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方案.docx
《测量放线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放线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放线方案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
表1-1
序号
名称
编号
出图日期
1
Ⅰ区4#楼
建筑施工图
建施1~建施43
建详-D9~建详-D40
建详-L6~建详-L27
建详-Q12~建详-Q21
建详-O1~建详-O2
2004.03
2
Ⅰ区4#楼
结构施工图
结施1~结施52
2004.03
3
Ⅰ区1#车库
建筑施工图
建施-01~建施-16
2004.03
4
Ⅰ区1#车库
结构施工图
结施-01~结施-15
2004.03
1.2主要图集
表1-2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97G329
(一)-(九)
2
建筑构造通用图集
88J系列、88JX系列
3
建筑电气通用图集
92DQ1—92DQ13
4
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
91SB1—91SB9
5
建筑构造通用图集
88J1——88J12
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表1-3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GBJGJ/T8-97
3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28-96
4
建筑工程测量规程
DBJ01-21-95
1.4主要法规
表1-4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年第91号
2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年第22号
3
国家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
4
国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标[2000]85号
5
行业
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
建[1998]200号
2、施工安排
本工程测绘院给定B1、B2、B3三点定位控制桩,而且本工程1#车库3段与4#楼同时开挖施工,依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时先确定平面控制轴线点并做好引桩,现场定于做12个控制桩,主要控制1-1、2-M、1-P、1-Z、2-1/oA、2-44轴。
具体详见附图。
测绘院给定[1]3、[1]5水准基点,采用附合法,将标高引测至施工现场。
本工程定位测量放线定于2004年4月26日开始。
其它楼层平面及标高抄测依据施工进度。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熟悉图纸,校核图纸细部尺寸,进行各种数据收集和定位依据点的设置。
3.1.1.1测量应收集的资料及准备工作。
城市规划部门测绘成果;工程勘察报告;施工设计工程图纸和有关变更文件;施工现场未拆迁的民居平房与本工程的相对位置;施工场区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测绘成果;测定需要保留的原有地下管线、地下建(构)筑物;场地平整等。
3.1.1.2平面控制点应选择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要求其顶面略低于场地设计标高,桩底低于冰冻层。
3.1.2总平面布置图与施工图纸校核:
总平面图中给定2-1/OA轴与2-44轴相交的外墙皮角点B3的坐标(X=301015.069,Y=511672.022),2-1/OA轴与1-21轴相交的外墙皮角点B2的坐标(X=301015.069,Y=511574.603),依据此可计算出此段长度为97.419m;施工图纸中计算出此段距离为97.420m。
总平面图中给定1-1轴外墙皮至2-45轴外墙皮距离为115.82m,依据施工图纸计算此段距离为115.82m。
总平面图中给定1-A轴外墙皮至1-Z轴外墙皮距离为51.27+4.2=55.47m,依据施工图纸计算此段距离为55.47m。
结论:
相互符合。
3.1.3现场测绘院给定的B1、B2点,现场排尺距离为97.42m。
结论:
与图纸相符,可进行平面定位测量放线。
3.2人员的准备
表3-1
姓名
职位
证号
备注
李洪波
技术负责人
戴勇
放线员
0000206
卢建忠
验线员
037-0002694
3.3测量仪器、量具的准备
表3-2
名称
型号
数量
出厂编号
检定时间
经纬仪
TDJ6E
1
381485
2004/4/19
水准仪
AL325
1
381830
2004/4/19
钢卷尺
100m
1
2576
2004/3/3
塔尺
5m
1
T4-0340
2004/4/16
4、施工方法
4.1水准点的引测:
根据北京市测绘院提供的水准城市导线高程,经往返测量,闭合差为-6mm,小于±6√nmm,并引入现场。
4.2建筑定位放线
4.2.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施测过程中,掌握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先布设主轴线引桩,在主轴线引桩的基础上加密测设其它轴线。
工程的主控轴线如下:
主控轴线:
2-1/oA轴、2-M轴、2-44轴、1-1轴、1-P轴、1-Z轴。
4.2.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技术要求:
选用二级。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
表4-1
等级
适用范围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框架、高层、
连续程度一般的建筑
±12
1/15000
4.2.3主要施测过程
1.将经纬仪架设在4.1点,对中整平后,后视4.2点,延长直线,以4.1点为准在该直线上量取6900mm,确定3#控制点。
同样在4.1点至4.2点直线上以4.1点为准顺时针旋转90度,在旋转后所确定的直线上以4.1为准量取25100mm为1#控制点,然后倒镜延长该直线,以4.1为准量取3900mm确定4#控制点。
2.将经纬仪安置在3#控制点上,以4.1、4.2点所确定的直线顺时针旋转90度,以4.1点为准量取16800mm,确定2#控制点。
3.将经纬仪安置在4.2点上,对中整平,以4.1点为后视,逆时针旋转90度,定出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以4.2点为准量取3900mm确定5#控制点。
同样以4.1至4.2确定的直线,倒镜延长直线,以4.2点为准量取18000mm确定6#控制点,量取25000mm确定8#控制点。
