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9146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docx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docx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教育管理专业本科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学员姓名:

何恒刚

学  号:

*********

指导教师:

专  业:

教育管理(本科)

年  级:

2004年秋季

学  校:

淄博广播电视大学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姓名:

***

摘要:

据报道,自1994年以来,全国中小学入学率逐年提高,在校生辍学率逐年下降,但是近年农村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又连年回升。

"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形势使很多毕业生和家长看不到巨额回报的希望,"读书无用论"在贫困家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重新抬头,中学辍学率不断攀升。

造成学生辍学的原因既有家长和学生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时要从培养和发挥农民自身作用以及国家政策两个方面去考虑。

关键词:

农村中学;辍学;厌学心理;经济困难

 

前言………………………………………………………… 1

一、我个人认为致使学生辍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

(一)家长的失望心理………………………………………………………  2

1、"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的丢失…………………………2

2、"读书无用"思想抬头………………………………………………………2

3、经济困难………………………………………………………………………2

(二)学生的厌学心理…………………………………………………………3

1、基础差而厌学…………………………………………………………………3

2、缺乏理想而厌学………………………………………………………………3

3、受辍学学生影响而厌学……………………………………………………3

4、自己不想读书而辍学的……………………………………………………4

5、因对教师在某些事情上处理不当而受气想辍学…………………4

(三)教师的随意心理…………………………………………………………4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难教而随意…………………………………………4

2、各种压力太大精力不足而随意…………………………………………5

3、待遇悬殊而随意………………………………………………………………5

(四)社会的谋利心理…………………………………………………………5

1、老板"喜欢"招用童工…………………………………………………………5

2、部门"喜欢"多办证……………………………………………………………6

3、领导"喜欢"多赚外地的钱…………………………………………………6

二、导致辍学的原因找到了,如何解决农村辍学问题呢?

……6

(一)我认为:

培养和发挥农民自身作用……………………………6

(二)从政策的角度看…………………………………………………………8

三、总结………………………………………………………………………………11

参考文献……………………………………………………………11

 

自我参加工作以来,每年许多的学生从我的班里无声地消失,流入到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庭中去。

尤其开学的时候,高高兴兴的迎接度假归来的同学们的时候,却痛心地看见有的同学却背着物品怏怏地走出了校门。

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不愿看到的。

据报道,自1994年以来,全国中小学入学率逐年提高,在校生辍学率逐年下降,但是近年农村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又连年回升,去年已经达到5.47%。

即使每年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3%,一年也有100多往人辍学,事实上绝不止100万,数以万计的没有接受义务教育的人进入劳动者的行列,这将对我们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现代化生产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这一群体就像早产的婴儿,带着许许多多先天不足的走向社会他们缺少各种应有的抗体和抗病能力,很容易被社会上各种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病毒"所感染。

现在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问题严重困扰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甚至贻误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如何解决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问题?

细想想,我们、家长、社会做的够吗?

致使这么多学生辍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有专家称供养一个大学本科生毕业需要4万到6万元,是一个农民35年纯收入的总和,但"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形势使很多毕业生和家长看不到巨额回报的希望,"读书无用论"在贫困家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重新抬头,中学辍学率不断攀升。

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基础教育也要面临危机。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执法检查中了解到,引起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缴不起杂费和书本费;二是现行初中教育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不适应农村的实际需要,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继而产生厌学,家长也失去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

一、我个人认为致使学生辍学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的失望心理

1、"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的丢失。

中专取消了国家包分配的制度,实行了"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

农村有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花了钱去上学又不能找到工作,不如趁早回乡劳动或者外出打工挣钱。

2、"读书无用"思想抬头。

农村学生家长实惠心理特别突出,他们看到一些上过职中的农村青年,与没有读过书的人似乎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些读书人甚至还染上许多坏习惯,于是他们发出"读书有何用"的感叹。

3、经济困难。

因家庭困难而无力支持他们继续读下去。

虽然现在社会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有些地区还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农村的许多地方仍然生活水平极低,年收入仅几百元,仅这一点微薄的收入怎能应付如今不匪的读书费用,纵然他们成绩优秀,也不得不放下手中心爱的课本,走出校门。

