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0544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Word版含答案

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

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含解析)

1.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

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汉代被称为“火德”,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B.木德C.水德D.火德

2.在下列甲骨文字中描述分封制度的是()

A.四手共抬一盘B.巡行于通卫以保卫城邑之安全

C.阡陌纵横之农田D.执干戈以卫社稷

3.以下各项中,不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文化发展的特点的是()

A、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B、佛教空前盛行

C、北方各民族的生产经验得到了总结D、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4.“16世纪时,关于中国的报道几乎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专利,进入18世纪,法国人后来居上,那些像优秀‘国外数学家’一类的博学的传教士,真正充当了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使者角色。

”材料强调的是()

A.西方传教士开始全面开垦中国文化

B.东西方之间开启了“对话”的历程

C.欧洲经由传教士引介关注中国文化

D.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现象达到了高潮

5.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

“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

”这则材料()

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

6.西晋文人傅咸曾在一篇赋中写道:

“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真。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己新。

揽之则舒,舍之则卷。

可屈可伸,能幽能显。

”作者在赋中所赞美的是()

A.白瓷B.丝绸C.文人画D.纸

7.下列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现象无关的是()

A、《农政全书》介绍欧洲先行水利技术和工具 

B、《开工天物》收录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

C、早期民主启蒙思潮潜滋暗长                

D、儒学和道家学说被介绍到西方

8.以下对于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B.最早创立四诊法

C.提出经络学说

D.对针灸疗法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9.诗词是历史信息的反映。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③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④百万旌旗大展开,蒋匪到处成飞灰。

其中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明清统治者曾把《水浒传》列为禁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B、歌颂人民的抗争精神

C、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D、封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然性

11.唐朝时期的人不可能做到的是()

A.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B.阅读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诗歌

C.火药用于战争D.在长安城里逛市场

12.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A.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B.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

C.统治阶级的鼓励提倡D.民族融合的不断进行

13.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用铜锣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14.与词相比,元散曲的特点有()

①音节和用韵都比较自由②句子长短更为参差③可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新词④形式活泼,描绘生动⑤音节、用韵及句式有严格的规定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15.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达尔文誉为:

“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达尔文和李时珍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相似之处是()

A.注重实地考察B.制定植物分类法

C.总结传统科技D.提出物种起源理论

16.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中国医书对疟疾的记载明显增多且有着相当清楚的认识。

出现这种医学知识的主要背景是()

A.三国以来,中外经济交流频繁,行商客旅将疟疾传入中国

B.西晋末年,华北居民大量南徙,在湿热环境中感染者日众

C.南北朝时,南北往来频繁,游牧民族免疫力弱,感染者众

D.北朝之时,胡族入居中原,将北亚草原特殊疾病传入中国

17.“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青铜器B.甲骨文C.金文D.小篆

18.据《与公肃甥书》记载:

“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19.若以中国宋代的绘画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一对照,应可看出中西传统绘画的不同特点在于()

①中国重线条,西方重光影②中国重神韵,西方重写实③中国重水墨,西方重油彩④中国重人物,西方重山水⑤中国重精神,西方重技法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20.李嵩的《货郎图》(如下图),采用横卷形式,以货郎担为中心,妇女儿童聚散有致,顾盼生情。

不大的场面但前围后追,可见老货郎受欢迎的程度。

老货郎不胜重荷,前后照应货担,应接不暇,儿童们前呼后拥,顽皮天真、神态各异。

画家在热闹中不忘在货担头上添一山鸟,停立观看,本来极动的变为极静,此一衬托足见画家匠心。

下列作品中与《货郎图》同属一类的是()

A.《女史箴图》B.《游春图》

C.《清明上河图》D.《墨兰图》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材料二 国破山河山,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回答:

(1)上面两首诗分别是谁的作品,分别体现了怎样的创作风格?

分别具有这样风格的古代文学作品还有哪些?

请各举一例。

(2)分析两首诗中蕴涵了两位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材料三

                 

 

 

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

材料四

       

 

南宋·马远《踏歌图》

(3)仔细观察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属于什么画种?

(4)这两个画种分别产生于什么时期?

分析当时出现这样不同画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文学和绘画自唐以后开始出现了趋势?

原因是什么?

 

22.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中外名画鉴赏

(1)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给以上两幅名画配上核心解说词。

(要求:

每幅名画的解说词不得少于两点,否则不能得分。

)(4分)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

(2)展览二中展示的是中西方的两部名著,分别被称为两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按文学作品的风格归类,它们属于哪一类?

