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下).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0790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下).doc

《五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下).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下).doc

2013年上《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

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万文艺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共用55个学生,其中住校生有41人,5

(2)班的孩子集体荣誉感强。

班上的学生能尊敬老师能听从教师的教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教诲。

他们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能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各种任务。

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

但部分男生自制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受挫力低,小部分孩子责任心尚未形成,有近十人对待学习得过且过,不主动,甚至有时完不成作业。

他们刚好处于青春萌芽时期,对异性的好感,生理的变换在这一阶段有所体现,因此,引导本班同学了解自我,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二、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

(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说教式德育模式。

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

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

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为达到这样的目标。

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

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2、注意整体把握

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

然而教材中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它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

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些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

三、教学内容分析及达到的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块。

第一单元:

《爱美丽的生命》;

本单元的总目标:

1、通过追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过程,感受父母、亲人、学校、社会对我们的爱与关怀,唤醒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2、学会通过生活细节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可贵,从而树立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3、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沉迷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

4、懂得健康的重要意义,初步培养积极锻炼身体、均衡饮食等良好习惯。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

1、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耐挫能力,勇敢的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2、学生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和困惑能用正确的方法取决解决。

本单元包含“《生命多么可贵》”“《成长日记ABC》”“《健康生活每一天》”三个活动主题。

首先,“《生命多么可贵》”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

通过感受人世间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从而体会生命的可贵,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耐挫能力、对未来人生的美好信念。

“《成长日记ABC》”这个活动主题是在前一个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问题,学会沟通,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尊重和悦纳他人,学会男女同学友好相处等。

“《健康生活每一天》”,通过一系列探讨、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侵害,感受体育锻炼,良好生活习惯等对健康体魄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负责任。

所以,这三个活动主题是互为关联,层层递进的。

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

本单元的总目标:

1、使学生愿意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强化规则意识;

2、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4、能遵守公共秩序,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

5、让学生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6、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1、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2、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本单元各课内在联系:

本单元三个活动主题体现了层层递进的关系:

“校园红绿灯”以学校生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规则和学校纪律,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懂得规则就是通过约束我们的行为,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社会生活有规则”是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将存在规则的范畴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最后通过“法律保护你我他”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特殊规则——法律,认识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既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又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必须要履行的法律义务,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了解与自己有关的法律,以法律为自护的武器,以法律为行动的准绳。

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

本单元的总目标:

1、通过“圆明园的诉说”,让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晚清中国的侵略罪行。

初步感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了解侵华战争的有关历史,了解战争的罪恶,了解面对民族灾难史自己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3、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尤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

4、总结历史教训,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遗志。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等内容要求。

本单元各课内在联系:

本单元包含《圆明园的诉说》、《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四个活动主题。

“圆明园的诉说”通过了解圆明园曾有过的辉煌和被毁灭的悲剧,在令人痛惜的对比中,引导学生追溯自1840年以来,外国侵略者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使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痛斥了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发现铁证如山的史事。

然而,在这一段黑暗的历史中,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战斗,所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前仆后继、团结一心,终于迎来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帮助学生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为的就是让他们牢记历史教训,体会到“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这样一个时代使命。

可以说,本单元的四个主题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安排,既避免了严格按照时间线索细说历史而引起学生乏味的情况,又相互关联、主题鲜明,给学生更大的警惕和震撼。

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

单元备课

一、单元目标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

2、爱科学,学科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崇尚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培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二、体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要为人类造福。

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三、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新科技,新生活”斑竹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超越梦想”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科技爱边了世界。

“科技是把‘双刃箭”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影响设置本主题。

“崇尚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励学生树立科学态度,反对迷信、邪教。

第五单元:

《商品带你看世界》。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商业活动是由于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从日常生活用品的变化感受人们生活的进步,为祖国经济的发展感到自豪;

3.让学生探究、交流,了解商业街的繁荣,寻找家庭用品的变化,体会家乡建设的成就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4.进一步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感受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初步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

5.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6.简单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作用,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意义;

7.初步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为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做好准备。

四、教材特点: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本册教育内容由五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

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加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教学时要注重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尽可能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程资源。

六、总课时19——20课时。

具体安排见课时一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