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伶官传序》教案2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0672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选修《伶官传序》教案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选修《伶官传序》教案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选修《伶官传序》教案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选修《伶官传序》教案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选修《伶官传序》教案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选修《伶官传序》教案2篇.docx

《新人教版选修《伶官传序》教案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选修《伶官传序》教案2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选修《伶官传序》教案2篇.docx

新人教版选修《伶官传序》教案2篇

《伶官传序》教案

(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文中的关健字、词、句:

 

2.文章的议论思路。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1.学生:

说出“唐宋八大家”的名字。

学生或教师作出评判。

 

2.学生:

举出已学过的欧阳修的课文名。

 

参考:

《醉翁亭记》 

3、 教师:

如果说《醉翁亭记》通过写醉翁亭的秀丽风光,通过勾勒太守与种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的话,那么,《伶官传序》则是通过写后唐庄宗接受和执行其父遗命等一串故事,通过总结宠信伶人这一教训,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

(板书标题)      

说明:

 

激发兴趣,勾起回忆,通过比较,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一) 

1.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教师正音。

 

2.分组竞赛:

 解释个别字义,说明特殊用法。

 (幻灯) 

字:

原——推究 约——订立盟约 

函——用盒装 本——考察 

乃——你 其——一定 

词:

伶人——乐工 

人事——人的作用 

句:

盛以锦囊——状语后置 

告以成功——状语后置 

身死国灭——表被动 

3.互相研讨:

共同翻译全文,教师注意答疑。

 

(二) 

1.思考:

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学生答) 

答案:

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板书) 

说话:

用现代汉语表述这一中心论点。

要求 简洁明了。

(学生说) 

提示:

参照课文注释。

 

答案:

盛衰成败,由于人事。

(板书) 

2、思考:

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

怎样过渡到分析中去的?

(学生答) 

参考答案:

(教师引导、评述) 

论据:

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

 

过渡:

文中“原庄宗之所以……可以知之矣”这一句。

 

3、学生说话:

简述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

 

教师总结并板书:

(见下) 

恪遵父命 

得—— ——成则由人 

终于报仇 

一改初衷 

失—— ——败也由人 

由胜而败 

4、思考:

从论证角度上考虑,作者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

正反对比。

(板书) 

5、思考:

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了结论?

 

参考:

A“皆自于人。

”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C“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 (板书) 

学生:

用现代汉语将作者的这些结论再说一遍。

 

教师:

注意纠正错误。

 

6、教师归纳:

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显得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板书) 

7、思考:

处于北宋中叶的欧阳修,为何要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

 

学生:

回答。

 

参考:

以古喻今,告诫当时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板书) 

注意:

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说出上面两个成语。

 

字、词、句是关键,必须首先予以解决。

 

通过竞赛,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让学生理清文章的纲。

 

把握文体特点,掌握论据。

 

了解内容,弄清史实,得出观点。

 

明确论证方法。

 

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落实字词的理解。

 

明白文章的思路,学会严谨的论证。

 

进一步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让学生灵活运用成语。

 

3.     

课堂延伸 

1.思考:

你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从庄宗这一史实和作者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参考答案:

 a:

小事不小 

b:

玩物丧志 

c:

事在人为 

d:

以古为镜 

e:

…… 

(板书) 

2、 总结:

古人说得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我们要谨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再重复古人的悲剧!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3.课后作业 

1.记住刚才老师点出的关键字、词。

 

2.掌握课文中特殊的文言句式。

 

3.完成思考和练习。

巩固课堂所学。

 

课外自学。

 

附:

板书设计 

伶官传序 

欧阳修 

恪遵父命 

得 成则由人 

终于报仇 

(正) 

虽曰天命 忧劳可以兴国 

岂非人事 逸豫可以亡身 

盛衰成败 祸患积于忽微 

由于人事 智勇困于所溺 

一改初衷 

(论点) 失 败也由人 (结论) 

由胜而败 

(反) 

(例证) 

目的: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启发:

小事不小 

玩物丧志 

事在人为 

以古为镜 

……      

《伶官传序》教案

(2) 

伶官传序 

汀流河高中王亚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 

2、本文是史论,是借古讽今之作,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的道理。

 

(二)德育渗透点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

 

