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材料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0678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金属材料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非金属材料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非金属材料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非金属材料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非金属材料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金属材料论文.docx

《非金属材料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金属材料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金属材料论文.docx

非金属材料论文

本科课程论文

题目塑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2级

学号222012322220085

姓名李晓贤

指导教师邱兵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10月31日

目录

摘要

1.塑料的概述2

1.1.塑料的定义2

1.2.塑料的分类2

2.塑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3

2.1.应用领域3

2.1.1.农业、渔业3

2.1.2. 包装3

2.1.3. 交通运输3

2.1.4. 电气工业3

2.1.5.建筑工业3

2.1.6.航空工业3

2.1.7.日用品4

2.1.8.医疗 4

2.2.优良特性4

3.塑料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环境危机4

3.1.塑料的缺点 4

3.2.灾难性的环境危机5

4.可持续发展6

4.1.塑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6

4.2.可持续发展对策6

4.2.1.通过立法将塑料的可持续发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7

4.2.2.大力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7

4.2.3.大力发展在高性能、低成本和绿色环保的改性塑料7

4.2.4.开发新型的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7

4.2.5.减少不必要的使用,真正提高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7

参考文献.............................................................................................................8

塑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李晓贤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5

邱兵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

本文阐述了作为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塑料,以其优良的力学物理化学特性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推进了人类科技的发展;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由于塑料的大量使用,加之其降解困难等的缺陷,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环境危机。

最终得出我们使用塑料要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塑料便利危机可持续发展对策

1.塑料的概述

1.1.塑料的定义

塑料已经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相当宝贵和稀缺的纸张、木头和金属,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什么是塑料呢?

塑料是一类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1.2.塑料的分类

塑料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应用最广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塑料按应用范围分类可分三种,依次为:

产量特别大、价格较低、应用范围广的通用塑料,其产量约占全部塑料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包括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等,用于制作工农业生产的一般机械零件和日常生活用品;以聚酰胺、聚甲醛、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等为代表的在机械设备和工程结构中做结构材料的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或者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的特殊功能;用于国防工业和尖端科学的特种塑料。

2.塑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2.1.应用领域

2.1.1.农业、渔业:

塑料在农业方面常用的材料有薄膜、管道、片板、绳索和编织袋等。

塑料温室,农作物、肥料和药物等的包装,农田水利工程多选用塑料管,农舍建筑、畜牧保护、农业机械及器具、鱼网、养殖浮漂等。

2.1.2. 包装:

塑料作为一种新型包装材料,在包装领域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例如各种中空容器、注塑容器(周转箱、集装箱、桶等).包装膜、编织袋、泡沫塑料、捆扎绳和打包带等。

2.1.3. 交通运输:

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及相应的附属设施所用的塑料,按每辆或每艘计,逐年增加。

品种有:

燃油箱、保险杠、遮阳板、车座、门把手、方向盘、仪表板等。

2.1.4. 电气工业:

电线、电缆、绝缘体、家用电器、计算机及各种通讯设备等;化学工业:

塑料耐腐蚀性使塑料化工设备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如制作塔器、贮槽、贮罐、反应器、电镀电解槽、热交换器、烟囱、管道、阀门、泵、衬里等。

2.1.5. 建筑工业:

给水管系统,排水管系统,雨水管、槽系统,电气护套管系统,热收缩管系统,塑料门窗系统,板材,壁纸,地板卷材,地板毡,披叠板系统,平托盘,发泡与实芯硬PVC多种异型材,防水材料,堵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建筑涂料,外加剂,粘接剂,卫生洁具,家具等等。

2.1.6.航空工业:

飞机用各种增强塑料作结构和覆面材料,常规武器中各种零部件; 国防和尖端工业:

各种烧蚀材料、耐腐材料、增强材料等。

2.1.7.日用品: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塑料的应用更广泛,如市场上销售的塑料凉鞋、拖鞋、雨衣、手提包、儿童玩具、牙刷、肥皂盒、热水瓶壳等等。

目前在各种家用电器,如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等方面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1.8.医疗:

医用高分子分人工脏器、修复人体缺陷和制作医疗器械三大类。

如人工血管、心脏瓣膜、食道、气管等;人工耳朵、人工皮肤、人工关节等;输液器、输血袋、注射器、插管、检验用品、病人用具、手术室用品等。

 

2.2.优良特性

耐磨性、耐腐蚀性好,不与酸、碱反应;耐冲击性好,其力学性能变化范围很广,可以承受不同的载荷作用; 绝缘性好,是良好的绝缘体;很多塑料热塑性好,容易被制成不同的形状,且可以重复利用;成型性、着色性好;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在制塑料过程中可以添加增色剂,使制成的塑料变得多彩、好看;有光泽,部份透明或半透明;耐用、防水、质轻、携带方便,加工成本低。

3.塑料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环境危机

3.1.塑料的缺点 

塑料相比于其它材料而言固然有很多的优点,所谓有利必有弊,其性能及分子结构上的某些特点也必然导致了一些缺点,一些是在使用上的以及在使用完后给环境所带来的诸多不利。

 

多数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变脆。

有些塑料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且易老化。

比如聚氯乙烯塑料,其稳定性差,在75~80℃即变软;聚甲醛、有机玻璃等易老化,使用上不能受压变形,不能暴晒;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

由于塑料的来源是石油,很多塑料在燃烧时,产生黑烟,并且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仅对人体有害,还污染空气,破坏臭氧层;很多塑料在使用完后,难以降解,存在时间很长,成为白色污染,对土壤、水资源环境等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例如传统的聚氯乙烯农用地薄膜、常用的塑料袋等在废弃后埋在的土里,不易降解,使土壤硬化,丧失水分、营养,使农作物减产。

    除了危害环境,大多数人不知道塑料袋在提供方便的同时,正在危害我们的健康。

用塑料袋装食品,很可能使身体摄入毒素。

食品尤其是熟食,用塑料袋包装后,常常容易变质,吃了以后这类变质食品后,易引起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医学界发现,塑料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因在密封袋中长期积聚,浓度随密封时间增加而升高,致使袋中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儿童健康发展发育影响尤为突出。

目前市场上销售使用和使用的塑料袋,绝大多数是各地小型或家庭作坊生产的,有相当数量是再生塑料制品,利用垃圾站收拣的废旧塑料、工业废弃物和医疗机构丢弃的塑料垃圾回收加工的!

这些再生塑料含有严重超标的病菌和致癌物,用这种塑料制品包装直接入口的熟食品,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

   

3.2.灾难性的环境危机

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

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其次,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最后,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

目前世界和我国废旧塑料的现状来看,主要影响社会环境的废旧塑料是以农用和包装材料为主。

农用废旧塑料以废弃农膜为主,包括地膜、棚膜、果蔬保鲜膜及农灌防渗膜等。

覆盖农膜可增温、保温、保肥、保水、控制杂草生长和盐碱地返碱,增产效益显著,因此近年来我国农膜的产量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

但是,农用薄膜的使用寿命一般较短,我国现有的棚膜使用寿命通常是1~2年,使用后废弃的农膜进入环境,就成为塑料废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废旧塑料材料为例,这些材料的分子量在104~105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结合得相当牢固,在自然条件下分解速度极为缓慢。

如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在土壤中约300~400年才能完全降解,它们滞留在土壤里就破坏了土壤的透气性能,降低了土壤的蓄水能力,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阻碍了禾苗根系的生长,从而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使耕地劣化。

此外,塑料添加剂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有毒物质会在土壤中通过扩散、渗透,直接影响地下水质和植物生长。

据报道,如果每亩(667m2)地有3.9kg残膜,将减产玉米11%~13%、土豆5.5%~9.0%、蔬菜14.6%~59.2%;也有人做过实验,当每亩农膜残片达6.9kg,小麦减产约9%,当达到25kg时减产26%。

