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0605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行合一王阳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知行合一王阳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知行合一王阳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知行合一王阳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知行合一王阳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行合一王阳明.docx

《知行合一王阳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行合一王阳明.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行合一王阳明.docx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篇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是明代的一盏思想明灯,且默默地影响着后世。

在其家乡浙江余姚,他本人则是一位人人敬仰的杰出乡贤。

虽说“知行合一”学说是《心学》的核心要旨之一,但是几百年来对于“知行合一”的解释竟然偏离了王阳明的本意,越趋越远了。

要解释什么是“知行合一”,让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司空见惯的词组--“道路”。

现代辞典对“道路”有二个基本的释义,一是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或两地之间的通道。

二是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也就是说,“道路”一词的词意有实指和虚指二种含义。

实指的含义是指从某一地点到达另一地点的路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走的路。

虚指的含义是指事物发展、扩展、繁衍过程中客观规律的轨迹。

但不论是实指还是虚指,总是离不开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路径”这一层中心意思。

而路径的寓意又与“践行”相关。

先撇开实指的“道路”不说,虚指的“道路”实质是指“道之路径”(在近代用得更多的“路线”一词)。

对于什么是“道”?

,其解释则显得扑朔迷离。

连《老子》开篇也说,“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

(《道德经?

二十一章》)。

事实上,所谓“道”就是客观存在的真理。

而“路”就是指践行的路径。

假如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解释什么是“道路”,这就是符合客观真理的正确路径。

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

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

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乎相对容易,但要找出正确的路径比较困难,尤其是找到最佳路径(成本最小,收效最大)则更是难上加难。

有时候,正是因为找不到正确的路径,反过来证明之前所确立目标的不切实际。

也就是说,一切对于目标的动摇,根源还在于路径选择的困难上。

历史上变革的失败,甚至革命的阶段性失败,莫不如此。

从哲学的本义来看,目标的确立事实上就是价值观的确立(是否符合“道”的要求);而路径的选择(走什么道路,或选择什么路线)事实上就是方法论的具体实践。

由此,哲学意义上的“道路”一词就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

平常我们常听到的“走什么道路”,“执行什么路线”,就是指“朝什么正确方向”和“如何走”这二层含义。

事实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涉及这个二层含义,无论大事,还是小事。

也就是说,归根结底,“道路”二字可拆开来理解。

“道”就是正确的方向,人们对它只是探索和追寻,但它却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也就是说,对真理只能选择去认识和感知,但不能妄想去创造或创新真理。

因此,对于“道”的选择和判断是要经过大脑深思熟虑的,所以才有“悟道”一说;“路”则是需要亲身亲为,脚踏实地去实践的,所以才有“践行”一词。

“道路”一词正是合二为一的哲学概念,而王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正是这一层意思。

这就是说,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体系一旦形成后,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验证,并将实践的结果反过来修正自己的思想体系。

也就是说,不断的“知”(感知、感悟)与不断的“行”(实践、践行)形成相互印证、循环往复的矛盾统一体,经过不断地推陈出新,更加地接近真理(致良知)。

若用古代的语言表述就是“阴阳互根互寓以成太极者也”。

所以,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

”(《王阳明全集》-《答友人问》)。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知之时只要明觉精察,更不要真切笃实也。

行之时,其心不能明觉精察,则其行便不能真切笃实;不是行之时只要真切笃实,更不要明觉精

察也。

”(《王阳明全集》-《答友人问》)。

从而很好地解释了“知行合一”这一矛盾统一体(整体性)与其中的”知”、“行”(个体性)之间一体两面的关系问题,以及同处矛盾统一体中的“知”与“行”个体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问题。

综上所述,假如把“知”设定为价值观的探究和定位(“知”的过程和“知”的结果),而“行”就是方法论的具体实践(“行”的配合和“行”的验证)。

那么,“知行合一”就意味着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由于现代社会的浮躁,往往“知不深,行不足”,由此也怀疑“知行合一”的当代意义,实在是道之蒙尘矣。

篇二:

王阳明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

简介

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致良知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意义:

第一层意义:

[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

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

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

月牙山人说:

“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

”第二层意义:

良知直指良识,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遗训“惟精惟一”。

道德是素质中的内在修养,专业技术是素质中的质量,惟精惟一是技术学习和做事的质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学。

月牙山人说:

“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

”第三层意义:

“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

月牙山人说:

“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

学而无用,无以为功。

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

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王守仁认为:

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守仁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

