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8723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2 大小:1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可口可乐希望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备课教师:

备课时间:

年秋季学期

备课教材:

苏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着眼于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着力于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共安排了7个单元。

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

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

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

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习作教材每课均包括例文、习作要点讨论和作业三部分。

例文一般根据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改写,十分贴近生活实际。

习作要点讨论的内容包括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和写作要点。

作业包括学生习作题目与要求,有的习作教材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

综合练习包括拼音识字、词句训练、熟记成语、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及写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教学目标要求: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说、会说,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说清自己所表达的意思。

 4、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上下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大意。

 5、能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事物、图画,写出的文章通顺,并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教 学 进 度

总第1~7课时

教学时间:

2015.8.3—2015.8.7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学生报名注册、动员学生来校、安排开学相关工作

总第8课时

教学时间:

2015.8.10第二周星期一第1节

教学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

2、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高年级优秀作业若干。

2、每人准备好读书笔记和卡片。

3、准备一些工具书: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想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明白了什么。

2、故事:

从前,有人叫汪得净的人,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态度很认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来头头是道,朋友们都很佩服。

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懒得动笔墨,不愿写读书笔记。

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诗,认为写得特别好,就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准备适当的时候介绍给朋友。

一天,朋友来看他,他就,两人月前读过一首咏虎的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把老虎写活了朋友请他说出来听听,他想了想,说:

“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

”朋友不满地说:

“既然前两句忘了,就说后两句吧。

”他抬起头,来回踱着方步,好半天才说:

“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记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

3、学生说说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

4、引导学生谈谈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5、小结:

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做笔记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一页的图。

上面一幅图上的同学在什么地方?

在干什么?

老师在干什么?

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

“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意思?

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

、态度怎样?

圆形特写图上有什么?

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

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

第2页上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

干什么?

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

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

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

第2页和第3页的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

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

①摘抄。

②编写提纲。

③写读后感。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使用工具书的各项基本要求,并努力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难题。

相信今后同学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打好语文基础。

第9课时

教学时间:

2015.8.10第二周星期一第2节

教学课题:

《随时使用工具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教学重难点:

2、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启发: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

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工具书就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

2、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一些常识。

1、先观察P4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告诉:

购买、借阅工具书应去书店或图书馆专门的柜台或书架选择,借阅图书时应保持安静。

要先确定自己需要的工具书属于哪一类,按类找到后,将要的工具书从书柜或书架上轻轻抽出来。

3、观察P5上部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

5、老师点拨:

有礼貌,讲文明。

6、观察P5下部的图,谈谈这两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

7、讨论,总结:

工具书的种类很多,用途很广。

三、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一名学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

2、他在认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

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到“收款台”交款。

4、他“回家”后阅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不理解“温馨”这个词,用上了工具书,准确地理解了这个词语,并在书上摘抄了这个词的解释。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使用工具书的各项基本要求,并努力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难题。

相信今后同学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打好语文基础。

第10课时

教学时间:

2015年8月11日第二周星期二第二节

教学课题:

《师恩难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

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

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大段:

(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大段:

(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第三大段:

(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教学反思:

《师恩难忘》一课文质兼美、情感至深。

记叙了作家刘绍棠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培养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引导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文章内容虽然简单,且只举了一个故事的例子,但是字里行间透出的是老师的智慧、老师对学生的负责与关心以及作者对田老师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第11课时

教学时间:

2015年8月12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一节

教学课题:

《师恩难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

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

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

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

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

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

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②自由练读;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5、朗读全文。

6、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师恩难忘师:

口才好文笔好

生:

难忘师恩编

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紧扣关键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等想象田老师把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故事来讲课的经过,引导学生细心体会老师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不忘教导学生做人„„使学生深入体会到老师的“恩”和对学生的爱。

然后,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上,带着学生感受作者对老师的喜爱、敬佩和感激之情,理解感悟文中重点句子——“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第12课时

教学时间:

2015年8月13日第二周星期四第二节

教学课题:

《师恩难忘》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默写并指导写字娓娓动听歇脚念叨身临其境教诲炊烟

