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0703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docx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docx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1课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七言绝句。

“杂兴”的意思是随性而写的诗。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色,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和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2.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有:

梅子、杏子、麦花、菜花,它们的特点分别是:

金黄、肥、雪白、稀。

诗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3.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篱落:

篱笆 蛱蝶:

蝴蝶的一种。

诗意:

白天长了,篱笆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4.诗的最后两句以静中有动,以动衬静,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农忙时节的忙碌。

《宿新市徐公店》

1.《宿新市徐公店》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从“树头新绿未成阴”可以看出诗人写的是暮春景色,“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走”和“追”两个动词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儿童的喜爱。

2.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篱落:

篱笆。

这两句写春景,是静态描写。

诗意: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路伸向远方,树上的叶子刚刚长出来还没有形成树荫。

从“新绿”和“未成阴”可以看出是暮春时节。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走:

跑。

这两句写儿童的活动,是动态描写。

诗意:

儿童们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黄蝶飞到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清平乐▪村居》

1.《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名,“乐”在这里读yuè,“村居”是题目。

词作者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全词通过对农村环境的描写和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喜爱、向往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流露出词人那极富生活情趣、人情味的内心世界。

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茅檐:

茅屋的屋檐。

诗意: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3.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翁媪:

老翁、老妇;相媚好:

彼此之间很亲热。

诗意: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4.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锄豆:

锄掉豆田里的草。

织:

编织。

诗意: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于编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无赖:

亡,同“无”读wú,顽皮、淘气。

卧剥:

躺卧着剥开。

诗意:

最讨人喜欢的是那顽皮的小儿子,他正躺卧在溪边剥着莲蓬吃呢。

4.知识点拨

(1)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点拨:

这两句写了初夏时南方农村“人忙村静”的特点。

“日长篱落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

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以动衬静,显得更静。

(2)儿童及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点拨:

这两句是动态描写,写出了儿童捕蝶时快乐、有趣的场面。

“急走”“追”两个动词把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飞入菜花无处寻”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

“无处寻”三个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第2课乡下人家

1.中心思想

本文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

2.知识点拨

(1)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点拨:

“还”起过渡作用,引出下文对“花”的描写。

农家人掌握了种花的世间和规律,将农家小院装点得朴素而不失华丽。

(2)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点拨: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第3课天窗

1.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写了孩子们借助家里的天窗,观看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无限遐想的事,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知识点拨

(1)《乡下人家》是一篇写景散文,描绘了乡下独特又迷人的风景。

文章写了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景物、家禽、生活场景,从静到动,从物到人,从物质到精神。

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宁静悠闲乡村生活的向往。

(2)第一自然段中“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

(3)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他们的好友”指的是红霞、微风、鸟儿; “向晚”的“向”意思是将近,向晚的意思是接近晚上,傍晚。

(4)“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高地阔”在这里的意思是吃饭的地方很开阔。

我能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

乡村晚餐图。

(5)“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岀头来”

这句话是个拟人句,写出了春雨过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其中的“探”字写出嫩笋生长得很迅速,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6)“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句话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乡村装饰的简单、自然和朴素,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第4课*三月桃花水

1.中心思想

本文写了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演奏着悠扬和谐的乐章;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映照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赞美了春水的美好。

2.知识点拨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桃花水的美?

点拨:

作者从桃花水的声音、颜色和流动的形态三个方面写出了桃花水的美。

(2)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点拨:

这篇散文运用了比喻、排比和拟人这三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优美生动。

第5课琥珀

1.中心思想

本文生动、具体地记叙了这块奇特的琥珀的形成过程,交代了人们想象琥珀的形成过程的科学依据,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研究兴趣。

2.知识点拨:

(1)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顶上飒飒地响。

点拨: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环境,作者描写了太阳、海、树这几种事物。

“太阳暖暖地照着”说明天气比较热,这是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的前提条件。

“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为下文“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埋下伏笔。

“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暗示了当时有风,为后来“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埋下伏笔。

(2)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点拨:

“黄色的泪珠”指的是松树的松脂,这是与前文“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相照应的。

蜘蛛步步逼近苍蝇,只想一饱口福,却和苍蝇一起被一大堆松鼠裹住了,这真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悲剧,这样写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1.中心思想

本文再现了恐龙变成鸟类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又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

2.知识点拨

(1)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点拨:

开篇作者将两种表面上毫不相干的动物,通过对比呈现出来,引起了读者的思考:

恐龙与鸟类有着怎样的联系?

同时为下文揭开谜底做了铺垫。

(2)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拨:

作者用了恰当的比喻,把古生物学家们历时百余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喻为“画卷”,把在中国辽宁西部的重大发现比喻为“点睛之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辽西的发现对古生物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1.中心思想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纳米和纳米技术的一些知识,让我们了解到纳米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应用前景,说明了21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

2.知识点拨

(1)什么是纳米技术呢?