针对这一点,就需要老师做多方面的工作,最好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

虽然在校期间老师也主动问过有一部分学生家里的情况,但很多学生由于羞于家里的窘况,不给老师说实话,甚至到不得不离校时也不给老师反映真实的情况。

有一次我班一女生辍学了,我去家访,她的家可以说徒有四壁,没有一样现代化的家什,由于家有三人读书,仅靠她母亲和患病父亲种地已难以维持下去。

如果不是亲自走一走,我也不会相信现代社会居然有过着80年代生活的人。

家访后,我心中有了数,首先劝其入了学,在以后的社会救助把她作为重点对象,生活上给以照顾,让她体会到了社会的关爱,全面减轻了她的心理压力,她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了。

(二)学生的厌学心理。

1、基础差而厌学。

实施义务教育后,取消了留级,导致初中生基础参差不齐,凡进入职业中学的学生有80%的人基础差,有些是上普通高中无望的,更有甚者是被普通中学"遗弃"的……但在生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职业学校不得不接纳这些学生。

进入职业高中后,学科增多,知识增加,专业性又强,许多学生确实无法接受课程内容,势必丧失了读书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2、缺乏理想而厌学。

农村学生由于社会环境的局限性,他们对国家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不了解,对自己将来到底要做什么感到迷茫,总认为自己早晚也得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于是丧失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得过且过,在学校玩够了就辍学回家。

3、受辍学学生影响而厌学。

在贫困地区,由于各自的特殊原因,学生辍学在所难免,先辍学的学生走入社会,不像在学校读书那样要受学校、老师的约束,有的辍学青少年,加入了打工队伍,离开落后的家乡,奔赴经济发达的地区,逢年过节回乡还摆阔气。

于是那些读书无兴趣的在校生就受其影响,也跟着跨出校门,走入社会寻求实惠,满足自己的眼需要。

4、自己不想读书而辍学的。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需要随时观察,因为这类学生,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表露出他们的想法。

比如看书没劲,无精打采,这类学生多数不爱听教师的话,叛逆意识特别强,因为他们不想受制于教本和教师,穿着打扮也比较时尚,他们受到了社会的严重影响,已经把拥有金钱作为最大幸福,总是想早些融入社会,期望象少数早日融入社会而发迹的青年一样,以致心思不再放在学习上而淡化求学的意识,这样的学生需要老师及时及早地找到他们谈心,从侧面多给他们讲解人的社会价值方面的道理,经过稍微频繁的多次交流,学生就会把心思留在学习,也就不会流失。

5、因对教师在某些事情上处理不当而受气想辍学的,中学生是尚未成年的,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辨别能力开始增强但尚未成熟,对于教师在某些事情善意的处理上有些不理解。

比如,有几个学生经常调皮,有一次又犯了,于是,我在窗外假装打了一个电话,请他们家长必须马上赶到学校,他们就怕了,并商量一起出走,我假装不知道找到他们,告诉他们如果真正认识到了错误,就叫他们的家长不来了。

他们与我作了深刻交谈,认错态度较好,事后再也没犯过了。

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时,应该尽量公平,要学生感觉老师没有偏袒别人。

当然,对于学生的处理绝不能用体罚和变相体罚,那样给学生留下的伤痕是很深的,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甚至离校出走。

(三)教师的随意心理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难教而随意。

由于职业学校生源短缺,只要愿意上职校的青年都被接纳,由此导致一个班几十名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异很大,教师既要按教学对难以解决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只有首先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尽量顾及大多数学生,而对那些文化基础太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的"少数"学生就难以顾及了,只好任其发展,逐渐"淘汰"。

2、各种压力太大精力不足而随意。

由于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既要提高学历,又要接受各种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还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还要搞一些家务,这样头绪繁多,忙忙碌碌顾此失彼。

因此,教师也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调查了解学生,关心帮助学生,个别辅导学生,也就没有时间去深钻教材,细研大纲了,更谈不上研究教法、探讨学法了。

3、待遇悬殊而随意。

近几年来,教师工资从纵向看的确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从横向上比教师始终没有摆脱"清贫"与"辛苦"。

工作十多年连一套房都住不起,再加上职业教育在贫困地区还处在"初级阶段"预处理源不足,收费又低,办学条件差,办公经费紧缺,哪有经费改善教师待遇。

这一切不能不引起部分教师对事业的动摇和失望,从而导致工作随意。

(四)社会的谋利心理。

关心、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都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在落后的贫困地区,有些部门在对待辍学的未成年学生时,就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和社会义务,不是帮助动员辍学学生返回校园,而是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大开绿灯。

