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0784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docx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docx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

Documentnumber:

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用户使用指南

曙光IPMI系统管理平台

用户使用指南

概述

IPMI是智能型平台管理接口(IntelligentPlatformManagementInterface)的缩写,它是管理企业级服务器系统中所使用的采用的一种工业标准。

它为服务器的监控提供了一种智能的管理方式,用户可以利用IPMI监视服务器的物理健康特征,如温度、电压、风扇工作状态、电源状态等。

它能够不依赖操作系统独立运行,即使系统本身的运作不正常,或是由于任何原因而无法提供服务,IPMI仍可正常运作。

它适用于Windows、Linux、Solaris或其它混合型操作系统。

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PMI)

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PMI)定义了一系列的统一的基于接口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监视器系统硬件健康(风扇速度、温度、电压、电力供应等等)、控制系统组件、和用于以后测试用的关于重要系统事件存储的数据。

IPMI提供了远程平台管理功能。

基板管理控制器(BMC)

在IPMI中关键的组成部件是基板管理控制器(BMC),BMC芯片集成于服务器的主板上。

BMC在IPMI架构中负责监视和控制系统的可管理设备。

BMC通过智能平台管理总线(IPMB)连接着许多传感器。

一个子集有12C总线。

系统软件与BMC之间的通信用一个keyboardcontrollerstyle(KCS)接口。

BMC具有以下功能:

  1.通过系统的串行端口进行访问

  2.故障日志记录和SNMP警报发送

  3.访问系统事件日志(SystemEventLog,SEL)和传感器状况

  4.控制包括开机和关机

  5.独立于系统电源或工作状态的支持

  6.用于系统设置、基于文本和操作系统控制台的文本控制台重定向

IPMI的相关配置

获取/配置IP地址等信息

IPMI必须配置IP址、子网掩码、网关等信息后才能进行远程管理,配置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在BIOS下进行配置

在启动时按del键(有些为F2键)进入BIOS界面。

选择“Advanced”-“IPMIConfiguration”-“SetLANConfiguration”对IP、掩码、网关和MAC进行设置。

IP的分配方式可以选择静态“static”或动态分配“dhcp”。

注:

各种BIOS界面可能会稍有区别,大同小异。

以下为另一种界面:

设置完毕后按F10保存退出。

用DOS工具进行获取/配置

用IPMICFG软件获取。

可用IPMICFG在DOS命令行下获取、配置IP等信息。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配置

在windows系统下,可以使用工具直接对ipmi地址进行配置

1)通过以下命令查看IPMI设备通道信息

Ipmitool–imsLanprint0查看0通道信息。

Ipmitool–imsLanprint1查看1通道信息。

该命令会列出IPMI的配置信息,包括IP,子网掩码,MAC地址等

一般情况下,IPMI在0或1通道。

上示图例中,IPMI设备在1通道。

注:

–imsLanprint将列出所有通道的信息。

出现上图所示信息,则表明设备支持IPMI。

2)配置IP获取方式为静态方式

–Imslanset1ipsrcstatic

注:

该命令行中“1”为通道号,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下同。

3)配置IP地址

–I

4)配置子网掩码

–I

5)配置网关

–I

6)查看配置是否生效

–imsLanprint

在linux操作系统下配置

1)检测IPMI组件

#dmidecode|sed-n'/IPMI/,+5p'

出现以下信息,说明支持IPMI

IPMIDeviceInformation

InterfaceType:

KCS(KeyboardControlStyle)

SpecificationVersion:

I2CSlaveAddress:

0x10

NVStorageDevice:

NotPresent

BaseAddress:

0x0000000000000CA8

2)重启IPMI服务

#/etc/ipmistart

3)配置ip以及netmask

#ipmitool

#ipmitool

#ipmitoollanset1ipsrcstatic

4)重启BMC使配置生效

#ipmitoolmcresetcold

5)等待约1分钟后,使用IE登录或ping有效的IP地址,验证设置是否有效.

