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0326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8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总复习题纲

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北京人:

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保留了部分猿的特征--打制个石器、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居民:

距今约7000年,南方农耕代表,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半坡居民:

距今约5-6000年,北方农耕代表,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二、中华民族的祖先:

黄帝:

又叫轩辕氏,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炎帝:

又叫神农氏,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三、西周-----分封制

四、秦国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

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

旧贵族的特权;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最早实行县制)

作用: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二)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采用“皇帝”称号;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钱;

(3)文化上统—文字──小篆;

(4)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5)军事上修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抵抗匈奴.

二、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1)政治上:

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加强对官员的控制,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2)思想上: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3)强化监察制度:

设立司隶校尉--监督中央官员,设立刺史--监督地方官员

三、丝绸之路:

开通:

张骞出使西域。

路线:

长安---…....---大秦(罗马帝国)

作用:

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有什么作用?

主要内容:

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后,进行了改革:

①说汉语:

在朝廷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穿汉服: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禁用鲜卑姓氏,改用汉姓: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都、说、姓、服、婚、礼)

作用:

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2.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

3.科举制度----初创于隋朝,在唐朝得到完善。

(1)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2)武则天时开创了“殿试制度”,还创立了选拔军事人才的“武举”。

(3)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考试的重要内容。

5.唐太宗时以开明政策对待周边少数民族,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尊称他为“天可汗”

文成公主------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金成公主------唐中宗把金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唐“和同为一家”了)。

6.日本派往唐朝学习的使者叫着“遣唐使”。

唐朝时,日本官方十多次派使节到唐朝访问的目的是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7.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

8.玄奘--------西行天竺学习佛学,还把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9.“瓦舍”-----宋代城市里供居民娱乐的场所,有各类文艺节目表演。

“勾栏”-----瓦舍内表演文艺和体育节目的地方。

(三)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铸造的高锋时期,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东汉“神医”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他还创制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3.《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

4.《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所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

6.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7.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诸子百家代表人物情况表:

时期

姓名

称谓

著作

主要思想

春秋晚期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战国时期

孟子

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孟子》

“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战国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一切战争,主张节用、反对浪费。

春秋末期

老子

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主张以柔克刚

战国时期

庄子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

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战国

韩非

思想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战国

孙武

军事家,兵家鼻祖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八)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设立六部,形成内阁制度;

(2)利用厂、卫特务组织;(3)施行廷仗制度;

(4)(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

----标志着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5)实行八股取士;(6)大兴文字狱。

2.郑和下西洋:

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从刘家港(江苏太仓境内)出发,第一次出使西洋。

郑和先后七次远航,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

3.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政府派到浙东进行抗倭的将领是戚继光。

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扫清了浙江沿海倭寇。

4.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5.雅克萨之战:

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

以雅克萨、尼布楚为据点,建立城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685—1686年,清军在雅克萨两次大败沙俄侵略军。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6.乾隆帝平定回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乾隆时期平定回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梨将军,加强了对新疆的管理。

(“回部”:

是指我国新疆天山南麓的维吾尔族居住的地方)

7.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8.清朝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历史影响。

主要表现:

从1757年开始,只留广州一处口岸与国外通商。

危害:

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清政府看不到世国界形势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九)中国古代文化(下)

1.四大发明:

(1)造纸术:

西汉时期,人们开始用麻纤维造纸了。

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2)印刷术:

隋唐时,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世界现存最早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时刻印的《金刚经》。

北宋中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3)指南针: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指南工具是司南。

北宋时,指南针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吧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

12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4)火药:

唐朝时,炼丹家发明火药,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火器运用已很广泛。

13至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2.长城:

明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重修长城。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6000多千米。

明长城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

3.赵州桥:

隋朝时,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4.北京故宫: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旧称紫禁城。

5.大运河:

隋炀帝时修建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起余杭(杭州),北达涿郡(北京)。

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全长2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6.《本草纲目》:

是明末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

被外国人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7.《天工开物》:

是一部古代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是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编写,被外国人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8.《资治通鉴》:

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

它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9.《史记》:

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3000多年的历史。

10.唐诗:

代表人物

李白:

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

杜甫: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称为诗圣。

白居易:

诗特点是语言通俗、平易近人、寓意深刻,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

11.宋词:

主要两个流派:

一是婉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二是豪放派,其主要代表人是苏轼、辛弃疾。

12.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并称明代“三大奇书”。

(1)《三国演义》:

是罗贯中在史书《三国志》和民间传说的基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

(2)《水浒传》:

是施耐庵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3)《西游记》:

是吴承恩根据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创作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4)《红楼梦》:

曹雪芹创作的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全书以贾府的盛衰为主线,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核心。

揭示了封建省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

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1)《南京条约》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影响: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事件: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

1860年,10月与英法两国签定《北京条约》.

