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导游词50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0047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导游词5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内蒙古导游词5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内蒙古导游词5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内蒙古导游词5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内蒙古导游词5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导游词50字.docx

《内蒙古导游词5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导游词50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导游词50字.docx

内蒙古导游词50字

内蒙古导游词50字

【篇一:

内蒙古导游词】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园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的甘德利敖包之上。

1219年和1226年,成吉思汗两次西征.。

当他率部路过此地时,深为这里的秀丽景色所吸引,曾在马上赋诗加以赞美,并把这里选作自己的葬身之地。

从此,这里便被叫做“伊金霍洛”,意为“主人的陵园”。

陵园占地面积约5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建筑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风格。

建筑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6个部分。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

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

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

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中间正殿高达26米,平面呈八角形,重檐蒙古包式穹庐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房檐则为蓝色琉璃瓦;东西两殿为不等边八角形单檐蒙古包式穹庐顶,亦覆以黄色琉璃瓦,高23米,整个陵园的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极显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

塑像背后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国”疆图,标示着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统率大军南进中原,西进中亚和欧洲的显赫战绩。

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

这里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东殿安放着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及其夫人的灵柩。

自窝阔台及其长子之后,蒙古族皇帝都是拖雷的子孙,所以其地位极为显赫。

西殿供奉着象征着九员大将的九面旗帜和“苏勒定”。

苏勒定即为大旗上的铁矛头,成吉思汗南征北战中,用它指挥过千军万马,传说成吉思汗死后,其灵魂便附在其上,因此在蒙古人民的心目中,苏勒定是十分神圣的。

在正殿的东西廊中有大型壁画。

主要描绘了成吉思汗出生、遇难、西征、东征、统一蒙古各部等重大事件。

壁画还表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统一中国,定都北京,于公元1271年正式改国号为元,并追封成吉思汗为元太祖的盛况。

这里最热闹、最隆重的日子,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七;这一天是成吉思汗建立不朽战功的日子,要举行隆重的祭奠“苏勒定”大会。

如今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内有10个世界第一: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的蒙古族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天骄大营中的“天下第一包”是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包;新落成的气壮山河门是世界上最具蒙古族特色的“山”字型门景,该门景主要体现的是成吉思汗开天辟地的伟大壮举;铁马金帐是世界上唯一完整展示成吉思汗军阵行宫的大型实景雕塑群,再现了成吉思汗戎马一生,征战南北,横跨欧亚,气势磅礴,创建伟业的历史画卷;亚欧版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展示蒙古帝国横跨亚欧的疆域图;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收藏、展示、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博物馆;长达206米的《蒙古历史长卷》油画是世界上最长的油画;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以蒙古文字(汗)为造型的建筑;达尔扈特人是世界上唯一近800年来世代祭祀成吉思汗的守陵人;成吉思汗陵是世界上

唯一保留祭祀文化最完整的成吉思汗祭祀场所。

响沙湾

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有一处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这就是“世界罕见,中国之最”的银肯响沙,俗称响沙湾。

它位于达拉特旗南部,库布其沙漠的东端,周边延绵的沙山层层叠叠,形成一幅壮观的沙海奇景。

人们常说“鄂尔多斯人能歌善舞”,甚至连沙子都会唱歌。

响沙居中国各响沙之首,被称为“响沙之王”。

响沙湾沙高110米,宽400米,面临大川,背风向阳坡,地形呈月牙形分布,形成一个巨大的沙丘回音壁。

站在沙丘的高处放眼望去,茫茫大漠沙丘滚滚,如金波荡漾,十分壮观。

这就是内蒙古三大沙漠之一的库布其沙漠,总面积达16000平方公里,库布其是蒙古语,汉语为“弓弦”的意思,如果把库布沙漠比喻为一张弯弓,响沙湾就是这“弓上之弦”。

银肯响沙的传说很多,但大都分传说都与藏传佛教寺庙有关。

传说之一是:

有500名喇嘛正在召庙中奏乐祭典,忽然狂风骤起,漫天的飞沙走石将召庙埋没。

传说之二是:

当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驴驮着沙袋子不慎解口,一夜之间沙子埋没了这里的一座寺庙。

人们滑沙听到的鸣沙的响声,好像是喇嘛们在地下奏乐和诵经的声音,这个传说的普遍性代表了当地蒙古族聚集所产生的文化效应。

传说沙下埋着一座叫“银肯召”的召庙,真的有没有银肯召这座召庙呢?

