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9023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医外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医外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医外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医外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docx

《中医外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外科学.docx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外科著作及学术流派

一、外科发展简史

1.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的记载,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记载“疡医”即外科医生。

2.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3.《内经》涉及的外科病近30种,《灵枢》篇中人体不同部位的痈疽17种,《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多种外治法,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4.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外科的贡献较大。

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堪称外科鼻祖。

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瘈疭方》,已佚。

5.南北朝时期,由龚庆宣所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

6.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许多简易有效的医方与外治方法。

他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7.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专著,记载结扎血管,切除术,肠吻合术的腹部手术治疗。

8.孙思邈《千金要方》为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该书提出了整腹下颌关节脱位、葱管导尿、脏器治疗法如夜盲症的治疗。

9.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记载了痔、痈、皮肤病的外科证治,“五善七恶”学说,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砒剂治疗痔核。

10.金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第一部创伤外科专著,提出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

11.汪机王维德《外科理例》主张外科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12.陈司成《霉疮密录》为第一部梅毒病专著,提出用砷汞的治疗方法。

13.吴师机的《理瀹骈文》,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

二、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

  中医外科学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是明清时期的正宗派和全生派、心得派。

  

(1)“正宗派”以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

其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

  

(2)“全生派”以清•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

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

(3)“心得派”以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为代表。

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外疡实从内出论”。

创立外科三焦辨证,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

疾病命名原则,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的。

  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痈、子痈、对口疽等。

  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肝痈、肺痈等。

  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风、冻疮、漆疮等。

  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

  以颜色命名者,如白驳风、丹毒等。

  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烂疗、流注、湿疮等。

  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

  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如千日疮等。

  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

另外,两种命名方法同时应用者也经常存在,如乳岩、肾岩翻花等,既含有部位,又具有疾病的特征。

基本术语

1.疡:

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疡科即外科。

2.疮疡:

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肿疡:

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4.溃疡:

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5.痈:

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6.疽:

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7.五善:

“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

“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8.七恶:

“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

“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9.顺证:

“顺”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

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

10.逆证:

“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

致病因素:

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特殊之毒、痰饮瘀血

发病机理:

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气血在外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人体的气血盛衰有密切的关系。

气血盛者,即使外感六淫邪毒,或内伤七情,也不一定发病;反之则易发病。

(2)当致病因素造成局部气血凝滞,通过治疗,去除致病因素,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则使外科病变得以消散吸收而痊愈。

(3)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着外科疮疡的起发、破溃、收口等,对整个病程的长短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辨病、阴阳辨证、部位辨证、经络辨证、局部辨证

1、部位辨证,“外科三焦辨证”:

上部病因多风温、风热;中部病因多为气郁、火郁;下部病因多寒湿、湿热。

2、经络辨证:

十二经络气血之多少:

多气多血之经:

大肠、胃经——行气活血

多血少气之经:

小肠、膀胱、心包、肝经——破血、补托

多气少血之经:

三焦、胆、心、肾、肺、脾经——行气、滋养。

引经药:

手太阳经:

黄柏、藁本;足太阳经:

羌活;手阳明经:

升麻、石膏;

足阳明经:

白芷、升麻;手少阳经:

柴胡、连翘;足少阳经:

柴胡、青皮;

手太阴经:

桂枝、升麻;足太阴经:

升麻、苍术;手厥阴经:

柴胡、丹皮;

足厥阴经:

柴胡、青皮;手少阴经:

黄连、细辛;足少阴经:

独活、知母。

3、局部辨证:

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及皮损。

4、阴阳辨证

阳证

阴证

发病缓急

急性发作

慢性发作

皮肤颜色

红赤

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

焮热

凉或不热

肿胀形势

高肿突起

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

根盘收束

根盘散漫

肿块硬度

软硬适度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

疼痛感觉

疼痛剧烈、拒按

疼痛和缓、隐痛或不痛或酸麻

病位深浅

皮肤、肌肉

血脉、筋骨

脓液质量

脓质稠厚

脓质稀薄

溃疡形色

肉芽红活润泽

肉芽苍白或紫暗

病程长短

病程较短

病程较长

全身症状

初期常伴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渐消

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虚寒症状,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相更甚。

