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写出好文章选材篇.docx
《轻松写出好文章选材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松写出好文章选材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轻松写出好文章选材篇
轻松写出好文章
---审题篇
1、审题步骤:
读题
初析
再读
详析
2、审题“四看”
一看题目类型
二看材料内容
三看题目内涵(题眼)
四看写作要求
3、审题“三定”
定文体
定范围
定立意
轻松写出好文章
---立意篇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
而这主题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内容表达出来的某一基本意见或中心思想。
原则:
新颖、健康、深刻、明确
轻松写出好文章
---选材篇
选材含义:
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
选材三原则:
准、真、新
选材三渠道:
生活(看、听—校家社)、阅读(历史、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媒体(网络、电视、电台)
【创新技巧】
一、捕捉新闻“焦点”,与时俱进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喜欢选择新闻中“焦点人物”作为文字材料。
比如2009年吉林省中考作文就是以“沈阳市感动校园十佳好少年”、“辽宁省道德小模范”、“2008年度全国十大真情人物”——马鹏飞为材料来进行命题的。
还有2009年浙江嘉兴中考作文以周杰伦不走寻常路、蔡伟不走寻常路作导入,巧妙引出命题作文《不走寻常路》。
2009年龙岩卷以“超级女声”年度总冠军李宇春走进北大校园引发非议作为提示语,意在引出话题作文“文化”等。
这些人物的事迹一般都刊载于新近的《青年文摘》、《读者》、《意林》、《杂文报》等报刊上,同学们要格外关注。
我们只有捕捉住这些“焦点”,考场上才能从容应对。
而且这些“焦点”又可充当我们写作中最新的素材,变成吸引眼球的“珍珠”。
比如写作“我心中有杆秤、成功的秘诀、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字、心灵的阳光、源泉、别样、像___那样生活、在___的影响下、我眼中的___”等文题时就可大显神威,倘若拿来为我所用,一定会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二、留心日常生活,熟中取新
只有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才能慧眼捕捉,熟中取新,发掘新意。
再如2009年河南省中考作文佳作《逆耳忠言助我行》一文,以父亲老套却实在的逆耳忠言“不要忘本”为线索,让作者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后懂得了其中的真谛,从而帮助自己迷途知返,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此文选材真实,细节动人,情真意切,读之印象深刻。
由此观之,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典型的素材,只是我们发掘得还不够,没有看出它“闪光”的亮点来。
因此,请大家留心日常生活,从中去获得最有价值的“金子”,为自我的作文增光添彩!
三、善于转换角度,多方出击
选材要想出新还须具备多角度意识。
即使是陈旧的题材,也应注意换个角度去写。
如2009年云南省中考佳作《我感受到了登山的乐趣》一文,作者没有落入单纯叙写自己登山经历的窠臼之中,而是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巧妙地融入叙事与写景之中,综合运用叙事、抒情、议论、描写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地阐释了自己登山时的真切感受,让人读之耳目一新。
同学们还要善于跳出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突破“我”的局限,也能做到选材出新。
如2009年广东梅州中考作文《战胜自己》一文,先从项羽“无法战胜自己”,“无法跨越心墙”,说到陶潜的“弃官归隐山林”,“战胜了自己”,再说到周敦颐对“趋炎附势的世风鄙视,战胜自己,永留芳名”,然后结合生活谈感悟,最后点明主旨:
“惟有战胜自己心中的心魔,跨越心墙,战胜自卑,迎接自信,在你的面前就会升起一轮新的太阳。
”此文就是引古论今,借名人素材来点亮我们的眼眸,增添文章的文化底韵,彰显考生广泛的阅历。
同样“旧瓶装新酒”,也不失为选材出新的一条好途径。
所谓“旧瓶装新酒”就是要突破旧的思维定式,从已形成固定看法的人、事中翻出新意,或者发掘一些老题材的内在潜质,进行再创作,使旧题材显示出新意。
