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9822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83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1.docx

《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1.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1.docx

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1

第1课中国与西欧封建制度比较

“封建”这个词,追本溯源,“封”是起土界之意,“建”是植树的意思。

“封建”的原本涵义即是古代氏族部落在其居住地挖沟、堆土、植树、对外作为保护氏族或部落的藩篱屏障,对内作为采集和狩猎的区域场所。

“封建”作为古代氏族部落居住地的构筑形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全都同样存在过。

但是“封建制度”在中国和西欧却并不相同,不能混为一谈。

◆【探究的主要问题】【重要概念】

◆中国和西欧的封建制度有什么不同之处?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大一统

 

西欧封建制

封建制度的概念本来源于西欧,5~10世纪是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也叫封建化时期.中国没有封建化时期之说。

西欧的封建制度在11~14世纪是兴盛时期,14~15世纪则是其危机时期。

(1854年——1921年)

【历史纵横】

近代的大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先生在其1904年发表的一部译著,《社会通诠》(爱德华·詹克斯著)中,他第一次将feudalism(西欧中世纪普遍推行庄园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基本特征:

国家统治权力的分散、庄园制度和武士等级制、领主附庸制及其包含着的原始契约因素)译为“拂特封建制”或“封建制”。

 

土地制度方面,土地不可买卖,中央把土地作为采邑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它封给自己的臣下为采邑,层层分封,层层结成主从关系,形成像阶梯似的等级制。

这是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征。

封主有责任保护封臣,封臣必须忠于封主。

此外,西欧中世纪普遍推行庄园制。

所谓庄园,就是封建主凭借土地占有及超经济强制等权力形成的剥削农民的实体。

在庄园中,耕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

依附农民每周用3~4天无偿为庄园主耕种。

各户农民小块份地上的收获则归他们自己支配。

当庄园的范围和农业村落相一致时(这类庄园在全体中属少数),庄园经济还包括原属于本村的草地、牧场、池塘、森林等公共土地上的收入,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有的大庄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及专职手工业者。

一个大封建主往往拥有若干个庄园,各庄园统由总管负责,各管家须定期向总管报告经营情况。

庄园中的劳动者主要是各种不同身分的依附农民,尤以农奴占大多数。

半自由民的地位介于农奴和奴隶之间,份地世袭使用。

庄园主可以利用庄园法庭(一般由总管主持)审判农民并收取罚金,也可以根据本庄园的习惯向农民征收各种实物及货币等,这些成为庄园主收入的重要来源。

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 ,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

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9~13世纪。

在这里,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并不是完全是在农业家庭内部,而是以庄园为整体,这就使西欧的手工业容易脱离农业而成为独立的部门。

封建主对其领地上的农奴拥有行政和司法权力,这也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一大特点。

政治方面,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国王和百姓、封主和封臣都遵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

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

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

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

故封建制度下的王权是有限的,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互相制约,具有契约性质。

【资料回放】

爵位,它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在近代的一些国家中仍然继续沿用。

一般以占有土地的多少来确定分封爵衔之高低,主要可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五等。

这五个贵族爵位中,又根据其能否传给后代,分为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两类。

世袭贵族死后可由长子继承,终身贵族仅限本人活着时担任,死后其子不能承袭。

如英国的诗人拜伦的伯父是世袭贵族,他去世后,侄子拜伦获得了世袭的爵位。

_

因此,在西欧,封建制度一定不是专制,而只意味着分裂。

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可以独立地行使司法权、行政权、军事权,而王权有限,分裂割据是西欧封建制度下最正常的状态。

当西欧形成一个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时,才达到专制君主制,但这已不是封建制度,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了。

中国封建制度

中国的封建制度与西欧封建制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土地制度方面,允许自由买卖土地,地主占有土地多寡主要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不取决于政治上的等级特权。

除少量经营地主外,土地都是分租给佃户,形式一家一户的基本生产单位,即通常所说的小农业,小农经济。

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在我国也就成为完全以家庭为单位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

政治方面,相比较西欧封建制度只意味着分裂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封建制度则体现出了集权性和统一性。

集权性,即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

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身。

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战国时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

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制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

 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包括: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既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加强了对地方各级官吏和百姓的控制,这样就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正式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

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僚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议。

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大统一。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既是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的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是对古代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朝建立后,为处理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

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

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中国的大一统始于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

秦始皇扫灭诸侯、并吞六国、一统天下以后,就废除了长期沿用的封建诸侯制度,改行郡县制度,实行由上至下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秩序,形成了通贯全国的一统政治秩序。

此后,虽然历经多次改朝换代,政体、组织形式、统治者有过多次改变,但“大一统”一直是主导中国政治的根本原则,并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保持统一的状态。

一、课后测评

中国与西欧封建制度主要有何不同?

二、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比较中国与西欧封建制度还有哪些不同?

 

第2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西传的影响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项科技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这四大发明相继传入世界各地后,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探究的主要问题】【主要概念】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产生的主要过程是怎样的?

○指南针○造纸术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西传的影响?

