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0995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3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

 

 

 

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

 

 

 

 

 

 

 

 

 

 

XX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XX省政府研究室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XX省社会科学院

 

2002年6月

 

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

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钱志新XX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副组长:

齐乃昌XX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陈爱平XX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成员:

张瑞丽XX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丁迎伟XX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戴伟XX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李旭宏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袁锋XX省现代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毛海军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章寿荣XX省社科院现代化研究中心

 

课题技术小组

组长:

 

 

 

 

 

李旭宏

教授,博导,博士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副组长:

 

 

 

 

 

袁锋

研究员

XX省现代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毛海军

副教授,博士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章寿荣

副研究员

XX省社科院现代化研究中心

 

 

 

成员:

 

 

 

 

 

何杰

博士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陈大伟

博士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李玉民

博士研究生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周爱莲

博士研究生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于世军

硕士研究生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XX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目录

1概述…………………………………………………………………………………………1

1.1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要性………………………………………………………………1

1.2指导思想和原则…………………………………………………………………………3

1.3XX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5

2XX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5

2.1XX物流区域的划分…………………………………………………………………5

2.2XX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5

3XX物流需求预测分析…………………………………………………………………11

3.1预测思路与方法………………………………………………………………………11

3.2XX社会经济发展与物流量预测分析………………………………………………12

4XX物流区域布局及其功能定位…………………………………………………………13

4.1布局规划指导原则………………………………………………………………………13

4.2物流枢纽城市、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13

4.3物流枢纽城市及其功能定位……………………………………………………………15

4.4综合物流园区及其功能定位……………………………………………………………19

4.5专业物流中心及其功能定位……………………………………………………………25

5建设XX物流信息平台…………………………………………………………………28

5.1战略目标………………………………………………………………………………..28

5.2总体功能………………………………………………………………………………..28

5.3总体框架结构…………………………………………………………………………..29

5.4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结构模型…………………………………………………………30

5.5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设计………………………………………………………………32

5.6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35

6XX现有物流技术改造与标准化………………………………………………………38

6.1技术改造与标准化对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39

6.2XX物流设施及其装备的标准化现状……………………………………………..39

6.3技术改造与标准化规划的指导原则………………………………………………..43

6.4技术改造与标准化规划的战略目标…………………………………………………45

6.5物流标准化建设要求……………………………………………………………….45

7物流企业发展战略……………………………………………………………………47

7.1战略目标…………………………………………………………………………………47

7.2总体思路……………………………………………………………………………….47

7.3实施要点…………………………………………………………………………………48

7.4XX物流企业发展的空间布局…………………………………………………………54

8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相关政策……………………………………………………………..56

8.1树立全社会现代物流意识……………………………………………………………56

8.2坚持现代物流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57

8.3强化对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建设的宏观指导……………………………57

8.4大力培育各类物流企业………………………………………………………………58

8.5发展电子商务物流………………………………………………………………………59

8.6加强现代物流业法规制度建设………………………………………………………60

8.7加快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61

8.8加强对现代物流客观运行规律的实证研究…………………………………………61

8.9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62

附件1:

XX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附件2:

XX物流需求预测分析

1概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物流活动正在从传统的仓储、运输服务发展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融合先进管理理念的现代物流阶段。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现代物流业则是指以现代物流活动为基本共同点的行业群体。

根据《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十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富民强省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初步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XX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以强大的物流系统作支撑,并建立在大量的物流活动至上。

而我省目前的物流服务水平和运作质量都不高,物流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XX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并对XX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制约,XX发展现代物流已时不我待。

1.1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要性

ØØ       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XX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XX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14.6亿元,全省货运总量达到9.1亿吨。

按平均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20%计算,我省2001年的物流成本达到1928亿元。

经济总量的提升和货运量的增加,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零库存、快速准时、经济合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已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内容。

按照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理论,构筑信息化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对提高全社会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促进未来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ØØ       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

目前我国在交通运输、分销服务等领域对外开放较少,限制较多。

随着我国加入WTO,将逐步放开客运服务、货运服务、商业车辆出租、运输设备维修、仓储、货运代理服务以及批发零售、无店铺销售、特许经营、销售代理等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和资金限制。

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降低物流服务价格,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另一方面将会使国内物流企业直接面临资金雄厚、管理水平先进的国际物流业巨头的挑战。

因此,对于XX省物流产业来说,应充分利用过渡期的保护政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确保重点,合理布局,加速现代物流业发展。

ØØ       是提高全社会物流基础设施利用率的需要

根据国外的一般经验:

物流园区的建筑覆盖率一般为40~50%,其中85%以上的建筑面积为仓库。

由于仓库建设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因此,在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中,充分考虑利用现有的仓储资源,则可基本解决原有设施的再利用问题。

如在交通枢纽结点和商贸市场集中等地,除具有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外,根据仓储设施相对完善及仓储空置率高的特点,利用已有的仓储设施规划建设物流园区,不仅可减少用地结构的调整,而且可大量节省建设资金。

