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教案六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8082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实验教案六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科学实验教案六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科学实验教案六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科学实验教案六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科学实验教案六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实验教案六年.docx

《科学实验教案六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实验教案六年.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实验教案六年.docx

科学实验教案六年

新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上册)

实验

课题

测试拱纸的承重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了解拱形承载重量大的特点

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

能分析和整理数据,找出结论

纸、、垫圈、

两摞书

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

1、做一个纸拱,看起承重能力

2、用两本书做共组,看其承重能力

3、用两摞书做拱足,测器承受垫圈数量

4、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5、得出结论:

拱形向下和向外传递压力,而且产生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评价或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抵抗弯曲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宽度和厚度影响其抗弯曲能力

学生能从实验数据中学会分析整理数据

垫圈、两摞书、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1倍宽2倍宽3倍宽)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1张纸厚、2张纸厚、3张纸厚、)

材料的宽度和厚度影响其抗弯曲能力

1、用两摞书搭个柱子。

2、分别往(1倍宽2倍宽3倍宽)的纸上放垫圈3

3、得出结论:

增加亮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4、分别把(1张纸厚、2张纸厚、3张纸厚、作为横梁,放垫圈,看其抗弯曲能力强弱

5、结论:

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评价或总结

实验中要注意保持两摞书之间的距离不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做框架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

知道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定,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筷子或同样长的吸管若干、橡皮筋剪子

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定,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1、用三根筷子做一个三角形框架

2、用四根筷子做一个四边形框架

3、使用外力,观看谁容易变形

4、增加斜杠,使四边形框架稳定

5、得出结论:

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定,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评价或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使用工具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授课

时间

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可以为我们做些不同的事情。

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概括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看看是用螺丝刀还是用钉锤省力?

评价或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杠杆平衡的研究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杠杆尺、钩码。

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

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

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评价或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轮轴的研究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授课

时间

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轮轴实验装置。

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评价或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滑轮的研究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

 

1、用铁架台作支架,把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观察旗帜会怎样?

2、在绳的一端挂上重物,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平衡?

3、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评价或总结

可以用橡筋代替测力计进行测量。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斜面的作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

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斜面越长越省力。

 

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

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

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

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

评价或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研究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授课

时间

使学生了解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硬纸条、砝码、瓦楞纸等

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1、学生准备两个文具盒,中间放一张硬纸条,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

2、把这张硬纸条弯折成“v”、“l”、“u”、“t”或“工”字形后,再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

实验现象:

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评价或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通电导体产生磁性实验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授课

时间

年级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它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等有关系。

电池、漆包线、铁钉、小磁针。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1、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

2、给线圈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会发现什么?

2断开后又有什么反应?

4反复做几次?

得出结论:

通电的导线产生了磁性

评价或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电磁铁的磁力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它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等有关系。

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评价或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建高塔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了解物体不倒的特点

了解框架结构物体的特点

2个空水瓶、水、沙子吹风机、大小各异的饮料瓶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1、两个空水瓶,一个正放,一个倒放,用吹风机吹,看谁容易倒

2、一个瓶里装半瓶水,一个装半瓶沙子,再吹,看起水容易倒

3、用大小各异的饮料瓶子做高塔,怎样建结实,牢固

4、结论: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高塔不容易倒

评价或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谁选择了我们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了解哪种体形的动物降温慢

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形烧瓶,一个与大烧瓶体积相近的细而长的玻璃瓶,三支温度计

热水

大而圆的物体降温慢

 

1、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形烧瓶,一个与大烧瓶体积相近的细而长的玻璃瓶中同时放入相同温度的热水。

2、把三个容器放到室外,10分钟后,再观察容器中温度计的温度

3、得出结论:

大球形烧瓶容器中的水温降得慢。

评价或小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下册)

实验

课题

利用放大镜观察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

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1、组织学生先用肉眼观看科学书上的图片或照片

2、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再观看这些图片

3、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4、得出结论:

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

如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评价

总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年级

六年级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培养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能用放大镜很好的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使用工具能观察到许多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1、给学生准备不同的昆虫或昆虫标本

2、让学生动手、动眼观察,并随机记录。

3、重点观察蝇的敷衍、各种昆虫的触角

4、认识各种常见昆虫的触角

5、实验结论:

更细小的物体需用放大镜观察

评价

总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放大镜下的晶体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1、能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能用图记录观察的结果

3、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之美

放大镜食盐味精白糖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晶体有着规则的几何外形

 

1、先要求学生用肉眼观察白糖、食盐、味精等物质

2、再用放大镜去观察

3、学生交流、汇报观察的结果

4、给出学生晶体的概念: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5、介绍或观察其它矿物晶体

6、制作食盐晶体:

先融化食盐,把溶液放在玻璃片上,晒干后观察

评价

总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做个简易显微镜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1、使学生了解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学会用两个放大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3、能用简易的显微镜观察物体

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水一些供观察的物体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笑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先用一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2、利用卡纸、剪刀胶水等做个纸筒,把两个不同倍数的放大镜固定上

3、分别观察同一物体,感受两种不同观察工具的不同观察效果。

4、结论:

用两个放大镜(简易的显微镜)观察时,放大镜的倍数很大

评价

总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

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显微镜能观察更细微的物体

 

1、制作洋葱表皮装片

A在洋葱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地划“#”字,用镊子小心的撕下

B、放到载玻片上,不要折叠,盖上盖玻片。

C、在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用吸水纸从一段吸掉多余的水分

2、把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3、利用显微镜观察

4、把看到的内容画下来

评价

总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学会培养草履虫等微生物

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

了解微生物的一些特征

显微镜、水中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

滴管、载玻片、盖玻片

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生物,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先培养微生物

2、制作微生物切片(草履虫):

用滴管吸取一滴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脱脂棉吸取多余的水分

3、将做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上,调焦,再观察

4、观察草履虫的结构,并了解其生活习性

评价

总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得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沙子、黄豆、筛网、长柄汤匙、蜡烛、火柴、白糖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把沙子和黄豆混合,搅拌,看沙子和黄豆有什么变化

2、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再观察沙子和豆子与原来比较有什么变化(没有明显变化)

3、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的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看白糖会有什么变化(先融化,后变色)

4、冷却后并观察看到的现象并记录:

白糖已经变成黑色硬硬的物质。

(发生了化学变化)

评价

总结

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和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使学生知道利用碘酒能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每组一些米饭、一些淀粉、一小瓶碘酒、一支滴管、几种常见的食物如土豆、地瓜、萝卜、西红柿等

淀粉遇碘酒变蓝

 

1、在米饭和淀粉上分别滴上一滴碘酒,让学生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看到米饭和淀粉遇碘酒都变蓝。

(生成了一种包和物)属于化学变化

3、让学生知道用碘酒能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4、利用碘酒检验常吃的食物中哪些含有淀粉(土豆、地瓜、玉米都含有)

5引导学生如何写神秘的信件

评价

总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

知道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了解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蜡烛细木条

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勺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勺小苏打,引导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现象?

2、马上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再触摸玻璃杯外壁。

说有什么变化和感觉(外壁较凉)

3、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看木条有,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木条熄灭)

4、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蜡烛熄灭)

5、总结:

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评价

总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我们来造“环形山”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能够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

学习合理创造性的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沙子、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或打气筒、水等

 

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1、组织学生选择材料制造“环形山”

2、制定造环形山的计划

3、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沙子和注射器造环形山(喷水法)

4、用沙子和玻璃球、皮球小铁球造环形山(撞击法)

5、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科学家认为是陨石撞击说)

评价

总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我们来造“环形山”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乒乓球、手电筒、玻璃球等,观察记录表

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时,形成了日食;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1、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

2、玻璃球绕乒乓球运动表示月球围绕地球一周

3、当三者的位置关系是太阳——月球——地球(形成日食)

4、当三者的位置关系是太阳——地球——月球(形成月食)

5、是学生理解月食和日食的成因

评价

总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太阳系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认识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1、阅读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表

2、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将橡皮泥粘在铁丝制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

3、到操场去围绕“太阳”转圈,感受八大行星与太阳的关系

评价

总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制作星座模型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释

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纸板、细线、橡皮泥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1、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打上7个小孔。

2、在1——7号小孔上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27厘米、14厘米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

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记录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北斗七星)

评价

总结

 

教科版科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

课题

制作活动观星图

年级

六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授课

时间

会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

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活动星图、剪刀

 

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1、将印有全天星座图的图片剪下做成活动图

2、将两张连在一起的纸片中的一张按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