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模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9215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模版.docx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模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模版.docx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模版

专业自评报告

(模版,讨论稿)

 

院系:

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负责人签字:

_____________

单位盖章:

___________________

 

1、专业背景信息

2、专业定位及目标

3、专业基础条件

4、师资队伍建设

5、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6、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

7、人才培养质量

8、专业特色

9、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1、专业背景信息

自评专业

信息

专业名称

所在学院/课部

授予学位

学制

院系网址

专业发展

历史沿革

 

专业负责人信息

姓名

电子邮件

办公电话

手机

职称/职务

学位/学历

从事教学经历

 

近4年承担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的情况

立项时间

项目名称

立项单位

其它

近4年教学获奖情况

 

近4年承担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情况

 

2、专业定位及目标

(1)专业定位、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专业建设规划与主要举措。

(2)培养目标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说明制定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简述本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关系,毕业生主要的从业领域及预期,社会竞争优势)

(3)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描述当前执行的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制度,包括基于的数据、数据来源以及收集的周期、主要评价人及身份、最近一次的评价结果。

描述最近一次修订,包括修订时间、改动的内容、改动的理由、参与修订的行业与企业专家以及他们发挥作用的方式与内容。

3、专业基础条件

(1)专业所依托学科在教育部学科排名情况,以及对专业的支持、支撑情况。

(2)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

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

描述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更新机制。

是否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能否满足教学需要进行评估和评价?

是否注重实验室开放?

综合性、设计性、特色实验的开设情况?

实验技术人员的数量与结构是否满足教学需要?

以表格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2.1本科教学所使用实验室状况

实验室名称

面积

开放方式和利用率

设备种类与数量

专职管理人员

主要用途

(3)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或实习点,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

描述相关经费与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实习指导书编写情况。

以表格方式提供以下情况。

2.2近4年实践基地或实习点的情况

基地名称

校外合作方

承担的

教学任务

学生在基地

考核方式

每年

进基地学生人数

xxxx

xxxx

xxxx

2.3近4年学生实际进入企业实践基地的情况

学生姓名

年级

实习基地

进入基地时间及期限

实习内容

成果

注:

本表指主要指工科学生进入企业合作基地,进行服务与工程实践教学计划实施的活动情况,不包含一般社会实践内容。

(4)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三下乡等)的情况。

(5)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

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提供有关计算机、网络、图书资料的基本情况数据。

描述资源管理与共享的有关管理规定与实施情况。

(6)专业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以列表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2.4近4年专业教学经费收支情况

年份

收入总数/万元

来源

数额/万元

支出项目

数额/万元

**年

国家

课程建设

地方

教学设备

社会

日常教学开支

创收

教改

其它

学生支持

其它

4、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生师比合理、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4.1教师队伍总体状况(单位:

人)

年龄

职称

35岁以下

36-45岁

46-60岁

60岁以上

合计

教师最高学位及毕业专业情况

博士

硕士

本专业

相近专业

其它专业

正高

副高

中级

其它

合计

注:

表中数据指当前在职的全职教师。

在职获得的学位用*标注;专业指最高学位专业,如最高学位是在职获得的,用“最高学位专业/最高全日制教育学位专业”描述。

4.2兼职教师状况

姓名

单位

专业职称

与职务

兼职

时间

承担的

教学工作

近4年实际工作量

xx学年

xx学年

xx学年

xx学年

注:

兼职教师是指有正式聘任承担教学计划内教学任务的行业或企业专家。

不包括不定期来做对学生没有明确考核的讲座的专家。

4.3近4年由兼职教师承担的课程

课程

名称

课程

性质

开设

年级

学分/

课时数

兼职教

师工作

量比例

考核

方式

学年

学生

人数

xxxx

xxxx

xxxx

xxxx

注:

课程性质:

必修/选修。

4.4本专业生师比

本专业全职教师人数

本专业兼职教师人数

本专业学生人数

本专业生师比

注:

兼职教师按0.5的系数折算;不包括不定期来做对学生没有明确考核的讲座的专家。

(2)专业教师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平、学术交流能力、职业发展能力。

可以文字描述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及专业能力。

以表格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4.5专业教师个人专业背景相关信息

姓名

年龄

学位

职称

毕业学校与专业

专业工作经历

来本专业工作时间

近四年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

注:

以上表格限本专业全职教师。

教师个人发展信息只用于判断教师能力是否适应学生培养的需要,因此每项下只限填写1-2项能代表最高水平的内容。

(3)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4.6专业教师近4年本科教学相关工作量:

姓名

年份

承担课程及授课时数

教学行政工作

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周)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学生指导

注:

每个教师按年份填写。

采用与前面关于教师状况表格中相同的顺序。

●描述专业如何要求与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

有什么明确的规定和措施?

取得了哪些成效?

●提供每位教师近4年内主持或参加学校及校级以上的教学研究项目清单、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清单、获得的教学成果奖的清单。

(4)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

描述专业如何要求与鼓励教师参与学生指导。

有什么明确的规定和支持、考核措施?

取得了哪些成效?

(5)教师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

描述专业如何检查和评价每个教师是否能满足教学质量的责任要求。

是否形成制度?