这是一个谜。

响沙大漠如梦如画,晨曦时波光粼粼,五彩纷呈,夕阳下大漠孤烟,美不胜收。

置身其中,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那一份让灵魂宁静的温馨。

响沙湾对面山顶上的蒙古大营,为游客提供了一流的食宿条件和娱乐场所。

住蒙古包、吃手扒肉、品尝鲜奶与鄂尔多斯美酒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响沙湾艺术团为您献上的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及独具特色的鄂尔多斯婚礼表演。

那悠扬的歌声,那动人的舞姿,那感人的场面,让您不由自主进入“酒不醉人歌醉人”的境界。

美岱召

美岱召位于呼包之间的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坐落在广袤肥沃的土默川平原上。

它背倚阴山,南临黄河,气势雄伟,风格独特,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藏传佛教寺庙类古建筑群。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美岱召始建于明代中期,是由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俺答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主持修建,这也是他们主持兴建的第一座城寺结合的建筑。

初为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阿勒坦汗受封为明朝的“顺义王”后,这里即一度成为“大明金国”的都城,明朝赐名“福化城”、“灵觉寺”。

因三世达赖喇嘛、四世达赖喇嘛都曾与此“城寺”有缘,这里也一度成为蒙古地区最早的藏传佛教弘法中心。

美岱召总体布局为不规则的正方形,占地面积为6.25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250多间,四周有高厚城墙,墙体为夯土结构,内外表面砌以石块,高为4-5米。

城墙上部为垛口,四角筑有重檐角楼。

正面为城门,城门上方镶嵌有一块石匾,上面记载了阿勒坦汗之孙媳五兰妣吉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盖起灵

觉寺泰和门一事。

这也是美岱召遗存非常宝贵的文字实物资料。

美岱召整体似一座壁垒森严的堡垒。

大雄宝殿显示出蒙、汉、藏三种形式相结合的建筑风格。

大雄宝殿为三座重檐歇山式建筑,它的东西南三面围有藏式白墙,墙上有八思巴文的六字真言图案装饰。

进入大门,前殿为经堂,宽敞明亮,它的外观虽为二重檐式,但内部并不分层,借用上层正面窗户来采光,顶部为天花板,中部为一八角藻井,四壁绘有十八罗汉等壁画。

由经堂进入主殿,殿内同样不分层,20多米高的金柱一贯到顶,巨大的金柱上用沥粉贴金绘制五爪盘龙。

殿内四壁满绘壁画,从腰线部分到天花板,场面宏大,构图丰满,异常精美。

壁画中的众多人物以及他们丰富多采的服饰、器物等,都是研究16、17世纪蒙古人生活习俗、崇佛、服饰方面极为重要的资料。

这些壁画还是难得的明代艺术珍品。

大雄宝殿之后是三佛殿。

三佛殿矗立在一个正方形高台上,是一座歇山式三层楼阁式建筑,因殿内供有“竖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所以称其为“三佛殿”。

又因房檐及顶部覆有绿色琉璃瓦,俗称琉璃殿。

琉璃殿的四周墙体涂白,格调淳朴,二楼的四壁绘满了佛和菩萨,全部是明代的作品,与藏传佛教寺庙的壁画大有不同。

大雄宝殿东侧有一座二重檐歇山顶式的庙堂,称为太后庙。

庙内无塑像,只有一座覆钵式檀香木塔,高约3米,雕刻精美,据说,塔内安放着阿勒坦汗夫人三娘子的骨灰。

三娘子曾为阿勒坦汗及其子孙共四代“顺义王”夫人。

她死后,第五代顺义王及其后人、臣民便尊称其为太后,故此庙俗称太后庙。

地宫内发现骨灰、腰刀、靴帽、盔甲等与三娘子有关的珍贵文物,殿内置陈列柜逐一展示。

殿内还绘有很多生动鲜艳的壁画。

美岱召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同志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和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

