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2050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6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微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宏微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宏微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宏微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宏微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微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大纲.docx

《宏微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微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大纲.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微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大纲.docx

宏微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大纲

《宏微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题型

一、单选题(1分*15=15分)

二、多选题(3分*5=15分)

三、判断题(1分*10=10分)

四、名词配伍(2分*5=10分)

五、简答题(2小题,共20分)

六、计算题(2小题,共15分)

七、论述题(15分*1=15分)

第二部分考试说明

一、最终成绩的评定

《西方经济学》(或《宏微观经济学》)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二、考试时间

见考试通知单。

三、考试内容说明

1、采取试题库出试卷,因此考试范围非常广。

2、试卷的前面三种题95%以上都是导学上的题型,共计40分。

3、计算题:

一题7分,一题8分,计15分。

微观一道,宏观一道。

微观在第二、四、五章,即均衡价格和弹性的计算以及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宏观在第十、十四章里,即国民收入的计算。

回答时要求列解题步骤。

4、简答题:

20分,2题,一般情况下微观部分一题,宏观部分一题。

5、论述题:

理论联系实际,15分。

注意以下五个章节:

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

以前年度的试题最好能浏览一下。

 

第三部分各章重点

第二章供求理论

一、重点名词

1、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一种商品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此时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2、需求的收入弹性:

是指人们收入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也就是说收入变动百分之一导致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3、需求规律:

即描述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供给规律:

即描述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

因此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二、重点掌握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②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2、需求的价格弹性

①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具体地说,它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②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

(弧弹性);

(点弹性)。

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表示价格变动的比率。

③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大小并不相同。

P

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的点弹性为1/|斜率|*P/Q

Ed>1

·M

Ed=1

Ed<1

Q

0

④弹性的应用

富有弹性的商品是有利于适当降价的,价格下降有助于总收益增加;缺乏弹性的商品是有利于适当提价的,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其中总收益TR=P*Q。

3、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供求定理:

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其他均为同方向。

5、需求价格弹性与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计算。

6、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反应程度。

或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引起另一种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当Eyx>0,说明商品是替代商品;当Eyx<0,说明商品是互补商品。

 

第三章效用理论

一、重点名词

1、边际效用:

是指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2、无差异曲线:

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3、替代效应:

在满足程度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导致商品之间的相互替代,从而引起该种商品需求量发生相应变动,这种效应称为替代效应。

4、收入效应:

在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引起该种商品需求量发生相应变动,这种效应称为收入效应。

二、重点掌握

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化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在连续地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物品消费中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效用

 

TU

0

物品的数量

MU

 

根据基数效用论的观点,消费者按照以下条件进行消费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PxQx+PyQy=M

(1)限制条件(限制收入是即定的)

(2)均衡条件

2、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①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物品Y

 

I

0

物品X

从图上可知,无差异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

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②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线

消费可能线是用来表示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一条线。

Y

 

0

X

消费可能线表明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限制支出或收入一定,即

消费可能线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价格不变,收入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收入不变,价格同时成倍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一种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水平不变,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绕着某点转动。

③消费者均衡

物品Y

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相切点是消费者均衡点

I3

I1

I2

0

物品X

 

3、正常商品与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

①正常商品

如果商品的需求量与人们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则这种商品称为正常商品。

也就是说,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会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减少而减少。

价格下降时,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图形描述:

商品Y

Y1

Y1’

商品X

0

X1

X2

X*

替代效应为X1X*,收入效应为X*X2,总效应为X1X2。

②吉芬商品的两种效应(图形略,见书71页)

对于一种吉芬商品X,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两种相应的效应导致其需求量如下变化:

替代效应会使商品X的需求量增加,为X1X*。

收入效应会使商品X的需求量减少,为X2X*。

最终是商品X的需求量减少,为X1X2。

 

③价格下降对于正常商品、一般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的影响如下:

类别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正常商品

增加

增加

增加

一般低档商品

增加

减少

增加

吉芬商品

增加

减少

减少

4、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的产品数量的计算。

5、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超过了他实际付出的价格部分,或者说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数量减去消费者为此实际支付的数量。

消费者剩余是一种主观感受。

在图形中,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为消费者剩余。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重点名词

1、边际成本:

是指在生产中增加一单位产品产出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2、边际产量:

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3、边际技术替代率:

是指在产出量不变时,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K而必需增加生产要素L的投入量,K的减少量与L的增加量的比率。

4、等产量曲线:

是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带来的商品的产量是相同的一条曲线。

5、生产扩展路线:

是指对于每一种可能的产出水平所对应的生产要素最佳投入点的轨迹,或者说,在每一种可能的生产要素投入成本水平下所对应的最大产出点的轨迹,它实际上就是把每个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

6、机会成本: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或者作出一项选择所放弃的选择中最好的选择。

二、重点掌握

1、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中去时,随着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产品的边际产量是先增加后减少的。

②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产量

 

TP

 

AP

0

MP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MP>0时,TP上升;MP=0时,TP最大;MP<0时,TP下降。

