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教学设计.docx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教学设计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教学设计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姓名
盛柏根
学段学科
初中《历史与社会》
区县
建德市
学校名称
建德市三都初中
教学题目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所选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下册)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文明孕育的主要区域及各区域的文明成果,知道文字出现、阶级、等级、国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探究大河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填图学会懂得图说历史的方法,提高信息的摄取能力,在文明起源的探究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河流域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作用,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领略文化遗存感悟人类文明的沧桑巨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明保护的意识。
2.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
了解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与恒河流域、黄河与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
文字的出现(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拼音文字等),阶级、等级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项目
内容
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
四大区域文明的认识
展示地图和相关图片
教学难点
理解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展示地图和相关图片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信息)
学生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所处的具体区域印象模糊,需要借助一些图片和地图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学生对自然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以及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作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这部分内容较难理解,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预读地图和相关图片,来提升认识水平。
三、学习环境选择
1.学习环境选择(A)
A.简易多媒体教室B.交互式电子白板C.网络教室D.移动学习环境
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描述整体教学环节规划,按顺序说明每一环节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等)
教学环节
知识点与教学内容
呈现方式(如图片/视频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效果
导入新课
四大文明古国
PPT展示
地图与图片
图片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的代表性建筑:
金字塔、空中花园、泰姬陵、长城。
图片展示:
四大文明古国,
问:
你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它们在哪里呢?
观察图片,分别指出属于相应的文明古国
观察图片,交流四大文明古国
激发兴趣,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新课学习
认识区域文明
介绍文明区域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PPT展示
地图与图片
展示图片:
四大区域文明
问:
你们能根据四大文明古国和四大区域文明分布图来说说四大古国分别起源于何地吗?
展示:
世界地图,请学生根据世界地图来认识四大区域文明现在大致所处的地区和国家。
展示: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气候、河流的地图,并提问。
展示:
人类早期城市之一——乌鲁克遗址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和p104相关文字,指导学生分析两河流域文明的具体表现。
出示图画文字和楔形文字的图片,引导学生明确发明者,并能够初步分析两者的区别。
补充介绍《汉谟拉比法典》
展示歌曲《爱在西元前》,以加深学生对古巴比伦的印象。
出示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气候、河流)。
介绍“尼罗河泛滥节”,问:
在人们眼里,洪水泛滥几乎是灾害的同义词,为什么古代埃及人反而要庆祝尼罗河的泛滥呢?
出示图8-21古埃及壁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当时农业生产的场景。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5,帮助学生理清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脉络。
出示纸草文书和象形文字的图文,问:
古埃及文字有什么特征和文字发明有什么意义?
分组交流展示,说出四大文明古国与四大区域文明的联系。
交流讨论四大文明古国的所处的位置及其大河流域。
学生根据地图讨论交流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讨论交流后明确:
农业聚落、早期城市、阶层、国家政权和文字的出现。
学生观察和讨论后明确:
图画文字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楔形文字比较抽象,但能更加自由地表达而且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
阅读地图和教材p104相关文字,明确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以及和尼罗河的关系。
阅读相关文字后明确:
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人们耕种提供了天然肥料,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使得古代埃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仔细观察图片,讨论交流:
图中主要描绘了两个时期的景象:
播种期和收割期。
阅读讨论后明确古埃及文明发展脉络:
农业发达——聚落形成——手工业、商业发展——国家建立。
观察讨论后明确: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对人类文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知晓本课学习的主要任务,把握知识的脉络。
通过读图、填图比较直观的掌握两河流域的位置,分析自然环境。
通过读图、阅读教材、分析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特征。
通过比较,加深对人类文明的认识
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明确古埃及文明产生的渊源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古埃及是一个农耕文明国家,同时尼罗河促进了古代埃及农耕文明的发展。
以分析古埃及的相关图文资料为例,由此及彼,概括归纳,理解大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农耕文明出现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新课学习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PPT展示
地图与图片
出示图文,问:
请介绍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该流域在南亚地区占有什么地位?
问:
公元前4500年,印度河流域的经济状况如何?
以距今4500年前出现城市国家摩亨佐.达罗为例,进一步探讨人类文明出现的标志。
指导学生介绍摩亨佐达罗这座古老的城市。
(结合教材P106的材料)
问:
早期城市与现代城市相比,它们有什么异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文字,讨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土壤等,并明确该流域是整个南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讨论交流:
出现了城市国家。
人们学会了修筑堤坝,引水灌溉农田,种植棉花,还通过海陆与其他地区进行频繁的贸易。
参看教材P106的图文,说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财产不平等和阶级分化现象。
讨论交流:
早期城市与现代城市都具有一定的范围,但早期城市规模较小,城墙不仅作为边界,而且具备军事防御功能,现代城市一般没有城墙。
早期城市与现代城市都有公共设施,但现代城市的公共设施更为复杂。
简要说出该流域文明的基本要素
让学生比较直接知晓文明的标志有哪些,为下一教学环节做铺垫。
通过阅读课本自主学习表格的前半部分可以有意培养学生的信息摄取能力。
但合作探究涉及的问题较难,学生靠个人力量可能较难完成,所以安排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
通过典型例子的剖析,进一步认识文字的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课堂小结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区域文明
文明的标志
PPT展示图表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总结形成完整板书
学生小结
整理思路,理清脉络,
把握内在联系。
五、评价方案设计
1.评价形式与工具(AB)可多选
A.课堂提问B.书面练习C.制作作品D.测验E.其他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等)
填写表格(PPT展示):
区域文明
起源大致
时间
文明特色
(文明标志)
文明古国
共同点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黄河、长江流域
六、备注
(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应急预案等。
如同时设计有板书,在下框中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