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9419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试题.docx

《江西省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试题.docx

江西省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试题

江西省2017年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试题

说明:

1.本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不要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鞠躬合辙押韵燕山(yān)出言不逊(xùn)

B.钟磬精血成聚折本(zhé)玲珑剔透(tī)

C.懊脑海市蜃楼逮捕(dài)相形见绌(zhuó)

D.奥秘粗制烂造羊圈(quān)藏污纳垢(gòu)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一刻,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老爷子带来了怎样的故事。

B.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C.下午,今年第一场春雨不约而至,降水量虽不大,但让城市一直干燥的空气湿润

了不少。

D.一群孩子被描述成见死不救的冷血动物,眼看着自己的老师呻吟挣扎却莫衷一是,

这种事,你简单的常识判断就很难站住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

B.中国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稳定,为维护其和平稳定发扬了“灯塔”

作用。

C.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时,我们也默默的看着她,连她握铅笔

的姿势。

D.在“互联网+”的大时代,互联网正改变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借助互联网平台,

运用互联网思维,迎来新的机遇,形成新的形态,融入当代生活。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

②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

③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

④“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⑤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

不我与。

A.④①②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⑤②③①④

5.与下列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能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吗?

B.愿她的魂灵永安在仁厚黑暗的地母怀里!

C.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她的魂灵永安在你怀里!

D.愿在仁厚黑暗地母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4分)

晚次鄂州①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③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④声。

【注释】①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

作者安史之乱时,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②估客:

商人。

③三湘:

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在今湖南境内。

④鼓鼙pí:

本指军中所用大鼓与小鼓,后也指战事。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云开雾散,可以望见远远的汉阳城;估计起来,这孤舟还须一日的路程。

B.商贾们白日睡觉,是知道风平浪静;船夫们夜里呼喊,才发觉水涨潮生。

C.鬓发衰白,与三湘的秋色交相辉映;离家万里,一片归心伴着明月前行。

D.我想起家业,早已随战争荡然无存;只希望再在江上,听到频繁的军鼓声。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

B.这首诗截取飘泊生活中的片断,反映了百姓穷困潦倒的社会背景。

C.“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是动中写静,静中写动的名句。

D.诗中流露厌战,伤老,思归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2题。

(12分)

陈策,建昌南城人。

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

其子与猾驵①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

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

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策请试以鞍,亢亢②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

其人曰:

“向见君帑③有之,今何靳④?

”策曰:

“然,有质钱⑤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

“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危整者,建昌南城人。

买鲍鱼,其驵舞秤权⑥阴厚整。

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

“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⑦我酒。

”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

又饮驵醇酒,曰:

“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注释】①驵:

zǎng马匹交易的经纪人,后泛指经纪人。

②亢亢:

刚直、硬。

③帑:

tăng储存钱财的库房。

④靳:

jìn吝惜,不肯给予。

⑤质:

质押的钱物。

⑥秤权:

秤锤。

⑦畀:

bì给予。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不忍∕移之他人。

B.官人∕疑策爱也。

C.亢亢终日∕不得被。

D.追鱼人数里∕返之。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谢()

(2)病()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2)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11.概括陈策所做的两件事。

(2分)

12.从陈策与危整两人身上,你获得了什么?

(2分)

(三)古诗文积累。

(8分)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3),日晚倦梳头。

(4)浊酒一杯家万里,。

(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一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有着同样意味,但前诗却成了众多仁人志士舍生报国的精神动力。

(6)自古隐士多愁思。

表面上他们豁达、洒脱,实则内心有着无限痛楚。

诸葛亮的“,”这句话,就道出了这种复杂感情。

(用诸葛亮《出师表》里的句子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17分)