2、本文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文章内容与题目之间的关系。

 

解决办法: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诵读,感悟全文 

2、就文章疑难字词质疑,疏通文意 

3、讨论文章阅读要点:

如何以正反对比手法,写后唐之兴废。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作为北宋文坛泰斗的欧阳修,其散文无论状物写景、叙事怀人,都显得摇曳生姿,具有较强的感人力量。

一篇《醉翁亭记》写滁州山间朝暮变化,四时景色不同,表达了摆脱约束,与民同乐的情致。

 

作为史学家的欧阳修,在他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通过对五代时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着重说明事非天定、成败由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以免重蹈“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覆辙。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这篇课文。

 

(二)、关于“序”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其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本节课要阅读的《伶官传序》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

 

(三)、关于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是北宋文坛领袖。

 

作为史学家,著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其中《新五代史》属二十四史之一。

 

(四)、背景介绍:

由于本文是借古讽今之作,需简要说明写作的历史背景,应从“五代”和“北宋” 两个角度把握。

 

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代。

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

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被伶官所惑,伶官得以重权在握。

当叛乱四起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

这是由于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

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五)、本文宜采用诵读法,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诵读指导。

 

1、读出重音,体现出着重强调的意义来。

 

比如首段的“岂非人事哉”一句和“得、失”二字,通过重读,就可暗示出作者的观点,即认为国家的盛衰在于“人事”,同时传递出立论的根据就是庄宗得失天下的对比。

 

2、读出节奏,体现出文气的急切舒缓来。

 

例如:

“方其”领起的5个分句要一气贯通,读出声势,表现出庄宗不可一世的气概。

 

3、读出对比,体现出文章的抑扬变化来。

 

“天命”与“人事”是一重对比;“可谓壮哉!

”与“何其衰也!

”是一重对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对比;“方其盛也”与“及其衰也”仍是对比。

几组对比,读起来都宜先轻后重 ,把着重点放在后边,低昂反复,先扬后抑,感慨淋漓,发人深思。

 

4、读出语气,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倾向来。

 

例如开篇“呜呼” 一语,叹惋之情十足,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总的感情基调。

再如“可以知之矣” 和“自然之理也” ,都应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去读,要读得从容缓慢 ,给人不容置疑的感觉。

 

(六)指导文言字词句。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1)、仓皇东出:

(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东)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

使……兴,使……亡)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细小的 事情;有勇有谋的人物) 

3、特殊句式:

 

(1)、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 

(2)、为天下笑(被动句) 

(3)、还矢先王(省略句) 

(4)、盛以锦囊(省略句) 

(七)练习检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 ) 

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 ) 

③、此三者,吾遗恨也。

( ) 

④、及凯旋而纳之。

( )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

官名,这里指一般属官。

 

B、岂非人事哉!

 人事:

人的原因,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

 

C、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意气:

偏激的情绪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

微小的事 

3、选出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负而前驱 B、一夫夜呼 C、仓皇东出 D、函梁君臣之首 

4、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5、翻译下面句子。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②、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③、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传说晋王李克用临终前交给庄宗三支箭,目的是希望庄宗牢记遗命,为父报仇。

 

B、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事。

 

C、庄宗把父亲交给的三支箭“藏之于袖”作战用兵时又“以一少牢告庙”,表现出对父亲遗命的恭谨态度。

 

D、作者认为,祸患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智用之人,会被自己溺爱的东西所害,这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经验。

 

[参考答案]1、①推究②绳索③遗憾④收藏,藏入2、C、3、D、4、D 

5、(略)6、B因文中并没有否定天命。

 

然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就思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本文题目是《伶官传序》,文章就应着力于写伶官,可是这篇序,一不对伶官的史实作什么补充,二不对伶官的才技作什么评价,而是着力于写后唐的兴盛与灭亡,可见,文章内容相对于题目而言,有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实际上,作者的本意就在于阐明一个道理:

成败得失,事在人为!