○火药○印刷术

 

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

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

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历史纵横】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物体磁性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

《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

“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

”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

“慈招铁,或引之也。

”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

并认为:

“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

磁铁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

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

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

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

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

【资料回放】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

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

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

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

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

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

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北宋时期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

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

另一种是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记载的方法:

“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

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

”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

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

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

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

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在十二世纪以后传到了阿拉伯国家和欧洲。

指南针的西传为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大陆,完成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

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因为是用硝石、硫磺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火药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类爆炸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

古代炼丹家们利用早在汉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药物硝、硫,经过长期的炼丹实践,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发明了火药,并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纵火用的火药兵器。

经宋、元、明各代,火箭、火铳等各种火器已达到成热的程度。

【历史纵横】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

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

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

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枪炮的老祖宗。

(中世纪时期手持火枪的欧洲骑士)

八、九世纪时,和医药、炼丹术的知识一起,硝也由中国传到阿拉伯。

当时的阿拉伯人称它为“中国雪”,而波斯人称它为“中国盐”。

他们仅知道用硝来治病、冶金和做玻璃。

13世纪火药是由商人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国家的。

希腊人通过翻译阿拉伯人的书籍才知道火药。

火药武器是通过战争传到阿拉伯国家,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队使用了火药兵器。

公元1260年元世祖的军队在与叙利亚作战中被击溃,阿拉伯人缴获了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火药武器,从而掌握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

阿拉伯人与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火药兵器,例如阿拉伯人进攻西班牙的八沙城时就使用过火药兵器。

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

火药传到欧洲,使西方的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欧洲人又进一步把火药用于采矿筑路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造纸术也是最早传播到其他国家的。

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 、鱼网等植物原料,经挫、捣、抄、烘等工艺制成的纸,人称蔡侯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真正实用意义上的纸张开始出现。

公元105年这一年,被普遍认为是造纸术发明的年份。

【历史纵横】

 公元751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将军沙利会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

激战中,由于唐军中的西域军队发生叛乱,唐军战败。

怛逻斯之战后,唐军中的部分造纸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

沙利将这些工匠带到中亚重镇撒马尔罕,让他们传授造纸技术,并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第一个生产麻纸的造纸场。

从此,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

在怛逻斯战役中被俘的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的侄子杜环,后来辗转归国。

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提及中国工匠传授阿拉伯人造纸术的史实。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

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

源自中国的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大军迅速传到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

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公元12世纪,欧洲最先在西班牙和法国设立了纸厂,13世纪在意大利和德国也相继设厂造纸。

到16世纪,纸张已经流行于全欧洲,终于彻底取代了传统的羊皮和埃及纸莎草纸等,此后纸便逐步流传到全世界。

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前,欧洲人曾用羊皮进行文字记录工作。

在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信息的传播范围,造纸术的西传,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印刷术

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制造工艺成熟的造纸术发明之后,随着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以书籍为载体的文字信息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

聪明的中国人于是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

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

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就要重新刻起。

中国约在公元7世纪的初唐时期就已出现采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书  。

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刻印时间的印刷品。

 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在雕版印刷业已普及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它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烧后制成字印。

将一颗颗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经烧烤、压平等工艺制成印版后,便可印刷。

印版上的字印可取下反复使用。

这种活字印刷方法已具备现代印刷的基本过程——铸字、排版、印刷,比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制造的活字印刷工艺要早400年。

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继泥活字后,中国人又相继发明了磁活字、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等印刷方法。

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经中亚传到波斯,大约14世纪由波斯传到埃及。

波斯实际上成了中国印刷技术西传的中转站,14世纪末欧洲才出现用木版雕印的纸牌、圣象和学生用的拉丁文课本。

活字印刷技术也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

印刷术的西传,方便了书籍的流传,结束了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历史,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右一)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

 

一、课后测评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西传的影响?

二、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产生的主要过程是怎样的?

第3课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

中国古代传统的对外贸易商道包括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它远播了中华文明,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促进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探究的主要问题】海上“丝绸之路”的盛衰同中国古代各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关系。

◆【重要概念】海上“丝绸之路”,市舶司,“海禁”政策

中国海上运丝绸的宝船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海上丝绸之路

 

秦汉时期,我国政治统一,经济发展,为海外贸易奠定了基础。

海上商道,此时已经兴起,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载货的船舶从合浦郡的徐闻县(今广东湛江徐闻县)出发,航行五个月即可到达都元国(今马来半岛),再继续航行,可先后抵达邑卢没国,谌离国(今缅甸沿岸),然后弃舟步行十余日可到达夫甘都卢国(今缅甸蒲甘城附近),从此处再乘船航行,最后到达黄支国(今印度)。

回程从黄支国起始,利用季风,先到南边的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继续航行

可抵达中途的皮宗(今马来半岛),过皮宗后,转向东北航行回国。

这条航线,是我国开辟最早的一条远洋航线,以商品贸易为主,标志着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一直沿续到南朝未有改变。

