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1336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docx

《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docx

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

 1.外科发展简史

(1)西汉末年《金疮瘛疭方》我国第一部外科学专著,已佚。

  

(2)《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丁与疔同)”等,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3)两晋、南北朝时期,由龚庆宣所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

该书最早记载了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

  (4)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许多简易有效的医方与外治方法。

他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5)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了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和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

  (6)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著。

  (7)吴师机的《理瀹骈文》,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

(8)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补充和完善了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提出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等内治法则

(9)陈司成《霉疮秘录》我国第一部梅毒专著

(10)汉末华佗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

  2.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

  中医外科学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是明清时期的正宗派和全生派、心得派。

  

(1)“正宗派”以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

其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

  

(2)“全生派”以清·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

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3)“心得派”以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

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

“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

第二单元 中医外科学命名、基本术语及病因病理

  1.疾病命名原则

  外科疾病的命名虽然繁多,但从其命名方法来看,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

一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的。

  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痈、子痈、对口疽等。

  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肝痈、肺痈等。

  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风、冻疮、漆疮等。

  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

  以颜色命名者,如白驳风、丹毒等。

  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烂疗、流注、湿疮等。

  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

  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如千日疮等。

  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

  

  2.基本术语

  疡:

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疡科即外科。

  疮疡:

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

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

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疽:

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生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分有头疽和无头疽

根盘:

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盘收束者多为阳证,平塌者多为阴证

应指:

指患处已化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袋脓:

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

痔:

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

漏:

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犹如滴漏。

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有内外口;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只有外口。

岩:

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故谓之岩。

五善:

“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

“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七恶:

“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

“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顺证:

“顺”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

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顺证”。

  逆证:

“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称为“逆证”。

.试述“五善七恶”。

(1)五善:

“善”就是好的征象,表示预后较好。

心善:

精神爽快,言语清亮,舌润不渴,寝寐安宁。

肝善:

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

脾善:

唇色滋润,饮食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调。

肺善:

声音响亮,不喘不咳,呼吸均匀,皮肤润泽。

肾善:

身无潮热,口和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

(2)七恶:

“恶”就是坏的征象,表示预后较差。

心恶:

神志昏糊,心烦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

肝恶:

身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

脾恶:

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

肺恶:

皮肤枯槁,痰多音暗,呼吸喘急,鼻翼煽动。

肾恶:

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

脏腑败坏:

身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

气血衰竭(阳脱):

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语低。

★8.如何辨别疮疡的顺证和逆证?

(2)顺证:

初起疮顶高突,红肿疼痛,根脚不散;脓成顶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脓易腐;溃后脓稠色鲜,腐肉易脱,肿消痛减;收口期疮面红活,新肉易生,疮口易敛。

逆证:

初起疮顶乎塌,根脚散漫,不痛不热;脓成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脓不腐;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收口期脓稀淋漓,新肉不生,色败臭秽,疮口难敛。

第三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 致病因素

1.外感六淫致病:

风、寒、暑、湿、燥、火。

  2.情志内伤致病3.饮食不节致病4.外来伤害致病

5.劳伤虚损致病:

主要是指过度劳力、劳神、房事过度等因素。

  6.感受特殊之毒致病:

特殊之毒除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外,尚有疫毒。

  7.痰饮瘀血致病

第二节 发病机理

  1.邪正盛衰2.气血凝滞3.经络阻塞4.脏腑失和

第四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第一节 阴阳辨

  阴证、阳证临床表现得区别

  1.以局部症状辨别阴阳

 

阳证

阴证

皮肤颜色

红赤

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

焮热

凉成不热

肿胀形势

高肿突起

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

根盘收束

根盘散漫

肿块硬度

软硬适度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

疼痛感觉

疼痛剧烈、拒按

疼痛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

病位深浅

皮肤、肌肉

血脉、筋骨

脓液质量

脓质稠厚

脓质稀薄

溃疡形色

肉芽红活润泽

肉芽苍白或紫暗

第二节部位辨证

  1.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病因特点:

风邪易袭阳位,温热其性趋上,病因多风温、风热。

  2.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病因特点:

气机郁滞过极则化热生火,病因多为气郁、火郁。

  3.发于下部(臀部、前后阴、腿、胫、足)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病因特点:

寒湿、湿热多见

经络辩证:

第四节 局部辨证

辨肿的性质:

热肿

肿而色红,皮薄光泽,掀热疼痛

寒肿

肿而不硬,皮色不泽,不红不热,常伴有酸痛

风肿

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

湿肿

肿而皮肉重垂胀急,深则按之如烂棉不起,浅则水亮如水疱,搔破流黄水,浸淫皮肤

痰肿

肿势或软如棉、馒,或硬如结核,不红不热

气肿

肿势皮宽内软,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

瘀血肿

肿而胀急,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消退

脓肿

肿势高突,皮肤光亮,掀红灼热,剧烈疼痛,按之应指

实肿

肿势高突,根盘收束

虚肿

肿势平坦,根盘散漫

辨肿块:

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位置、界限、疼痛、内容物

辨脓的性质、色泽和气味

脓的形质:

如脓稠厚者,为元气充盛;淡薄者,为元气较弱。

如先出黄白稠厚脓液,次出黄稠滋水,是将敛佳象;若脓由稠厚转为稀薄,体质渐衰,为一时难敛

  脓的色泽:

如黄白质稠,色泽鲜明,为气血充足,最是佳象;如黄浊质稠,色泽不净,为气火有余,尚属顺证;如黄白质稀,色泽洁净,气血虽虚,未为败象;如脓色绿黑稀薄,为蓄毒日久,有损筋伤骨之可能;如脓中夹有成块瘀血者,为血络损伤。

  脓的气味:

一般略带腥味,其质必稠,大多是顺证现象;脓液腥秽恶臭者,其质必薄,大多是逆证现象,常为穿膜损骨之征。

其它有如蟹沫者,也为内膜已透,每多难治。

痛与肿结合辨

1)、先肿而后痛者,其病浅在肌肤,如颈痈

2)、先痛而后肿者,其病身在筋骨,如附骨疽

3)、痛发数处,同时肿胀并起,或先后相继者,如流注

4)、肿势蔓延而痛在一处者,是毒已渐聚。

肿势散漫而无处不痛者,是毒邪四散,其势鸱张

  1.确认成脓的方法成脓的特点(P26)

  按触法:

用两手食指的指腹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如另一手指端有一种波动的感觉,则这种感觉称为应指。

经反复多次及左右相互交替试验,若应指明显者为有脓。

  透光法:

此法适用于指、趾部甲下的辨脓。

以局部有深黑色的阴影为有脓。

  点压法:

在手指(趾)部,当病灶处脓液很少的情况下,可用点压法检查,简单易行。

  穿刺法:

若脓液不多且位于组织深部时,用按触法辨脓有困难,可直接采用注射器穿刺抽脓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辨别脓的有无,确定脓肿深度,而且还可以采集脓液标本,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

  B超:

B超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无损伤,可比较准确地确定脓肿部位,并协助判断脓肿大小,从而能引导穿刺或切开排脓。

  2.辨出血

  

(1)便血:

便血分“远血”、“近血”。

  ①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呈柏油样黑便,为远血;

  ②直肠、肛门的便血血色鲜红,为近血;

  ③内痔以便血为主,多发生在排便时,呈喷射状或便后滴沥鲜血;

  ⑤结肠癌多以腹部包块就诊,血便混杂,常伴有黏液;

  ⑥直肠癌则以便血求治,肛门下坠,粪便表面附着鲜红或暗红色血液,晚期可混有腥臭黏液。

  

(2)尿血:

一般以无痛为“尿血”,有痛称“血淋”。

  ①肾、输尿管结石,在疼痛发作期间或疼痛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一般为全程血尿;

  ②膀胱、尿道结石多为终末血尿;