IPMILANDedicate(专用)模式修改

1.DOS模式下通过IPMICFG工具修改

1)制作一USBDOS启动盘,将IPMICFG放到启动盘里。

2)用USBDOS启动盘启动进入DOS系统,

SMTIPMI执行IPMICFG–raw30700c10修改LAN模式为dedicated

AMIIPMI执行IPMICFG–raw30700c11修改LAN模式为dedicated

然后通过IPMICFG–raw30700c0查看当前IPMILAN模式,

AMIIPMI会输出:

0100

SMTIPMI会输出:

00

3)修改成功。

注:

不同的主板对应的参数不尽相当,不建议用此法修改。

2.Windows或linux系统下通过web方式进行修改

1)登陆浏览器界面

用户名:

ADMIN

密码:

ADMIN

注:

如无法正常登陆,请检查系统下IPMI设置,是否配置好IP、netmask等,并重启BMC,方法:

ipmitoolmcresetcold;(配置ip方法见附件)。

2)登陆后选择以下几项:

configuration→network→laninterface

默认设置是:

Failover(第三项)修改为:

Dedicete(第一项)

注:

各主板可能稍有不同,有些是“Laninterface”,有些是“Lanselect”。

有些直接是下拉选项,有些需要选中“Enable”后才会出现下拉选项。

3)重启BMC(ipmitoolmcresetcold)后,重新登陆界面,检查是否修改成功。

使用web浏览器进行远程登录

当我们配置完本地服务器的IPMI后,就可以在远程客户端通过IPMI专用网络连接至本地服务器,进行远程登录、监测、操作和开关机等活动。

Web浏览器远程登录管理平台

3.首页

在WEB浏览器中输入IPMI的IP地址,连接成功后将显示出如下图所示管理界面。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登陆。

初始用户名和密码一般为“ADMIN”。

4.主菜单

登陆后进入管理界面。

第一行是菜单栏,左边是子菜单,右边显示菜单信息。

远程管理控制器提供了七个菜单选项:

系统信息、服务器状态、配置、远程控制、虚拟介质、维护、杂项。

系统信息(System)

该菜单选项允许您查看系统信息

SystemInformation显示IPMI的:

固件、IP、MAC等信息

远程主机屏幕显示信息,点击“RefreshPreviewImage”按钮可刷新当前信息。

双击画面即可进入远程控制台。

电源控制,点击“PowerOn”“PowerDown”“Reset”按钮可远程开机、关机、重启。

服务器状态(ServerHealth)

该菜单选项允许您查看系统硬件信息和系统事件信息。

1)传感器信息(SensorReadings):

从传感器上获得服务器的各种硬件信息,如风扇转速、温度、电压等。

2)日志(EventLog):

显示IPMI的日志信息。

包括事件ID,事件发生时间,传感器名字,传感器类型和描述等。

配置(Configuration)

该菜单选项包含以下子菜单:

警告(Alert):

增加,编辑或者删除警报接收地址。

时间日期设置(Data&Time):

配置NTP服务器或者设定日期&时间。

LDAP设置(LDAP):

配置认证以及进入LDAP服务器。

活动目录设置(ActiveDirectory):

配置认证以及进入活动目录服务器。

远程拨号认证(RADIUS):

配置RADIUS服务。

鼠标设置(Mousemode):

更换鼠标模式。

网络设置(Network):

查看或更改IPMI的网络设置,包括动态和静态IP的指定。

DNS设置(DynamicDNS):

配置动态DNS。

远程会话(RemoteSession):

配置远程设备重定向的方式。

SMTP设置(SMTP):

配置SMTP邮件服务器。

安全证书(SSLCertificate):

查看默认认证和私钥,或者上传SSL的认证。

用户(Users):

可进行用户设置。

增加、删除、修改密码、权限等。

端口设置(Port):

可以更改各服务所使用的端口。

访问控制(IPAccessControl):