美岱召对外开放后,“城寺”内东北院落辟为乌兰夫革命活动旧址,现还存有乌兰夫同志早期从事革命活动所使用过的行李、锅灶、炕桌、油灯、衣箱柜、藤椅、笔砚等物品,并陈列乌兰夫同志工作照片、铜像。

这个院落,成为美岱召内一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五当召

武当召距包头市区54公里,是内蒙古最大一所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近300多年的历史。

它在历史上不仅是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而且也是清政府享有特权的政教合一寺院,以其学问高深,戒律严密成为著名佛教学府而闻名于世。

在内蒙古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的五当沟内,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召”为“庙宇”之意。

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汉名广觉寺。

庙宇为藏式,依山势布局,主要建筑位于山谷内一处突出的山坡上,仓房等附属建筑则分布在两侧山坡或山麓。

全庙占地面积约300余亩,屋宇二千五百余间,各幢建筑自成一区,全庙并无围墙环绕。

主要建筑有苏古沁独宫(殿)、洞阔尔独宫、甘珠尔府、章嘉府、苏波尔盖陵等。

是内蒙古地区现存唯一完整的喇嘛教庙宇,塑像俱全,壁画绚丽,其中苏古沁独宫为全寺集会诵经之所,殿内陈设庄严肃穆。

其余各殿各有特色,或立高达10余米的释迦牟尼铜像,或供高达9米许的黄教始祖宗喀巴铜像,或塑面目狰狞的护法金刚像等等。

五当沟内老

松蟠空,溪水清流,与白壁朱门的庙宇建筑相掩映,风景十分幽美,为包头市附近游览胜地。

武当召是喇嘛教文化遗产的一座宝库。

庙宇寺内所存文物丰富,现存金铜佛像近400尊,唐卡1000幅,瓷器近百件,壁画面积达1200平方米,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反映出武当召深邃的文化内涵。

1973年,武当召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它也是内蒙古重要的4a级景区之一。

昭君墓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

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

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

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

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昭君墓墓前为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策马并骑的青铜塑像,还有董必武的题咏诗碑,诗云“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后院陈列着清代以来有关昭君墓的碑刻。

昭君墓占地1.3公顷。

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与中原地区汉代帝王陵墓的形制颇近。

第二层平台及墓顶各建有一亭。

伫立墓顶,极目远眺,阴山逶迤峥嵘,平畴阡陌纵横,墓草青青,古木参天。

昭君墓周围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或晚霞的映照,墓地的景色似乎时时都有变化。

民间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西如从”,更增添了昭君墓这一塞外孤坟的神秘色彩。

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曾写文说: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大召

在呼和浩特市的老城区内,名胜古迹甚多,这里堪称“庙宇林立、比似佛国”,素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儿召”之说。

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的大召寺与其毗邻的席力图召、五塔寺、乃莫齐召、观音庙等,不仅是

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而且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宝库。

大昭寺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主持创建的。

明廷赐名“弘慈寺”。

清代后改称“无量寺”。

因寺内供有一尊高2.5米的纯银佛像,故又有“银佛寺蒙古语称“伊克召”,伊克,意为“大”,故称“大召”,汉名“弘慈寺”、“无量寺”。

寺内供奉佛像龙牌、康熙宝座和经卷等,其中释迦牟尼银像、《月明楼》古画、藏文《甘珠尔经》是极珍贵的文物。

据载,土默特部阿拉坦汗在兴建美岱召后不久,便决定另建第二座城寺,在明朝宫廷的支持下,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正式动工兴建。

