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卸煤沟施工方案定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0135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9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卸煤沟施工方案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汽车卸煤沟施工方案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汽车卸煤沟施工方案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汽车卸煤沟施工方案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汽车卸煤沟施工方案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卸煤沟施工方案定稿.docx

《汽车卸煤沟施工方案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卸煤沟施工方案定稿.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卸煤沟施工方案定稿.docx

汽车卸煤沟施工方案定稿

1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施工图纸;

1.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4《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DL5190.1-2012);

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08);

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

1.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9《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1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1-2001);

1.1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1.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

1.1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1.1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1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一部分:

土建工程》(DL/T5210.1-2012);

1.18国家及电力行业现行法律、法规、条例、规范、规程、标准。

2工程概况

大唐延安发电厂2×350MW“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工程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姚店镇,卸煤沟工程位于电厂东北侧,轴线长度10m×79.9m,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924.900,汽车卸煤沟地下为地下梁板,带壁柱式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地上检修间、通风机间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3施工前应做的准备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3.1技术准备

3.1.1熟悉图纸,编写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3.1.2认真对各分项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3.1.3根据工程需用量情况及时组织材料机具进场。

3.1.4尽快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核对施工图纸,并落实准备施工中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料,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有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的图纸会审会议,并认真做好记录。

3.1.5会同各方有关人员将建设单位给定的坐标点、工程定位点、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并做好永久性的保留标记,以便随时检查复测引用。

再根据总图和单位工程的施工图的轴线尺寸和相对位置对建筑物进行平面位置的测量放线,设置控制桩,并做好保护工作,同时还要有定位放线记录和土方开挖的基底验槽隐蔽验收记录,并有监理及甲方及设计单位有关人员的签字手续。

3.2施工部署

3.2.1工期部署

该项工程定拟于2016年6月30日开始施工,2016年10月31日汽车卸煤沟地下部分完工。

2016年12月31日地上部分及装饰工程全部完工。

3.2.2施工整体顺序部署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基础换填→垫层施工→底板、板梁→板墙施工至煤斗梁底→煤斗部分→煤斗以上梁板施工→上部结构。

3.3临时用水、用电

保证现场的用水、用电的线路安全畅通,各种机械设备运行完好。

3.4汽车卸煤沟施工管理组织结构图

 

4劳动力计划安排

4.1劳动力安排

在安排劳动力时,必须满足工期要求,满足总体部署和分段流水要求,满足业主对施工作业时间的安排,同时也要注意夏冬期节、节假日、两班施工等特殊情况的劳动力,原则上劳动力的数量应超过劳动定额数量的15%为宜。

4.2劳动力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单位成建制技术等级平均6级的队伍进场,进场前进行入场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入场后,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4.3汽车卸煤沟地下部分工程劳动力分配情况

钢筋工

模板工

混凝土工

共计

人数

50人

50人

20人

120人

5施工机具、测量仪器仪表

5.1施工机具使用情况

机具名称

台数

机具名称

台数

电焊机

2台

对焊机

1台

振捣器

6台

钢筋切断机

2台

塔吊

1台

钢筋弯曲机

2台

钢筋调直机

2台

直螺纹机

2台

5.2测量仪器使用情况

机具名称

台数

机具名称

台数

水准仪

1台

全站仪

1台

钢卷尺(100m)

2把

钢卷尺(5m)

5把

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措施

6.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直接关系到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因此对施工测量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

组建测量小组,建立健全测量管理制度,精密仪器的选用,建立施工控制网,沉降观测,轴线传递,建筑定位放线等一系列项目都要按施工测量规范规定进行测量。

6.1.1建立测量管理制度

上岗前必须学习和掌握《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公司技术部制定的《测量管理制度》等基本方案。

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场施测。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布置,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应及时汇报。

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进度情况,经常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交流。

经常与技术干部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的图纸上。

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检查时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

