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高效表格式教案《口语交际》.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高效表格式教案《口语交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高效表格式教案《口语交际》.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高效表格式教案《口语交际》
教学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七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学案使用者
第周星期用
学习
目标
课(章节)学习
目标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围绕本组专题安排的,让学生讲讲人物故事,可以讲课本里的,也可以讲课本以外的,还可以讲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故事。
进行这一话题的训练,不仅在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同时是对本组课文学习的拓展和延伸。
习作
本次习作,安排的是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对于写人,学生并不生疏,关键是人物的特点要突出,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与手段
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人物故事的活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记录
1、谈话激趣
2、试说故事
3、再说故事
四、讲好故事
一、谈话激趣
1.我们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以及故事中接触了很多文学人物,说说哪些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就要来说说人物的故事。
二、试说故事
1.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轻声地说说他的故事。
2.请三位同学来说故事。
3.课堂评议:
有没有把故事说明白?
在学生的评议中随机归纳:
(1)说话是不是大声响亮;
(2)故事的事不是有头有尾;(3)故事的经过交待是不是清楚。
三、再说故事
1.根据上面讨论的标准,再次自由练习说故事。
四、讲好故事
1.听故事录音,想想哪些地方说得比自己好。
2.课堂交流。
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随机归纳:
(1)语言要口语化。
口语化是故事语言的特点,因为口语化的语言接近于生活语言,富有生活气息,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不会因为语言的障碍影响听众的注意力和对内容的理解。
(2)掌握好语气和语调。
讲故事的人要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在述不同的内容、描绘不同的情态时,都要运用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加以区别。
如果不是这样,语调平淡,再好的故事也吸引不住人。
(3)处理好语速和节奏。
讲故事,要快慢适度。
太慢,听的人不耐烦;太快,听的人把握不了故事内容。
要节奏鲜明,让人听起来清晰、连贯、悦耳。
(4)富有感染力。
运用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姿态、动作、表情等,把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形象地表达出来,把故事发生、发展的环境气氛渲染出来。
3.练习把自己的故事讲的形象生动,吸引听众。
4.举行讲故事比赛,由全班学生进行评判。
说说哪些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三位同学来说故事。
在学生的评议中随机归纳:
再次自由练习说故事。
把故事说给同桌听,互相评议,提出改进的意见,反复练习。
课堂交流。
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随机归纳:
(1)语言要口语化
(2)掌握好语气和语调。
(3)处理好语速和节奏。
(4)富有感染力。
学习目标:
本次习作,安排的是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对于写人,学生并不生疏,关键是人物的特点要突出,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记录
1、回忆人物,激活形象
二、快速作文,固定形象
一、回忆人物,激活形象
1.回忆本组课文中的几个人物,说说他们的特点。
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人也给你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
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清:
(1)这个人是谁?
(2)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3.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呢?
仔细回忆这个人的一些情况,比如做过的事,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
闭上眼睛,让人物在你的头脑里动起来,像放电影一样。
4.说说回忆起来的一些情况。
在学生说得过程中,教师可以追问一些关键的细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进一步清晰人物形象和特点。
但是不要把学生头脑中的人物概念化,而是要典型的形象的语言和行动。
比如:
他的习惯动作是什么?
他在这样的时刻说了什么?
他的手怎么放的……
二、快速作文,固定形象
1.读读本组课文中的一些人物描写的片断,简单的说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想想准备怎样来描写自己头脑中的人物。
3.课堂交流:
抓住人物的那些方面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可以用具体的描写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怎样写得更好。
4.学生作文,教师可以巡回指导。
说说他们的特点
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清
说说回忆起来的一些情况。
读读本组课文中的一些人物描写的片断,简单的说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堂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1、典型讲评,修改作文
二、互相评价,互相修改
一、典型讲评,修改作文
1.选择典型的作文。
教师在巡回的指导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要迅速判断学生作文中的普遍问题是什么,并选择带有这些问题的作文作为讲评的例文。
2.课堂评议。
评议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说说例文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把整篇例文都读完,再请学生评议;也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学生评议。
评议的重点是人物的特点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
怎么改?