4.将经纬仪安置在6#控制点上,以4.1点为后视顺时针旋转90度定出一条直线,以6#控制点为准量取3900mm确定7#控制点。
5.将经纬仪安置在8#控制点上,以4.1点为后视逆时针旋转90度定出一条直线,以8#控制点为准在直线上分别量取16900mm、33770mm、55370mm确定9#、10#、11#控制点,另量取55470mm确定临时点1#,与测绘院给定的4.3点复合。
6.将经纬仪安置在11#控制点上,以8#点为后视逆时针旋转90度定出一条直线,以11#控制点为准量取77900mm确定12#控制点。
4.3土方开挖放线
4.3.1测定建筑轴线控制桩后,校核无误,进行基槽开挖边界放线。
应拉小线沿基槽内口撒白灰线,灰线宽度不宜超过15mm。
4.3.2控制开挖标高:
在槽壁上每隔5m测设距槽底设计标高100cm的水平桩,整体开挖基础在挖土接近槽底时,应及时测设坡脚与5m×5m的方格点标高,允许误差为±10mm。
4.4基础放线
4.4.1基础放线:
在垫层上,建筑外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放出细部轴线与有关边界线。
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
表4-2
长度L,宽度B的尺寸(m)
允许误差(mm)
L(B)≤30
±5
30<L(B)≤60
±10
60<L(B)≤90
±15
90<L(B)
±20
角度
±10’’
注: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1.414倍,外轮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4.4.2基础施工测量
混凝土基础施工:
为检验模板位置与控制模板竖直度,宜在板墙两侧设控制线,控制线精度与轴线精度相同,模板上口轴线位移不得超过±3mm,内墙用线坠检查,外墙用经纬仪检查。
4.5结构施工测量
4.5.1建筑物的轴线竖向投测与高程传递
4.5.1.1轴线竖向投测
1.首层轴线引测: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线引测至结构外立面上,作为各个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
2.投测轴线的选择:
控制轴线选择在建筑物的外廓轴线,施工流水段的分界轴线。
3.轴线竖向投测的方法:
每层留置内控点,进行轴线竖向投测。
内控点布置见附图。
4.投测的精度要求: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表4-3
项目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总高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5.施工层放线顺序:
先在结构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然后据此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大模板控制线等。
6.精度要求:
各个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
表4-4
项目
允许误差(mm)
外廓主轴线长度(L)
L≤30m
±5
30m<L≤60m
±10
60m<L≤90m
±15
90m>L
±2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线
±3
4.5.2高程传递
4.5.2.1首层传递点的设立:
选择高程传递点应满足上下贯通,竖直量尺的要求,主要为结构外墙、边柱、楼梯间等处。
具体位置详见附图。
4.5.2.2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
4.5.2.3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
4.5.2.4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尽量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在±3mm以内。
在各层抄平时,要后视两条水平线以做校核。
4.5.2.2传递的精度要求: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表4-5
项目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总高
H≤30m
±5
30m<H≤60m
±10
4.5.2.3施工层的抄平放线:
抄平放线前首先校核首层传递上来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值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允许误差为±3mm。
4.5.2.4每层墙体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50cm水平线的抄测。
5、测量验线的一般要求及质量标准
5.1验线工作的准备工作及基本原则
5.1.1依据:
设计图纸、洽商、起始点及其已知数据等必须是原始资料、最后定案有效并正确。
5.1.2仪器:
仪器与钢尺必须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定和检校。
5.1.3基本原则:
验线工作应主动,从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开始,在施工的各个主要阶段前,应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必须独立验线,验线人员、仪器、测法及观测路线应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验线工作应在关键环节和部位,包括定位依据桩位及定位条件、场区平面控制网、主轴线及其控制桩(引桩)、场区高程控制网及±0.000高程线,控制网及定位放线中的最弱部位。
5.2验线的精度要求
5.2.1符合规范要求:
仪器的精度应适应验线要求,校正完好,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应采取措施进行改正,验线本身应先行符合(或闭合)校核。
5.2.2方法及误差处理
场区平面控制网与建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中评定其最弱部位的精度,并实地验测,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测
细部测量,可用不低于原测量放线的精度进行验测,验线成果与原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如下:
两者之差若小于1/√2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
两者之差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