南朝著名高僧法显就乘船走这条航线由斯里兰卡和印度回国,在他的著作《佛国记》中曾有记载。

为适应海上远洋航行,发展海外贸易,秦汉时期,我国即已开始建造海船。

今广州中山路曾发现秦汉时造船工场的遗址。

从造船平台推算,当时的造船工艺水平,已能建造长30米,宽5~7米,载重25~30吨的海船。

广州当时也是最早的海上对外贸易港口,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就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印度、波斯、大秦的海上贸易交往相当频繁。

据史书记载:

“海上每岁数至,外国贾人以通贸易”。

此时,泉州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海上对外交往的运输中转站,当时已有载货的海船从此地驶往南海诸国。

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为我国远洋运输和对外贸易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但此时我国经济中心在中原地区,陆上“丝绸之路”正处于繁荣时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渠道,加之人们抵御海上风险的能力有限,直接影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隋唐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增强,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随之,这条海上远洋航线也不断发展。

唐代的手工业生产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其生产的规模,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前代,其中以丝织品和陶瓷制品最为驰名。

具有千年悠久历史的丝织业,到了唐代,其品种、质地、花色均有显著提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丝织产品是用于对外贸易的。

此时,随着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

已不能适应唐代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

加之唐与东、西突厥之间的战争,阿拉伯与波斯灭萨珊王朝的战争,尤其是安史之乱后,陆地上的这条传统商道被崛起的吐蕃切断,这多少影响了陆上“丝绸之路”的通畅。

特别是隋唐以来,西部环境恶化,路途更加艰阻,加之陆地长途运输载重量有限,消耗大,效益低。

相比之下,海上远洋运输载货量大,消耗少,安全性高,效益明显的优势就凸现出来。

因此,为了适应生产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必然要发展海上商道,这些因素就必然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要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必须要建造能抵御海风海浪、安全性能高的远洋船只作为交通工具。

唐代,我国造船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当时造船工场遍及我国沿海的主要港口。

如山东的蓬莱;江苏的扬州、苏州、常州;浙江的杭州、绍兴;福建的福州、泉州;广东的广州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造船工场。

造船的工艺技术水平也有提高,当时而我国已全部采用木榫或铁构件来固定船体,并用桐油和灰抹缝的造船技术,使船只更加坚固耐用,抵抗风浪的能力大为增强。

甚至有的海船还设置了水密舱壁,提高了安全系数,扩大了装载面积,使船只更适应远洋航行。

唐代造船技艺的先进和造船业的发达,为远洋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资料回放】《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唐德宗贞元年间的宰相贾耽曾对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途经的港口、转向点,以及所需的时间作了详细的介绍:

即中国商船从广州出发,沿越南东海岸至马六甲海峡,由此往南,则经苏门答腊东南部至爪哇;往西,则出马六甲海峡,经尼科巴群岛到斯里兰卡,然后再沿印度半岛西海岸至卡拉奇。

在此可再分为两条航线,一条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沿东海岸到达幼发拉底河河口的阿巴丹和巴士拉。

另一条则沿波斯湾西海岸,出霍尔木兹海峡,经阿罗湾北岸的苏哈尔到也门的亚丁附近。

 

随着唐代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东西方的贸易有了较大发展,航行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船舶日益增多。

中国生产的丝绸、麻布、茶叶、铁器、瓷器、漆器等,沿着这条海上商路,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非各国。

而这些国家的特产,如象牙、狮子、香料、珠宝、珊瑚、琉璃等,也传人了中国。

频繁的中外海上贸易的交往,丰富了商路上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也繁荣了他们的精神文化。

这些物质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也见证了世界人民友好往来的友谊。

当时在波斯湾内各港口,如巴士拉、希尔等,中国输往欧洲的货物就在这些港口运转。

在西亚许多港口城市中,就有大量的中国瓷器、茶叶、丝绸等商品,还有中国的工匠。

同样,通过这条海上商路,西亚、非洲的先进文化也传人中国。

由于唐代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主导地位,名贵的丝绸是海上贸易中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商品,在海外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广阔的市场。

因此,近代以来,人们将这条海上商路形象生动地比喻为海上“丝绸之路”。

唐代,我国沿着这条海上商道西去的船只,多数从广州起程,而西方来中国进行贸易的海船,大都在广州运转。

所以为加强对外贸易管理,唐代政府始于广州设置市舶使,“掌海泊征榷贸易之事”。

据《中非交通史初探》一书记载: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港口桅樯林立,旌旗飘扬,巨舶进进出出,从广州开出的船每天多达十余艘。

”公元769年,李勉任唐朝广州刺史时,一年只有四五艘外国船只来广州进行贸易,可到了次年,海外贸易的船只急剧增加,一年到广州贸易的船只多达四十多艘。

在海外贸易经济的刺激下,广州市井繁荣,商贾如云,经商交易的人群熙熙攘攘,广州成为我国唐代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三、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宋代,陆上“丝绸之路”被西夏王朝所占据,中外贸易受阻。

南宋偏安江南,对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

此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