  ③肾肿瘤常为全程无痛血尿,一般呈间歇性;

  ④膀胱肿瘤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出血较多者可以排出血块;

第五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第一节 内治法

  1.外科内治消、托、补三大法的应用与内涵

  

(1)消法

  ①含义:

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②适应症:

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

  

(2)托法

  ①含义:

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②适应症:

外疡中期,即成脓期

  ③分类:

补托和透托两种方法。

  补托法用于正虚毒盛。

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不收,难溃难腐的虚证;

  透托法用于毒气虽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

如毒邪炽盛的,还需加用清热解毒药物。

  (3)补法

  ①含义:

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

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

②适应症:

此法则适用于溃疡后期,是治疗虚证的法则,所以外科疾病只要有虚的证候存在,特别是疮疡的生肌收口期,均可应用。

  2.清热法、和营法、内托法的代表方剂及应用

第二节 外治法

  1.外用药的临床应用

  ①阳证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金黄膏、玉露膏、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掺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

  ②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

  ③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冲和油膏、阳和膏。

掺药:

将各种不同的药粉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目的:

消肿散毒,提脓祛腐、生肌收口、定痛止血、收涩止痒、清热解毒等

①消散药(阳毒内消散、红灵丹、阴毒内消散、桂麝散、黑退散)②提脓祛腐药(升丹、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③腐蚀药(枯痔散)④去腐生肌药(月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回阳玉龙散)

  2.切开法的适应证及具体运用

  适应证:

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均可使用。

  

(1)选择有利时机:

为脓已成熟,予以切开最为适宜。

  

(2)切口选择:

以便于引流为原则,选择脓腔最低点或最薄弱处进刀

  ①选择脓腔最低点或最薄弱处进刀,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切,免伤血络;

  ②乳房部应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切开,免伤乳络;

  ③面部脓肿应尽量沿皮肤的自然纹理切开;

  ④手指脓肿应从侧方切开;

  ⑤关节区附近的脓肿切口尽量避免越过关节;若为关节区脓肿,一般施行横切口、弧形切口或“S”形切口;

  ⑥肛旁低位脓肿应以肛管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开。

  (3)切开原则:

切口大小与深度应根据脓肿范围大小以及病变部位的肌肉厚薄而定,以脓流通畅为原则。

  5.砭镰法、挑治法、挂线法、结扎法的适应证及用法

  

(1)砭镰法

  砭镰法适用于急性阳证疮疡。

如下肢丹毒、红丝疔及疖、疮、痈肿初起、外伤瘀血肿痛、痔疮肿痛等。

  注意点:

头、面、颈部不宜施用砭镰法,阴证、虚证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6.挂线法适应症:

瘘管、窦道

7.垫棉法:

适应证:

溃疡脓出不畅有袋脓者,疮孔窦道形成而脓水不易排尽者;溃疡脓腐已尽,新肉已生,但皮肉一时不能粘合者

8.引流法:

是在脓肿切开或自行溃破后,运用药线、导管或扩创等法使脓液流畅,腐脱新生,防止毒邪扩散,促使溃疡早日愈合的一种治法。

包括药线引流(适应症:

溃疡创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者,或已成瘘管、窦道者)、导管引流(适应症:

附骨疽、流痰、流注等脓腔较深,脓液较多且引流不畅者)、扩创引流(适应症:

痈、有头疽溃后有袋脓者,瘰疬溃后形成空腔或脂瘤染毒化脓者)

箍围药

定义

古称敷贴,是借药粉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疡初起轻者可以消散;即使毒已结聚,也能促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达到早日成脓和破溃;就是在破溃后,余肿未消者,也可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

第六单元 疮疡

第一节 疖

  1.疖的定义与特点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根据病因、证候不同,又可分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等。

相当于西医的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

有头疖:

患处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小于3cm,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无头疖:

皮肤上有以红色结块,范围小于3cm,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天化脓,溃后多迅速愈合。

  其特点是

  

(1)肿势限局,范围多在小于3cm

  

(2)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外治疗法:

蝼蛄疖宜做十字形切开。

第二节 疔

  1.疔的特点与种类

  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其特点有:

  

(1)部位:

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

  

(2)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有如钉丁之状。

  (3)病情变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走散。

  如果处理不当,发于颜面部的疔疮很容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发于手足部的疔疮则易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

根据发病部位和性质不同,分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烂疔、疫疔。

手足部疔疮临床表现:

蛇眼疔:

初起时多局限在于指甲一侧边缘的近端,有轻微的红肿疼痛,2-3天成脓,可在指甲背面透现一点黄色或灰白色,或整个甲身内有脓液。

蛇头疔(指端化脓性指头炎):

初起指端麻痒而痛,继而刺痛,灼热肿胀,色红不明显,肿势逐渐扩大,手指末节呈蛇头状肿胀。

酿脓时有剧烈的跳痛,患肢下垂时疼痛更甚。

约10天左右成脓。

(指疔疮生于手指尖,形似蛇头者。

蛇肚疔:

发于指腹部,整个患指红肿疼痛,呈圆柱状,形似小红萝卜,关节轻度屈曲,不能伸展,若强行扳直,即觉剧痛。

约7~10天成脓。

  3.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的要求

  一般应尽可能循经直开。

  

(1)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

  

(2)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指掌面正中切开;

  (3)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

  (4)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

  4.红丝疔的定义、特点及外治

  红丝疔是发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可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邪毒重者可内攻脏腑,发生走黄。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淋巴管炎。

  红丝疔的宜用砭镰法,局部皮肤消毒后以刀针沿红丝行走途径寸寸挑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或在红丝尽头挑断,挑破处均盖贴太乙膏掺红灵丹。

  5.疔的内治法原则

  内治以清热解毒为大法,火毒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

如发于下肢者应注重清热利湿。

第三节 痈

  1.痈的概念与特点

  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皮肤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等。

  其特点有

  

(1)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

  

(2)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

  (3)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

  (4)可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

  2.颈痈的特点与治疗

  

(1)概念:

颈痈是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名痰毒,又称时毒。

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其特点有:

  ①多见于儿童,冬春易发。

  ②初起时局部肿胀、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结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

  

(2)治疗

  内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化痰,以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方药:

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腋痈溃后易成袋脓。

第三节发

  1.发的含义与特点

  发是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蜂窝组织炎。

  其特点有

  

(1)初起无头,红肿蔓延成片。

  

(2)中央明显,四周较淡,边界不清。

  (3)灼热疼痛,有的3~5日后中央色褐腐溃,周围湿烂。

  (4)全身症状明显。

  2.锁喉痈、臀痈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1)锁喉痈

  ①锁喉痈是发于颈前正中结喉处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红肿绕喉故名。

又称猛疽、结喉痈,俗称盘颈痰毒。

相当于西医的口底部蜂窝组织炎。

  ②其特点是来势暴急。

  ③治疗宜清热解毒、化痰消肿。

  

(2)臀痈

  ①臀痈是发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范围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由肌肉注射引起者俗称针毒结块。

相当于西医的臀部蜂窝组织炎。

  ②其特点是发病来势急,病位深,范围大,难于起发,成脓较快,但腐溃较难,收口亦慢。

  ③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

辨证论治:

(1)湿火蕴结证方药:

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

(2)痰湿凝滞:

桃红四物汤和仙方活命饮

(3)气血两虚:

八珍汤加减

流注

流注:

发于肌肉深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临床特征:

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的深部;

发病急骤;

局部漫肿疼痛,皮色正常;

容易走窜,此处未愈,他处又起

丹毒

  1.丹毒的临床特点及不同部位丹毒的病名

  

(1)概念: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西医也称丹毒。

本病发无定处,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病名。

  ①生于躯干部者,称内发丹毒②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③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④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毒。

  

(2)特点:

  ①病起突然,恶寒发热②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热肿胀③边界清楚,迅速扩大,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