这得从纳米说起。

点拨:

这是设问句。

用问句开头,答案在下文揭晓,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点拨:

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碳纳米管”的结实程度。

“碳纳米管”在航天设施方面的使用,再次说明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

1.中心思想

本文叙述了中华儿女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而做出的不断尝试和努力。

传说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进行了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取得了发射卫星、“神五”飞升和“嫦娥”探月等一系列航天成就。

2.知识点拨

(1)中华民族的飞天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点拨:

中华民族的飞天梦经历了神话传说、万户飞升、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神五”飞升、2007年10月24日“嫦娥”探月五个阶段。

(2)为什么千百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点拨:

因为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经历了几代人的执着追求和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所以会在今天变成美好的现实。

第9课短诗三首

1.中心思想

(1)《繁星》(七一)这首诗写了诗人对“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及“母亲的膝上”这些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童心、童趣及母亲、亲情的赞美之情。

(2)《繁星》(一三一)这首诗通过描写面朝大海时心中的感受和慨叹,赞美了大海的广阔与博大。

(3)《繁星》(一五九)诗人由鸟儿为躲避风雨而归巢,想到了自己遇到心中的风雨唯有投入母亲温暖的怀里,深情地赞美了母爱的温暖与无私。

2.知识点拨:

(1)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点拨:

诗人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她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了精神的博大和宽广。

(2)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点拨:

“天上的风雨”指的是大自然的风雨。

当大自然中的风雨来了,鸟儿归巢避雨。

“心中的风雨”指的是生活中的挫折、不顺所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指心灵受到打击,向母亲倾诉,寻求慰藉。

第10课绿

1.中心思想

本文用朴素真挚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绿,写出了绿的深、浅、浓、淡,绿的千姿百态,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表达了诗人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2.知识点拨

(1)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点拨:

先总写绿的多种多样,再在后面具体列举绿的种类。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深、浅、浓、淡应有尽有。

(2)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点拨:

“集中”“挤”“重叠”“交叉”等一连串的动词表现出“绿”的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让人感受到“绿”的旺盛生命力和无限美感。

第11课白桦

1.中心思想

这首诗从不同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丽,写出了白桦的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抒发了诗人对白桦的喜爱及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2.知识点拨

(1)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点拨:

“寂静”用“朦胧”来修饰,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

“玉立”表现了它挺拔而高贵的气质以及它的非同凡响。

“灿灿的金晖”衬托出它的绚丽与辉煌。

“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表现了静静挺立的白桦所具有的一种别样的动态美。

(2)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点拨:

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和“姗姗来迟”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出了朝霞的形成过程和形态之美,同时衬托出了白桦的秀美。

在朝霞的渲染下,白桦显得分外妖娆。

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

1.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儿童诗,诗人通过对小径雨后美丽景象的生动描写,引导人们到雨后的小径上走一走,去感受亲近自然的自由和欢乐,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知识点拨:

(1)说一说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除了这些景物,你觉得还有哪些呢?

点拨:

文中描写了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新阳、溪水、浮云等景物。

我觉得还有蚂蚁、蚂蚱、小鸟、大树等景物。

(2)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点拨:

这段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被雨“洗”过的小草“炫耀着新绿”,小白菊也变得“不再胆怯”,慢慢地抬头,在作者笔下,小草和小白菊具有了人的动作和思想,充满了灵性,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

第13课猫

1.中心思想

本文细致而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及小猫们满月后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知识点拨

(1)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走出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点拨:

“任凭”是“无论、不管”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突出了猫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快的特点。

(2)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点拨:

这句话写出了“人爱猫,猫亲人”的真情。

“蹭”字给人的感觉很轻,似乎是猫在撒娇或耍赖。

“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写出了猫与人之间的亲昵。

作者把猫爪印比喻成小梅花,足见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14课母鸡

1.中心思想

本文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形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个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有讨厌转为尊敬,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2.知识点拨

(1)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点拨:

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对母鸡进行了讽刺——聋人本来是听不到声音的,作者却说“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母鸡的讨厌。

(2)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叫它的儿女吃。

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点拨:

“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和“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形成对比,突出了鸡妈妈的伟大。

“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形象地写出了鸡雏吃饱以后的样子。

第15课白鹅

1.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白鹅在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表现出的高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知识点拨:

(1)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点拨:

作者一方面把鹅“大模大样的步调”与鸭的“局促不安”的步调进行对比,反衬出鹅的步调从容;另一方面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的步调从容,还显示出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2)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点拨:

举例说明鹅吃相可笑的原因:

一是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二是一丝不苟的吃法;三是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

“从容不迫”指白鹅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这段文字把白鹅的高傲体现出来了,极有趣味。

第16课海上日出

1.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记叙作者在天气晴朗和有云时所看到的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和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知识点拨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点拨: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动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努力上升”“冲破云霞”“跳出了海面”,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慢慢露出海面的动态美。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点拨:

作者以反问句总结全文,表达了对海上日出奇异景观的赞美之情。

3.课外拓展★★★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主要作品: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长篇小说《憩园》;短篇小说集《复仇》等。

第17课记金华双龙洞

1.中心思想

课文按游览的顺序记叙了作者去金华的双龙洞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知识点拨

(1)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点拨:

这是一个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先写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找到了孔隙,下文则对孔隙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孔隙狭小的?