树的事

①我的老家宅院里有一棵老枣树,父亲说他小的时候院里头就有,估计总得有上百年了吧。

而今,父亲已不在人世了,这棵老枣树依然蓬勃蓊郁,每年秋季都结出香甜的红枣。

②老枣树长在窗前,树身不高,也不很粗,中间裂开一条深深的树洞,树干60度倾斜着,像一个佝偻身躯的老人。

我小时候它就这样,过了50年,它还是这样,似乎岁月在它身上停止了迁延。

在我的记忆中,我家的鸡到了晚上,往往不回鸡窝睡觉,而是习惯飞到枣树上栖息。

我也喜欢登着树洞爬上枣树玩耍。

童年的喜好竟然与动物相同,实在有趣。

这让我想起人类的童年时期,我们的远祖最早也是筑巢而居,把家安在树上的。

唐尧时代有位隐士名“巢父”,即如此。

③树老了,就成了“神”,许多百姓给老树蒙上红布,供之香火,叩头膜拜。

《中山狼》载,东郭先生救了狼,狼却要吃他,东郭先生和狼商议要找“三老”评评理。

“三老”即老牛、老翁和老树。

在人们看来,老了就有通神的意思,孔子说老而不死是为贼,道家却认为活得久远是因为修炼得道。

人如此,树亦如此。

④去过山西的晋祠,那里有春秋时期留下的柏树,距今快3000年了,树身皲裂得七沟八壑,形状怪异,部分还补着水泥,树根也隆起地面,像老人的手青筋暴露,但树冠如伞,葱茏沃若,新叶碧绿,如新鲜的娇娘。

这是我见到的树龄最长久的古树了,也是我见到的最长久的生命体。

春秋时期的老子孔子早已化作尘埃烟云,而与他们同龄的树,“春秋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经无数次雷击、风摧、洪淹、地震、兵燹等无妄之灾,仍好好活着,老而弥坚。

⑤万物的寿命都有长有短,树也一样,树种不同,生命的长度也迥异。

凡是易成活、长得快的树都短命。

有一种树叫泡桐,几年工夫发面似的巨大粗壮,树身多汁,小时候淘气,拿小刀戳一下,汁液就流出来,像人的眼泪。

这种“速成”的泡桐寿命很短,不几年就枯死了,而且质地粗疏、弱脆,不堪大用。

但城市拿它做行道树倒也合适,树大叶阔,今天栽种,翌年就可享受绿荫了。

寿命最长的树种应该是松树柏树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人们祝福寿星常说“寿比南山不老松”。

它们多栽种在陵园墓地,祠堂寺庙,皇家园林,象征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黄帝陵,避暑山庄,武侯祠,清东陵西陵等故地旧地所在多有,古意森然,平添了一份岁月感、历史感和肃穆的气息。

松柏不仅常被人们赋予精神的象征意义,生活中也堪称栋梁之材,质地密实坚韧,不折不弯,盖房子做家具做寿材都是上好的木料。

⑥最文艺的树应该是柳树了。

柔媚,浪漫,伤感,多喻离别。

柳树特别容易成活,插个枝不久就冒牙了。

树的形状不够高大雄壮,有一种垂柳更是枝条柔软细长,婀娜婆娑,随风飘拂,颇像柔顺乖巧的女子,河边、田畴、井旁、房前屋后到处可见。

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开始,柳树跟诗人结下不解之缘,关于柳树的名句车载斗量。

诸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等等。

这里“杨柳”就是柳树,跟杨树没丁点关系,譬如“杨柳细腰”是说女人婀娜的腰肢,像摇摆的柳树,如果像杨树那样直挺挺,岂不大煞风景?

⑦我们生活的北方平原,最家常的树是杨树、槐树、榆树、柳树、枣树、桑树、椿树,还有桃李杏梨等果树。

农村长大的孩子,童年记忆的底色就是爬树攀高,抓知了,偷果子,找鸟蛋。

用树杈做弹弓,用树棍做皮牛,用树枝做伪装帽。

在食不果腹的饥馑年代,槐花、榆钱、树皮、树叶等都是救命的食材。

树木是人类的密友,甚至是生命的孵化器,人类是从丛林中走出来的。

没有树,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就是荒漠。

⑧那年去澳大利亚,第一次走进热带原始森林,那真是树的世界呀,密密匝匝,遮天蔽日,盘根错节,枝柯交错,仿佛走进了洪荒远古。

有树的地方,就有人烟,有树的地方,就有文明。

中华文明唐之前北方是中心,后来就移到南方了。

据说跟树有关。

唐之前,北方气候温暖,雨量丰沛,森林繁茂,不仅有母亲河黄河,河边林地还有大象出没,要不河南为什么叫“豫”呢?