(2分)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4分)

展览三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材料中两位思想家主张的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分)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的角度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

(4分)

23.近年来,关于谁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中韩两国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

韩国学者敢于宣称“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有两手“证据”:

证据一:

是((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公元1377年,发现于韩国清州,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于认定它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证据二:

是韩国学者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毕舁的泥活字进行了还原,发现了“问题”,例如“易碎”、“不牢固”等等。

韩国学者提出,事实上毕升创制的胶泥活字及其印本并未见流传,可见毕昇仅仅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是一个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

材料二:

1965年,浙江温州市郊白象塔内出土佛经印本残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有关专家考证认定为是毕异之后大约50年(1103)北宋时期的泥活字印本,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材料三:

依照《梦溪笔谈》中的记述,后人完全可以再造毕异当年发明的活字,清朝就有苏州李瑶、安徽泾县翟金生用毕异遗法制泥活字证明可行。

在当代,北京印刷学院课题组在2002年完成了这一工作,对韩国学者“易碎”、“常使活字掉下来”等质疑作了明确的否定。

材料四:

韩国学者徐有榘(jǔ)(1764—1845)在《怡云志》卷七的《活版缘起》中说:

“沈括《梦溪笔谈》记胶泥刻字法,斯乃活版之权舆(起源)也……或用铜造一一我东(朝鲜自称)尤尚之。

一一以上均摘自《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年第9期

问题:

(25分)

(1)以印刷术为代表的四大发明一直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象征,简要概述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4分)

(2)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证伪“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之说?

(6分)

(3)你如何看待中韩关于“活字印刷术起源国”之争的?

(15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联系材料,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24.材料一:

……若又割之,次以十二觚之一面乘半径,因而六之,则得二十四觚之冪。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

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刘徽《九章》

材料二:

自永嘉丧乱,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饥寒流陨,相继沟壑。

……羌胡相攻,无月不战……诸夏纷乱,无复农者。

——《晋书》

材料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材料四:

莫高窟的造型艺术,彩塑较多,属于十六国和南北朝的有三百多,小千佛约有千数。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哪一项科学技术?

这项科技成果在当时世界上处于怎样的地位?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政治状况?

这一状况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分)

(3)材料三反映了陶渊明怎样的生活心态?

这种心态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实?

(3分)

(4)材料四中的石窟艺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据上述材料概述魏晋时期的历史总特征?

(3分)

25.(15分)中国古代文化绵延不断,成就众多,影响广泛。

这些成就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填写内容要有对应关系。

(每个空格填写一项即可。

填写两项及以上者,以第一项为准。

每空5分,共15分)

时期

文化特点

文化成就

春秋战国

思想领域流派纷呈

秦汉

表现出秦汉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度

魏晋南北朝

诗歌完成了古诗、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

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

“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

(3分)

 

(2)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

(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

(5分)

参考答案

1.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五行相生的问题。

五行指:

金、木、水、火、土。

本题的关键词是“禅让”。

而“禅让”是指古代帝王让位给有才能的人,如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

根据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土德”后应为“金德”。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

史学常识•朝代更替•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

2.D

先排除与题干关系不大的A、C,再是分封的区域应该是在王都的周围,起到拱卫中央的作用,从图B的状况和注释看,可以排除。

3.D

本题主要考查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只要学生再认再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的史实即能解决本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民族融合不断加强,这为此时期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音乐、舞蹈由于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传入与传统音乐舞蹈相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带有明显的民族融合的色彩;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宣扬的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也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因而佛教空前盛行;北朝时期由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促进了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因此北方各族之间的交流频繁,北朝贾思勰就是在此基础上著述了《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

从上分析可知,A、B、C三项符合历史事实但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应选择D

4.C

试题分析:

西方传教士是有选择的传播中国文化,并非“全面”,故A项错误;东西方之间开启“对话”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故B项错误;“……真正充当了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使者角色”可以得出欧洲经由传教士引介关注中国文化,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时期西学东渐现象达到了高潮,故D项错误。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影响。

5.D

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是在描述京剧的形成的时间、大致过程以及京剧的大致种类,所以这则材料只能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的形成

6.D

试题分析:

材料出自晋人傅咸的《纸赋》,意思是麻纸由破布做成,但洁白受墨,物美价廉,写成书后可以舒卷。

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造纸术的进步及纸的质量的提高,D项正确。

考点: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造纸术

7.C

ABD三项都与西学东渐有关,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不是受西学东渐的影响,而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君主专制有关,是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8.B

