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井下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1177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灾井下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灾井下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灾井下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灾井下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灾井下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灾井下应急预案.docx

《水灾井下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灾井下应急预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灾井下应急预案.docx

水灾井下应急预案

水灾(井下)应急预案

编号:

ZGBW2008-17-08-197

水灾(井下)应急预案

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

生产副总:

通风副总:

机电副总:

运输副总:

调度室:

安全科:

生产科:

运输科:

机电科:

电力科通风科:

地测科:

审核:

编制:

常村煤矿地测科

2008年3月6日

水灾(井下)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处理煤矿水害事故,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保护集体财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将事故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椐《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换行]预案编制导则》、《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人追究的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西省及长治市相关规定,结合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常村煤矿因地质条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大水害事故防御和处置。

1.4工作原则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针对煤矿重大水灾事故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情况复杂、救灾困难的特点,集中各部门和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煤矿水灾事故救灾应急处理机构和其它相关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和器材,快速反应,迅速出动,全方位做好煤矿重大水灾事故救灾处理能力,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矿区概况

2.1自然地理

常村煤矿位于长治盆地西部,全区广为第四系黄土沉积掩盖,地形平缓,局部黄土冲沟发育,为高原盆地内的河谷平原区。

总的地势形态是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缓和、低山丘陵区,黄土冲沟密布,地形切割破碎,中南部地形平坦,海拔标高+930m左右。

井田流域属海河流域,漳河自南向北流经本区东缘,其支流绛河,由西向东流经本区南部,河床平缓开阔,阶地发育,北部有阉村、常隆两座小型水库,其它地表无大的水体存在。

根据屯留县历年气象资料统计,1966~1978年间,年降水量在410~917毫米,平均594.8毫米,年蒸发量在1502~1926.8毫米,平均1738.6毫米,蒸发量为降水量的2~6.3倍,属半干燥大陆性气候;冰冻期为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最大冻土深度为75厘米(1977年2月);最多风向北西[换行],最大风速14~16米/秒。

根据1978年温差变化,最高气温36.6℃(6月30日),最低气温-19.6℃(2月12日),悬差56.2℃。

2.2水害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2.2.1水害类型

依据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常村煤矿实际,可以把水灾事故划分为:

底板灰岩突水、采空区突水、顶板突水、松散孔隙突水。

2.2.2危害程度分析

水灾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一旦发生水灾事故,轻则影响生产,重则淹没工作面、采区,造成矿毁人亡、财产损失巨大。

2.3水灾防御体系

常村煤矿水灾防御体系主要是排水系统,井下排水系统有五个主要排水泵房,分别是S1采区水泵房、S3采区水泵房、N1采区水泵房、北翼区域水泵房、中央水泵房。

S1采区水泵房,水仓容积1205m3,安装125D25-8型水泵5台,其最大扬程H=172m,排水量Q=101m3/h,电机型号为YB280S-2,功率P=75KW,电压V=660V,其中两台工作,两台备用,一台检修。

水泵排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02m3/h,排矿井最大涌水量为404m3/h。

S3采区水泵房,水仓容积1492m3,安装125D25-8型水泵5台,其最大扬程H=172m,排水量Q=101m3/h,电机型号为YB280S-2,功率P=75KW,电压V=660V,其中两台工作,两台备用,一台检修。

水泵排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02m3/h,排矿井最大涌水量为404m3/h。

N1采区水泵房,安装125D25-8型水泵5台,其最大扬程H=172m,排水量Q=101m3/h,电机型号为YB280S-2,功率P=75KW,电压V=660V,其中两台工作,两台备用,一台检修。

水泵排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02m3/h,排矿井最大涌水量为404m3/h。

北翼区域水泵房,水仓容积1660m3,安装MD280-43×2型水泵4台,其最大扬程H=86m,排水量Q=280m3/h,电机型号为YB315S-4,功率P=110KW,电压V=660V,其中两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水泵排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60m3/h,排矿井最大涌水量为840m3/h。

中央水泵房,水仓容积4980m3,使用5台200D-65×8离心水泵,其最大扬程H=492m,排水量Q=280m3/h,电机型号为JSQ-150-4,功率P=680KW,电压V=6000V,其中两台工作,两台备用,一台检修。

水泵排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60m3/h,排矿井最大涌水量为1120m3/h。

2.4重点防护对象

井下各生产系统设备、变电所、排水设备、供电线路、通讯线路等。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指挥机构

成立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负责协调事故[换行]应急救援期间各个部门的运作,统筹安排各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快速准确地制定出救灾实施方案。

总指挥:

矿长、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

总工程师、纪委书记、生产矿长、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经营矿长、后勤矿长、工会主席

成员单位:

生产科、地测科、安全科、运输科、机电科、电力科、

通风科、调度室、矿办、后勤部、四大件科、供应科、保卫科、医院、工会

指挥部地点:

矿二楼会议室

指挥部电话:

5945355

5948905

3.2救援工作组职责

水灾事故处置分抢险救灾组、后勤保障组、公安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6个组同时进行。

1、抢险救灾组。

主要由救护队、应急抢险指挥部成员和有关人员组成,组长由矿长担任;救护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根据现场指挥部制定的救灾方案,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完成对灾区遇险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

负责提供救灾必备的技术资料,同时根据入井人员的挂牌和领取矿灯情况,查清入井人员的人数和姓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救护队营救方法。

2、后勤保障组。

由供应科和后勤中心组成,组长由后勤副矿长担任,负责救灾所需各类物资、器材的筹备,解决好救灾人员的食宿等问题。

3、公安保卫组。

由公安部门组成,组长由矿党委书记担任,负责治安保卫。

维护矿区的正常秩序,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非救灾人员逗留、围观和入井,防止有人闹事影响救援工作;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换行]否对矿井有关人员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行监审。

4、医疗救护组。

由矿医院工作人员组成,组长由矿医院院长担任,负责制定救护方案,抢救伤员和伤员的转运工作。

5、善后处理组。

由工会、劳资、矿办等单位组成,组长由工会主席担任,负责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处理、家属的安置及社会的稳定工作。

6、事故调查组。

由地测、生产、通风、安监等技术部门组成,组长由总工程师担任,负责调查事故经过、原因和鉴定,追究事故责任,负责事故报告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预防预警信息

各井下队组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水情况及时进行汇报;地测科负责定期检查全矿排水系统的布置及完好情况。

地测科同时负责向调度室及地质处报送相关的处理信息。

报送信息资料统一用A4纸打印。

4.2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采掘工作面的出水量情况划分为以下预警级别:

第Ⅰ级:

当掘进巷道淋水量小于3m3/h或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出水量小于15m3/h时,队组自行组织人员安装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同时随时将排水情况汇报调度室及地测科。

第Ⅱ级:

当掘进巷道淋水量大于3m3/h或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出水量大于15m3/h时,队组要立即将情况汇报给调度室,地测科进行定期的出水量观测,生产科进行排水工作。

第Ⅲ级:

当掘进巷道淋水量大于15m3/h或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出水量大于60m3/h时,队组要立即将情况汇报给调度室,由调度、地测、生产联合进行排水工作。

第Ⅳ级:

当采掘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时,常村煤矿启动应急水灾预案,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对出水点情况的观测,及时向调度室汇报险情,各相关部门处于应急状态,根据险情听从应急机构组长的指令做好各自的工作。

4.3预防预警行动

4.3.1预防预警准备

制定水灾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抢险领导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为了扎实而有效地做好防治水工作,地测科要每月对生产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排查,并将隐患通知单及时下发给相关业务科室及生产队组。

4.3.2预警行动

地测科编制的水灾应急[换行]预案要求矿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学习,启动Ⅱ、Ⅲ级预案由调度室负责实施,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由矿调度室负责,需经矿长签字确认;启动Ⅳ级预案由矿长负责,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由调度室负责,需经公司应急机构组长签字确认。

4.4主要防御方案

1、矿井发生重大水灾事故后,应立即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启动《常村煤矿水害事故应急预案》,抢险救灾指挥部要立即下达抢险救灾命令,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2、在水灾应急期,各工作组按各自职责,积极行动,尽职尽责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并将工作情况及时向矿救灾指挥部汇报。

3、迅速判定水灾的性质,了解突水地点、突水形式、影响范围、静止水位,估计突出水量、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4、掌握灾区范围、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分析被困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5、根据透水量的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水的技术措施。

6、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的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

7、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

8、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的人员时,要防止突然改变他们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9、对于被水、沙截堵的灾区人员,除应积极组织抢救外,如一时难以疏通,则应利用管道或其它方式向遇难人员供风;一方面积极组织力量,千方百计抢险救人,另一方面狠抓抢险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5汇报程序和制度

5.1信息收集和报告

常村煤矿、潞安矿业(集团)公司为煤矿生产安全[换行]事故的报告主体。

要立即按有关规定向市煤炭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上报事故情况,

信息主要包括煤矿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产量等内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水灾事故的伤亡情况、性质、抢险方案、救灾能力等基本情况。

5.2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现场人或知情人——→矿调度室——→事故有扩大危险(事故现场或井下人员迅速撤离)——→矿值班领导——→矿长、总工程师——→成立应急抢险指挥部——→向集团公司调度室汇报——→事故无扩大危险(事故现场或井下人员协助抢救)——→清点人数(矿灯房或井口打卡房)——→清点人数(事故区队)。

5.3新闻发布

由指挥部明确专人负责,防止新闻报道失实,影响抢险救援工作。

5.4制度

1.发生重特大煤矿水害事故,由本预案中设置的抢险救灾指挥部全权负责事故抢险救护工作的指挥和调度;[换行]预案中涉及的各相关单位、部门要在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协调工作;必要时可请求上级部门、驻地部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协助抢险救援。