字里有“象”,黄河边上还出土过大象的化石。

北方翠竹成林,所以才能就地取材、竹简作纸,书写青史,竹子绝对不会千里迢迢从南方运来。

后来,“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王朝更迭,大兴土木,战乱频仍,森林被毁,气候变得寒冷,北方不再适宜竹子生长,大象更是南迁。

文明也如候鸟找寻温暖。

比如宋代,大文人苏东坡、王安石、陆游、欧阳修等多是南方人。

即使如今,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文明程度就高,反之就低,树木稀疏,精神也荒凉了。

⑨庾信作《枯树赋》: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由树及人,生发对生命从葳蕤到肃杀的慨叹,表达出一种无奈、伤感、苍茫的情绪。

人的生命意识从来就有许多和自然界的树木联系在一起,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一树鹅黄到碧叶青青,从落英缤纷到枝桠萧条,一如人的生命年轮轨迹。

生生死死,枯荣寂灭,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茅盾见白杨而想起挺拔的哨兵,鲁迅把寒夜的枣树喻作孤独的战士,庄子欣赏不成材的樗安享自在,孔子在杏林筑坛授业,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李聃(老子)之李本就是一棵树啊。

⑩小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教我们画画,让大家画一个家。

大多学生的画面是这样的:

一座房子,旁边有一棵树,树的下面是人,树的上方是圆圆的太阳,房子前面有一只鸡或一只狗。

这就是我们的家,家园里怎么能没有树呢?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3-24)

14.第②④⑤⑥⑧⑨段分别写了树的什么事?

请概括之。

(6分)

15.指出第①自然段使用的写法并分析其作用。

(2分)

16.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

(4分)

①树木是人类的密友,甚至是生命的孵化器,人类是从丛林中走出来的。

(从修辞角度分析)

②文明也如候鸟找寻温暖。

(从句意方面解释)

17.综合全文,说说人类与树的关系。

(2分)

18.第⑩自然段写了什么?

有什么作用?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

(13分)

早起

①曾文正公说:

“作人从早起起。

”因为这是每人每日所做的第一件事。

②这一桩事若办不到,其余的也就可想。

记得从前俞平伯先生有两行名诗:

“被窝暖暖的,人儿远远的……。

”在这“暖暖……远远……”的情形之下,毅然决然地从被窝里窜出来,尤其是在北方那样寒冷的天气,实在是不容易。

惟以其不容易,所以那个举动被称为开始作人的第一件事。

偎在被窝里不出来,那便是在作人的道上第一回败绩。

③历史上若干嘉言懿行,也有不少是标榜早起的。

例如,颜氏家训里便有“黎明即起”的句子。

至少我们不会听说哪一个人为了早晨晏起而受到人的赞美。

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是众所熟知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祖逖是志士,他所闻的鸡不是我们在天将破晓时听见的鸡啼,而是“中夜闻荒鸡鸣”。

中夜起舞之后是否还回去再睡,史无明文,我想大概是不再回去睡了。

黑茫茫的后半夜,舞完了之后还做什么,实在是不可想象的事。

前清文武大臣上朝,也是半夜三更地进东华门,打着灯笼进去,不知是不是因为皇帝有特别喜欢起早的习惯。

④西谚亦云:

“早出来的鸟能捉到虫儿吃。

”似乎是晚出来的鸟便没得虫儿吃了。

我们人早起可有什么好处呢?

⑤我个人是从小就喜欢早起的,可是也说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只是我个人的习惯而已。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可是并不说有这好习惯的人即是好人,因为这习惯虽好,究竟在做人的道理上还是比较的一桩小事。

所以像韩复榘在山东省做主席时强迫省府人员清晨五时集合在大操场里跑步,我并不敢恭维。

⑥我小时候上学,躺在炕上一睁眼看见窗户上最高的一格有了太阳光,便要急得哭啼,我的母亲匆匆忙忙给我梳了小辫儿打发我去上学。

我们的学校就在我们的胡同里。

往往出门之后不久又眼泪扑簌的回来,母亲问道:

“怎么回来了?

”我低着头嚅嗫的回答:

“学校还没有开门哩!