 

一开篇,作者就用“呜呼”发出由衷的感叹,接着提出一个值得后人思索的严重历史问题: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然后,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把后唐之兴废,描绘得有声有色,作者那充沛的感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最后,在反复论证后唐盛衰兴灭的基础上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些千古不朽的正确结论。

 

欧阳修这篇序,实质上是为北宋统治阶级敲响警钟,以之为镜。

同时,也可以说是为我们写的,使我们深切感到,做工作、做学问,均应劳神焦思,力戒逸豫,平日要防微杜渐,专心致志地从事学习和工作。

 

[课下练笔]:

同学们都熟悉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言,也知道“玩物丧志”的典故,再结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两句话,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各抒己见,写一篇夹叙夹议的作文。

 

 

伶 官 传 序  作者:

欧阳修 

   

  

 译 文

 

  原 文

  

 

  

     

     

   唉!

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

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

“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

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

“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

“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

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于是作《伶官传》。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作《伶官传》。

 

 

教学目标

欧阳修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1、德育目标:

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

A掌握实词:

原,恨,其,乃,纳,何其,函  组  告,抑,忽微,逸豫。

 

B、多义词:

与,归,易,告。

 

C、虚词:

于,为, 

D、词类活用:

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 

F、古今异义:

至于 

3、能力目标:

A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词类活用 

2、课文第三段。

 

教学难点:

对名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学法:

学生学会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 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三位文学家的作品,苏洵、苏轼、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伶官传序》。

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

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

是二十四史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

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

 

二、释题:

 

师:

伶,乐工,艺人。

伶官,乐工作了官。

《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

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暴乱,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

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三、作者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至皇祐五年(1053)间所撰。

在二十四史中,有两部《五代史》:

宋初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称《旧五代史》,欧阳修撰的名为《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以纪传体记载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史实。

其列传中有合传《伶官传》,记载了敬新磨、景进、史迩怼⒐鸥叩热宋筇谱谒孕也⒌贾掳苷夜氖肥怠:

秃芏嗍费Ъ乙谎费粜薇嘧肥榈哪康氖俏饨ǖ弁跆峁┩持尉楹屠芳洹R虼耍思切鹗肥抵猓钩3R浴奥邸薄ⅰ靶颉钡男问椒⒈碜约旱募狻1酒闶恰读婀俅非暗男蚵邸?

br>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吉州永丰人。

官至枢密副使,参加政事。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革新的领导人物。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倡导有内容的古文。

他的散文多议论当事,切中时弊,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他积极培养、提拔、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工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

著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宋史》卷三百十九史传。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

《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

伶官,指古代宫廷乐官。

本文是指供奉内廷,授及官职的令人。

后唐庄宗李存勗宠幸伶人,让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人仗其势,擅权乱政,使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成叛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

四、时代背景介绍。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

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

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

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五、学生自读课文正音。

强调:

矢(shǐ) 盛:

shèng(盛衰之理);chéng(盛以锦囊) 函(hán)

六,课文上的知识点

原:

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函:

动词,装在木匣子里。

原意是匣子。

  本:

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同。

  

 

七、自读要点(学生讨论)。

  ①找出论点。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无命,岂非人事哉!

”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调,用一个“原”字推寻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主要论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

“虽曰……岂非……”是反诘语气的转折复句,葸在强调后者。

  ②找出论据。

  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后来由胜转败、由盛转衰的事实。

  ③文章如何通过正反论证突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在叙事中融人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

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

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

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得仓惶出逃、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证明了 “败亦由人”的道理。

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最终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印证了开头的论点,加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八、讨论:

如何理解文章内容与题目之间的关系?

  伶官的情况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

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紧密,重点落实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过程直接联系起来,突出中心。

  1九、.介绍《新五代史》,推荐课外阅读资料:

  《新五代史》即《五代史记》,74卷,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因为有薛居正编篡的《旧五代史》在前,故称之为《新五代史》。

旧史记载了大量帝王“受命于天”等荒诞不经的事,欧阳修以为此书不宜于“垂劝诫,示后世”,故重新编写了五代史。

列传皆用类传,有《家人》《一行》《义儿》《伶官》等传。

推荐阅读《伶官传》及其他篇章。

十、板书设计

        胜衰之理       岂非人事

           (庄宗得失可知)

恪守父命                     仇雠已灭

意气之盛                     何其衰也

得之易                       守之难

           成败皆人

谦受益                          满招损

历史教训:

 “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 

             

(十一)、语言训练示例

  将下面两段话改成对偶句,并试析两种表达的优劣。

  ①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