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

二是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大多数教师学历较低,有的地区还存在许多代课教师。

农村中小学缺乏适应农村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

三是工作积极性不高。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特别是人口都市化的浪潮下,农村教师与城镇的待遇差距越拉越大,因此在心理上出现许多失落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于是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悲观情绪。

学校又没有引进竞争机制,既无动力又无压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一些教师不愿钻研教材,上课“临渴掘井”,多年重复一本教案,勉强应付教学。

工作倦怠,责任感淡化。

四是教师队伍不稳定。

一方面由于城乡校际差距悬殊,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

另一方面城镇教育发展迅速,亟需调配师资,于是通过招考等方式,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呈现十分不稳定的态势。

  

(二)教学过程不公平

  1.教学内容存在城市偏向,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悖离。

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

特别是语文、思想品德、社会这类教材都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城市生活的价值取向,课文中有许多农村儿童不熟悉的内容。

教学内容城市偏向,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悖离。

在当前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可是学校教学内容单一化,脱离农村实际。

教学内容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

  2.教学管理失范。

一些市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过分重视“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学校当作“弃儿”,疏于管理。

加之一些农村中小学领导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相当部分校长和教导主任就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心中无底,无章可循。

有些学校沿袭已制订的制度,学校教学工作缺乏激励机制,目标管理不明确,跟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很不适应。

总之,目前农村中小学内部教学管理不健全,许多学校教学工作处于“烂摊子”状态。

  (三)教学结果不公平

  目前,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城乡儿童在受教育的“质”和“量”上面临着明显的差距。

从“量”的角度看,农村儿童较之城镇儿童在入学率、升学率、受教育年限诸方面都比城市的低。

从“质”的方面来看,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教学手段简陋,儿童信息闭塞,特别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不高,导致农村儿童接受质量差的教育。

其结果是,只有极少数佼佼者考上了大学,走向城市或发达地区,绝大多数落榜者则带着失落、沮丧与无奈回到农村。

  城乡儿童在个体素质发展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野。

目前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仍是推行“应试教育”,以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去换取升学率。

在这些学校里,不是面对全体学生,而是面对少数尖子学生;不是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偏重于智育。

课程的开设、教学内容的确定,不是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而是赖于升学考试的需要只灌输与考试相关的知识。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没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主体性缺失,个性得不到张扬,独立人格无法培养,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培养目标相抵牾。

农村儿童即使有幸升学,在素质方面往往也比城里学校出来的逊色,这严重影响了个体的发展。

倘若在升学竞争过程中被淘汰,就无法适应社会生活。

二、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原因

  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条件的客观差异性,决定了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基础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以县为主”的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这一体制的建立,把农村基础教育的事权由乡级政府提升到“以县为主”,把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权收到县这一级,由这一级政府对本县的义务教育实行统筹管理,对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统筹安排。

“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虽有利于县域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从实际上看,并不能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以县为主”,因为我国县级财政能力与其所担负的责任不相称。

因此,“以县为主”的新体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对贫困地区来说,薄弱的财政能力仍然无力保障教育的投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

  

(二)社会根源

  城乡对立的二元模式,在户籍制度上划成一条鸿沟——把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原有户籍制度把人牢牢地束缚于他所在之地,对农村的束缚更甚。

这样,人为地造成公民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的不公平。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经费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负担,基础教育资源按户籍分配,而且基础教育入学实行“就近原则”,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公。

农村儿童只得在农村就学,接受质量较差的教育。

加之社会城市化进程加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向城市,农村教育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地位。

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部分流入城市,在农村学校成长的优秀教师又流入城市。

而且,城乡二元社会导致农村教学目的错位。

升学是农村青年“鲤鱼跃龙门”的重要途径,受教育者被视为脱离农村艰苦环境和求得城市生活方式的唯一出路,农村青年只有发奋图强,寒窗苦读,参加考试,金榜题名,才能跳出农门,摆脱农村,走向城市。