点拨: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了孔隙非常小:

①船小——两个人并排仰卧。

从船小可以体会出孔隙小;②行船的方式——工人拉。

因为空间实在很小,所以不能划船,只能拉船进洞;③乘船的动作——“贴”在船底平躺。

从作者的动作也可以体会出孔隙小。

④感觉——挤压。

作者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准确地表达出当时受到挤压的感觉,从侧面写出了孔隙小。

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

1.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记叙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和鬼子英勇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2.知识点拨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点拨:

(2)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点拨:

课文中三次写景自然巧妙。

第一次写景出现在第一自然段,突出了雨来家乡的美丽,又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第二次写景在第42自然段,渲染了雨来牺牲时的悲壮的气氛。

第三次写景在第51自然段,烘托了乡亲们失去小英雄的悲伤心情。

5.课外拓展★★积累俗语:

(1)三字俗语:

睁眼瞎势利眼千里眼飞毛腿顺风耳心头肉抱佛脚

(2)六字俗语:

百闻不如一见风马牛不相及英雄所见略同有眼不识泰山

第19课我们家的男子汉

1.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几件事写出了小“男子汉”的成长过程,表现了他聪明、可爱、坚强、自立的性格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男子汉”深深的爱意。

2.知识点拨

(1)他曾着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体现在哪里?

作者采用什么手法表现他的“沉着”?

点拨:

他坦然的接受现实,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大哭;平时去托儿所也不哭不闹,而且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他小时候上托儿所时表现出的冷静与沉着。

(2)文中的“男子汉”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结合小标题说一说作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

点拨:

虽然他只有几岁,但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显露出了“男子汉”的意志和品质,“他对独立的要求”体现他的自主自立。

“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表现出他的刚强勇敢和直面现实的优秀品质,所以说他是一个“男子汉”。

第20课芦花鞋

1.中心思想

课文主要讲青铜一家为了增加收入,一起编织芦花鞋,让青铜拿到镇上去卖。

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仅仅过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

一个大雪天,青铜坚持去卖鞋,意外地卖掉了余下的十双鞋,但为了不让一个人失望,他连自己脚上的鞋也卖了,自己赤着脚回家。

2.知识点拨

(1)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亮堂堂”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点拨:

第一个“亮堂堂”指的是全家人因为想到可以增加这笔收入而感到心情舒畅、明朗。

而第二个“亮堂堂”则指的是全家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2)课文从哪些描写中体现出城里人对芦花鞋的喜爱?

点拨:

从对城里人“停住”“吸引”“啧啧啧地感叹不已”“抚摸”“欣喜”等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大家对芦花鞋的喜爱之情。

另外,从“唯恐下手晚了,被别人拿了去”和觉得价格便宜,可以看出大家认为芦花鞋物美价廉。

第21课古诗三首

1.词义注释

①寒雨:

冷雨;②平明:

天刚亮;③冰心: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④轻骑:

轻装快速的骑兵;⑤清气:

清香的气味;⑥月黑:

没有月光。

2.中心思想

(1)《芙蓉楼送辛渐》描写了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2)《塞下曲》通过写边关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壮举,表现了边关将士不惧严寒、斗志昂扬、英勇无畏的豪迈气概。

(3)《墨梅》通过对诗人自己所画的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3.知识点拨

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点拨: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你打听我的情况,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中的冰一样纯洁。

表现了诗人不向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点拨: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表现了边关将士不畏严寒、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点拨:

不需要别人夸赞他的颜色好看,只要留下清香的气味弥漫在天地之间。

表达了作者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第22课文言文二则

1.词义注释

①恭勤:

恭敬勤勉;②世传:

世世代代相传;③媪:

年老的妇人;

④是:

这;⑤感其意:

被她的意志感动;⑥还卒业:

回去完成了学业。

2.中心思想

(1)《囊萤夜读》写了车胤儿时利用萤火虫的萤光代替油灯勤学苦读的故事,赞颂了车胤勤奋苦读自强不息的品质。

(2)《铁杵成针》写了李白小时候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因深受触动而发奋读书,学有大成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

3.知识点拨

(1)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

点拨:

(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2)大白感其意,还卒业。

点拨:

李白被他的精神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

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

1.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描写诺曼底号被撞,船长亲自指挥逃生工作,在人员全部获救后,自己却沉入大海的悲壮场面,体现了船长沉着冷静和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2.知识点拨

(1)“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点拨:

这是哈尔威船长与奥克勒福大副的对话,简短有力,既突出了时间的紧迫,又反映了船长的坚定果断。

尤其是开枪的命令,显示了船长的威严,体现了他保护弱者的观念,他要确保每个人得到救援。

(2)救援工作进行的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

点拨:

虽然情况越来越急迫,救援工作却进行得井然有序。

这与前文的混乱、嘈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船长控制局面的能力。

第24课黄继光

3.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冒着枪林弹雨去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换来战斗的胜利的事。

4.知识点拨

(1)(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点拨:

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烈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却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