可以设置访问的规则,对访问进行限制。

风扇调节(FanMode):

调节风扇运转模式。

1)警告(Alert)菜单

设置一个目标地址来接收警告,完成以下步骤:

♦在警告(Alert)窗口的列表中,选择一个警告序号并且点击修改(modify)按钮。

♦在修改警告窗口中,完成两项菜单选择。

♦从警告类型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警告类型。

♦从事件严重性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严重性等级。

如果警告类型是SNMPTrap,输入一个目的IP。

如果警告类型是邮件方式,需要输入一个邮件地址,然后输入邮件标题

♦点击保存按钮。

点击SendTestAlert按钮发送一个配置好的Alert到目标地址进行测试

2)时间日期设置(Data&Time)

在这个菜单中您可以配置NTP服务器或者查看、设定日期和时间。

有两种设置日期与时间的方法:

手动设置或自动与NTP服务器同步。

两种方式任选其一。

手动设置:

♦在Data选项中,您可以设臵日期。

格式是:

月,日,年。

♦在Time选项中,您可以设臵时间。

格式是:

小时,分,秒。

♦最后点击保存按钮。

自动和NTP服务器同步时间,需要网络中存在NTP服务器:

♦在最后的选项中选择“启用与NTP服务器同步日期与时间”的选项。

♦然后在NTP服务器的选项中输入NTP服务器地址以及间隔时间,最后点击保存按钮。

3)LDAP设置(LDAP):

配置认证以及进入LDAP服务器。

在这个菜单中,你可以输入必要的信息进入LDAP服务器:

♦首先选择“启用LDAP认证”。

♦输入端口号。

♦输入LDAP服务器的IP地址,认证密码(至少四个字符),名称,Searchbase。

♦点击保存。

活动目录设置(ActiveDirectory):

配置认证以及进入活动目录服务器。

远程拨号认证(RADIUS):

配置RADIUS服务。

鼠标设置(Mousemode):

配置鼠标模式。

Windows、Ubuntu、以上操作系统请用绝对模式,其它Linux请用相对模式。

网络设置(Network):

查看或更改IPMI的网络设置,包括动态和静态IP的指定。

DNS设置(DynamicDNS):

配置动态DNS。

远程会话(RemoteSession):

设置远程设备重定向的方式。

Attach:

立即激活虚拟设备使其可以被访问。

AutoAttach:

自动激活虚拟设备无论是硬件或者是ISO文件。

Detech:

不激活虚拟设备。

SMTP设置:

配置SMTP邮件服务器。

安全证书(SSLCertificate):

查看默认认证和私钥,或者上传SSL的认证。

如果需要上传新的SSL证书,用浏览按钮选择本地SSL证书,然后点击Upload按钮。

用户(Users):

可进行用户设置。

增加、删除、修改用户密码、更改用户权限等。

该列表窗口显示了当前配置的管理系统的用户列表并且允许您增加、修改和删除管理系统用户。

注:

这个选项只在您有配置用户权限时可用。

此用户只是IPMI管理系统的用户,不是操作系统的用户。

端口设置(Port):

可设定各服务所用端口

注:

一般情况下不要修改该参数,否则可能会导致访问异常。

访问控制(IPAccessControl):

可以设置访问的规则,对访问进行限制。

风扇调节(FanMode):

调节风扇运转模式。

远程控制(RemoteControl)

在该菜单下可以通过控制台重定向远程登录服务器执行一些操作、对服务器进行电源管理或进行串口重定向输出。

启动远程控制台(ConsoleRedirection):

可以通过JAVA或IE开启远程控制台。

电源控制(PowerControl):

显示服务器电源状态,对服务器进行电源管理。

启动SOL(LaunchSOL):

开启对Serial_Over_LAN的支持,将串口信号重定向输出。

1)启动远程控制台(ConsoleRedirection)

点击“LaunchConsole”按钮后会弹出”"下载文件,文件下载并启动后JAVA重定向窗口将会弹出。

注:

使用前请先安装jre-6u7-windows-i586-p-s或更高版本JAVA工具。

可在SUN官方网站上下载,地址:

使用以上版本浏览器。

在如上图所示的ikvm远程控制台界面可以对服务器进行远程操作。

iKVM的使用方法见本文档后面部分:

2)电源控制(PowerControl):

显示服务器电源状态,对服务器进行电源管理,实现无程重启和开关机功能。

此功能不依赖操作系统。

ResetServer:

重启服务器。

Power-OffServer---Immediate:

关闭服务器—立即。

PowerOffServer---OrderlyShutdown:

关闭服务器—有序的关闭。

PowerOnServer:

开启服务器。

PowerCycleServer:

冷重启服务器,相当于先关机后开机。

3)启动SOL(LaunchSOL):

开启对Serial_Over_LAN的支持,将串口信号重定向输出。

此功能类似于控制台重定向,也需要java支持。

虚拟介质()

该菜单提供的功能可将其他服务器上的IMAGE或ISO文件虚拟成可移动设备供远程主机使用。

利用该功能可以轻松实现远程安装操作系统。

1)FloppyDisk:

可将其他服务器上的IMAGE文件虚拟成可移动设备供远程主机使用。

该文件不能大于,远程主机中将模拟成usb设备使用。

2)CD-ROMImage:

可将ISO文件虚拟成可移动设备供远程服务器使用。

该功通通过在windows系统下文件共享的方式实现。

ISO文件不能大于,远程主机中将模拟成usb设备使用。

♦Sharehost:

输入提供ISO文件服务器的主机名或者IP地址

♦Pathtoimage:

输入ISO文件的路径。

如:

\OS_Source\。

注意文件所在的文件夹必须设置为共享模式。

♦User/Password:

虽然提示为选填。

但经试验提供ISO文件的服务器必须设置了用户名和密码并填写后才能使用ISO文件。

注:

此方式只适用于共享主机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情况。

维护(Maintenance)

在这个菜单下可以进行IPMI固件升级、重启,恢复出厂设置,导入导出IPMI配置信息。

注:

此菜单下功能使用有风险,请谨慎使用。

1)固件升级(FirmwareUpdate)

这个选项用来为设备执行固件升级。

点击升级“进入升级模式(EnterUpdateMode)”按钮则促使设备进入升级模式。

当进入升级模式时,其他Web菜单将不能进入。

当进入升级模式后,如果取消操作,设备将会被重臵并且会重启。

点击进入升级模式后会弹出以上消息,点击确定按钮。

进入升级模式后点击浏览按钮来选择本地固件文件。

然后点击上传固件(UploadFirmware)按钮。

当上传的固件验证成功后,点击开始升级(StartUpgrade)按钮。

2)IPMI设备重启(UnitReset)

这个选项允许用户点击重置(Reset)按钮重新启动BMC(IPMI)设备。

3)IKVM重置(IKVMReset)

4)恢复出厂设置(FactoryDefault)

5)IPMI配置信息导入导出(IPMIConfiguration)

6)系统日志(SystemEventLog)

杂项(Miscellaneous)

查询postsnooping代码,设置用户标示

JavaiKVM控制台

本文档前面部分讲过,通过管理平台下ConsoleRedirection菜单可以开启远程控制台iKVM。

下面将详细讲述iKVM的使用方法。

5.virtualmedia菜单

提供虚拟介质和虚拟键盘功能

1)虚拟介质

与web管理平台下VirtualMedia菜单功能相同。

选择好IMAGE/ISO文件后点击“Plugin”进行加载。

2)虚拟键盘

点击virtualkeyboard后出现一个虚拟键盘

Record菜单

可以将屏幕上的操作录像并保存成avi视频文件

键盘宏(Macro)菜单

可进行键盘设置和使用热键

选项(Options)菜单

可设置热键、KMV清晰度,比例、鼠标模式、键盘响应时间、KVM菜单图形显示等设置。

1)热键设置(HotkeySettings)