一般包括这些方面:
(1)描写外貌,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异,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写,必须学会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灵活地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绍,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过程中多次描写,力求用较少的笔墨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职业、生活经历和个性等特点,给人以鲜活之感。
(2)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腔,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语言会更生动形象。
(3)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
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
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
(4)写人还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
3.学生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互相评价,互相修改
1.把写好的作文给同学看,请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2.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课堂评议。
评议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说说例文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
评议的重点是人物的特点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
怎么改?
.学生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学习目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记录
1、交流话题1
二、交流话题2
一、交流话题1
1.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
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
4.学生自由说。
5.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6.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说。
7.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从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质等多角度说出了他们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下面我们把对某个人印象深刻的同学集中在一组,让你们对这个人进行深入的讨论。
8.组成小组。
9.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
(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给其他组成员也留下深刻印象。
10.小组讨论
11.全班交流。
12.话题小结。
二、交流话题2
1.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
请结合具体的课文实例说一说。
3.按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描写进行分类交流。
4.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
5.小组交流,要求组员结合自己的作文实例说一说。
小组推荐最佳组员参与班级交流。
6.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学说说他们作文中方法运用的成功之处。
7.请同学们将自己运用写人方法写得最成功的一段话并附上自己的体会,交至语文课代表,语文课代表将这些语段分类,编成小报,在全班进行传阅交流。
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说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说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话题小结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学说说他们作文中方法运用的成功之处。
学习目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记录
1、导入新课
2、情境积累
3、小结过渡
四、学习成语故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课文运用了很多的方法刻画人物,如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生动。
这一课我们将积累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成语。
二、情境积累
1.出示成语,正确朗读
2.积累第一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
(外貌)
(2)教师给大家几个人名,试着用线与这些成语连连看。
黑旋风李逵文质彬彬
拳王泰森仪表堂堂
班级自选人名虎背熊腰
班级自选人名身强力壮
(3)预计中的课堂生成:
学生可能对于“文质彬彬”与“仪表堂堂”这两个成语所找的对象不同,我们引导学生体会“文质彬彬”主要是形象人文雅有礼貌,与外貌好不好看关系不大,而“仪表堂堂”则是形象人的外表好看。
(4)由这四个成语,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3.积累第二组成语
4.积累第三组成语
(1)请学生上台表演“点头哈腰”这个成语。
要求分别表演“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5.积累第四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
(语言)
(2)大家根据下面几段话的提示填上这两组成语,每个成语只允许用一次。
A.××(班级人名)在学校说话总是低声细语的。
B.王老师对我们真是和蔼可亲,当我们犯了错误时,她总是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道理,他讲得娓娓动听,大家都听得心悦诚服。
C.这个罪犯真狡猾,面对警察的提问,他巧言如簧,总是东拉西扯,将一些题外话说得滔滔不绝,当警察将一些证据放在他的面前时,他开始变得支支吾吾,在警察的一再追问下,罪犯张口结舌,只得交待了作案的全过程。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三、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成语,大家还说了不少,如果同学们能将这些成语在平时运用到作文或平时的交流中,那一定会锦上添花。
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人成语故事──入木三分。
四、学习成语故事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交流不理解的内容。
对《书断》、张芝等书法知识要作必要的讲解。
3.课文第几段是讲“入木三分”这个故事的?
(第二段)
4.再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等刻画描写,将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具体。
5.学生小组形式练习。
6.推荐代表在全班讲故事。
7.王羲之写字为什么能入木三分?
(勤学苦练)
8.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
课文第几小节介绍?
(第一节)
9.读一读这一小节,你有什么体会?
10.齐读最后一小节,用“入木三分”说一句话。
出示成语,正确朗读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
(神态)
(2)小组成员根据这四个成语表演。
(3)小组推荐最好的成员上台表演,让同学们根据他的表现说成语。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学生小组形式练习。
.推荐代表在全班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