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

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

他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

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

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

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

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

他声明: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2

提出背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3

理论分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

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

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

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

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

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篇三:

王阳明知行合一

心即理

在贵州龙场,如何活下去,变成了王阳明在龙场生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他说,生死一念,尚觉未化。

他一天到晚在想这个死亡的问题,在想生和死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

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他的做法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

他的做法很特别,他用石头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椁,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棺材。

他躺倒里头,一天到晚在沉思这个问题,躺倒里头,闭上眼睛,体验死亡,体验死去以后是什么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琢磨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也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是圣人处在我现在的情景当中,圣人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一直知道,阳明先生从十二岁开始就一直立下了要做圣人的志向,他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就是他不断地寻求圣人之道的过程。

所以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别艰险,特别艰难的一个环境当中,他就想,圣人处此,当做何道。

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重要?

实际上阳明已经在把自己当做是圣人了,这是一种圣人心态的切入。

正是因为如此,他不断地在琢磨这个问题,按照史料的记载,在一个月明的深夜,他突然感觉到一片光明,从他自己的心里头,油然升腾。

他随即感觉到,自己的全部,都已经随着这片光明,和浩瀚的自然世界完全地融为一体了。

一种无限的喜悦之情,也从他的心底涌起,他完全是忘乎所以地一声长啸。

这声长啸,在寂静的深夜,可以说是响彻云霄啊。

三位随从早就已经睡着了,结果被王阳明这一声长啸从梦中惊醒,他们三个人都非常惊愕地望着王阳明,王阳明是满身大汗,但是脸上却露出非常喜悦的神态。

这个情景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龙场悟道。

阳明先生非常真切而且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相。

死亡在他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龙场悟道,那么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其实悟这件事情并不玄乎,并不神秘。

它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断地深入思考,还找不到门径,突然经过某种偶然事件的启发,或者说,某种生活现象的启迪,突然能够使我们打开了心胸,这就是一种悟的状态。

阳明先生一直在沉思关于死亡的问题,生命问题,他也一直在沉思什么事圣人之道,龙场那样子一个特定的环境,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处在那样子特定环境下得特定的生命状态,成为他悟入圣人之道的一个契机。

所以在他看起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恰好相反,死亡本身原本就是生命过程的一种构成,死亡也是一种生命事件,只不过是生命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已。

阳明既然已经领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已经超越了死亡对他心灵的束缚,超出了死亡的阴影。

它就更加真切而有深刻地领会到了生命的意义。

所以在他的眼睛里头原来龙场所看出去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

天上漂浮着的彩云,天上的鸟、水里的鱼、绿色的山,青山绿水?

?

这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成了活泼泼的宇宙生命的呈现。

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领会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原来我们都把圣人之道当做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去追求,好像当做是一种东西在那里,我们要把它找到。

现在阳明先生说,错,圣人之道,原本就在我的心里面,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都有圣人之道,关键的问题仅仅在于你是否发现了它。

你只要把你心中的原有的圣人之道显现出来,你就是圣人。

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和世界上的人、事打交道。

我们在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灵状态,去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态度会直接决定我们和人和事打交道的结果。

那什么叫做态度呢,态度实际上就是心灵状态,如果我的心,我的心灵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那么在我看出去可能这个世界也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

如果我的心灵状态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那么我的世界也会变得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

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如何实现心灵态度的转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中国古代有一部书叫做《列子》,《列子》里有一个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叫《疑人窃斧》:

有那么一个人,他有一天丢了一把斧头,他就怀疑这个斧头是隔壁老张家的儿子偷的。

所以他看这个隔壁老张家的儿子,看他说话的态度,看他走路的那个样子,怎么看都像

是一个偷斧头的人。

过了没几天,他又从自己地里面又找到了那把斧头,回来再看隔壁老张家的儿子,这回怎么看怎么不像偷斧头的人。

这个就是心灵态度决定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和世界交往的方式的一个例子。

大家也都知道,杜甫有一句诗很有名,叫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毫无疑问,通常情况之下,春天的花朵是给人愉悦之感的,我们大家看了都会很开心,很美丽,很好看,心情会很好。

但是如果你恰好有伤心事。

你心情很糟糕,你处在哀伤之中,你看到的那个花朵恐怕也在像你一样掉泪。

如果你在跟亲人别离,你看到鸟从树上飞起,也会想到别离。

鸟从树上飞起,这件事情,在你看起来就是触目惊心的。

这同样是我们的心灵态度可以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的世界观点的一个例子。

我们回忆王阳明在龙场的一个时期,讲到他的悟道。

“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一生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事件之一。