1、老板"喜欢"招用童工。

因为一是这些年轻人无家庭负担,工资多少不过分计较,不像养家糊口的成年人必须工资待遇较高才干;二是这些年轻人的思想单纯,想用就用,不想用就辞退,不像成年人那样要过问理由;三是这些年轻人做事爽快,好事坏事只要给钱就干,违法生产假冒产品也不管,不像成年人那样能分辨事非。

2、部门"喜欢"多办证。

根据有关规定,外出务工人员须持有《身份证》、《计生证》等有关证件,但作为这些辍学的未成年人之所以能外出打工,就是因为他们在有关部门办理了正规手续,那些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也不询问办理手续的人是否是成年人,是否已接受完义务教育,只要有人办理他们就尽量办,越多越好。

因为每办理一个证就可以收取一定经费,办理的人越多收入就越大,所谓"多出效益"。

3、领导"喜欢"多赚外地的钱。

落后地区,要想农民每一年都能增产增收是有一定困难的,近年来,各地已将劳务输出人员所赚回的钱列入了农民纯收入。

于是鼓励农民外出打工,赚取收入。

所以,外出的人越多越好,管他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只要能赚到钱就行,每年统计上报时就可以响亮地说:

"农民人均纯收入又增加了多少多少","政绩"也就出来了。

二、导致辍学的原因找到了,如何解决农村辍学问题呢?

(一)我认为:

培养和发挥农民自身作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一,解决农民子女辍学弃学问题,应该必须着眼于农民自身的"内因"作用的发挥和培养。

首先,要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许多孩子正是因为被学杂费"排除"在校门外的。

根据中央教育文件的精神和专家学者的观点,以下措施对农民增收更有前景:

一是应引导、支持农民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优质、特色、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以尽快实现农业生产增值增收。

二是应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特别是从收入待遇方面处理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突出矛盾。

三是应加快推进城市化,扩大城市就业,让进城农民成为中国城市化的直接受益者。

第二,应进一步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优生优育优学。

在农村超生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不如计划生育家庭的明显态势下,计划生育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可在农村家庭中,一对夫妻超过两个,多至三、五个孩子的现象并不少见。

这对本来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生活加重子女上学的负担是相当沉重的,由此而引发辍学弃学问题便成为一种必然。

为此,我们应该大力普及一夫一妻一孩的农村家庭观念。

在大多数地方,第一胎是女孩的话,可以再生第二胎。

第一胎是男孩,则最少不再生。

这是被事实已经证明且家喻户晓的很现实很科学的一种做法。

例如成都、西安、重庆三地有关部门近3年的调查显示,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呈现明显的正比,学历越高,收入水平也越高,拥有大学本科学历者的收入是小学学历者的3倍以上,是从未上过学者的9倍。

第三,教育农民正视投资子女教育的风险,牢固树立教育起家治国的思想。

供子女上学、投资子女教育有风险吗?

问题是如何看待风险。

《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包括学杂费、书本费、校服费及在校吃住费、往返交通费在内的"教育费",西部地区每个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分别一年为421元、1296元、2805元和8586元。

如2003年,西部的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入分别为2265元、2096元、1691元、2043元、2106元,全国平均2600元。

在有一至两个孩子上小学和初中的情况下,农村家庭是可以承受的,辍学弃学问题应是个案。

如果两个子女年龄间隔六岁的话,农村子女上不起高中的观点也不成立。

至于上大学,农民家庭当年的收入是不够的,若依赖于多少年的积累,借贷的问题发生有可能只会在有限数量的家庭而不会过于多。

因此,教育农民重视孩子的上学问题是很必要的,也是能达到一般农村家庭子女不会辍学目的的。

子女若能上大学,虽然有一些因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改变不了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但大多数人会获得与学历相应的收入,是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变身份和地位的,是能给家庭的发展带来机遇和希望的。

毫无疑问,过分强调子女上学投资教育的风险,只会衍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农民家庭应该清楚孩子读书对修身起家治国的作用。

仅从修身齐家来讲,越是农村家庭,越是农村贫困家庭,越应更为重视子女的教育。

第四,应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法制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依法制止农村辍学弃学问题发生蔓延。

我们国家制定和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少年儿童都必须完成为期九年的义务教育,即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

若当农民们意识到不让子女们完成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自己应负法律责任并受到社会谴责时,农村辍学失学问题就会解决得更快更彻底。