新建的城寺将城与寺分开,寺在城南的路西,第二年即告落成,城在又一年以后才告竣工。

明廷赐寺名为弘慈寺,即现在的大召寺,城名为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市旧城。

大召建成,由于召中供奉银制释迦牟尼像,所以当时也称为银佛寺。

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僧格杜棱汗邀请达赖三世来呼和浩特。

达赖三世在土默特部盛大的欢迎仪式中,自鄂尔多斯进入呼和浩特,主持了弘慈寺银佛的“开光”法会。

从此大召在当时漠南蒙古成为有名的寺院,也是呼和浩特最大的寺院。

大召寺的宗教文物众多,其中银佛、龙雕、壁画堪称“大召三绝”。

清代康熙年间,主佛殿加供了皇帝万发金牌,并将殿顶改换成琉璃瓦,大召遂成“帝庙”。

大召是明清时期蒙古地区最早建立的喇嘛教寺庙,是呼市内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

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

大召寺名声显赫,其周围经济异常的繁荣。

旧时,在大召前街和大召东夹道,是一处小市场和民间游乐场,终日游人如织,热闹繁华,犹如北京的天桥。

正像清代诗人王循在其《归化城》诗中描写的那样,“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

而驰名中外的大盛魁等旅蒙商号的兴起,更使这里成为商贾云集的商贸重镇。

五塔寺

五塔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

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高约16米,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则为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珑秀丽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喇嘛教塔,和首都北京大真觉寺五塔相比,也毫不逊色。

塔后嵌有三副石刻画,分别为“须纱山分布图”、“六道轮回图”、蒙语“天文图”。

五塔寺中最有价值的当属紧靠北墙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天文图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极圈。

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一幅天文图,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金刚座舍利宝塔,建于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为砖石结构,塔顶是由五座舍利玲珑小塔构成。

金刚座舍利宝塔的基座高约1米;金刚座为束腰须弥座,其束腰部雕刻有狮、象、法轮、金翅鸟和金刚杵等图案,束腰的上面为七层短挑檐,第一层的檐下为三种文字(蒙、藏

、梵)雕刻的金刚经全文,从第二层到第七层的檐下为各种姿态的镏金佛像,共计1119尊,金刚座的南面为拱门,门上方有蒙、汉、藏三种文字写成的“金刚座舍利宝塔”匾额,门旁为四大天王,塔门内东西两角有通往座顶的楼梯,出口处为一方形攒尖亭;五座舍利小塔位于亭子的北边,最中间的

【篇二:

内蒙古实战导游词】

内蒙古实战导游词

?

大同-------呼市--------草原-----------(包头)响沙湾-----鄂尔多斯----------成陵----------

呼市(蒙亮)----------博物院-------

一.大同----呼市7:

30-----8:

10分车程,讲解40分钟(第一段讲解)

亲爱的团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前往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山西历史文化厚重,

文化熏陶后,我们该好好放松一下,内蒙古景点以娱乐为主,像大家知道的草原那

达慕,翻译过来就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因为内蒙古幅员辽阔,所以今天上午我们

要辛苦一下,车程需要4个多小时,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美丽的草原和独特的民族风

情提问:

来内蒙古看什么?

——草原。

那么什么是草原?

——有草的原野。

如果这样来说,那我们不就是来看草的吗?

(不是看草而是看原)

不!

如果单纯是为了看草,那我想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里都看得到,而且长得即整齐又美观。

所以我认为,大家千里迢迢的来到内蒙古,我一定要带大家去感受草原的辽阔,去了解蒙古族的文化,那么朋友们才算不枉此行。

真正的草原

幅员辽阔;内蒙古草原面积为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草场的1/5,居全国之首。

比4个湖北省加起来还要大!

而且地势平坦。

平坦到什么程度呢?

将来有一天

我不干导游了,就跑到草原上来开驾校,专门教人闭着眼睛开车,保证大家不

会撞到东西,要是撞坏了免费给修。

跟大家开个小玩笑。

优质的牧草;在内蒙古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1000多种牧草,对于牛羊来说这简

直就是丰盛的满汉全席呀!

所以,草场的利用价值尤其是它营养价值非常高。

成群的牛羊;正是有了优质的草场,才会有成千上万的牛羊,从而使得内蒙古的

畜牧业生产能力局全国首位,所以我相信,其他省市的肉、奶等等的牧业产品

和内蒙古是根本不能比的。

(4)真正的游牧民族;因为有了游牧民族在草原上世代繁衍生息,并传承它的民

族文化——例如蒙古族。

那么这片草原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灵魂。

——所以

内蒙古大草原被称之为真正的草原!