能否提供文档证明评价是定期进行的。

(6)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描述学院及专业在队伍建设方面的机制和措施,并提供该机制对于本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产生的积极效果相关信息。

描述本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包括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措施以及支持青年教师获取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制度和措施,并描述在这方面从学校得到的支持情况。

以表格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4.7近4年教师进修情况

姓名

国内进修

国外进修

4.8近4年新进教师教学培养与工作情况

姓名

入职时间

毕业学校与专业

首次承担的

课程与时间

培训方式

考察方式

其它承担

的课程

(7)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提供科研项目的清单、学术论文清单、专著、科研成果奖等清单。

描述教师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4.9近4年教师科研工作相关信息

姓名

承担的项目

代表性成果

注:

以上表格限本专业全职教师。

教师科研工作信息只用于判断教师能力是否适应学生培养的需要,因此每项下只限填写1-2项能代表最高水平的内容。

5、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1)改进专业建设的措施、新上专业建设措施。

(2)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及执行情况。

(3)课程建设规划情况。

●课程设置及总量能支持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提供完整的专业教学计划,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近4届所有学生的试卷及学生成绩分析。

●提供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以汇总方式列出必修课、选修课总学分。

列出实践教学的学分及占专业总学分比例。

描述关于学生选课的有关规定,满足对各类课程学分分布的要求。

●用矩阵形式表示课程支撑诸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描述课程体系设计与修订的过程与工作方式,描述最近两次教学计划修订参与的企业与行业专家名单、身份、参与方式和发挥的作用。

以列表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5.1近4年实践教学环节(不含课程设计)

环节名称

内容要求与教学方式

考核与成绩判定方式

5.2近4年每个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

内容与工作量要求

学分要求

考核与成绩判定方式

(4)近4年学生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成绩分布(分年度列出)

(5)校级及以上课程建设和课程称号获得情况(列表)。

(6)全英化课程教学/双语教学情况(课程列表)。

(7)本专业教材选用、国外原版教材选用及教师自编教材出版情况(描述激励与管理制度、相应的教材列表)。

6、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

(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

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环节、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描述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的架构与运行方式,包括每个环节的主要执行者与责任者。

以列表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

环节名称

质量要求的要点与考核责任者

考核基于的基本数据

考核周期、结果与相应的改进措施

形成的记录文档

(2)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

制订制度、过程实施规范、抽查结果良好。

列举以下信息。

6.1近4年毕业设计(论文)分类情况(如果不分类,则作为一类填写)

类别

分类基

本描述

对该类论文内容

的基本要求

该类论文所占%

xxxx学年

xxxx学年

xxxx学年

(类别指各专业自行定义的毕业论文类型,如工程设计、理论研究、试验研究、软件设计等)

●描述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控制机制,特别是如何保证达到标准中规定的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提供有关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考核的有关信息。

●提供近4年毕业设计(论文)清单,内容包括题目、类别、成绩、是否在企业完成、校内/外指导教师等。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

描述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包括组成部分,运行方式,覆盖面及频度、使用的载体,相关文档索引。

描述当前正在运行的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机制的内容,形式,成员构成及其工作方式,近两轮评价记录。

(4)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列举对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考核结果用于改进的措施及效果。

列举毕业生反馈中哪些信息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列举社会评价机制近4年内对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修订,以及目标达成度提升所发挥的作用,提供实例与相应记录。

7、人才培养质量

(1)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描述本专业当前生源基本状况;描述吸引优秀生源相应的制度与措施,包括学校的支持。

用列表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7.1近4年招生情况

年份

招生省份

招生数

学校分数线

本专业分数线

第一志愿录取比例

(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以列表方式提供下列信息(指导方式可分为:

学生咨询/定期宣讲/事件启动;指导频度是针对定期宣讲方式的。

收益人数为最近两年的数据,分学年提供):

7.2近4年学生学习指导

渠道名称

指导执行者

指导方式

指导频度

受益人数

xxxx学年

xxxx学年

7.3近4年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渠道名称

指导执行者

指导方式

指导频度

受益人数

xxxx学年

xxxx学年

7.4近4年学生心理辅导

渠道名称

指导执行者

指导方式

指导频度

受益人数

xxxx学年

xxxx学年

描述上述辅导的执行落实情况以及效果。

(3)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用文字说明本专业学生获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基本要求。

描述如何根据跟踪评估的数据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是否有学业预警制度,对受到预警的学生是否有帮扶措施。

以列表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7.5学生能力达成跟踪评估

评估目标

评估方式及内容

评估人

评估周期

形成的记录文档

附注1:

评估目标可以按照“社会能力”、“专业水平”、“专业能力”分类,这里主要是描述基本评价机制和方法。

附注2:

评估方式应该包括考试以及其它对学生能力与水平评估的方式,并说明如何确认这些方式及其结果能反映毕业要求。

7.6近4年毕业生就业状况。

年份

毕业生数

毕业率

获学位率

一次就业率

分类就业状况

附注:

分类就业状况可按照读研/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企/其它企业/入伍/出国划分;特定专业也可以按照行业性质划分企业。

(4)近4年本专业学生读研比例及出国情况。

(5)本专业学生的学风建设及学习效果。

(6)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施及获奖情况。

例举制度、措施及项目和获奖情况(项目及获奖可列表)

8、专业特色与专业优势(自行总结)。

9、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自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