舌苔脉象

舌红苔黄脉有余

舌淡苔少脉不足

预后顺逆

易消、易溃、易敛,多顺

难消、难溃、难敛,多逆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一、内治法

1.内治法三个总则

定义

适应证

消法

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

托法

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的一种治疗大法

外疡中期,即成脓期。

分为补托和透托

补法

用补养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一种治疗大法

溃疡后期,是治疗虚证的法则

  补托法用于正虚毒盛。

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不收,难溃难腐的虚证;

  透托法用于毒气虽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

如毒邪炽盛的,还需加用清热解毒药物。

2.内治法的具体运用:

解表、通里、清热、温通、祛痰、理湿、行气、和营、内托、补益、调胃。

二、外治法——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

1、药物疗法,就是根据疾病所在部位的不同,以及病程发展变化所需,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施用于患处,使药物直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有膏药、油膏、箍围药、掺药、草药等。

外用药的临床应用

  ①阳证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金黄膏、玉露膏、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掺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

  ②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

  ③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冲和油膏。

2、手术疗法:

切开法、火针烙法、砭镰法、挑治法、挂线法、结扎法

切开法的适应证及具体运用

适应证:

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均可使用。

(1)选择时机:

为脓已成熟,予以切开最为适宜。

(2)切口选择:

以便于引流为原则,选择脓腔最低点或最薄弱处进刀。

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切,免伤血络;乳房部应以乳头为中心,放射形切开,免伤乳络;面部脓肿应尽量沿皮肤的自然纹理切开;手指脓肿,应从侧方切开;关节区附近的脓肿,切口尽量避免越过关节;若为关节区脓肿,一般施行横切口、弧形切口或“S”形切口;肛旁低位脓肿,应以肛管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开。

(3)切开原则:

切口大小与深度应根据脓肿范围大小以及病变部位的肌肉厚薄而定,以脓流通畅为原则。

各论

第六单元 疮疡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相当于西医学“外科感染”。

第一节 疖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特点:

肿势限局,范围多在3cm左右,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病因病机:

内郁湿火,外感风邪;感受暑毒;痱子搔抓,破伤染毒。

诊断: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可伴发热、恶寒、口干、便秘、小便黄等症状

1.有头疖:

患处皮肤上有一色红灼热之肿块,约3cm大小,疼痛,突起根浅,中央有一小脓头,脓出便愈。

2.无头疖:

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cm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压之疼痛,2—3天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3.蝼蛄疖:

好发于儿童头部。

临床上可见两种类型。

一种是坚硬型,疮形肿势小,但根脚坚硬,溃脓后脓出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过一时期还会复发,常一处未愈,他处又生。

另一种是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连三五枚,溃后脓出而疮口不敛,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窜穴之状。

4.疖病:

好发于项后、背部、臀部等处。

几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亦可在身体各处散发,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

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

热毒蕴结证

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

暑热浸淫证

清暑化湿解毒

清暑汤

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

养阴清热解毒

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

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

健脾和胃,清化湿热

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第二节 疔

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特点:

疮形虽小,根脚坚硬,病情变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走散

部位:

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

处理不当:

发于颜面部的疔疮很容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发于手足部的疔疮则易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

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

颜面部疔疮,指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颜面部疖、痈。

初起有粟米样脓头,根脚坚硬,如钉丁之状。

易发走黄而危及生命。

热毒蕴结

红肿高突,根脚收束

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火毒炽盛

疮形平塌,肿势散漫,皮色紫暗,焮热疼痛

泻火解毒

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

发生在口唇四周“危险三角区者,切忌挤压碰撞,以防“走黄”。

忌内服发散药,忌灸法,忌房事和愤怒。

手足部疔疮,指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火毒凝结证

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热盛肉腐证

清热透脓托毒

五味消毒饮、透脓散

湿热下注证

清热解毒利湿

五神汤、萆薢渗湿汤

切开引流的要求:

一般应尽可能循经直开。

  

(1)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

  

(2)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指掌面正中切开;

  (3)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

  (4)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

红丝疔,是发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可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邪毒重者可内攻脏腑,发生走黄。

急性淋巴管炎

火毒入络证

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

火毒入营证

凉血清营,解毒散结

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

  红丝细的宜用砭镰法,局部皮肤消毒后以刀针沿红丝行走途径寸寸挑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或在红丝尽头挑断,挑破处均盖贴太乙膏掺红灵丹。

第三节 痈

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皮肤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特点:

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可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

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合营消肿

火毒凝结证

清热解毒,行瘀活血

仙方活命饮

热盛肉腐证

合营清热,透脓托毒

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

气血两虚证

益气养血,托毒生肌

托里消毒散

颈痈,是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名痰毒,又称时毒。

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特点:

多见于儿童,冬春易发,初起时局部肿胀、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结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

风热痰毒证

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

第四节 发

发是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蜂窝组织炎。

特点:

初起无头,红肿蔓延成片,中央明显,四周较淡,边界不清,灼热疼痛,有的3~5日后中央色褐腐溃,周围湿烂,全身症状明显

锁喉痈,指发生在颈前正中结喉处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红肿绕喉故名。

相当于西医的口底部蜂窝组织炎。

特点:

来势暴急,治疗宜清热解毒、化痰消肿。

痰热蕴结证

散风清热,化痰解毒

普济消毒饮

热盛肉腐证

清热化痰,和营托毒

仙方活命饮

热伤胃阴证

清养胃阴

益胃汤

臀痈,是发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范围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由肌肉注射引起者俗称针毒结块。

相当于西医的臀部蜂窝组织炎。

特点:

发病来势急,病位深,范围大,难于起发,成脓较快,但腐溃较难,收口亦慢,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

 

第五节 有头疽

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特点:

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临床表现(四候):

四侯“对疽,发背,必以侯数为期,七日成形,二侯成脓,三侯脱腐,四侯生机”古时7天为一侯。

初期:

(一候)局部红肿结块,肿块上有粟粒样脓头,作痒作痛,逐渐向周围和深部扩散,脓头增多,色红、灼热、疼痛。

中期:

(二至三候)(溃脓期)疮面腐烂,形似蜂窝,肿势范围大小不一,常超过10CM,甚至大逾盈尺;随后中央部逐渐坏死、溶解、塌陷,象“火山口”,内含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

收口期:

(四候)脓腐渐尽,新肉生长,肉色红活,逐渐收口而愈。

少数病历,亦有腐肉虽脱,但新肉生长迟缓者。

火毒凝结证

清热泄火,和营托毒

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

湿热壅滞证

清热化湿,和营托毒

仙方活命饮

阴虚火炽证

滋阴生津,清热托毒

竹叶黄芪汤

气虚毒滞证

扶正托毒

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

外治:

若疮肿有明显波动感,可采用手术扩创排毒,作“+”或“++”字形切开,务求脓泄畅达。

第六节 流注

流注是发于肌肉深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脓血症、多发性肌肉深部脓肿、髂窝部脓肿。

特点:

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的深部,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皮色正常,容易走窜,此处未愈,他处又起。

病位:

多为血流慢、肌肉丰厚、体位较低的部位,如前后二阴、腕、踝。

余毒攻窜证

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

暑湿交阻证

解毒清暑化湿

清暑汤

瘀血阻滞证

合营活血,祛瘀通络

活血散瘀汤

第七节 发颐

发颐,热病后余毒结于颐颌间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化脓性腮腺炎。

特点:

常发生于热病后期,多一侧发病,颐颌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症状明显,重者常可发生内陷。

热毒壅结证

清热解毒

普济消毒饮

毒盛酿脓证

清热解毒透脓

普济消毒饮

热毒内陷证

清营解毒,化痰泄热,养阴生津

清营汤、安宫牛黄丸

余毒未清证

清脾泄热,化瘀散结

化坚二陈丸

第八节 丹毒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西医也称丹毒。

本病发无定处,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病名。

生于躯干部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毒。

特点:

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大,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

病因病机:

本病总由血热火毒为患。

素体血分有热,或在肌肤破损处有湿热火毒之邪乘隙侵入,郁阻肌肤而发。

治法:

凉血清热、解毒化瘀

风热毒蕴证

疏风清热解毒

普济消毒饮

肝脾湿火证

清肝泻火利湿

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

湿热毒蕴证

清热利湿解毒

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

胎火蕴毒证

凉血清热解毒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第九节 无头疽

无头疽是发生于骨与关节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因其初起无头故名。

相当于西医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附骨疽是一种毒气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

湿热瘀阻证

清热化湿,行瘀通络

仙方活命饮合五神汤

热毒炽盛证

清热化湿,和营托毒

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

脓毒蚀骨证

调补气血,清化余毒

八珍汤合六味地黄丸

第十节 走黄与内陷

走黄与内陷为疮疡阳证疾病过程中因火毒炽盛,或正气不足,导致毒邪走散,内攻脏腑的危险证候。

相当于西医的全身性急性化脓性疾病。

继发于疔疮的常称为走黄,因疽毒或疔以外的其他疮疡引起者,称内陷。

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

(邪盛)

特点:

疮顶凹陷,色黑无脓,肿势迅速扩散,伴见七恶证

毒盛入血证

凉血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方合并

内陷为疮疡阳证疾患过程中,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导致毒邪走散,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

(正虚)

特点:

疮顶忽然下陷,根盘散漫不收,脓腐不透或脓少而薄,伴邪盛热极,或正虚邪盛,或阴阳两竭的全身证候。

类型:

1.火陷:

由于阴液不足,火毒炽盛,复因挤压疮口,或治疗不当或失时,以致正不胜邪,毒邪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而成。

2.干陷:

由于气血亏虚,正不胜邪,不能酿化为脓,载毒外泄,以致正愈虚,毒愈盛,从而形成内闭外脱。

3.虚陷:

毒邪虽已衰退,而气血大伤,脾气不复,肾阳亦衰,导致生化乏源,阴阳两竭,从而余邪走窜入营。

邪盛热极证(火陷)

清热凉血解毒,养阴清心开窍

清营汤合黄连解毒汤、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加皂角刺,穿山甲

正虚邪盛证(干陷)

益气补血,托毒透邪,佐以清心安神

托里消毒散、安宫牛黄丸

脾肾阳衰证(虚陷)

温补脾肾

附子理中汤

阴伤胃败证(虚陷)

养胃生津

益胃汤

第十一节流痰

流痰是一种发生于骨与关节间的感染性疾病。

因其脓形成后,可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损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日流痰。

又以其后期可出现虚痨症状,又有“骨痨”之称。

相当于西医学的骨与关节结核。

特点:

起病缓慢,化脓亦迟,溃出脓水清稀,不易收口,易损筋坏骨。

寒痰凝聚证

补肾温经,散寒化痰

阳和汤

阴虚内热证

养阴清热托毒

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

肝肾亏虚证

补益肝肾

左归丸合香贝养荣汤

气血两虚证

补气养血

人参养荣汤或十全大补汤

第十二节 瘰疬

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

因其结核成串,累累如贯珠状,故名瘰疬。

又名“疬子颈”、“老鼠疮”。

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结核。

特点:

多见于体弱儿童或青年,好发于颈部两侧,病程进展缓慢。

初起时结核如豆,不红不痛,缓缓增大,窜生多个,相互融合成串,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质,此愈彼溃,经久难敛,易成窦道,愈合后形成凹陷性疤痕。

气滞痰凝证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逍遥散合二陈汤

阴虚火旺证

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丸

气血两虚证

益气养血

香贝养荣汤

第十三节 褥疮

褥疮是指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躯体的重压与摩擦而引起的皮肤溃烂。

亦称为席疮。

多见于半身不遂,下肢瘫痪,久病重病卧床不起,长时间昏迷的患者,尤其是伴有消渴病者。

特点:

好发于易受压和摩擦的部位,如骶尾部、髋部、足跟部、脊背部。

轻者经治疗护理可以痊愈,重者局部溃烂,渗流脓水,经久不愈。

气滞血瘀证

理气活血

血府逐瘀汤

蕴毒腐溃证

益气养阴、理气托毒

生脉散、透脓散

气血两虚证

气血双补、托毒生肌

托里消毒散

外治法;1、初起外擦红灵酒或红花酊。

或撒滑石粉后按摩。

2、溃烂后尽可能剪除坏死组织,溃烂处可用九一丹或红油膏纱布外敷。

3、疮口脓腐脱净,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必要时加用垫棉法。

第十四节 窦道

窦道是一种只有外口而无内孔相通的病理性盲管。

属中医漏管的范畴。

局部有疮口,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外治为主。

外治:

腐蚀法、垫棉法、冲洗法、扩创法、切除法。

第七单元 乳房疾病

概述

1、乳房疾病:

发生在乳房部位的疾病称为乳房疾病。

2、乳房位于胸前第二和第六肋骨水平之间,由乳头、乳晕、乳窍、乳络、乳囊等部分组成。

3、乳房疾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故乳房疾病与肝、胃二经及肾经、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

4、乳痈的病机:

经络阻塞,气血凝滞。

5、辩证要点:

1)肝郁胃热2)肝气郁结3)肝肾不足4)阴虚痰凝

6、望诊:

乳房形状、大小、表面有无突起或凹陷;

乳头位置,有无内缩或抬高;

乳房皮肤;

乳房浅表静脉。

7、触诊:

①应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以便对比。

②正确的触诊手法是四指并拢,用手指末二节的指腹平放在乳房表面轻柔按摸,切忌用手指抓捏。

否则会将捏起的腺体组织错误地认为是乳腺肿块。

③其顺序是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次序触摸乳房的4个象限,即内上、外上、外下、内下象限,继而触摸乳晕部分,注意乳头有无溢液和溢血。

最后触摸腋窝、锁骨下及锁骨上区域。

触诊注意事项:

1.发现肿块时,应注意肿块的位置、形状、数目、大小、质地、边界、表面情况、活动度及有无压痛。

2.肿物是否与皮肤粘连。

3.时间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7-10天,是乳房生理最平稳的时期,有病变容易发现。

4.结合年龄、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方法。

8、治疗:

内治:

1)疏表解毒法2)清热解毒法3)托里透脓法

4)解郁化痰法5)补益扶正法6)调摄冲任法

外治:

1、敷贴2、手术

第一节 乳痈

乳痈是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外吹乳痈”,产后1个月以内的哺乳妇女;“内吹乳痈”,妊娠期;“不乳儿乳痈”,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

特点:

①乳房局部结块;②红肿热痛;③全身恶寒发热

发病年龄:

多见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

临床表现:

初起:

初起常有乳头皲裂,伴有乳汁郁积或结块,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皮色不红或微红,皮肤不热或微热。

伴风热表证。

成脓:

患乳肿块逐渐增大,局部疼痛加重,皮色焮红,皮肤灼热。

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

肿块中央渐渐变软,按之应指有波动感,全身症状加剧,伴里实热证。

溃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