有关外业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

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测量人员素质。

必须全心全意为项目部服务,必须将所测的点或线向项目部交代清楚。

6.1.2测量工作流程

获得基准资料

确定测设方案

放线交底

具体测设

业主代表、监理验证

成果归档

6.1.3对施工测量内业计算的要求

施工测量的各项计算,依据红线图、轴线关系图、轴线尺寸图、总平面图进行推算,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计算中做到步步校核,校核的方法采用复算校核,对算校核、总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改变计算方法校核。

6.1.4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

本工程施工测量遵循“从主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测量”的原则。

但由于测量精度要求高,施工测量受到施工现场的限制和干扰,所以测量方案和测量手段有别于一般建筑的施工测量。

定位轴线及标高控制点的参考点,进入施工现场,由建设单位提供正确的坐标及水准点控制点,并进行现场交接,做好交接认证手续。

施工方负责向现场进行并设置轴线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

建筑平面控制网: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红线图和建筑物轴线的设计坐标利用极坐标法,通过计算测出平面控制网,记录存档。

控制桩定于地面,并在桩顶面打上铁钉作为标志。

在周围直径500mm,高300mm范围内用混凝土浇注作以保护。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现场条件,可布置成闭合网形式,在整个变形观测区域中,设置四个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BM)的选设为结合工程平面形式,在建筑物四角相对的围墙边,且按永久使用要求埋设,高程控制点的标志形式采用《埋深标志图》,见下图:

 

水准点示意图

6.1.5建筑施工测量

6.1.5.1建筑物定位测量

建筑物定位以首级精密控制为依据,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的方法在混凝土垫层上测设出建筑物的角点、外廓和主要轴线,定位精度1/40000。

6.1.5.2轴线的投测与精度设计

基础结构施工阶段主要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向待测面投测控制点,为保证测设的精度要求,在两个控制桩上进行。

每个待测面至少要投测3个控制点。

使用前应做角度、距离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为便于测设,每个施测面的控制点应保持上下一致;条件具备时可以考虑经纬仪方向线法进行投侧。

在±0.000以上结构施工阶段根据条件使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或天顶仪仰视法进行竖向传递控制。

6.1.5.3高程的传递与精度设计

在基础施工阶段高程传递采用全站仪间接高法进行。

为保证基础施测时高程的统一和一致性,需设置与基础结构同步的水准基点,地下各层的水准点设在塔吊塔身上,在塔身附近的混凝土底板上设水准导线点。

水准路线的两端用全站仪链接到基坑上的现场水准点上。

待水准路线闭合后再将水准标高引测到塔身上。

在±0.000以上施测时,标高用钢尺沿结构外皮或塔身整尺段垂直向上传递。

用钢尺传递标高时,进行尺长、尺重和温度改正,要使用标准拉力,要保证尺身的垂直。

每个施测面至少要从三处向上传递,校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准路线按三等水准测量进行,复合误差小于±3mm。

钢尺竖向传递标高基准点的误差控制在±1mm以内。

每30天对水准基点进行一次校测。

6.1.5.4常规要求

采用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科学、合理、简捷的测量方法,坚持测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测量保障。

对于平面控制网、高程网采用条件平差进行误差调整,对细部轴线等碎部区域测量误差采用现场直接平差进行调整。

测量记录要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不允许涂改、转抄。

6.1.6施工时的沉降观测

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止进行观测。

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精度如下表:

沉降观测精度参考表

等级

标高中误差(mm)

相邻高差中误差(mm)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复合或环形闭合差(mm)

二等

±0.5

±0.3

二等水准测量

0.6n1/2(n为测站数)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在建筑物平面四角及每边中点各一个,竖向位置为+100—150毫米。

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

观测点采用统一制定的沉降观测标志点。

基础施工期间,做好基础测试记录,出0米后每月复测一次,装修期间每两月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测四次,第二年测两次,第三年后每年测一次,直至下沉稳定为止,一般为五年。

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成果。

6.1.7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所有仪器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