是他实现了自己的心灵转向,实现了自己心灵飞跃的一个重要事件。

但是这一个事件我想表明三点:

第一点,实际上“龙场悟道”不是突如其来的,是他长期以来,长久以来,他从小立下的圣人之志,追寻圣人之道,不断地对圣人之道的思考,寻求,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定的生存环境当中所达成的一个自然结果。

第二点,因为龙场悟道,使他领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使他摆脱了朱熹以来事物之中存在至理这样的一种观点。

所以,也就是说,“龙场悟道”实际上标志着王阳明和朱熹真正在思想上开始分道扬镳的一个起点。

第三点,正因为如此,“龙场悟道”作为一个思想成果,也是王阳明开始创立自己以心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的一个开端。

“龙场悟道”以后阳明还会在思想上,在理论上提炼他的观点,也同样会在实践上去贯彻他的思想。

致良知

平叛战争结束以后。

阳明先生不论是在赣州,还是在南昌。

他一直没有停止他得思想活动。

一直没有停止他得哲学思考。

他一方面在处理着,地方的军政事务,一方面在与皇帝,包括皇帝周围的那些小人们周旋。

另外一方面,他也从来没有停止讲学。

正是在这种生命经受着不断的磨难的过程当中,他再一次完善了他得思想,提出了良知学说。

正德十六年左右,他再赣州就开始宣讲他的良知之学。

他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他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定盘针。

这个定盘针,我们之所以把它叫做定盘针,那是因为它能够真真切切地,实实在在地为我们指导方向。

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实实在在地按照我们内心的那个定盘针的指引去做事,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

这个定盘针在阳明先生那里,就叫做“本心”。

他也把它叫做良知。

阳明先生提出良知学说,代表着他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着他思想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也代表着阳明学的完成。

他开始讲良知之后,在此后的全部生活过程当中,在全部他的讲学过程当中,从来没有离开“良知”这两个字。

我们今天将阳明学,是离不开良知学说的,也因为良知学说在后代的流行,导致了中国思想发展格局的改变,所以讲到这一点呢,应该说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不仅对于他本人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的思想史,哲学史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

我们可以简单地回忆一下,阳明先生的思想过程,早在龙场的时期,在那么样子的一种非常条件艰苦,生资极度匮乏,时时面对生命死亡的状态当中,阳明实现了龙场悟道,实际上是实现了一种生命的境界的飞跃。

他当时就已经领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那么也就是说,他一直在追寻着的圣人之道应该在什么地方?

在内心,我们通常人,往往会把所

谓的圣人之道,把它当做一个东西,好像我们要找东西一样,去寻找它。

在阳明先生看起来,那一定是误入歧途的。

龙场之后,他把自己龙场悟道的思想精髓概括为“知行合一”,开始特别强调知和行的不可分离,把知识本身当做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把实践的过程还原为知识的形态,这个知行合一思想,在整个儒家思想当中来说,应该是有这个根基在的,本身就有根基在的,但是阳明先生很明确地把它提出来的,在整个江西,各种各样的政治军事事务的处理当中,他所秉承着的,或者说他所实践着的就是“知行合一”思想的精髓,他一直没有离开这一点。

我们也都还记得,阳明先生从小立志要做圣人的,他十一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圣人。

当他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清晰地把圣人之学概括为心学。

所谓“圣人之学,心学也。

”圣学,在阳明看起来,那就是圣人之学,而在儒家的思想当中修身养性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然后使自己到达一个圣人的境界。

讲到修身养性,在孟子那里,按照孟子的说法,我们必须是在实践当中,在不断地“动心忍性”当中,我们才能够是自己的心变得充沛起来。

我们自己内心的仁心充沛,才有可能使我们真正到达一个崇高的道德的境界。

什么叫做“动心忍性呢”?