AP与MP相交于AP的最高点,相交前,MP>AP;相交后,MP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是AP达到最大至TP达到最大这一区间。

2、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等产量曲线是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带来的商品的产量是相同的一条曲线。

注意等产量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异同

K

 

Q

L

0

 

从图上可知,等产量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

等产量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

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3、等成本线的特征

等成本曲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K

C=PLL+PKK

L

0

等成本线随着厂商的成本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价格不变,成本上升,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成本不变,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成倍上升,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4、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成本

SMC

SAC

SAVC

 

SAFC

Q

0

短期各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SAFC是一直递减的;

SAC、SAVC、SMC均是先下降后上升的;

SMC与SAVC、SAC相交于SAVC、SAC的最低点;

SMC与SAC相交前,SAC下降且SMCSAC;

SMC与SAVC相交前,SAVC下降且SMCSAVC。

5、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

成本

LAC

 

0

Q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所有可能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交点以下部分的连接。

它把所有的短期成本曲线包在其中,所以又称“包络线”。

在规模经济递增阶段,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相切于短期成本曲线的左端。

在规模经济不变阶段,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相切于短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在规模经济递减阶段,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相切于短期成本曲线的右端。

6、利润最大化原则为MR=MC。

成本、收益和利润最大化的计算。

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

一、重点名词

1、完全竞争:

又称纯粹竞争,是指只有竞争没有垄断的市场结构,或者说竞争不受任何阻碍或干扰的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

就是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即一个厂商就是一个行业。

3、垄断竞争:

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4、寡头垄断:

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二、重点掌握

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①短期均衡

P

SMC

市场价格偏高,厂商按照MR=SMC点进行生产,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最大利润为阴影部分的面积。

SAC

P1

P=AR=MR

C1

Q

0

Q1

P

SMC

市场价格适中,厂商按照MR=SMC点进行生产,既无亏损也无超额利润,实现了最大的正常利润,该点为最佳生产点。

SAC

C1

P1

P=AR=MR

Q

0

Q1

SAC

P

SMC

AVC

市场价格偏低,厂商按照MR=SMC点进行生产,可以实现亏损最小化,最小亏损为阴影部分的面积。

C1

P1

P=AR=MR

Q

0

Q1

SAC

P

SMC

市场价格偏低,厂商不生产,亏损为SFC;厂商按照MR=SMC点进行生产,可以实现亏损最小化,最小亏损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SFC;两者相等。

从社会贡献来看,厂商仍然生产。

AVC

C1

P1

P=AR=MR

Q

0

Q1

SAC

P

SMC

市场价格偏低,厂商不生产,亏损为SFC;厂商无论按照哪一点进行生产,亏损都大于SFC。

因此,厂商不生产。

AVC

P=AR=MR

P1

Q

0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②长期均衡

P

LMC

市场价格适中,厂商按照进行LMC=MR点进行生产,既无亏损有无超额利润。

因此,没有新的厂商进入,也没有旧的厂商退出,这时就达到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

SMC

SACC

LAC

P1

P=AR=MR

Q

0

Q1

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MR=LMC=SMC=AR=LAC=SAC。

2、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①短期均衡

P

SMC

P1

市场价格偏高,厂商按照MR=SMC点进行生产,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最大利润为阴影部分的面积。

SAC

C1

P=AR=D

MR

Q

0

Q1

 

P

SMC

市场价格适中,厂商按照MR=SMC点进行生产,既无亏损也无超额利润,实现了最大的正常利润,该点为最佳生产点。

SAC

P1

C1

P=AR=D

MR

Q

0

Q1

SAC

P

SMC

C1

AVC

市场价格偏低,厂商按照MR=SMC点进行生产,可以实现亏损最小化,最小亏损为阴影部分的面积。

P1

P=AR=D

MR

Q

0

Q1

SAC

P

SMC

C1

市场价格偏低,厂商不生产,亏损为SFC;厂商按照MR=SMC点进行生产,可以实现亏损最小化,最小亏损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SFC;两者相等。

从社会贡献来看,厂商仍然生产。

AVC

P1

P=AR=D

MR

Q

0

Q1

SAC

P

SMC

市场价格偏低,厂商不生产,亏损为SFC;厂商无论按照哪一点进行生产,亏损都大于SFC。

因此,厂商不生产。

AVC

P=AR=D

MR

Q

0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②长期均衡

SAC

SMC

P

P1

市场价格偏高,厂商按照MR=LMC点进行生产,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最大利润为阴影部分的面积。

LAC

C1

P=AR=D

LMC

MR

Q

0

Q1

在LMC=MR时,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

同时,厂商在实现长期均衡时,也实现了短期均衡。

其均衡条件为LMC=SMC=MR。

3、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收益曲线

①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有许许多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且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都很小。

这意味着每个生产者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在整个市场上占很小的比例,从而某一个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买卖行为不可能影响市场的价格。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

因此,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线。

P

P

S

AR=MR=P

P0

D

Q

Q

0

0

整个市场单个厂商

②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构成了一个市场,因此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行业的需求曲线是同一条曲线。