9.D

试题分析:

“两万五千里”、“大会师”可知,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红军的长征及胜利会师,故①不正确;“张少帅”、“千古功臣”可知,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西安事变中对张学良功绩的评价,故③不正确。

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点评:

关于解放战争,命题主要集中在:

(1)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与民主进行的斗争,综合分析国共两党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2)认识中共在不同阶段战略方针的改变及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重大历史意义,分析战争发展变化的原因;(3)分析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和成功经验。

10.B

11.A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是在宋朝。

所以A项符合题意。

唐代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代表成就由雕版印刷的《金刚经》等;C项唐末火药用于战争;D项在长安城逛市场当然可以,有东市和西市。

考点:

唐代的科技成就和商业发展等

点评:

唐代科技领域得到很大的发展,火药在唐代出现并应用于战争。

指南针是在宋代开始用于航海,在12世纪的时候被阿拉伯人传到西欧,为地理大发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古代科技的其他方面的成就也需要掌握。

12.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的发展需求,所以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长期领先与世界其他地区,所以答案选A,BD两项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并未大力倡导科技发展与进步。

考点: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3.B

京剧是以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表演手段,故B答案错误,其它三项表述都正确,选B。

14.B

15.A

试题分析:

他们两人从事的领域决定了两人必须进行大量的实地考查,从动植物的发展变迁中寻求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

B不对,瑞典人林奈制定植物分类法;C符合李时珍;D符合达尔文。

考点: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特点。

16.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直接可以排除A项,因为A项在南北朝之前,且主要说的是对外交往;一种疾病的认识不断地加深是和这种疾病的发病情况密切相关的,疟疾这种疾病往往在较热的环境中得以快速传播,所以结合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应该选择B。

C、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交流·经济中心南移

17.B

试题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商代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即是甲骨文,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所以应选B。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甲骨文

18.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材料中突出强调了“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这一信息,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宋代,最早的活版是泥活字,所以A和C项是错误的;活版印刷之前有雕版印刷,排除B项;战国有司南,指南针出现最早;造纸术发明于西汉;火药发明于隋唐;活版发明于宋。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四大发明

19.A

④中国重山水,西方重人物;⑤西洋也重精神,如文艺复兴时期重视画面人物的神韵。

20.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横卷形式”、“应接不暇,儿童们前呼后拥,顽皮天真、神态各异”、“画家在热闹中”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BD三项所示的绘画均不符合题干材料所描述的特征,排除。

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绘画·绘画风格

21.

(1)李白和杜甫,风格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有屈原的《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有《诗经》。

(2)李白用夸张的手法歌颂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忧国忧民,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

(3)材料三属于文人画,材料四属于民间风俗画。

(4)文人画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儒学受到佛道的挑战,文化出现多元化,开始出现了一些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他们要求以书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于是产生了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大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文化的普及,出现了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描绘市井风情的民间风俗画。

(5)现出了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同时宋以后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使书画作品走进平民家。

本题考查的诗歌和绘画的基本知识,可以实现与语文知识和美术知识的结合,符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发扬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22.

(1)王维:

“文人画”;强调个性,注重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注重诗意,“画中有诗”。

(2分)

毕加索:

现代派绘画;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画面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描绘的是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屠杀无辜居民的情景;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

(2分)(各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注意:

如果回答两幅画的作者是王维、毕加索等已知信息,不能给分。

(2)现实主义(2分)

《红楼梦》: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出现了反封建的进步思潮。

(两点即可得2分)

《人间喜剧》:

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拜金主义思想盛行。

(两点即可得2分)

(3)相同点:

都反对君主专制(或反对封建专制)。

(2分)

不同点:

阶级属性:

前者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后者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

(2分)

前者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后者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展出的名画的画面特点,可以得出结论:

第一幅画注重诗情画意,融绘画、书法、文学、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也叫“士大夫画”,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第二幅画是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属于现代派绘画,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2)第一问,本题是在考查学生对现实主义的理解,难度不大;第二问考查学生对这本名著的理解能力,学生联系阅读内容解答即可。

《红楼梦》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小说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人间喜剧》作者是巴尔扎克,他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这部作品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

(3)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大。

第一问,根据材料中黄宗羲“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以看出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根据卢梭《社会契约论》中“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