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一化学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9179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高一化学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北京高一化学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北京高一化学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北京高一化学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北京高一化学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高一化学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北京高一化学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一化学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高一化学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北京高一化学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20年北京高一化学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6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15H22O5),该成果获诺贝尔奖。

青蒿素属于

A.无机物    B.有机物     C.氧化物     D.单质

2.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A.N、PB.O、FC.H、MgD.Na、Cl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稀硫酸B.氯化钠C.乙醇 D.铝

4.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葡萄糖B.油脂 C.淀粉D.苯

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KCl溶液 B.Fe(OH)3胶体C.蔗糖溶液D.KNO3溶液

6.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A.氟B.氯C.溴D.碘

7.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H2SO4B.NaClC.MgCl2D.NaOH

8.合金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

青铜雁鱼灯

B

光导纤维

C

.航母甲板(钢)

D

潜水器外壳(钛、铝等)

9.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F

B

Cl

C

Br

D

I

10.下列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C=C—)的是

A

B

乙烯

C

D

乙酸

11.我国合成氨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氨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一定条件下,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g)+3H2(g)2NH3(g)。

下列能充分说明该反应

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

N

2

H

2

N

H

3

的浓度相等

C

N

2

H

2

N

H

3

的浓度不再变化

D

N

2

H

2

N

H

3

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12.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

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C

锌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片上

发生的反应为

Cu

2+

2e

===

Cu

13.作为一种新的灭菌保鲜技术,辐照已成为当代科技兴农的重要手段,例如利用对粮、蔬、果、肉等进行灭菌。

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

27

B

中子数为

6

0

C

质量数为

87

D

核外电子数为

33

14.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B

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

氯甲烷

C

乙烯与溴反应生成

1,2-

二溴乙烷

D

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

15.下列方法能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

A

观察颜色

B

通入酸性

KMnO

4

溶液

C

通入水中

D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1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核

外电子数

18

B

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C

属于阳离子

D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17.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S

黄色固体

B

Cl

2

有氧化性

C

Na

银白色固体

D

HClO

只有酸性

19.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影响了氮循环中的物质转化,如

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固氮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

硝化过程需要有氧化剂参与

C

.同化

过程,

氮元素

从有机物转移至无机物

D

.反硝化

过程有助于

稳定

N

2

在大气中的含量

 

20.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验纯

点燃

甲烷气体

B

将浓硫酸

倒入水

进行稀释

C

在集气瓶口上方扇闻气体

D

将过期的化学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

CO

的质量为

28g

·

mol

1

B

1

molCl

2

的体积为

22.4L

C

0.

1

mol

·

L

1

NaOH

溶液中含有

0.1

mol

Na

+

D

36gH

2

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

6

×

6.02

×

10

23

2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硝酸银溶液

Fe

Ag

+

===

Fe

2

+

Ag

B

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

8H

+

2

NO

3

===

3Cu

2+

+2NO

4

H

2

O

C

碳酸钙与稀盐酸:

Ca

CO

3

2H

===

Ca

2+

CO

2

H

2

O

D

.稀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

2

H

SO

Ba

2+

2

OH

===

2

H

2

O

Ba

SO

4

24.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对应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盐一定是

Na2CO3

B

将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有无色变为蓝色

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

D

将点燃的氢气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火焰呈苍白色,且有大量白雾产生

氢气和氯气反应为放热反应

25.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海水制取蒸馏水

B

.分离水和乙醇

C

.除去水中的泥沙

D

.用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1.(3分)补齐物质及其用途的连线。

物质

用途

A.

B.乙烯

a

.工业制冷剂

B

.液氨

b

.植物生长调节剂

C

.次氯酸钠

c

.营养物质

D

.葡萄糖

d

漂白剂

2.(3分)选择完成下列实验的装置。

①②③

(1)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用(填序号,下同)。

(2)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NH3,用。

(3)自来水制备蒸馏水用。

3.(4分)化工厂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利用的反应如下。

8NH3+3Cl2====N2+6NH4Cl

(1)作还原剂的物质是,氯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或“降低”)。

(2)若反应中每生成6molNH4Cl,则消耗Cl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4.(3分)硫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元素之一,硫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1)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是工业制硫酸的反应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浓硫酸常用作气体干燥剂,利用了浓硫酸的(填“吸水性”或“脱水性”)。

(3)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原因是。

5.(4分)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1)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中,硝酸体现了(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集气瓶收集到无色气体,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4)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反应生成的是该气体,他的理由是(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

6.(8分)阅读下面短文。

光的散射与丁达尔效应

光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的介质时出现偏离原来传播方向,而沿侧向传播的现象,称为光的散射。

在暗室里,将一束经聚集后的光线投射到胶体系统上,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一条明亮的光路,这就是丁达尔效应。

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光的散射。

表1分散系对可见光的不同作用

溶液

胶体

浊液

光路示意图

对光的主要作用

透射

散射

反射或折射

当入射光的波长略大于分散相粒子的直径时就发生光的散射。

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60nm的范围,略大于一般胶体粒子的直径(1~100nm),因此当可见光束投射于胶体时,就发生光的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

对于溶液,分散质分子或离子更小,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而当可见光束通过浊液时,由于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2)制备Fe(OH)3胶体,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5~6滴饱和的_____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

(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填序号)。

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c.胶体的胶粒带有电荷d.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4)CuSO4溶液无明显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分)浓硫酸和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

 

(1)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3)能证明装置中存在CO2的现象是。

(4)将木炭与浓硫酸共热后得到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得不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填序号)。

A.品红溶液B.滴加酚酞的氨水C.Ba(OH)2溶液D.溴水

8.(10分)为探究H2O2、SO2、Br2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打开

A

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A

中有气泡产生,

B

中红棕色溴水褪色,

C

中有白色沉淀

ii

C

中沉淀加入盐酸

C

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iii.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1)A中发生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3)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

H2O2>SO2。

①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待排净装置内空气后,关闭弹簧夹,再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

②丙同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在B和C之间增加盛放CCl4的洗气瓶D,丙同学的目的是。

③将乙和丙同学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

氧化性H2O2>SO2。

(4)iii中滴入少量H2O2没有明显变化。

提出假设:

观点1:

H2O2的量少不能氧化Br—

观点2:

B中有未反应H2SO3

为验证观点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5)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

H2O2、SO2、Br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