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禁止置于有震动的车上。

仪器现场使用时,司仪员不得离开仪器。

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脚架水准尺不得作工具使用。

6.1.8竣工测量资料

竣工测量资料的关键是从工程一开始就有秩序的进行,一项不漏地积累各项原始测量资料,尤其要做好每层放线定位的技术复核工作。

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做好图纸及各种设计变更通知、洽商记录保存完整,随竣工资料移交业主。

6.2素混凝土垫层

本工程垫层设计采用100厚C15混凝土。

砂石垫层结束后,将轴线引测至基坑底部,以基础位置图向外100mm测放出垫层位置线,用50*100木方作为模板沿线外侧支设。

垫层采用汽车泵直接输送到浇筑地点,能满足整个垫层砼浇筑的需要。

浇筑垫层时,以竹片桩的顶作为垫层的标高基准,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找平后,将竹片桩拔除。

垫层混凝土浇筑结束,待强度达到1.2Mpa后,用墨线弹出基础墙及柱的位置线。

6.3模板工程

6.3.1模板体系设计

6.3.1.1框架柱、梁、板、基础模板均采用16mm厚大块胶合板。

6.3.1.2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拼缝处粘贴海绵条或用胶带纸封堵,保证模板不漏浆。

6.3.1.3框架柱、梁侧模、卸煤沟侧壁的竖肋及楼面模板的横楞采用50mm×100mm的木方。

6.3.1.4框架柱柱侧模的围檩、脚手、剪刀撑采用Φ48×3.5mm焊接钢管,Φ14对拉螺杆加固。

6.3.1.5梁、板面模板的排架采用Φ48mm钢管排架支撑。

6.3.1.6预埋铁件,预留洞口与水电安装单位共同复核后封模。

6.3.1.7模板采取施工现场加工车间集中制作,运至操作面进行安装。

6.3.2施工方法

6.3.2.1基础模板

基础筏板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和木方作为木楞,在加工棚内按图纸设计尺寸制作,并标明尺寸。

安装时用塔吊吊至现场作业面安装。

根据坑面投放到坑底的轴线,弹出各个基础的外边线。

根据编号安装模板,模板钉好后,用钢管配合斜撑加固,以抵抗混凝土侧压力,确保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6.3.2.2框架柱模板

墙柱在支模前采用海棉垫做微调

框架柱采用带竖肋木模。

模板分片运输到施工现场拼装。

框架柱模板安装时,搭设钢管扣件井式脚手临时固定,验收校正后,加设抛撑和系杆给予稳定。

柱模采用钢管扣件抱箍,柱根至1/3柱高间距400mm,以上间距500mm;柱边长超过600mm的,中间纵横各加一道Φ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外套Φ20PVC套管偏于螺杆二次利用;外侧(立面)柱模接头采用3厚泡沫双面胶带。

柱模下安装木方制小方盘,用以调节标高和轴线,在其侧留清扫口。

柱模板定位预先在框架柱钢筋底部焊制钢筋定位,定位钢筋采用C12钢筋,C12钢筋钢筋长度同柱截面尺寸。

柱模板加固图

6.3.2.3煤斗及煤斗梁模板

煤斗以-3.2000为施工缝,分两次制模,两次浇筑,第一次制作1200高框架梁、MCL-2以及-3.2000以下部分的煤斗模板,此部分浇筑完成后,再进行上部的模板制作。

上部混凝土结构为达到拆模要求之前,下部的斗口模板严禁拆除。

-3.2000以上煤斗与纵横梁同时浇筑混凝土,煤斗及其他部位均采用复合胶合木模板。

煤斗模板形同于混凝土墙模板,采用双面模板加固。

在煤斗上表面中部留设洞口作为浇筑混凝土的入口和振捣混凝土的洞口。

支模立杆间距控制1000米范围内,斜撑杆控制在800mm左右,对拉螺栓采用φ14间距竖向为460mm,横向为460mm。

斗口模板在浇注煤斗前始终保留,和煤斗一起拆模。

模板必须尺寸准确,板面平整;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在满足塔吊起重量要求、施工便利和经济条件下,应尽可能扩大模板面积、减少拼缝。