针对全社会仓储设施、车、船等运输设施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下的实际情况,在XX物流产业的发展中,借助物流信息平台及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服务理念,充分调动社会零散资源为我所用,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全社会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应是XX物流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ØØ       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结构转型时期,在买方市场稳定形成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约束强化的环境下,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已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和消费领域,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

进一步拉动内需,并带动社会投资和启动消费,是解决需求不足的有效措施。

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潜在需求巨大。

加快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经营运作方式的深刻变革,是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

ØØ       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省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上升到36.8%,但作为一个经济大省,三产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竞争力弱等问题仍很突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新兴第三产业发展不快。

现代物流业是覆盖国民经济所有产业、并为全社会服务的新兴第三产业。

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能带动金融、贸易、运输、仓储、商业等一批传统第三产业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而且也将十分有利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一批新兴第三产业的成长,推动整个第三产业在较高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活力。

ØØ       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需要

从单个企业而言,物流成本是企业中仅次于制造或销售成本的重要项目;就全社会而言,包括运输、仓储、包装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费用在内的全社会物流总成本,也是影响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形成的“小而全、大而全”的结构模式,不仅限制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社会化物流服务的开展。

通过发展现代物流,将物流功能从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中剥离出来,按现代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重组,交由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经营,不仅可以培育和发展物流市场,而且还可以使工商企业专心从事核心业务,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双赢。

ØØ       是发展电子商务的需要

电子商务和网上销售,是当代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已经成为企业决胜未来市场的重要工具和消费者进行网络消费的主要方式。

电子商务是信息传送的保证,而现代物流则是信息执行的保证。

如果没有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作为电子商务的基石,那么电子商务将永远是一幢空中楼阁,而发展现代物流业正是电子商务能够顺利开展和进一步活跃的前提。

我省电子商务正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快捷的配送网络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尽快构造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物流配送网络,未来XX电子商务才会有较大的发展。

ØØ       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省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及其标准化普遍较低,发达国家已极少采用的件杂散货运输,在沿江、内河港口比比皆是;长江、内河舶船船型老、载重少;公路运输甚至高速公路运输中,专业化运输车辆廖廖无几,并由此带来了车辆实载率低、交通阻塞、能源浪费、环境恶化等负面影响。

因此,发展现代物流业,合理规划物流结点,建立全社会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大力发展标准化运输装备,尤其发展以集装箱运输为代表的多式联运,对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噪声和大气污染、改进环境质量、节约能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我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1.2指导思想和原则

XX物流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依靠现代物流技术和物流组织方式的创新,积极整合物流资源,大力培育现代物流服务品牌和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努力构造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制订XX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坚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要以全省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努力为开发和建设沪宁铁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长江沿岸滨江基础产业带、沿海经济带、徐连经济带以及苏北大运河经济轴线服务。

(二)坚持与城市化战略相适应。

要以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与城市功能定位和远景发展目标相协调,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变化的需要。

(三)坚持与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衔接。

要依托全省综合运输网规划与交通枢纽建设相衔接,发挥海上运输主渠道、铁路运输主干线、航空货运为补充、内河航运的集散、延伸和公路运输门到门的作用,发展多式联运,构造现代物流快速通道。

(四)坚持以区域经济特征为着力点。

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根据各地的区位条件、运输通道、商品流向以及经济活动的相关性,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在构造物流枢纽城市的基础上,形成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组成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五)坚持现有物流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整合。

要采取新旧兼容以技术改造为主的方针,在充分利用现有的仓储设施和运输、装卸设备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新园区,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六)坚持网络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网络化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要强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同时,要注重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贯彻国家标准,跟踪国际标准,实行统一的行业标准。

(七)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要综合考虑物流中心服务的辐射半径、入驻企业的利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以及有关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区位及服务功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八)坚持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

物流规划既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又要避免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客观分析物流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建设。

 

1.3XX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我省在交通、流通、信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构筑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使XX成为现代物流产业大省。

——到2005年,通过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全省建成10个综合物流园区和一批专业物流中心,初步建成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创建2—3个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服务品牌,培训3000—5000名物流专业人才,为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到2010年,全省基本建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物流区域、物流枢纽城市、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城乡快递系统五个层次的网络构架初步形成,功能完善,高效、便捷、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作顺畅,第三方物流企业成为物流业的主体,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成为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基本特征。

——2002-2010年,全省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增长率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30%。

2XX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2.1XX物流区域的划分

综合考虑XX的综合运输、经济区域及XX与周边省市的相互关系等因素,将XX分为3个物流区域:

宁镇扬物流区域:

包括省内南京、镇江、扬州3市,辐射南京区域经济区内苏皖赣18个城市。

徐连盐淮宿物流区域:

包括省内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5市,辐射淮海经济区内鲁豫皖其他各市。

苏锡常通泰物流区域:

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5市,辐射长江三角洲内其他各市。

2.2XX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1、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坚实的经济基础成为XX物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XX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地带,长江、淮河的下游。

它东濒黄海,西临安徽,北接山东,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

我国四条铁路干线——京沪线、陇海线、宁铜线和新长线以及两条水运大动脉——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纵横其中,境内高等级公路网四通八达,交通部规划的“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有5条穿越XX,水运“一纵二横二网”中XX有“一纵一横一网”。