所以,升学主义教育根深蒂固,农村学校教学目的严重错位。

  (三)文化根源

  作为农村教学特定生态环境的农村文化,对农村教学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第一,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是安土重迁、农恒为农、世不徙业、不思变革的自然经济状态的农耕社会,农村社会具有自然性。

第二,在我国传统农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村落是其生活和活动的基本范围。

加之我国地形的复杂,交通落后,农民几乎没有社会流动。

因此,在这种闭塞的社会土壤中培植起来的农村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封闭性。

第三,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沿袭乡土传统的农村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在地理纬度上相互隔离、时间纬度上同时并存。

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族际关系、生活方式形成了城乡不同的文化特质。

由于现代文化是以城市价值趋向为中心,尤其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下,以创新、进取、理性、开放等主要表征的城市强势文化的侵袭使农村文化日趋边缘化并处于弱势地位。

第四,由于农村文化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惰性较大、变化缓慢、缺乏创新,其狭隘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使农村文化难免带有很强的落后性。

农村文化的自然性、封闭性、边缘性和滞后性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和教师的文化建设,使农村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相应的文化困境。

  (四)教育政策的偏差

  造成城乡教学不公平,除了上述因素使然外,还有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二是课程编制和课程内容奉行“城市中心主义”,导致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有意制造与拉大城乡校际差距,造成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

这些市县政府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大搞特搞“形象工程”,对“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过分投入,目前一些城镇学校建设标准过高是不争的事实,使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显得更加不合理,致使农村薄弱学校长期存在。

三、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的基本对策

  

(一)均衡配置教学资源: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倾斜力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力度:

一要调整教育投入结构。

我国义务教育是一项庞大的公共服务事业,农村义务教育占全国基础教育的绝大部分,然而,从目前我国教育投入的结构来看,整个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例太低。

因此国家应调整教育投入结构,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要重心下移,把财力更多地投到基础教育上,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在城市义务教育与农村义务教育之间,要重心外移,财力更多地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上。

二要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在全国逐渐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在经济欠发达和贫困地区,县级财政不足以支持庞大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开支,中央和省、地应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调整不同地区的政策,从富裕地区转移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地区发展义务教育。

三要建立规范的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弥补农村为城市教育的付出。

在都市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一般都流向了城市,回农村的很少,而农村基础教育由当地乡镇或县级政府负担。

可以说,城市人才资源富集和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凝聚着农村教育资源的成果,而城市没有为此支付任何教育成本,这对农村地区来说是不公平的。

为减少这种不公平,城市应该向农村支付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才的部分教育成本,这符合教育成本分担的利益获得原则。

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面对近一二十年来悄然兴起、不断升温的所谓“窗口学校”、“示范学校”和“重点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作理性分析,而不能作不恰当的宣传和推崇。

当务之急是取消在公办学校中的所谓“重点”、“示范”的冠名。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没有必要再把眼光盯在少数“窗口”、“示范”和“重点”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取消了“重点”、“示范”学校,执行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标准,农村学校在基础设施和师资配置诸方面与城市学校并无多大二致,以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调适文化冲突:

改变教学观念,重建教师精神文化

  农村教师自身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武装头脑,努力调适新课改中的文化冲突。

一方面要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

首先从“重教”向“重学”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其次,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揭示规律,掌握知识。

课堂上不能只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指标评判学生的优劣,甄别学生,评价指标应多元化。

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尤其是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探究、实践、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另一方面,要重建教师精神文化。

建设良性的创新文化,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师追求稳妥、疏于学习的传统,给农村教师群体注入鲜活的学习动力,改变呆板机械的生活方式,建设研究型教师文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村教师参与到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科研中去。

树立开放的文化心态,接受新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学方式。

  (三)加强师资建设:

实行农村教师特殊制度,启动“农村教师培养国家行动计划”

  针对农村教师待遇低,国家要实行农村教师特殊制度。

所谓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即在现有国家工资的基础上,对农村的从教人员实行大幅度的工资补贴。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差别,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针对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偏低,国家应该启动“农村教师培养国家行动计划”。

具体做法有:

一是建立“国家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