我们从阳明先生的生活事迹当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什么叫做动心忍性。

比如说,阳明先生当时去平定朱宸濠谋反这个事件,他当时是一个过境官员的身份,他去平定朱宸濠的谋反,原本是,很坦率地讲,他甚至可以不管这件事情。

但是他没有不管,而是竭尽他自己的所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头,把这件事情平定了。

平定完了以后,他没有受到任何奖赏。

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甚至还有很多人,把这件事情拿来,作为他谋反之罪,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诬陷。

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在阳明看起来,当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乎他的心体原来的样子的。

当我们每一个人处在阳明当年所处的那种十分纠结的,自己的内心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屈辱的,但是我们还能够不掺杂自我的任何的私心、私利、私欲,而是仍然出以公心,按照自己本心所领会到的那个样子去实践自己、实践公心、实践公义。

这就叫做动心忍性。

正因为经过不断地动心忍性,阳明先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领会到一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

他曾经讲过一个意思,他说自从龙场之后,他所领会到的圣人之道,就不出“良知”这两个字,只是当时点不出这两个字。

只有经过朱宸濠事件之后,在那样字一种特别纠结的内心的困苦当中,他才特别地领会到了“良知”二字。

所以他不断地提过这个意思,“良知”是他自己百死千难,千难万险当中体会出来的,是自家体贴出来的。

那么什么叫做良知呢?

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良知也就是我们的本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

简单地来讲“良知”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点,良知永远存在。

它是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诞生而诞生的。

那么也就是说,良知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人来说,它是先天的,所以良知就是我们的天德,就是我们的天良,它是永远存在不会被消灭的。

第二点,良知永远知己知它。

良知永远都知道它自己的存在,它也永远知道外面事务的存在。

它永远是清醒着的,我们平时说话,平时做事,良知都知道。

所以它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言行的内在监督者,它永远是常惺惺的。

当阳明先生把这个思想告诉他的学生们的时候,他的学生有一个问题,他说我睡着了,然后我就对外面的事务不知道了,没意识了,他说良知是不是也睡觉了,因为阳明先生老是讲常惺惺的嘛。

阳明的回答非常风趣,他说我为什么喊你一声,你就醒过来呀?

良知永远是不睡觉的。

正因为良知永远是清醒着的,所以哪怕你再睡着的时候,他也在清醒着。

我一喊你一声,阿三,阿三就醒过来。

如果没有你那个良知,你还能醒过来吗?

第三点,良知永远能够知是知非,知善知恶。

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说话,

我们做事,做得几分。

你是尽心尽意去做的,还是假心假意去做的。

你是为博得某种利益而去做的,还是真真切切地,你自己本来就要那么做的。

旁人可能不一定十分清楚,你自己会非常清楚。

所以按照阳明先生的说法,我们每一个人,正因为有内在的良知,所以我们才真正会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善的,什么是恶的。

真正糟糕的问题不是在于良知不懂得判断,而是在于我们人不按照良知的教导去做。

这就叫做知行不能合一。

若是“知行合一”我们就不会犯错误了,只要听从良知的引导,我们就不会犯错误。

给大家举个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例子。

比如说,小偷要去偷东西,他知道不知道偷人家东西是不对的,毫无疑问,他是知道的。

如果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背着人?

为什么要半夜三更?

为什么不要让别人看见?

那他为什么还要去做小贼呢?

用阳明先生的观点来说,那就叫做知行不能合一。

他没有听从良知的教导。

如果听从良知的教导,那至少可以天下无贼呀!

那还会有做小贼这样的事情?

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正因为我们都有良知在,所以,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是自己摆脱日常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私心、私利、私欲的束缚,而进入到圣人的境域。

如果没有我们的良知我们怎么可能成为圣人呢?

做么可能做一个真正道德高尚的人呢?

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按照良知的教导去做,那就才叫做高尚,良知使我们变得高尚。

所以上面讲这三点,如果我们给它做一个很简单的总结,那就是说,从第一点来说,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做为人的存在的根据,它是我们的生命本源;从第二点,良知不仅是自知,而且是能知,这个意义方面来说,它是我们知识的根源,是我们人有能力获得知识的根据,是理性的本源;从第三个方面,良知知善知恶,知是知非这一点来讲,它是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可能成为有道德的根据,它是我们的德性本源。

正因为如此,它是我们的生命本源,是我们的理性本源,是我们的德性本源。

所以阳明先生说,它,良知,才是我们真正的本心。

在阳明先生那里,“致良知”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阳明先生的整个思想当中,“致良知”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个层面,我们刚刚有讲过,良知在我们每一个人那里都有的,但是它是很容易被遮盖住的。

所以“致良知”的第一层意思,阳明先生就是教导我们,我们同样必须通过,自我的精神努力把遮蔽在我们良知上的那些“黑布”一层一层地把它剥掉,使良知显现它本有的光辉。

举一个例子,或者说打一个比喻,阳明先生也经常用这个比喻。

他说我们的良知就好比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它之所以能够照,是因为它原本是光明的。

但是镜子长期长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