  2.丹毒的病因病机

  本病总由血热火毒为患。

  3.丹毒的内外治法

  本病以凉血清热、解毒化瘀为基本治则。

第八节 走黄与内陷

  1.走黄与内陷的概念及病因病机

  走黄与内陷为疮疡阳证疾病过程中因火毒炽盛,或正气不足,导致毒邪走散,内攻脏腑的危险证候。

相当于西医的全身性急性化脓性疾病。

  

(1)继发于疔疮的常称为走黄,走黄的发生主要在于火毒炽盛,毒入营血,内攻脏腑。

(邪盛)临床表现:

疮顶忽然陷黑无脓,肿势迅速扩散,伴见七恶证

  

(2)疽毒或除疔以外的其他疮疡引起者称为内陷。

内陷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加之治疗失时或不当,以致正不胜邪,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犯脏腑。

(正虚)临床表现:

疮顶忽然下陷,根盘散漫不收,脓腐不透或脓少而薄,伴邪盛热极,或正虚邪盛,或阴阳两竭的全身证候

一、火陷型多见于疽证1—2候(五日为一候)。

多由于阴液不足,火毒炽盛,复因挤压疮口,或治疗不当,治疗失时,以致正不胜邪,毒邪内陷入营

二、干陷型多见于疽证2—3候。

多因气血两亏,正不胜邪,不能酿化为脓,托毒外出,以致正愈虚,毒愈盛,形成内闭外脱。

三、虚陷型多见于疽证4候。

毒邪虽已衰退,而气血大伤,脾气不复,肾阳亦衰,遂致生化乏源,阴阳两竭。

第十四节窦道是一种只有外口而无内孔相通的病理性盲管。

属中医漏管的范畴。

第七单元 乳房疾病

  1.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2)乳房疾病与肝、胃、肾经及冲任两脉有密切联系。

 乳房检查的体位可采用站立位或仰卧位。

1、望诊:

病人坐正,将两侧乳房完全显露,注意乳房的形状、大小、是否对称;乳房表面有无块状突起或凹陷;乳头的位置有无内缩或抬高;乳房皮肤有无发红、水肿或橘皮样变、湿疹样变等;乳房浅表静脉是否扩张。

乳房皮肤如果有凹陷可让病人两臂高举过头,或用手抬高整个乳房,则凹陷部分更明显。

2、触诊:

检查时间:

月经第7-10天最为适宜。

坐位与卧位相结合,根据需要选择体位。

先检查顺序健侧乳房,后检查患侧,以便对比。

检查手法:

用指腹而不是指尖触诊。

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乳上轻柔触摸,切勿用手指去抓捏,否则会将捏起的腺体组织误以为是乳腺肿块。

顺序:

整个乳房→内上→内下→外下→外上→乳晕区→腋窝→锁骨上下区域。

乳房疾病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有钼靶X线摄片、超检查、热图像检查、近红外线扫描、病理学检查。

乳房疾病的辨证要点:

肝郁胃热、肝气郁结、肝肾不足。

第一节 乳痈

  1.乳痈的含义及特点

  乳痈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其特点是①乳房局部结块②红肿热痛③全身恶寒发热

  2.乳痈的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

多见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

内因1、乳汁郁积2、肝郁胃热3、外因:

感受外邪

乳痈分类

外吹乳痈:

在哺乳期发病

内吹乳痈:

在妊娠期发病

不乳儿乳痈:

在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发病的

(1)治疗原则:

以消为贵。

郁滞者——以通为主;成脓者——彻底排脓;脓毒血症——中西医结合。

(2)内治法

证型

症状

治法

代表方

气滞热壅证

乳汁郁积成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苔薄,脉数

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瓜蒌牛蒡汤

热毒炽盛证

乳房肿痛,皮肤掀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现象,壮热,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清热解毒,托毒透脓

透脓散加味

正虚毒恋证

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晰,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舌淡,苔薄,脉无力

益气和营托毒

托里消毒散

(3)外治法:

初起:

热敷按摩,外敷金黄散、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