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TDLTE一体化微站外场测试规范73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9685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14TDLTE一体化微站外场测试规范7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614TDLTE一体化微站外场测试规范7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614TDLTE一体化微站外场测试规范7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614TDLTE一体化微站外场测试规范7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614TDLTE一体化微站外场测试规范7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14TDLTE一体化微站外场测试规范731.docx

《614TDLTE一体化微站外场测试规范7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4TDLTE一体化微站外场测试规范73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14TDLTE一体化微站外场测试规范731.docx

614TDLTE一体化微站外场测试规范731

版本号:

1.0.0

TD-LTE扩大规模试验

-一体化微站测试规范

 

目录

目录2

1范围1

2缩略语1

3概述1

3.1测试环境基本要求1

3.1.1测试场景1

3.1.2测试网络基本配置1

4室外补盲场景2

4.1覆盖测试2

4.1.1覆盖对比测试2

4.2吞吐量测试3

4.2.1单用户吞吐量对比测试3

4.2.2移动吞吐量对比测试4

4.3网络KPI测试5

4.3.1切换性能对比测试5

5室外覆盖室内场景6

5.1覆盖测试6

5.1.1穿透损耗测试(可选)6

5.1.2不同楼层的覆盖对比测试6

5.1.3发射功率对覆盖的影响测试7

5.2吞吐量测试8

5.2.1单用户吞吐量对比测试8

5.2.2发射功率对吞吐量的影响测试9

6室外补热场景10

6.1吞吐量测试10

6.1.1单用户吞吐量对比测试10

6.1.2移动吞吐量对比测试11

7编制历史12

TD-LTE一体化微站测试规范

11 范围

本测试规范定义了TD-LTE一体化微站外场测试的方法及内容,主要针对室外补盲、室外覆盖室内及室外补热三种场景,对比有无一体化微站目标覆盖区域的覆盖及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1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规范:

13 概述

13.1 测试环境基本要求

测试场景

a)室外补盲场景

Ø在TD-LTE规模试验两个宏站中间选择一个楼顶站点部署微站样机,天线挂高不超过20米,且采用定向天线朝向两个宏站的覆盖盲区(RSRP<-105dBm)

b)室外覆盖室内场景(室内补盲场景):

Ø在TD-LTE规模试验宏站覆盖区域中选择一个商品城大楼(楼高5层,层高5.5米),为确保商品城大楼室内为覆盖盲区,测试中将覆盖商品城大楼的宏站某个扇区关闭,且部署天线挂高不超过20米的微站;

c)室外补热场景:

Ø站址与室外补盲场景相同,天线挂高不超过20米,且采用定向天线朝向宏站的覆盖较强的方向(RSRP>-90dBm)

测试网络基本配置

在测试期间,除特殊要求的测试项外,网络典型配置如下:

表1测试主要配置参数列表

参数

配置方式

说明

测试环境

密集或典型城区环境

频点设置

同频点配置:

微站和宏站的频点可以设置为同频点,如使用试验网现有2.6GHz频点

同频点配置:

宏站使用2.585GHz(D1表示),微站使用2.605GHz(D2表示)

系统带宽

20MHz

帧结构

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

DSUUDDSUUD);

常规长度CP;

特殊子帧配置7(DwPTS:

GP:

UpPTS=10:

2:

2)DwPTS传输数据

CFI

3

下行子帧内控制信道占3个OFDM符号

天线模式

DL:

Mode2、Mode3自适应

UL:

SIMO

上行功率控制

启用

测试时需要说明功控包含哪些信道(如PUCCH,PUSCH,Sounding等)

HARQ

启用

AMC

启用

基站额定发射功率

2×20W(室外覆盖室内测试还需测试2×10W、2×5W)

小区切换方式

基于竞争

14 室外补盲场景

14.1 覆盖测试

覆盖对比测试

测试编号:

4.1.1

测试项目:

覆盖测试

测试分项:

覆盖对比测试

测试目的:

1.对比补盲一体化微站部署后,覆盖质量(RSRP、SINR等)提升情况

2.对比同频点配置和异频点配置补盲时覆盖提升情况

测试条件:

系统带宽20MHz。

终端支持20MHz。

帧结构:

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

DSUUDDSUU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

GP:

UpPTS=10:

2:

2),DwPTS传输数据

天线配置为上行SIMO模式;下行MIMO模式为自适应

L3数据为FTP上传及下载业务

测试小区:

在主测小区内选择之前路测相同的路线

GPS接收设备及相应的路测系统、电子地图等,可用于UE的定位;测试车一部,携带测试终端一部

测试步骤:

步骤1:

测试车携带测试终端、GPS接收设备

步骤2:

测试车从起点出发,补盲小区未部署前(或者关闭)以指定车速(中速)匀速沿着路测路线行驶,移动过程中记录RSRP和SINR和此时电子地图上的GPS坐标等参数

步骤3:

补盲小区中心频点设置为2.6G

步骤4:

补盲小区部署后重复测试步骤2

步骤5:

修改宏站的中心频点为D1频点,微站补盲小区的中心频点为D2,重复测试步骤2

测试数据记录与处理:

1、绘制RSRP和SINR随位置变化图。

2、对比部署一体化微站前和后的路测图

3、对比部署同频异频补盲的效果。

备注:

14.2 吞吐量测试

单用户吞吐量对比测试

测试编号:

4.2.1

测试项目:

单用户吞吐量对比测试

测试目的:

1、考察在空扰情况下单用户多点吞吐量,在小区不同地理位置/SINR下进行测试

2、同频点配置和异频点配置时,吞吐量对比

测试条件:

1.测试点:

主测小区内选择多个测试点:

除基本的1个“好”点、1个“中”点、1个“差点”,在补盲基站覆盖区域内选择某个居民楼场景楼前,楼后,小区广场某个地点,具体需要根据具体覆盖,选择多个样本点。

测试资源:

测试UE1部;

测试步骤:

网络配置:

上行/下行配置1、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进行如下测试:

步骤1:

邻小区开启,但不加扰;微站关闭时;

步骤2:

依次在选定的各个测试点进行测试,将测试终端放置在预定的测试点;

步骤3:

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下行FTP业务,稳定后保持30s以上;记录应用层吞吐量;记录RSRP、CQI、SINR、MCS、MIMO方式等信息;

步骤4:

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上行FTP业务,重复步骤3;

步骤5:

在不同测试点重复步骤3~4;

步骤6:

设置补盲小区的中心频点2.6G,微站小区打开

步骤7:

设置宏站的中心频点为D1,补盲小区微基站的中心频点为D2,重复步骤2-5

测试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测试中调度的RB数量,PUCCH/PDCCH开销,UECategory

记录测试点的地理位置,环境描述

实际结果记录如下:

测试点位置:

空载

L1速率

L3速

RSRP

CQI

SINR

MCS

MIMO方式

上行TCP

下行TCP

备注:

--

移动吞吐量对比测试

测试编号:

4.2.2

测试项目:

移动吞吐量对比测试

测试目的:

1)移动状态对吞吐量的影响,与未增加一体化微站进行对比。

2)同频点配置和异频点配置补盲的情况下,吞吐量的变化。

测试条件:

1.测试路线:

测试路线选择补盲前路测的路线,需要遍历主测小区主要区域,包含好、中、差点;

测试资源:

测试UE1部;

测试步骤:

网络配置:

上行/下行配置1、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进行如下测试:

步骤1:

将测试终端天线模式设置模式间自适应;步骤2:

未补盲前,或者关闭补盲基站条件下,将测试终端放置在测试车上,测试终端激活满buffer下行TCP业务,连续记录吞吐量、RSRP、SINR;

步骤3:

测试车以中速在预先选好的线路上行驶,要求遍历主测小区的主要区域,遍历区域应包含信号好、中、差的情况;

步骤4:

补盲基站部署正常,设置补盲小区的中心频点为2.6G,重复步骤1-3

步骤5:

设置宏站的中心频点为D1,补盲小区微基站的中心频点为D2,重复步骤4

测试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单UE的吞吐量、RSRP、SINR数据。

速吞吐量随时间变化图:

横轴表示路测路线距离,纵轴表示即时吞吐量;

对比补盲前后的移动吞吐量。

备注:

--

14.3 网络KPI测试

切换性能对比测试

测试编号:

4.3.1

测试项目:

切换性能对比测试

测试目的:

摸索补盲后切换性能,切换优化参数的设置

同频点配置和异频点配置补盲时的性能对比

测试条件:

1.基本配置:

见3.1.2节“测试网络基本配置”;

2.测试区域:

选择包括补盲覆盖区域和宏小区切换待

3.测试资源:

测试UE2部,测试中同时切换;

测试步骤:

网络空载:

步骤1:

增加相邻宏小区和微基站小区的邻区规划,根据覆盖调整小区功率和切换参数

步骤2:

设置补盲微基站小区的中心频点为2.6G

步骤3:

测试车2个终端建立连接,分别进行上下行TCP业务(采用FTP上传/下载一个大文件);

步骤4:

测试车应视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以中等速度(30km/h左右)在切换带匀速行驶,调整切换参数,使得当补盲小区RSRP大于宏覆盖小区约3db时,发生切换,并且切换前后的速率波动不大;记录补盲前后变化的参数,CRS功率,服务小区RSRP门限,邻小区RSRP绝对门限,Hysteresis、A3Offset,切换前后的RSRP,SINR和L1,L3速率。

步骤5:

设置宏站的中心频点为D1,补盲小区微基站的中心频点为D2,重复步骤3-4

测试数据记录与处理:

测试中应记录保存如下数据:

1、记录补盲前后相应基站信息,包括站高、天线角、下倾角、发射功率

2、记录补盲前后变化的参数,CRS功率,服务小区RSRP门限,邻小区RSRP绝对门限,Hysteresis、A3Offset,切换前后的RSRP,SINR和L1,L3速率

备注:

15 室外覆盖室内场景

15.1 覆盖测试

穿透损耗测试(可选)

测试编号:

5.1.1

测试项目:

穿透损耗测试(可选)

测试目的:

室外覆盖室内场景下,测试典型材质(钢混,砖混,玻璃)建筑物的穿透损耗;

测试条件:

1.室外站点覆盖室内场景

2.测试资源:

测试UE1部

3.测试区域:

测试楼层至少选择3个楼层,最低,最高楼层和中间楼层。

测试步骤:

网络空载:

步骤1:

终端开机在主测小区驻留,在1楼外墙选择1个测试点,记录外墙材质,在墙外记录终端接收RSRP11,到室内墙内对应位置记录RSRP12;

步骤2:

在1楼玻璃窗户或者门外记录终端接收RSRP13,在对应室内位置记录RSRP14

步骤3:

如果有其他材质可以测试对应的损耗,根据实际选点决定;

步骤4:

重复步骤1-32次,取平均值;

步骤5:

在中间楼层重复步骤1-4;

步骤6:

在最高层重复步骤1-4;

测试数据记录与处理:

测试中应记录保存如下数据:

1、记录相应基站信息,包括站高、天线角、下倾角、发射功率;

2、记录测试的层数,测试点的RSRP,计算不同材质的损耗,不同楼层对损耗的影响。

备注:

不同楼层的覆盖对比测试

测试编号:

5.1.2

测试项目:

不同楼层的覆盖对比测试

测试目的:

考察室外覆盖室内情况下,室内覆盖性能,摸索边缘指标情况下的渗入覆盖程度(RSRP,SINR);

测试条件:

1.室外站点覆盖室内场景

2.测试资源:

GPS接收设备及相应的路测系统、电子地图等,可用于UE的定位;测试终端一部

测试区域:

测试楼层至少选择3个楼层,最低,最高楼层和中间楼层

测试步骤:

网络空载:

步骤1:

关闭义乌商品城对应的小区,微基站未部署

步骤2:

终端被测楼宇内开机附着,在1楼选择1条路线,包括小区的好中差点,步行的速度,记录随时间变化的RSRP和SINR

步骤3:

选择中间楼层,重复步骤2

步骤4:

选择最高层(或者是覆盖的最高层)重复步骤2

步骤5:

部署微基站小区,微基站小区中心频点设置为2.6G,重复步骤2-4

步骤6:

宏站小区中心频点设置为D1,微基站小区中心频点设置为D2,重复步骤2-4

测试数据记录与处理:

测试中应记录保存如下数据:

1、记录相应基站信息,包括站高、天线角、下倾角、发射功率

2、绘制RSRP和SINR随位置变化的打点图。

备注:

测试中根据选点的情况决定天线的下倾角变化,如果楼层较高,也可以选择覆盖中间楼层,测试下倾角和覆盖楼层的关系。

发射功率对覆盖的影响测试

测试编号:

5.1.3

测试项目:

发射功率对覆盖的影响测试

测试目的:

考察基站功率设置为2×5W,2×10W,2×20W,室外覆盖室内情况下,室内覆盖性能,摸索渗入覆盖程度(RSRP,SINR);

测试条件:

1.室外站点覆盖室内场景

2.测试资源:

GPS接收设备及相应的路测系统、电子地图等,可用于UE的定位;测试终端一部

测试区域:

测试楼层至少选择3个楼层,最低,最高楼层和中间楼层

测试步骤:

网络空载:

步骤1:

20W的测试结果可以参考用例5.1.2;设置小区最大发射功率为2×5W(40dBm),CRS设置为9

步骤2:

终端被测楼宇内开机附着,在1楼选择1条路线,包括小区的好中差点,步行的速度,记录随时间变化的RSRP和SINR

步骤3:

选择中间楼层,重复步骤2

步骤4:

选择覆盖的最高楼层重复步骤2

步骤5:

设置小区的最大发射发射功率为2×10W(43dBm),CRS设置为12,重复步骤2-4

步骤6:

宏站小区中心频点设置为D1,微基站小区中心频点设置为D2,重复步骤1-5

测试数据记录与处理:

测试中应记录保存如下数据:

1、记录相应基站信息,包括站高、天线角、下倾角、发射功率

2、绘制RSRP和SINR随位置变化的打点图。

备注:

测试中根据选点的情况决定天线的下倾角变化,如果楼层较高,也可以选择覆盖中间楼层,测试下倾角和覆盖楼层的关系。

15.2 吞吐量测试

单用户吞吐量对比测试

测试编号:

5.2.1

测试项目:

单用户吞吐量对比测试

测试目的:

对比有无一体化微站时不同楼层多个测试点的信号质量和吞吐量。

测试条件:

1.室外站点覆盖室内场景

2.测试资源:

测试终端一部

测试区域:

测试点选择不同楼层的多个测试点,测试样本选择窗口,楼道,门口,和尽量均匀分布的测试点,每个楼层的测试点选择一致,利于不同楼层比对。

3.测试点应尽量均匀分布于主测小区的某个楼层;测试楼层至少选择3个楼层,最低,最高楼层和中间楼层

测试步骤:

步骤1:

邻小区开启,但不加扰;关闭微站小区情况下

步骤2:

依次在选定的测试点进行测试,将测试终端放置在预定的测试点;

步骤3:

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下行FTP业务,稳定后保持30s以上;记录应用层吞吐量;记录RSRP、CQI、SINR、MCS、MIMO方式等信息;

步骤4:

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上行FTP业务,重复步骤3;

步骤5:

在不同测试点重复步骤3~4;

步骤6:

在中间楼层,重复步骤3~4

步骤7:

在最高层,重复步骤3~4

步骤8:

设置微站小区中心频点为2.6G,选择相同的测试地点重复步骤2-7

步骤9:

设置宏站小区中心频点为D1,微站小区中心频点为D2,在相同的测试地点重复步骤2-7

测试数据记录与处理:

测试中应记录保存如下数据:

1、记录相应基站信息,包括站高、天线角、下倾角、发射功率

2、

测试点位置:

L1速率

L3速

RSRP

CQI

SINR

MCS

MIMO方式

上行TCP

下行TCP

备注:

测试中根据选点的情况决定天线的下倾角变化,如果楼层较高,也可以选择覆盖中间楼层,测试下倾角和覆盖楼层的关系。

发射功率对吞吐量的影响测试

测试编号:

5.2.2

测试项目:

发射功率对吞吐量的影响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不同楼层(低,中,高)内的信号质量,TD-LTE的好,中,差点的吞吐量情况;

测试条件:

1.室外站点覆盖室内场景

2.测试资源:

测试终端一部

测试区域:

选择和5.2.1相同的测试点:

测试点应尽量均匀分布于主测小区的某个楼层;

测试楼层至少选择3个楼层,最低,最高楼层和中间楼层

测试步骤:

步骤1:

邻小区开启,但不加扰;设置微站小区中心频点为2.6G,

步骤2:

设置小区最大发射功率为2×5W(40dBm),CRS设置9

步骤3:

依次在选定的测试点进行测试,将测试终端放置在预定的测试点;

步骤4:

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下行FTP业务,稳定后保持30s以上;记录应用层吞吐量;记录RSRP、CQI、SINR、MCS、MIMO方式等信息;

步骤5:

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上行FTP业务,重复步骤3;

步骤6:

在不同测试点重复步骤3~5;

步骤7:

在中间楼层,重复步骤3~5

步骤8:

在最高层重复步骤3~5

步骤9:

设置小区最大发射功率为2×10W(43dBm),CRS设置为12,重复步骤3-8

步骤10:

设置宏站小区中心频点为D1,微站小区中心频点为D2,重复步骤3-9

步骤11:

最大发射功率2×20W的情况可以参考5.2.1

测试数据记录与处理:

测试中应记录保存如下数据:

1、记录相应基站信息,包括站高、天线角、下倾角、发射功率

2、

测试点位置:

L1速率

L3速

RSRP

CQI

SINR

MCS

MIMO方式

上行TCP

下行TCP

备注:

测试中根据选点的情况决定天线的下倾角变化,如果楼层较高,也可以选择覆盖中间楼层,测试下倾角和覆盖楼层的关系。

16 室外补热场景

16.1 吞吐量测试

单用户吞吐量对比测试

测试编号:

6.1.1

测试项目:

单用户多点吞吐量

测试目的:

1、考察补热小区的分流作用

2、考察在同覆盖宏小区加载70%-80%情况下,微基站覆盖小区内单用户多点吞吐量

3、同频点配置和异频点配置时,吞吐量对比

测试条件:

1.测试点:

主测小区内选择多个测试点:

除基本的1个“好”点、1个“中”点、1个“差点”,在补热基站覆盖区域内选择某个居民楼场景楼前,楼后,小区广场某个地点,具体需要根据具体覆盖,选择多个样本点。

测试资源:

测试UE1部;

测试步骤:

网络配置:

上行/下行配置1、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天线模式设置为自适应,进行如下测试:

步骤1:

补热小区关闭配置

步骤2:

在主测小区内依次在选定的各个测试点进行测试,将测试终端放置在预定的测试点;

步骤3:

同覆盖宏小区,下行加扰70%-80%;

步骤4:

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下行FTP业务,稳定后保持30s以上;记录L1,L3吞吐量;记录RSRP、CQI、SINR、MCS、MIMO方式等信息;

步骤5:

切换带附近,同覆盖宏小区上行2个用户上行加载

步骤6:

测试终端在各个测试点进行满buffer上行FTP业务,记录L1,L3吞吐量;记录RSRP、CQI、SINR、MCS、MIMO方式等信息;

步骤7:

在不同测试点重复步骤3~6;

步骤8:

设置补热小区的中心频点2.6G,打开补热小区,重复步骤3-4

步骤9:

同步骤5加载位置,满足上行加扰70%-80%,在主测小区内重复步骤6

步骤10:

在不同测试点重复步骤8-9

步骤11:

设置宏站的中心频点为D1,补盲小区微基站的中心频点为D2,重复步骤8-10

测试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L1,L3吞吐量;记录RSRP、CQI、SINR、MCS、MIMO方式等信息;

实际结果记录如下:

测试点位置:

空载

L1速率

L3速

RSRP

CQI

SINR

MCS

MIMO方式

上行TCP

下行TCP

备注:

--

移动吞吐量对比测试

测试编号:

6.1.2

测试项目:

移动吞吐量

测试目的:

1)考察补热小区的分流作用

2)同频点配置和异频点配置补热的情况下,补热小区内移动吞吐量的对比。

测试条件:

1.测试路线:

测试路线选择测试路线,需要遍历主测小区主要区域,包含好、中、差点;

测试资源:

测试UE3部;

测试步骤:

网络配置:

上行/下行配置1、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进行如下测试:

步骤1:

将测试终端天线模式设置模式间自适应;关闭补热小区

步骤2:

同覆盖宏小区下行加载70%-80%;

步骤3:

将测试终端放置在测试车上,测试终端激活满buffer下行TCP业务,连续记录L1,L3吞吐量、RSRP、SINR;

步骤4:

测试车以中速在预先选好的线路上行驶,要求遍历主测小区的主要区域,遍历区域应包含信号好、中、差的情况;

步骤5:

同覆盖宏小区切换带处,2个UE进行上行加载,;

步骤6:

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上行FTP业务,重复步骤4;

步骤7:

设置补热小区的中心频点为2.6G,重复步骤2-3

步骤8:

同步骤5加扰点,2个UE上行加扰70%-80%,

步骤9:

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上行FTP业务,在补热小区预先选择的线路上行驶,连续记录连续记录L1,L3吞吐量、RSRP、SINR;

步骤10:

设置宏站的中心频点为D1,补盲小区微基站的中心频点为D2,重复步骤7-9

测试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单UE的吞吐量、RSRP、SINR数据。

吞吐量随时间变化图:

横轴表示路测路线距离,纵轴表示即时吞吐量;

对比同频点配置和异频点配置补盲时移动吞吐量。

备注:

17 编制历史

表7-1编制历史

版本号

更新时间

主要内容或重大修改

1.0

2011/1/13

完成初稿

1.1

2012/1/20

根据初稿讨论意见完成修订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