煤斗梁模板由梁底模加侧模板组成。

梁底均有支撑系统,采用脚手钢管和扣件搭设支撑时,搭设成整体排架式。

6.3.2.4楼梯模板

楼梯在卸煤沟侧壁浇筑结束,模板拆除后二次制模浇筑,预先在楼梯梁、板的问题预埋插筋,插筋外露长度不少于搭接长度,并互相错开。

楼梯支撑底板的搁栅间距宜为250mm,支承搁栅和横托木间距为800-1200mm,托木两端用斜支撑支柱,下用单楔楔紧,斜撑间用牵杠互相拉牢,搁栅外面钉上外帮侧板,其高度与踏步口齐。

外帮侧板应先在其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用套板画出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档木。

楼梯模板示意图

楼梯模板施工时要控制好轴线和标高,特别是楼梯平台最上与最下一步的高度,必须考虑到装饰面层厚度,防止由于装饰面层厚度不同形成梯步高度不协调,楼梯的模板应比楼面高出一梯段,楼梯的施工缝留置按简支梁考虑,留置在距支座边1/3跨度处,并要留垂直缝,禁止留斜缝,楼梯踏步侧面在结构施工时也应预留出粉刷厚度,按图纸尺寸分别上移和下移2cm,否则粉刷完成以后在平台处,两楼段最一踏和最下一踏侧面会不在一条直线上,影响观感效果。

6.3.2.5模板的维修与保养

模板使用后,再次使用前,表面积灰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

每层模板拆除后在楼层集中维修,经配制后重新翻至上层使用。

木模板架设后,在干燥天气时要浇水保养。

钢管、定型支撑、钢卡具、钢桁架等制作好后,应涂刷防锈漆和保护漆,使用中严禁乱扔乱敲。

器具上的附件宜用小链条与其相连或单独存放,以免遗失。

拆卸后,应组织专人清理、整形,并配套集中堆放。

露天堆放应注意垫高遮盖、放置整齐,防止锈蚀和扭曲。

木支撑、搁栅、牵扛、搭头、平台板等,应在拆除后组织专人起钉、清理、按规格集中堆放,严禁乱锯或挪作他用。

6.4钢筋工程

6.4.1钢筋原材的控制及施工质量控制

在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与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所使用的钢筋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和进场试验报告,钢筋表面要平直洁净无损伤,不得有颗粒状或片状的锈蚀。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间距、数量、锚固长度,还有钢筋的接头位置及接头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与验收规范规定。

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的百分率不得超过50%,箍筋的弯折角度为135。

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地梁和柱子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绑扎,箍筋的弯折叠合处要沿受力钢筋的方向错开设置。

保护层的厚度可以用中间夹一钢筋绑丝的预制水泥砂浆块来控制。

6.4.2钢筋连接

施工中直径凡<ф16的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搭接;

施工中直径凡≥ф16的钢筋接头均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长度就是套筒长度加两端丝扣的长度,外露螺丝的长度不得超过2丝。

在连接钢筋套丝前,钢筋要先调直,后下料,切口端要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翘曲。

必须保证端面平头,这样才能保证钢筋端面与母线轴线方向垂直,因此钢筋端头采用砂轮切割机来切断成型平头,严禁用气割。

连接套筒的供料单位要提供出厂合格证,进场时要经过复检。

套筒上要有规格标志,钢筋平头后使用钢筋剥肋滚压机将连接钢筋的端头加工成螺纹。

所加工的钢筋连接丝头的螺距要与套筒一致,加工螺纹时要用水溶性的润滑剂,禁止使用机油代替润滑液。

凡参与钢筋连接接头施工的操作人员及现场有关管理人员均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具体操作人员应经过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操作前应做试件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加工。

操作人员应对所加工出的丝头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给钢筋丝头配带保护帽或连接丝筒进行保护,防止螺纹被磕碰或污染,然后搬运到现场使用。