例如“熟能生巧”是人们已认同的固定看法,而对“班门弄斧”、“世故圆滑”等则持否定、批评态度,但在改革开放,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认为:
熟不一定就能生巧、弄斧应到班门、圆滑未必不是合作中的一支黏合剂。
除此之外,还可“反弹琵琶唱新调”也会让选材新意迭出。
如以“不走寻常路”为题,有考生突破常规思维,叙写希望去走一条充满坎坷的路,在苦难中历练自我,使自我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此文反向出新,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
【考题回放】
请以“又是一年风起时”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选择自己善于驾驭的文体,600字左右。
(200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卷)
【试题解析】
此文题宜写成记叙文、抒情散文、小小说等文体。
既可以写人,也可以记事,又可以写景。
若以写人为主,应该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记事,则应选取给你留下深刻教益的或令你深受感动的或使你得到某种启发的事;如描述场景,就要按照场景变化的顺序来写。
总之,要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事、景。
写作时还要紧紧围绕自己所抒发的某种感情来写,选取的事件无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都必须突出一个“又”字。
【满分佳作】
又是一年风起时
济南考生
秋天,窗外的天透着隐隐的忧伤,电线肆意地分割着苍白的天空,昏鸦飞过,几声嘶哑,几声怆然。
又是一年秋风起,在这个“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季节,被干涩的秋风刮得突兀的枝干颓然地立着,踽踽孤尘,一如观秋人的心情——怅然而又饥渴。
灼灼丹青,滚滚长河,无数英雄志士将自己的人生与秋风作喻。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的一生几经坎坷,短短几个字,道尽人生无尽悲凉。
“人生若只如初见”,就将这初见的美好揉进秋风,化作秋水,柔肠百转后,只叹又是一年秋风起。
在那“缺月挂疏桐”之时,“漏断人初静”之刻,浅嘬小酒,任如水的秋风打碎那无尽的思绪,苏子——东坡先生的低吟高唱,像无数美丽的流萤萦绕耳畔,一贬再贬的落魄和亡妻的伤痛,尽管植入骨髓,但迸发出的是“大江东去”的豪迈与“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壮,任凭那秋风的枯涩,任凭那人生似浮萍,夜已凉,“拣尽寒枝不肯栖”,再叹又是一年秋风起。
汨罗江畔,秋风在哭号,天空在垂泪。
曾经那个“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的年代,那个烽火连天,诸侯纷争的乱世,屈子的“独清”让他脱尘而出,“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他,“眷顾楚国,心系怀王”的他,在漫漫古道中悲吟低首,叹只叹人生苍茫,叹只叹世道之炎凉。
屈子的歌有着夏花之灿烂,亦有秋节之悲韵,一如秋风卷黄叶般,铺天盖地而来,尘埃落定后又凄静如水。
又是一年秋风起,汨罗江畔素衣行。
一代才女李清照在秋风起的时候凄然吟道: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而她,则是那猎猎秋风中最美的一朵。
她言: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风之痛,乱了她的发丝,留她一地剪梅疏影。
不再是那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时候,不再有那“沉醉不知归路”的恣意闲适,折一枝弱菊,葬一地花魂,她的后半生,在秋风中飘零,在孤寂中终结。
易安的美是秋独有的,有点干燥的场面,却仿佛挤得出泪的凄凉。
风拂残香时,最后一叹又是一年秋风起,变却已非常人心。
风擦过窗棂,发出沙沙的声响,灰尘卷起一个绝美的半弧,安然落下。
又是一年秋色连天,又品一次秋词之华盛,在灯火阑珊处,在明月别枝时,秋风款款袭来,夹着淡淡的忧伤,一如我们的呼吸……
【点评】
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也是一篇满含情愫的祭文。
此文最吸引读者眼球的亮点就是题材上的突破,显示出非凡的才情。
在作者笔下,秋风是一种哀伤的标志,秋风翻卷着漫长的历史,给我们展示了纳兰、苏轼、屈原、李清照等诗人的往事,点点滴滴凝聚着秋的萧瑟与悲苦,令人不由得沉浸于一种凄美的情境中,发思古之幽情,为之感叹,为之唏嘘。
另外,娴熟的语言,读来流利爽口,而一些信手拈来的诗文名句,则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