完全垄断市场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它可以通过改变市场价格来改变自己商品的销售量(即人们的需求量),所以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P

 

D=AR=P

0

Q

MR

4、斯威齐模型

突点需求曲线如图所示:

P

MC1

P1

P2

MC2

MC3

AR-D

MR

0

Q

Q1

突点需求曲线表明:

寡头垄断企业一般不轻易进行价格竞争,因为降价会导致企业的市场份额的缩小和利润的减少,因此,他们只能将竞争重点放在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上,因为成本的降低不会降低价格,也不会减少市场份额,但是增加了利润。

5、计算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产量与市场价格。

第六章分配理论

一、重点名词

1、洛伦斯曲线:

是反映一个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条曲线。

2、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斯曲线曲线计算出来的,反映一个社会收入平均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A/(A+B)

 

二、重点掌握

1、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与产品市场的价格决定有所区别:

1供求主体不同:

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供给来自个人。

2需求性质不同:

产品市场的需求是直接需求,而生产要素市场是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厂商购买生产要素的,不是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为了生产产品以获得利润。

3需求特点不同:

产品的需求往往是孤立的,而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机的组合才能生产出我们需要的商品或劳务。

3、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都属于完全竞争市场时单个厂商的投入产出决策:

按照VMP=W0所决定的劳动量进行生产,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假设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原因分析:

由于生产要素是从完全竞争市场上购买来的,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因此边际要素成本MFC也是既定的,并且与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即MFC=W0。

又由于产品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因此产品的销售价格是既定的,即P为常数。

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生产力(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假设投入的是一种生产要素L,那么边际产品价值VMP=

=

=

从以上分析可知,VMP=P×MP,VMP递减的,因此VMP线向右下方倾斜。

如图所示:

W

ACL=MFC=W0

W0

VMP-d

0

L0

L

其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当劳动力的价格(工资)发生变动时,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也发生了变动。

工资和劳动需求量的组合点均在VMP线上,因此,VMP又是单个厂商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3、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这是因为在工资率较低时,闲暇的效用较小,工资率的提高对人们的诱惑很大,人们愿意放弃闲暇去工作,以提高生活水平,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

但是,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闲暇的效用增加,闲暇的诱惑变大,而工资率的连续增加导致工资率的诱惑不断下降,工资率的增加会使得劳动者放弃部分工作时间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而去享受闲暇,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

W

S

 

0

L

4、洛伦斯曲线越弯曲,说明收入越不平均;洛伦斯曲线越直,说明收入越平均。

基尼系数越大,说明收入越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小,说明收入越平均。

论述题注意:

效率与公平

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一、重点名词

1、外部经济: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

外部经济又分为消费的外部经济和生产的外部经济。

2、科斯定理:

是经济学家科斯提出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外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

3、公共物品是指像国防、立法、交通这类不通过市场交易,由政府提供的商品与劳务。

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二、重点掌握

1、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是无法得到回报的。

因此外部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小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高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

外部经济导致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

外部不经济对外带来的危害是无法进行补偿的。

因此外部不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大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低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

外部不经济导致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

2、解决外部性的对策

①征税和补偿;②企业合并;③明确产权。

3、科斯定理及其评述

科斯定理是经济学家科斯提出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外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

科斯定理是指:

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0,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反之,若交易费用大于0,那么产权的界定、转让及安排都将影响产出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因此,科斯定理的思路很好,但是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重点名词

1、平均消费倾向APC: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重。

2、边际消费倾向MPC:

是指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

MPC=

3、投资乘数:

是指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

二、重点掌握

1、短期消费函数为C=C0+bY,长期消费函数C=bY。

因此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区别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

其中C0是自发消费,bY是引致消费。

2、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是由弗里德曼(Friedman)提出来的。

其观点简单地说,就是当前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水平。

他认为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

持久性的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暂时性的收入则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例如彩票收入,加班收入。

弗里德曼认为:

决定人们消费支出的是他们持久的、长期的收入,而不是短期的可支配收入。

也就是说,消费主要并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更多地取决于一生总收入,即收入高的年份与收入低的年份的平均数。

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是由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

其观点简单地说,就是当前消费取决于全部预期收入。

具体来说,每个人都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

他会在工作年份进行储蓄,以便退休后不必减少消费,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

这一假说有两个前提,第一:

消费者是完全理性的,他们会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第二:

消费者行为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

这样,理性的消费者会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使用一生的收入,合理的安排一生的消费和储蓄,使一生的收入等于消费。

4、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

投资乘数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当某一个部门投资增加,不仅会使本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使其他部门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导致这些部门投资与收入也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量是最初自发投资增加量的数倍。

同理,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也成倍减少。

乘数发挥作用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

总的来说就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否则乘数就会相应的缩小。

也就是说,在各个轮次上产出出现梗阻,则乘数的大小会减小,梗阻的程度越严重,乘数相应就越小。

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投资乘数

在有税收的情况下,投资乘数K=1/1-b(1-t)。

5、两部门和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为Y=AD=C=C0+bY

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为Y=AD=C+I=C0+bY+I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为Y=AD=C+I+G=C0+b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