(针对学生错的字帮其分析原因,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这些词语)。

2、文章有不少成语,你能想起来几个吗?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成语再加深感知课文)。

2、总结全文,升华认识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作业超市

1、迁移练习: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3、课后练习4提示:

娓娓动听--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三、本课小结。

(略)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认真抄写本篇课文的生字并组词。

教学反思:

抓句子和抓词语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的一个重点句: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这个唯美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这点;然后,让学生通过句子理解老师对作者影响之大后。

学生谈了很多,也表现出了对文中老师的敬佩。

这时的学生便与课本产生了共鸣,也就更明白这也是令作者难忘的“恩情”。

第13课时

教学时间:

2015年8月14日第二周星期五第一节

教学课题:

《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目标:

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ppt课件,课文朗读音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

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2、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

(1)通读正音

(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第一大段:

(1)开门见山提出了演讲的内容。

第二大段:

(2—5)分别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理由。

第三大段:

(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第天自问的好习惯,争取在学习生活在取得进步

4、引读全文

四、学字词

1、讨论书写要点。

2、归类写字:

左右结构:

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炼()彼()

葡()练()履()

4、抄写词语。

本节课总结。

(略)

教学反思:

本文是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演讲稿形式的文章,不免感觉陌生(连第一自然段从哪里开始都不知道),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学时就向学生讲授了演讲稿的特点:

真实性和鼓动性,内容贴近生活。

必须讲真话,带有强烈的情感。

语言规范,明白易懂。

并很快帮助学生理清了自然段。

第14课时

教学时间:

2015年8月14日第二周星期五第二节

教学课题:

《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大意,理解陶校长的话所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不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大意,板书:

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

(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

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

先问什么?

再问为什么这样问?

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

(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4、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

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_____,筑起_____,学习上认准______,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______,认真负责地做好_______,要学做_____。

这样就可以_______。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_______。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5、作业:

填空(课后4)

6、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有没有进步?

生命之本每天四问

学问有没有进步?

前进源泉

工作有没有进步?

打牢基础

本课小结:

(略)

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填空。

教学反思:

课文条理清晰,重点部分的语言形式基本雷同,于是,我请学生按照“问什么,为什么,提出希望”把每一问分成三层。

学生边读书边分层,很容易就做到了。

接下来的合作探究环节更不是什么难事儿。

学生因为先前已经分了层,对几个自然段的语言形式感觉很清晰。

所以,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一切都挺顺的。

第15课时

教学时间:

2015年8月17日第三周星期一第一节

教学课题: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能背诵古诗,理解古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

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2、学习《寻隐者不遇》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解题。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细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

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

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导理解。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

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

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

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

(童子的语气、神态)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

心里会想些什么?

(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

(3)指导朗读。

3、感悟诗情。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

请谈谈理由。

(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3)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

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本节课小结:

(略)

教学反思: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自读几遍就能理解其大意。

因此在备这一节课时,我把对古诗朗读和诗意理解的环节进行了压缩再压缩,尽可能地精简,以求不做无用功。

那么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呢?

就用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和学生一起赏析这首精致的小诗。

第16课时

教学时间:

2015年8月17日第三周星期一第二节

教学课题:

《所见》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所见》,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难点:

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背诵《寻隐者不遇》。

2、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有多产生无尽的想象。

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3、解题。

“所见”是什么意思?

想知道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吗?

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

二、初读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2、指名读、齐读。

3、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人所看到的是什么了吗?

三、整体感悟

1、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全班交流。

2、理解一、二行诗句。

(1)出示课文插图:

这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牧童骑黄牛)牧童高兴的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呢?

(2)出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这可真是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时的心情呢?

(3)是啊,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多了,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4)多么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也骑上小黄牛,把前两行美美地读一读。

3、理解三、四行诗句。

(1)诗人袁牧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出示: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边读边想象牧童寻蝉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4)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

4、指导朗读。

本节课总结:

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

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5、作业

1、朗读、背诵《所见》。

2、填空。

《所见》一诗是____代诗人_______的作品,读完诗后,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了由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