2.主动报告灾情原则。

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通讯系统,矿内外、井上下和主要作业地点通讯必须畅通。

一旦发生水灾事故时,发灾地点必须向调度室汇报,简要说明水灾的位置,发生事故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及入井人员等情况。

3.快速反应原则。

接到事故通知后,有关部门负责人要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4.迅速抢险原则。

应急指挥中心要根据现场事故情况,快速准确制定救灾方案,救护队等有关部门要争分夺秒的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故拖延时间。

5.突出重点原则。

首先抢救遇险遇难人员,同时,要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的扩大和再次发生。

6.主动配合原则。

各部门不仅要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而且要主动配合、密切合作,提高抢险救灾工作的整体效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要有全局观,局部必须服从整体。

7.煤矿行政领导负责原则。

为避免各自为政,延误时间,事故发生后要立即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总指挥由矿长担任。

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都要绝对服从指挥部的命令,对执行命令不力的,指挥部有权作出处理。

事后,视情节轻重予以严肃查办。

.

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6.1应急保障

6.1.1人力资源保障

应急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动救护、医务、公安等有关部门人员,保证预案的有效实施。

6.1.2通讯(信息)保障

预案中涉及到的单位、部门、人员应保证相互间通讯、信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的通畅,保证预案的及时启动。

6.1.3抢险救援物资的保障

常村矿供应科应储备有水灾事故抢险物资,并保证矿井出现水灾事故时,在第一时间投入抗灾抢险工作,达到控制灾情的目的。

储备物资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证能够正常使用,并派[换行]专人管理。

没有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中心的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必备设备应有:

(1)低扬程大排量水泵或潜水泵(扬程100米以内,排量150m3/h以上)3台;

(2)大扬程大排量水泵(扬程450米以上,排量250m3/h以上)3台;(3)直径219mm排水管路1500m;(4)直径377mm排水管路1350m;(5)直径100mm排水管路1500m;

(6)供、配电设备及储备水泵所需的配套机电设备;(7)电缆2000米、铁锹200把、编织袋1000条、铅丝5吨、镐200把。

6.1.4资金保障

常村煤矿承担应急救援费用,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资金,保证抢险所需资金的畅通。

6.2物资维护

供应科、机电科要对水灾应急日常所需物资、设备和配件进行维护,并能保证其有效使用;对于数量较大的抢险物资,供应科、机电科必须明确货源,做到用之即到。

7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和程序

7.1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结束后,必须核实确认灾区内伤亡和遇险人员全部获救。

2、保证安全原则。

抢险救援结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并消除或控制可能造成再次事故或诱发其他事故隐患。

3、实施监控原则。

对事故现场进行人工和安全仪表的连续监测监控,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各类隐患。

7.2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各救援工作小组负责人如实向应急抢险指挥部汇报情况,经指挥部认真核实达到恢复正常状态条件,批准[换行]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并向集团公司救援指挥部汇报。

7.3后期处置

(1)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核对

参加抢险救援人员,清点装备、器材;核算救援费用,整理抢险救援记录、图纸,3日内写出救援报告。

(2)安监处组织有关部门勘察事故现场,对事故进行初步调

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组织制定防范措施。

(3)应急救援过程应保存完整的应急救援记录、方案、文件、

图纸等文字和音像资料。

8相关图纸

常村煤矿应急救援部应提供的必要资料,包括:

◎采掘工程平面图;◎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井上下对照图;◎井下运输系统图;◎矿井通风系统图;◎矿井供电系统图;◎排水、防尘、压风、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井下避灾路线图;◎监测监控系统图;◎瓦斯、煤尘、顶板、水、通风等数据;◎作业规程、措施和联络电话号码[换行];◎井下通信系统图等;◎水仓容积、泵房水泵的配备等数据;

9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9.1教育科应将《水灾事故应急预案》、《常村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及《矿井年度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9.2所有生产队组要根据水灾应急预案进行演习,并在演习中首席本作业地点的避灾路线。

9.3安全科负责监督进行水灾应急预案演习。

10附则

10.1预案管理与更新

常村煤矿地测科负责该预案的管理工作,并根据井下模拟演习中存在的问题,对预案进行修改补充。

预案更新工作于每年1月1日前完成。

当矿区有水灾事故发生时,由组长发布命令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地测科、调度室、安全科等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各相关单位实施。

9.2奖励与责任追究

在预案的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恪尽职守,工作做的扎实到位未发生任何水害事故,则相关单位进行奖励,该奖励由安全奖励基金列支;若在[换行]预案实施期间,由于某些相关单位工作疏忽、监督不力,导致人为因素造成水灾损失,则对相关单位处于相应罚款。

9.3预案备案

水灾应急预案在总工办进行备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