4、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50多万平方千米)

5、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1876年,左宗棠进军新疆,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

②意义:

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6、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

1894年7月-----1895年4月

(2)主要战役:

黄海海战

(3)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

(4)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结果:

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时间:

1895年4月

(6)《马关条约》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危害: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

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2)结果:

1901年9月,李鸿章与八国签定《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内容:

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危害:

《辛丑条约》的签定,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知识联想:

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

开始沦为: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完全沦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沦为其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近代工业的兴起

1、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1)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

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2)内容:

“自强”、“求富”

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军事工业有: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

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民用工业有:

开平矿务局、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3)筹建陆海军:

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失败标志: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5)评价洋务运动:

(1)性质: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目的:

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5)、洋务运动的作用: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时间:

1898年6月

(2)内容:

经济:

发展工商业;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

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

开办新式学堂,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3.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1894年11月,创建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年8月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2年1月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4年5月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

4.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晚

(2)结果: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

(3)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5.新文化运动:

兴起的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宣传主阵地: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两面大旗:

“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

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是中国近代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为中国社会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六)经济和社会生活

1.状元实业家张謇,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侯氏制碱法

2.詹天佑-----京张铁路

侯德榜-----“___________”

3.魏源-----《____________》(“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

4.1898年,清政府设立了京师大学堂,这是近代中国设立的最高学府,1912年,它改名为北京大学。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的史实及五四精神:

(1)时间:

1919年5月4日;

(2)性质:

反帝反封建

(3)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4)两个中心:

北京(前期5月4日)、上海(后期6月5日)

(5)斗争方式:

学生罢课(前期)、工人罢工(后期)

(6)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结果:

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五四精神:

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8)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

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3、第一次国共合作:

(1)黄埔军校的创建: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2)北伐战争:

时间:

1926年7月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战场:

湖南、湖北先锋: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被称为“铁军”。

性质: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国共合作破裂。

4、红色政权的创建:

(1)八一南昌起义:

时间:

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

领导: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结果:

一部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

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共党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2)第一支工农红军的建立:

1928年4月,朱德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正式组建了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

领导人:

毛泽东地位:

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意义:

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5、红军长征及意义:

(1)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实行战略转移。

时间: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过程: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重要事件:

遵义会议

结束: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

(2)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经过:

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所为,以此为借口,

炮击东北军北大营,攻占沈阳。

蒋介石的态度:

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张学良及其东北军入关。

结果:

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2、西安事变及其历史作用:

(1)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发起人及其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中共主张:

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结果:

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2)历史作用:

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七七事变(卢沟栝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向卢沟桥发动突然袭击,从此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成为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

4.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南京陷落,日军屠杀中国军民多达30万人以上。

5.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著名战役简表:

(1)台儿庄战役:

1938年,日军向台儿庄发起猛攻,中国军队在李宗仁指挥下大败日军,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2)百团大战:

1940年,彭德怀主动抗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6、抗战胜利的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战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

时间、地点:

1945年8月、重庆

谈判的背景:

国共两党影响政局,中共要求和平,国民党却想独裁

谈判的目的:

国民党为内战准备时间;中共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中共谈判代表: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谈判的结果:

1945年10月10日签订《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2.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战略反攻的序幕。

3.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辽沈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1月主战场:

东北指挥员:

林彪、罗荣桓

意义:

解放了东北全境,改变了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

(2)淮海战役:

时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指挥员:

刘伯承、邓小平等。

意义: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3)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指挥员:

林彪、聂荣臻、罗荣桓

意义:

基本上解放华北地区

4、渡江战役:

时间:

1949年4月21日

战果:

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崩溃;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举行的时间、地点、内容:

时间地点:

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内容:

(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土地改革运动:

(1)时间:

1950年---1953年。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开始展开。

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进行重工业建设,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三大改造(1953—1956):

(1)、三大改造的形式:

农业、手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