(5)草原简介:

内蒙古的草原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4种

草甸草原组成最复杂、产量最高、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锡林郭

勒盟东部以及其其他一些潮湿地区。

草的高度一般在40-50厘米,草原

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它是森林向草原过渡的一种植被类型。

形成在比较

湿润的气候条件下。

这类草原植物种类组成相当复杂,一般每平方米内有5

种不同植物,其中多数是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的种类,所以那里遍布积水。

吹草地显牛羊,看草原

典型草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的中部地区锡林郭勒盟,这一类草原平均

高度30厘米,草原植被覆盖率在60%左右,在土地利用上主要是用于打草,

而不适宜放牧,这是因为这种草原上生长了大量的大针茅,而这种草的果实有

很强的芒针,常常刺入羊皮,在羊皮上留下许多针孔,会影响羊皮的质量。

吹草地显野兔住草原

荒漠草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的乌兰察布盟及鄂尔多斯高原,草群高度在1

0~20厘米,草群盖度一般为15%~25%,该类草地植物适口性好,采食率

较高,干物质含量较多,尤其是粗蛋白质高,它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一类草原,

所以较为干旱。

不过在这些地区有许多很有价值的特殊植物——例如发菜。

吹草地显原鼠玩草原

荒漠:

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的阿拉善盟,草群覆盖率级低,基本上看到的草都是一丛一丛的分散开来,已经处于沙漠的边缘。

风吹草地显壁虎叹草原

但是这4种草原,都是内蒙古的草原,所以我想大家将来回去后,也都可以自豪的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我已经去了内蒙古,并且看到了真正的草原。

我们所要前往的希拉穆仁草原属于荒漠型草原。

学蒙古话(三班努,它日吉那,巴耶日太)与敬酒礼仪。

1蒙古族银碗哈达敬酒礼仪的来历。

大家看过书或者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射雕英雄传》朋友都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大漠时,攻打了很多部落,每次战事都是捷报频传,一统大漠的心愿只日可待。

可是,有个泰赤乌部占据丘陵地带,易守难攻,成吉思汗攻打很久都没有攻下,激战中,成吉思汗的马被泰赤乌部勇士射中颈椎而死,成吉思汗也受了重伤非常愤怒,于是采用人海战术,用骑兵将这个部落围了起来,泰赤乌部战败,泰赤乌勇士成为俘虏,成吉思汗对他说:

“你愿意做我的那可儿吗?

我可以不杀你。

”勇士却说:

“就来个痛快的吧!

”成吉思汗看到眼前这个勇士非常喜欢,说:

“我不记恨你,你愿意跟随我左右吗?

”勇士说:

“很久以前就听说铁木真是草原上的雄鹰,你的气概与睿智让我敬佩,我有心臣服于你,但是,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勇士,我准备了一坛美酒,敬你一杯,如果您喝了这杯酒,我就相信你是真的勇士,跟随你左右,如果你不敢喝,那你就是一个懦夫,我不会臣服,宁愿死去。

”成吉思汗很高兴也很为难,高兴的是这个勇士降服,为难的是这杯酒,不喝,自己成了懦夫,这对于蒙古勇士是奇耻大辱,喝了,怕酒中有毒。

突然,聪明的成吉思汗心生一计,端起酒杯,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天弹一次(让酒接触到无名指的银戒指),敬天:

长生天父亲庇佑我们生活富足,蘸酒向地弹一次,敬地:

水草丰美的大地母亲哺育我们草原儿女和肥壮牛羊,再次蘸酒在自己额头点一下(看戒指有没有变颜色),敬自己:

我铁木真是草原英雄,统一草原,一饮而尽,收服这个勇士,他就是成吉思汗四前锋五虎将之一哲别,打仗时箭无虚发,百步穿杨。

哲别大家不熟悉的话,我提一个人,你们一定知道,他就是郭靖,黄蓉的老公,射雕英雄传的主人公,一箭双雕,他的箭法就是哲别教的,哲别是郭靖的师傅。

蒙古族银碗敬酒,也表示诚意,无陷害之意,让朋友放心大胆畅饮,这个礼仪也成为蒙古族普遍适用热情待客的行为习惯了。

蒙古女孩给你们敬酒时,我们要说:

塔拉哈拉(谢谢)。

现在蒙古族男男女女手上都会戴很多戒指,不仅是爱情的见证,更是身份的象征,蒙古族女孩很在意自己的饰品,体现自己的巴特对自己的好。

(戒指)

蒙古姑娘给大家敬酒,大家接过来后,不能不喝,就是草原闷倒驴69度,不用害怕,不能不喝,没说喝多少,大家沾沾嘴唇意思一下就行。

蒙古姑娘会用银碗给大家敬酒,表示最尊贵的客人,无陷害之意。

洁白的哈达表示纯洁友好,嘹亮的蒙古敬酒歌表示热情款待。

二.大同-------呼市8:

10----9:

40休息1.5小时(顺应游客习惯养精蓄锐----睡觉)

三.大同-------呼市9:

40----10;40讲解1小时(主推全羊)

蒙古人衣食住行:

蒙古族服饰适应游牧生活,包括长袍,帽子,靴子,配饰。

正好来考考大家,

蒙古袍的特点是高领,长袖,右开襟,束以长长的腰带。

那高领有什么作用呢:

对,可以防风沙,防晒,防寒,防蚊虫丁饶。

长袖有什么作用呢:

女子跳舞外还有个重要作用:

草原上最短缺的是什么,对是水,所以牧民洗碗筷不会舍得用珍贵的水资源,就会用牛粪和长袖来洗碗筷,大家可别觉得牛粪胀,牛粪不仅可以清洁物品,?

还是冬天重要的燃料,燃烧时间很长,长袖是把碗筷放到太阳下晒,晚饭时用长袖轻轻一擦,非常干净,大家见老牧民袖子常常油油发光就是这个原因。

大家也不用害怕草原用餐会用到这样的碗筷,现在草原接待中心都打了深水,洗碗是用清水的,不过确实草原条件有限,很多时候要我们只能克服,毕竟我们是去体验草原生活,做一天牧人。

右开襟这个作用,我想大家都能想的到,对,蒙古族是马背民族,右开襟方便上下马。

长长的腰带有什么作用:

用来保护小腹,还可以放一些小东西,男子扎腰带一般是扎在跨上,扎好后,上襟向外拽,让袍子嘟噜下来显的彪悍,女子则不同,扎在腰间,把上襟扯平,显出苗条的身材。

蒙古帽子主要有蒙古礼帽和草原帽俩种,礼帽是椭圆形,冒顶凹陷与蒙古袍相配显得文雅美观,一般在草原上只有扎沙克以上级别的人才能佩戴,扎沙克就相当于我们的村官,沙漠紫外线非常强,到时我们可以去蒙古银庄批发蒙古礼帽,那里厂家直销10块一顶,比景区便宜俩三倍。

草原牧民要是看到我们都戴着礼帽,他们就会以为来了一大帮领导来草原视察呢。

草原帽大家在电视里一定见过,元兵佩戴,尖顶遮挡风雪,俩边是鲜艳的飘带。

蒙古靴子分为布靴,皮靴,毡靴,实用不同季节。

靴子有个特别之处就是靴尖向上翘,原因是:

草原行走可以将草分开,不易摔到,穿靴子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镫,万一从马上摔下,不用解鞋带,直接把脚退出,不会出现意外。

配饰,女子一般特别喜爱金银珠宝首饰,耳环,手镯,项链,头饰会戴得全身都是,尤其重大节日,来显示自己巴特尔的能力。

男子佩戴蒙古刀,鼻烟壶,火镰子等。

汉族结婚讲究四床四被,配金戴钻,而蒙古族结婚讲究男戴佩饰,女戴头饰,男(蒙古刀、戒指、烟斗,鼻烟壶);女(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