”这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我现在想想,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性急。

到如今,凡是开会或宴会之类,我还是很少迟到的。

我觉得迟到是很可耻的一件事。

但是我的心胸之不够开展,容不得一点事,于此也就可见一斑。

⑦有人晚上不睡,早晨不起。

他说这是“焚膏油以继晷”。

我想,“焚膏油”则有之,日晷则在被窝里糟蹋不少。

他说夜里万籁俱寂,没有搅扰,最宜工作,这话也许是有道理的。

我想晚上早睡两个钟头,早上早起两个钟头,还是一样的,因为早晨也是很宜于工作的。

⑧我记得我翻译《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的时候,就是趁太阳没出的时候搬竹椅在廊檐下动笔,等到太阳晒满半个院子,人声嘈杂,我便收笔,这样在一个月内译成了那本书,至今回忆起来还是愉快的。

我在上海住几年,黎明即起,弄堂里到处是哗啦哗啦地刷马桶的声音,满街的秽水四溢,到处看得见横七竖八的露宿的人——这种苦恼是高枕而眠到日上三竿的人所没有的。

⑨有些个城市,居然到九、十点钟而街上还没有什么动静,家家户户都门窗紧闭,行经其地如过废墟,我这时候只有暗暗地祝福那些睡得香甜的人,我不知道他们昨夜做了什么事,以至今天这样晚还不能起来。

⑩我如今年事稍长,好早起的习惯更不易抛弃。

醒来听见鸟啭,一天都是快活的。

走到街上,看见草上的露珠还没有干,砖缝里被蚯蚓倒出一堆一堆的沙土,男的女的担着新鲜肥美的菜蔬走进城来,马路上有戴草帽的老朽的女清道夫,还有无数的青年男女穿着熨平的布衣精神抖擞地携带着“便当”骑着脚踏车去上班,——这时候我衷心充满了喜悦!

这是一个活的世界,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这是生活!

就是学佛的人也讲究“早参”“晚参”。

要此心常常摄持。

曾文正公说作人从早起起,也是着眼在那一转念之间,是否能振作精神,让此心做得主宰。

其实早起晚起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利弊,如是而已。

(摘自梁实秋《雅舍小品》)

19.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20.指出第④、⑧自然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分)

21.第⑤段中,作者举了韩复渠早起的事论证了什么观点?

(2分)

22.怎么理解第②段中“偎在被窝里不出来,那便是在作人的道上第一回败绩”这句话?

(2分)

23.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

(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4.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

”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欢喜的初次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

”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所以,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参阅上述文字,根据相关情境,完成下面学习活动。

(1)编写一句台词。

(1分)(10个字以内,应富有内涵。

三十年后,在大街上突遇你中学时的语文老师,一番客套后,你说:

“!

(2)续写。

(5分)(100个字以内,运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唉,这家书店又没有!

我可亲的《ХХХ》,你在哪里?

我拖着疲乏的身子向下一家书店走去。

……”

(二)写作(50分)

25.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补上适当的词或短语,使题目完整;

(2)文体自选,表达自由,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3)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信息试卷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A【解释】B项中“精血成聚”的“成”应为“诚”;“折本”中“折”的读音应为shéC项中“懊脑”的“脑”应为“恼”;“相形见绌”中的“绌”应读chùD项中“粗制烂造”中的“烂”应为“滥”;“羊圈”中的“圈”应读juàn

2.D【解释】“莫衷一是”的意思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用在此处语境不符。

此处应用“无动于衷”。

3.D【解释】A滥用关联词“所以”;B用词不当,“发扬”应该为“发挥”;C.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姿势”后面加“也模仿”。

4.C【解释】第②句当为首句,因为这句是总结性话语,给人物定调了。

5.A【解释】A句为疑问句,原句是祈使句,两句意思截然不同。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4分)

6.D

7.B

(二)(12分)

8.C

9.

(1)道歉

(2)坑害

10.

(1)我这东西是从质人手中买来的,怕不是真品,作个验证让你看。

(2)你想喝酒,何必去欺侮卖鱼的贫苦人呢?