当前有些农业部门推广无法回收的0.007mm超薄地膜,从长远看是不妥当的 。

4.可持续发展

4.1.塑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塑料已诞生百年,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建材、家电、电子电气、汽车、包装等领域,塑料制品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绝大部分塑料材料具有可再生性,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材料,在节能、节水、发展循环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组织的回收利用以及绿色塑料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生产一使用一回收一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不仅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而且减少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是绿色塑料理念的集中体现。

 

 塑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塑料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产品品种和产量不断增多,及其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再生利用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由于塑料化学成分结构稳定,很难自然分解消失,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当前环境、能源、安全以及人类健康等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塑料越来越受到重视。

倡导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开发新型的生态环境材料、制定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规范生产厂商及消费者行为、健全回收体系、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废塑料资源利用水平.成为发展绿色塑料产业的内容。

健全塑料回收体系、提高塑料资源再利用水平、研发新型生态环境材料(即生物降解塑料)是发展的重点。

4.2.可持续发展对策

21世纪环境、能源日益重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塑料在废弃后对水、空气、土壤环境等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成了不和谐的一面,这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质疑和挑战。

因此,要消除这种不和谐,塑料也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塑料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利用可再生资源,在使用周期内节约能源,在废弃后,可以回收利用,以节约更多的能源,并在处理后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益。

下面从提高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塑料的原料、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处理技术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提出几条塑料可持续发展对策。

 

4.2.1.通过立法将塑料的可持续发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样会对塑料的制造企业产生一定的约束,让企业将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理念,制造出可再生利用的塑料,降低能源的消耗。

 

4.2.2.大力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

它的主要原料来源是以阳光和CO2为能源的淀粉和纤维素等可再生资源,是一种通过生物技术转化成聚合物的高科技材料;会完全分解成CO2和水,重新回归自然。

这样“白色污染”消失,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4.2.3.大力发展在高性能、低成本和绿色环保的改性塑料。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改性塑料正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材料发展的重点,国家已将其作为优先发展的项目,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一旦改性塑料成功地发展起来,又将是塑料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对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4.2.4.开发新型的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

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不是从根本上淘汰塑料,而应该注重如何解决废弃塑料的出路问题,因此开发新的废弃塑料回收技术,增加资源回收利用率,变废为宝,不失为一种上策。

4.2.5.减少不必要的使用,真正提高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可持续发展不能是一个口号,要成为我们行为意识上的指南。

日常生活中无论我们是买菜还是购物都少不了用到塑料袋,这些袋子在用完后就会被扔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如果我们能使用布袋,这样不仅美观,而且还能多次使用。

这看起来无不足道,但如果我们都能提高这样的意识,每个人做一点,会是不小的贡献。

塑料作为现代社会的支柱材料之一,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一些劣性,当前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已经对人类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治理“白色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环保意识,大力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开发新的废弃塑料回收技术,走出一条塑料发展的可持续道路,让塑料继续“发光发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向大家倡议:

尽量减少或不使用塑料制品;告诉家长买菜时不使用塑料袋或者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尽量使用自带的布袋;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杯、塑料饭盒;拒绝白色污染,与绿色牵手,让我们人人树立以爱护环境为容,破坏环境为耻的思想,以实际行动来消除身边的白色污染及其他污染,把我们的地球家园建设得更美丽。

 我们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污染,保护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资料

[1] 邱兵.《机械工程非金属材料》.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 李瑞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J].《 上海建材 》,2010年 2期:

10-12 [6] 石少卿、张湘冀、刘颖芳、尹平.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军事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 32卷 8期:

36—39 

[3] 杨晓蓉、姜友学、刘苓浅.谈关于白色污染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技博览》,2010

年 13期:

218-218 

[4] 何东丽. 塑料食品袋使用不当会中毒[J].《科学大观园》,2005年2期:

 64-65

[5]赵红玉,唐赛珍生物降解塑料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 100740 

[6]北京塑料研究所编写小组编,《塑料》 出版社:

北京市: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72  

 [7]唐炯. 我国白色污染防治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03) 

 [8] 张涌涛. 有绿色理念推进塑料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J].《轻工标准与质量》,2009年 4期:

1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