直螺纹钢筋接头示意图

直螺纹接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接头时使用管钳扳手拧紧,钢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拧紧,标准型、正反丝型、异径型接头安装后的单侧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Þ;对无法对顶的其他直螺纹接头,附加锁紧螺母、顶紧凸台等措施紧固。

接头安装后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最小拧紧扭矩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直螺纹接头安装时最小拧紧扭矩值

钢筋直径

(mm)

≤16

18~20

22~25

28~32

36~40

50

拧紧扭矩

(N·m)

100

200

260

320

360

460

 

6.4.3钢筋配料制作

钢筋配料根据配筋图,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配料计算注意事项:

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无注明时,一般可按构造要求处理;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有利于加工和绑扎;配料时,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配料单和料牌:

钢筋配料完毕后,填写配料单。

列入计划的配料单应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并在绑扎中作为区别工程项目、构件和各种编号的标志。

箍筋加工制作:

一级钢筋末端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梁箍筋弯钩,其直线段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二级钢筋未端做90°或135°弯钩时,弯曲半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

 

箍筋加工示意图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沿长度方向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外廓尺寸

±5

6.4.4钢筋绑扎与安装

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绑扎架等;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其厚度应等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整体筏板采用横向通长40宽细石混凝土作为保护层。

钢筋相互间应绑扎牢固,以防浇捣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使绑扣松散、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为保证筏板钢筋的稳定性及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间距,采用三级ф16@1000mm的钢筋马凳做支撑。

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不得有负误差。

留设保护层,应以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严禁以钢筋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铅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钢筋及铅丝均不得接触模板,采用铁马凳架设钢筋时,在不能取掉的情况下,应在铁马凳上加焊止水环,防止水沿铁马凳渗入混凝土结构。

当钢筋排列稠密,以致影响混凝土正常浇注时,可同设计人员协商,采取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绑扎框架梁时,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放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筋为双排时,用C25短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间距1m,分隔筋长度同梁箍筋宽。

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详见下图:

6.5混凝土工程

6.5.1本项工程的混凝土泵送法浇筑。

6.5.2混凝土浇筑前,要将模板内和钢筋上的杂物清理干净,要将模板上的缝隙和孔洞堵严,对于基础模板和钢筋工程要经过现场有关质检人员和监理人员的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6.5.3混凝土浇筑振捣要均匀密实,不准有露筋和孔洞现象出现,尽量避免蜂窝麻面现象,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6.5.4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求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所使用的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和进场试验报告。

进场的材料要按其规格、品种分类堆放,并安插标识牌避免材料放混。

6.3.5.5拌制混凝土用水宜采用饮用水,要严格执行配合比,准确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投料量,准确掺加附加剂.砂石掺量的误差不得超过±3%,水、水泥、外加剂的掺量误差不得超过±2%,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严格控制水灰比,。

6.5.6关于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要按规范规定留置砼试块,每一工作班且不超过100m3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留取试块的数量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现场有关施工技术人员的要求留置,并且要有监理人员在场。

6.5.7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注,宜少留施工缝,顶板和底板不宜留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第一次施工缝留在高出筏板上表面600mm的墙体上。

第二次施工缝应留在标高-4.400m处。

所有施工缝表面必须凿去表面浮浆露出石子,浇筑前洒水润湿后用与结构相同级配的水泥砂浆进行接浆处理。

6.5.8混凝土的浇筑要连续进行,尽量缩短间歇时间。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时间不得超过规范要求的时间。

6.5.9混凝土的振捣要均匀密实,每一振点的混凝土振捣的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应小于50mm,要求混凝土结构不得有漏筋和孔洞现象出现,尽量减少蜂窝麻面现象。

6.5.10砼的浇筑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搭设串筒或溜槽,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质量、规格、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6.5.11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随时观察模板和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振捣棒不得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

6.5.12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进行,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混凝土从搅拌中卸出至浇筑完毕的时间不超过规范的规定。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及时进行覆盖、浇水养护,作好养护记录,养护期间在混凝土达到1.2N/mm2以前,人员不得在混凝土上行走和支设模板、搭设支架。

混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