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0561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3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人教版必修3.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第29课时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第29课时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新人教版必修3

【山东考纲】1.宋明理学。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标提示】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宋明理学

1.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传播迅速,儒学出现了危机。

(2)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丰富、更新儒学体系。

2.思想内容

代表人物

基本主张

程朱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①天地万物的本原:

“理”

②求理方法:

格物致知

③个人修养准则:

“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

陆九渊(南宋)

①思想主张: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②求理方法:

发明本心

王守仁(明中期)

①思想核心:

致良知

②求理方法:

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3.宋明理学的影响

(1)宋明理学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3)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历史背景

(1)政治因素: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2)思想因素:

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3)社会因素:

商品经济冲击下,社会风尚发生巨大变化。

2.“异端”思想家李贽

(1)大力鞭挞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思想权威。

(2)人皆有私,每个人都可使个性自由发展。

(3)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4)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摇撼“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3.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1)共同主张

(2)具体

特点

4.评价

(1)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2)带有早期启蒙性质,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宋明理学可归纳为“一、一、二”

一个源头:

都是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一个核心:

都承认理的存在。

两个世界观:

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区别

(1)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2)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

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可归纳为“三、三、四”

三大背景: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朱理学的禁锢。

三大思想:

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四大思想家:

李贽“离经叛道”;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经世致用;王夫之唯物思想。

 

辩证看待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具有思想解放的进步作用,但没有跳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重难点一 程朱理学的观点、特点

1.程朱理学的观点

史料一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

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

只为从那里来。

“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

导读:

史料体现了北宋二程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是“理”,表明了将儒学发展到理学;此外,二程还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研究方法。

史料二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气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导读:

史料反映南宋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思想,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离不开气,提出了以理气说为中心的天理论;说明了朱熹发展了理学,并且后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表明宋代儒学发展到理学。

2.程朱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学说的特点。

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史料印证】

重难点二 宋明理学发展到心学的表现、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及影响

1.陆王心学的表现

(1)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了“心即理也”的重要命题,主张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明代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命题,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

表明心学系统理论建立。

2.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相同点

本质

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内容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儒学发展的新形式,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影响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不同点

理学思想

“理”是世界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

强调“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或“致良知”

道德观

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

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史料印证】

3.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

宋明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

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重难点三 “离经叛道”李贽的思想、评价

1.李贽的思想

(1)挑战孔子和儒学的正统地位。

(2)批评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常私欲。

(3)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4)批评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

【史料印证】

2.评价

(1)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的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李贽的思想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

重难点四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特点

1.背景

(1)政治方面:

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阶级矛盾尖锐。

(2)经济方面:

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阶级关系: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4)文化方面:

文化专制日益严重,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想,进步知识分子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2.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2)反对封建专制。

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1.识图

图1 贞节牌坊

思考1:

从图1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

提示:

宋明理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图2

思考2:

图2四位思想家的籍贯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四位思想家都是南方人。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出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读表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地位演变

时代

思想内容

地位

原因

春秋

仁、礼、中庸、为政以德

不被重视

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性

战国

仁政、王道、舍生取义

不被重视

强调仁义、与争霸的社会环境不符

秦朝

受到压制

国家初建,崇尚法家

西汉

大一统、君权神授

确立正统地位

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改造后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宋朝

“存天理,灭人欲”、“心即理也”

理学兴起,重塑正统

理学更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明末清初

“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受到批判

儒学呈现守旧、迂腐之态,封建专制统治加强

思考3:

综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可得出什么特点?

提示:

(1)从演变过程看,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以更加适应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2)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热点材料:

2012年11月10日,俄罗斯官方国际广播机构“俄罗斯之声”刊文称,中共十八大上,中国表现出了其特有的数千年的儒家传统文化。

报道写道:

当主持人宣布请胡锦涛总书记作报告后,胡锦涛走向台前,向大厅和主席团分别深深地鞠了两次躬。

报道称,中国社会在结合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经常使用儒家孔子的语言来进行官方表达。

“和谐社会”思想、构建“小康”社会,这些都是来源于儒家思想。

思考:

中共十八大胡锦涛同志的两次鞠躬说明了什么?

提示:

借鉴儒家思想中优秀的成分,遵循着“君子礼仪有据”的理念,在语言和行为上始终保持着一致性,切实关注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高考考什么

高考考过什么

                   

【体验高考1】(xx·课标全国,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解析 题干材料“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实质上反映了“天下为公”的民主思想,故答案为C项。

A项体现的是社会责任意识,应排除;B、D两项体现的是民本思想,排除。

答案 C

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1】从xx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到xx年的“地沟油事件”,再到xx年的蒙牛篡改生产日期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用一句流传了千年的话:

“真是伤天理了”,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这里的“伤天理”在古代主要是指(  )。

A.与当事人的基本意愿不符

B.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C.违反了当时的社会法律

D.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存天理,灭人欲”历史概念的理解。

注意题干的限定时间是“古代”,根据所学知识,这里的“理”或“天理”,一般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封建伦理道德。

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高考考什么

高考考过什么

◆xx海南单科:

魏晋时期,儒佛思想发展趋势

◆xx天津文综:

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及成因

◆xx江苏单科:

分析顾炎武学风、品质对时人和后世的影响

【体验高考2】(xx·海南单科,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解析 解题时,一是要注意时间“魏晋时期”;一是要理解此人提出“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这些主张属于儒家思想,题干反映了佛儒矛盾。

答案 D

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

(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解析 在清朝出现的反动是指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根本上未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

因此选择C项。

答案 C

高考考什么

高考考过什么

【体验高考3】(xx·课标全国,27)理学家王阳明说: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解析 关键信息:

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

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都对题干有曲解,排除。

答案 D

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3】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意义有巨大差异。

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是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宋明理学根本上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因此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高考考什么

高考考过什么

◆xx广东文综:

创设“虎溪三笑”故事情境,考查“三教合一”趋势

◆xx浙江文综:

引入古代理学家的一场辩论,考查对“发明本心”思想的理解

◆xx广东文综:

创设诗歌情境,考查王阳明“心学”

◆xx广东单科:

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载体,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体验高考4】(xx·广东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解析 从题干中的儒者、道士、僧人“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可知A项正确;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时期,而“虎溪三笑”的故事出现在东晋,故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直接反映C项的情况;“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可知D项错误。

答案 A

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4】当读到:

条件一: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条件二:

学堂上老师领读: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由此判断得出正确答案是(  )。

A.“百家争鸣”时儒学广泛传播

B.西汉对儒学加以推广,并成为文化的主旋律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出现

解析 通过“科举”判断时间为隋唐以后,通过条件二中“父子有亲”等推知重视三纲五常,由此C项正确。

答案 C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原创题)右图《一团和气图》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而细观之弥勒佛左耳处有一道冠老者,右耳处有一方巾儒士,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

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解析 图片体现的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在宋元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故选B项。

三教并立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排除A项;图片中所示“佛、道、儒三教的人物于一图之中”并不能反映出“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排除C项;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在西汉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但当时儒家是融合了法家、道家及阴阳家的思想,排除D项。

答案 B

2.(xx·潍坊模拟)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

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  )。

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B.首倡“格物致知”

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D.充实了伦理纲常

解析 关键信息是:

“道是世间万物之原”,而理学家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故选C项。

答案 C

3.(xx·日照检测)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规格不断提高。

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

这一现象表明(  )。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解析 历代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的提高,目的是宣扬儒家思想的正统观念,为维护专制集权服务。

帝王这样做的结果是不断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答案 C

4.(xx·长郡模拟)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

“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

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

解析 A项“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大意是:

大学之道在于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与材料大意一致,是正确选项。

B项“存天理,灭人欲”大意是:

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克制个人欲望。

C项“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是指:

自己以君子的言行约束自己,行君子之为,则其他人就没有机会诋毁你。

D项指学者必须先立志。

答案 A

5.(原创题)朱熹曰:

“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王阳明说:

“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可以认证二人都主张(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学与心学的知识,A项和C项只是王阳明的观点,D项只是朱熹的观点。

B项表述符合两者共同观点,故选B项。

答案 B

6.(xx·滨州模拟)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话说,总说“你的天良何在?

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

”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存天理,灭人欲”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D.“致良知”

解析 从材料中“天良”“良心”可知雍正帝用良知作为衡量臣下的重要标准。

故选D项。

答案 D

7.(xx·日照检测)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奠基人陈东原指出:

“宋代实在是妇女生活的转变时代”,“宋代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

影响女性地位的关键原因是(  )。

A.频繁的民族战争提高了男子的地位

B.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

C.主流思想发展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

D.租佃关系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力需求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宋明理学的内容,宋明理学倡导纲常观念,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题中的信息“急转直下”表明女性地位变化的剧烈,“转变的时代”也表明影响的长远。

答案 C

8.(xx·咸阳模拟)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家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  )。

A.程颢和程颐B.朱熹和陆九渊

C.王守仁和李贽D.黄宗羲和王夫之

解析 王艮的观点即是百姓之事即为圣人之事,王守仁的“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观点是相似的,选择C项。

答案 C

9.(xx·日照检测)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

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  )。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

解析 李贽的异端主要是与宋明理学的“异”。

他倡导个人自由与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反对重男轻女,对宋明理学的三纲五常等产生挑战。

答案 D

10.(xx·蚌埠模拟)顾炎武决心做到:

“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由此可见他(  )。

A.强调实地调查B.反对君主专制

C.维护儒家正统D.主张经世致用

解析 从材料看,顾炎武认为,凡是文章都要关涉到六经的宗旨,当世的事务,否则宁可不写。

可见,顾炎武主张文章应关注当世事务,即他主张经世致用。

答案 D

11.(xx·淮北模拟)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

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解析 明代时期,使人们“天收”“地管”“不自由”“不自在”的是封建伦理纲常,而不是君主专制思想。

孙悟空追求的是个性解放,而不是追求民主平等。

孙悟空的思想与“自我节制”相对立,也看不出注重气节和奋发立志,与拜金主义也没有联系。

因此,本题该选A项。

答案 A

12.(xx·烟台模拟)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 从材料看,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xx·南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