所以,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应广泛深入宣传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法规知识,提高农民对教育的法制素养,增强农民对教育的法律意识。

这是解决农村辍学弃学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和措施。

(二)从政策的角度看,为保证完全义务教育的成效和质量,保证每一个农民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需要国家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实行寄宿制初中教育。

调整农村初中布局,根据地域分布,合理设置初中。

凡是进入初中的学生,一律实行寄宿制。

农村地域偏僻,居住分散,交通不便。

让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每天坚持往返十几公里于家庭和学校之间,是相当困难的,这也是以往导致初中生流失的一个原因。

寄宿制初中教育,我们曾有很好的经验。

当时比现在困难得多,但由于我们坚持了寄宿制,从而保证了基础教育的良好质量。

现在实行寄宿制,对一些农民家庭同样是困难的,但只要能保证教育质量,农民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把让孩子读好书放在第一位。

这里的关键是寄宿制教育能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教育,能给学生一些什么样的知识。

第二,国家应实行计划单列投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为保证寄宿制初中的教育质量,国家应设专项资金,对农村寄宿制学校进行分期分批的建设。

也可采取国家投入与地方配套的方式,或城乡一对一帮扶的方式以及其他一些方式,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尽快展开。

寄宿制学校建设应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甚至是软件比硬件更重要。

软件包括优质的教师队伍重组、新教师的引进与培养、优秀校长的选聘、学生的管理以及一系列与寄宿制配套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等。

我们可以把农村寄宿制中学的建立看成是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的世纪性工程,它的出现将解决数以亿计的农民子弟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解决学生的流失问题。

因此,它的价值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三,国家应实行城市中小学教师"农村服务期制",支援农村寄宿制初中和小学提高教育质量。

现在,实行城市教师"农村服务期制"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医学界,多年来一直实行着城市医院帮助农村医院的对口支援制度,医生必须定期到那里服务。

2003年,中医界又规定,获得中医师资格证书者必须到农村医院服务一年。

同年,教育部实行了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程,现在这些高校每学期都派出教师到对口支援的学校任教,同时接受这些学校的教师来校进修或攻读学位。

城市中小学教师的农村服务期制,服务时间可以灵活多样,最长以一年为限。

这种方式所以可行,是因为它属于支援性质。

服务者在服务期间,编制、工资、待遇等与在校教师一样,甚至可以将到农村服务作为学校对教师的一种激励。

城市教师下农村,不仅带去了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与教学,更带去了新的教育观念和城市学校文化,同时替换出教师到城市进修提高,一举多得。

农村中小学有了城市中小学的支援和拉动,就有了改变学校现状的可能和动力,有了提高教育质量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更可以使学生家长看到农村学校旧貌换新颜的新希望,保证督促孩子读书到底,减少流失。

第四,国家应坚持普及或扩大普通高中(以下简称普高),与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并行。

2005年3月3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经验交流会上强调,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

农村初中与普高、职业高中(以下简称职高)是一种联动关系,应协调发展。

普高不仅是父母为农村孩子选定的理想出路,更是激励父母坚持让学生读完初中不流失的一个重要动力。

调查表明,农村学生之所以多在初二,特别是初三段放弃学业,成为辍学的高峰期,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学生感到初中毕业后没有出路。

所以,办好普高和职高、普及普高和中等职业教育是解决农村中学辍学的一项根本策略,是控制流失的根本办法。

令人欣喜的是,2005年教育部已经开始了行动,计划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增加100万人,预计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

据统计,2004年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为82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为550万人。

三、总而言之,农村基础教育量大面广。

在发展中会遇到好多的困难,它的发展程度和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更影响着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影响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和研究,以保证新世纪的农村基础教育能够健康、正确地向前发展。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中学学生辍学率明显升高的现象是阻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难题。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也采取了好多措施,如;对学生抓好“三类群体”,把好“五个关口”。

即注意抓好学习困难学生、行为偏差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好学生入学关、转学关、新学期开学关、初二分化关和初三提前离校关,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辍学率。

相信只要社会、学校、家庭加强交流沟通,把各项工作协调好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辍学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袁桂林,洪俊,李伯玲.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4

(2):

4-8.

[2]谢国东,杜越.“国际扫盲日”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2-09-02(3).

[3]王兆萍.贫困文化的性质和功能.社会科学2005(4):

125-128.

[4]张孝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国家任务[N].中国教育报,2002-07-08

(2).

[5]王景英.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1):

123-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