11.追回当马卖给他人的骡子;不将质量不好的东西坑害他人

12.不贪便宜;为别人着想。

【参考译文】

陈策,建昌南城人。

曾经买一匹骡子,不被鞍或让人骑,或驮运货物,不忍心再到市上卖给他人,就叫人在村外草屋进行喂养,让它老死在这里。

他的儿子与奸诈的经纪人合谋,在这里经过的官人,有的马突然死去急着再买,他们就借此机会,故意将骡子的脊背磨破,牵到市上去卖,并且极力夸耀这匹骡子如何如何。

不久,就将它卖了出去。

陈策听说后,就连忙前去追赶,见了买主,如实地告诉不能让人骑乘驮运的实情。

官人听后,不禁产生疑虑,以为他是喜爱这匹骡子,便问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陈策让官人将鞍子放在骡背止,硬是折腾了一天,也没有放上,被骡子踢得一塌糊涂。

这时官人才明白了真情,从内心里对陈策发出了由衷的感谢。

陈策当即把钱退还给了官人,官人把骡子退还给了陈策。

又有一次,一个人到陈策家里去买质地轻软带有椒眼文饰的银器,陈策不卖给。

这个人有些生气,就问他道:

“我明明见你家中有这种东西,现在为什么不卖给我呢?

”策回答说:

“是啊!

我家存放的这种银器,时间已经很长了,我听说你买这东西是为女儿作陪嫁用的,怎么能用这样过期报废的货物来坑害你呢?

”说罢,就将家中所存的银器投进炽热的炭火盆中焚毁,并对买主说:

“我这东西是从质人手中买来的,怕不是真品,作个验证让你看。

危整,建昌南城人。

一天,他到市止买回鲍鱼,经纪人舞弄着称锤,故意多给秤了几斤,卖鱼人走后,经纪就对危整说:

“你只买五斤,我暗中给你称了十斤,你得请我喝酒”整听后,十分吃惊。

忙去追赶卖鱼的人,跑了几里才追止,把多给他的鱼,按重付给了卖鱼的人。

就把那位经纪请到酒店中饮酒,并对那位经纪说:

“你想喝酒,何必去欺侮卖鱼的贫苦人呢?

(三)(8分)(每空1分,共8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13.

(1)虫声新透绿窗纱

(2)寤寐求之(3)风住尘香花已尽(4)燕然未勒归无计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7分)

14.(6分)②我们的祖先把家安在树上。

④树的寿命远远比人长。

⑤树的寿命无论长短都有其价值。

⑥柳树是最文艺最有诗意的树。

⑧树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

⑨树木与人的生命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15.(2分)对比;突出了树的寿命长。

16.(4分)①比喻;将树木比成是人类的密友及生命的孵化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对人类诞生及生活所起到的作用巨大。

②人类文明也会像候鸟一样迁移;哪里气候温和适合竹子树木生长,人类文明就会迁移到那儿。

17.(2分)树木是人类的生命之所:

树木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18.(3分)写孩子们绘制人类理想家园;生动地表现了人类对树木的依赖及敬仰。

(二)(13分)

19.(2分)作人从早起起。

20.(4分)第④段使用了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早起是有好处的的道理。

第⑧段使用了举例论证(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早起有时很愉快有时也有苦恼的道理。

21.(2分)做人的品行比早起的习惯更重要。

22.(2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赖在床上不早起是人生的第一起失败”;从反面论证了早起的重要性。

23.(3分)一、(1-2)引出中心论点。

二、(3-10)从事实和道理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

三、(11)照应开头,重申中心论点。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6分)

24.

(1)示例:

①老师,您让我年轻了三十年!

②遇见您,真好!

(2)示例:

唉,这家书店又没有!

我可亲的《ХХХ》,你在哪里?

我拖着疲乏的身子向下一家书店走去。

进到店里,我快步冲到精品小说区,眼睛扫过一排排码得整齐的书,心里想:

“再找不到你,我就不再找了!

”忽然,我眼前一亮,《ХХХ》就静静躺在那个角落,身上布着层灰土,就像一个灰姑娘。

我的灰姑娘,遇见你多么不易,怎么也没想到能在这旮旯里找到你。

是啊,我的挚爱,对于他人也许就是垃圾。

(二)(50分)

25.按中考要求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