具有铁、公、水、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健全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XX地处长江与沿海“T”型生产力布局的结合部,位于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华东地区的交通走廊,是中西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出海口,紧靠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自然成为全国各大经济区的联系通道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的交通枢纽。

同时它又是北煤南运、南粮北调和新亚欧大陆桥的过境走廊,是对内对外两个扇面辐射的交通集散点。

以上海为龙头的沿江经济带的蓬勃发展和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给陇海线东段重工业经济带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决定XX必将成为我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的省份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XX经济呈现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态势平稳、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的总体特征。

2001年,全省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14.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13.5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0.1%。

从原材料和产成品市场的角度来看,XX经济具有“两头在外”的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全省货物流通量的巨大,从而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为XX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

XX省境内现有“两纵一横一点”四条铁路主干线,和数十条铁路专用线。

其中“一横”是指经连云港、新沂、徐州的东陇海线,“一点”指经南京的宁芜线一小段,“两纵”是指穿过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徐州的京沪线和新开通的途径新沂、淮阴、盐城、无锡的新长线。

到2000年共建成铁路新线610公里,复线142公里,铁路运行里程达到1358公里。

铁路沿线各城市都拥有铁路货运站点,其中徐州西和南京东是两个路网型铁路编组站。

2000年铁路完成货运量4077万吨,比上年增长3.5%,货运周转量37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4%。

XX省的公路网络十分发达,至2000底全社会公路总里程约达9.9万公里,路网密度达96.5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前列。

其中高速公路1090公里、一级公路2228公里,目前全省13个地级市之间都有高速公路相联。

拥有南京、徐州、连云港三个国家级公路主枢纽城市。

据高速公路网远景规划,至2010年形成“四纵四横四连”的高速公路网。

全社会营业性的公路运输普通货车26.5011万辆,总吨位90.5324万吨。

其中大型货车10.1532万辆,总吨位64.4093万吨;专用载货汽车5864辆,总吨位4.9812万吨,其中集装箱车1498辆,总吨位2349TEU。

2000年全省公路完成货运量59056万吨,比上年增长7.8%,完成货运周转量340.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6%。

XX省航道总里程为2.4万公里(不含长江干流418公里),占全国内河总里程的20.3%,列全国第一位。

拥有连云港、南京港、镇江港、张家港、南通港等五大枢纽港。

全社会港口吞吐量近4亿吨,其中内河港口吞吐量在全国处于绝对优势。

根据综合交通远景规划,至2010年航道形成“三纵四横”水运主通道和20条以联络干线为主的3260公里通江达海、标准化的五级以上航道网络,实现全省范围300吨级以上船舶直达运输。

全社会货船共有50881艘,总吨位72.2632万吨,标准箱位4156TEU,其中内河50493艘,标准箱位1044TEU;沿海354艘,总吨位42.7126万吨,标准箱位981TEU;远洋34艘,总吨位29.5506万吨,标准箱位2131TEU。

全社会集装箱船29艘,总吨位7.503万吨,标准箱位4156TEU。

其中内河19艘,标准箱位1044TEU;沿海3艘,总吨位3.217万吨,标准箱位981TEU;远洋7艘,总吨位4.2861万吨,标准箱位2131TEU。

2000年水运完成货运量25902万吨,比上年增长20.2%,货运周转量746.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0%。

“十五”期间,还将继续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一批交通重点工程,全面打通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畅通。

到2005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超过2300公里,五级以上航道3260公里。

全省拥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徐州观音机场等9个民用或军民合用机场,开通省内外航线82条,已形成以南京为中心,以各个地区性大中等城市为支点辐射全国的运输网络。

2000年全省完成空运货运总量6.328万吨。

鲁宁输油管道,由山东入XX省徐州、经安徽到仪征长江北岸的码头。

该原油运输管道在我省境内全长356公里,输油能力2000万吨/年。

2000年实际完成1403.27万吨。

大交通、大流通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大范围快速流动,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3、适度超前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信息化的积极推进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

XX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为辅助的长途传输干线网和覆盖全省的无线寻呼系统,通讯能力和通讯业务总量都位居全国前列。

2001年XX省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1724.7万门,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7622波长公里,比上年增长2.7%。

城乡电话用户达1138.1万户。

年末移动电话达到619.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14倍。

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83.3万户,比上年增长5.3倍。

全省现有省辖市以上广播电台1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1座,电视台14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6座。

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61%和99.48%。

XX卫视节目已通过亚洲二号卫星向国外传送,节目信号可传输北到俄罗斯、南到澳大利亚、东到日本、西到东欧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目前南京已呈现出邮电通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专用网三网并存的格局,初步形成了南京信息基础设施的基本框架,成为全国八大通信枢纽之一。

其它省辖市如苏州、无锡、常州、徐州等在光纤网络、多媒体通信网、宽带IP城域网、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网络增值服务等方面均获得快速发展。

一批重点信息化应用工程正在组织实施。

如地方税务管理、公安综合业务信息、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级法院综合业务、财税工商金融统计、城市交通指挥、卫生教育等一批信息网络系统已初步建成和运行,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支持。

4、经济的增长促进了物流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