2)偏好设置(Preference)

清晰度设置:

键盘和鼠标设置:

语言选项:

窗口调节:

可使用自动调节窗口大小(根据远程设备视频自动调节),也可以选择固定窗口大小。

根据网络环境选项相应带宽设置:

3)全屏模式(Full-ScreenMode)

可将iKVM切换到全屏状态

4)OSD菜单模式(OSDUIStyle)

点击后可改变OSD菜单的模式,一种是固定在窗口上方,如下图

另一种为活动工具栏模式,如下图

5)键盘&鼠标热插拔(KeyboardMouseHotplug)

在我们使用ikvm操作远程服务器的时候,远程设备的鼠标键盘已经重定向到IPMI上,本地的鼠标和键盘是无法使用的。

通地点击“KeyboardMouseHotplug”可以将鼠标键盘重定向从ikvm上退出,本地的鼠标键盘就可以操作了。

用户(User)菜单

显示当前用户列表

屏幕抓图(Capture)菜单

对远程屏幕进行全屏截图后保存。

Exit退出iKVM

通过IPMI安装操作系统

本文档前面部分讲过,通过web管理平台或iKVM下虚拟介质(VirtualMedia)菜单可以实现网络安装操作系统。

下面将详细讲述安装方法。

安装前的准备

配置好远程主机的IPMI,确保能够通过IPMI远程访问该节点。

准备好安装系统用的ISO文件和磁盘/raid驱动文件(IMAGE格式)。

在web管理平台使用虚拟介质需要先设置共享主机文件共享。

主机要配置raid的情况下,需要先配置raid后装系统。

1.网络结构

可用一台PC主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通过交换机对服务器进行批量安装操作系统。

也可以单独连接远程主机,进行系统安装

2.虚拟介质

系统安装文件为ISO格式,不大于。

驱动文件为IMAGE格式,不大于。

3.介质共享

设置控制机文件夹共享,把系统映像文件和驱动映像文件拷贝到该目录下。

系统安装过程

1.登录web管理平台

2.进入iKVM远程控制台

通过点击“SystemInformation”菜单右侧远程主机屏幕界面或“ConsoleRedirection”菜单右侧“LaunchConsole”按钮进入iKVM远程控制台

3.设置虚拟介质

有两种方式进行设置:

♦在web管理平台菜单下设置

♦iKVM界面菜单下设置。

1)在web管理平台下设置

VirtualMedia菜单提供的功能可将其他服务器上的IMAGE或ISO文件虚拟成可移动设备供远程主机使用。

利用该功能可以轻松实现远程安装操作系统。

♦FloppyDisk:

可将其他服务器上的IMAGE文件虚拟成可移动设备供远程主机使用。

该文件不能大于,远程主机中将模拟成usb设备使用。

♦CD-ROMImage:

可将ISO文件虚拟成可移动设备供远程服务器使用。

该功通通过在windows系统下文件共享的方式实现。

ISO文件不能大于,远程主机中将模拟成usb设备使用。

详细配置:

Sharehost:

输入提供ISO文件服务器的主机名或者IP地址

Pathtoimage:

输入ISO文件的路径。

如:

\OS_Source\。

注意文件所在的文件夹必须设置为共享模式。

User/Password:

虽然提示为选填。

但经试验提供ISO文件的服务器必须设置了用户名和密码并填写后才能使用ISO文件。

注:

此方式只适用于共享主机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情况。

2)在iKVM控制台下设置

virtualmedia菜单提供虚拟介质功能

与web管理平台下VirtualMedia菜单功能相同。

选择好磁盘驱动和操作系统安装文件后点击“Plugin”进行加载。

4.从虚拟光驱引导系统安装过程

虚拟光驱和虚拟软驱加载成功后,通过电源管理菜单将服务器重启。

选择从虚拟光驱(VirtualCDROM)引导,之后的步骤与本地安装完全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