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生物冲刺三轮技能提升习题技能训练 难题夺分技巧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717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生物冲刺三轮技能提升习题技能训练 难题夺分技巧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高考生物冲刺三轮技能提升习题技能训练 难题夺分技巧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高考生物冲刺三轮技能提升习题技能训练 难题夺分技巧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高考生物冲刺三轮技能提升习题技能训练 难题夺分技巧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高考生物冲刺三轮技能提升习题技能训练 难题夺分技巧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生物冲刺三轮技能提升习题技能训练 难题夺分技巧1.docx

《精品高考生物冲刺三轮技能提升习题技能训练 难题夺分技巧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生物冲刺三轮技能提升习题技能训练 难题夺分技巧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高考生物冲刺三轮技能提升习题技能训练 难题夺分技巧1.docx

精品高考生物冲刺三轮技能提升习题技能训练难题夺分技巧1

难题夺分训练二

一、单选题

1.(2018·广东省惠州市模拟)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H、O、N等化学元素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在细胞中含量丰富

B.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C.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D.同一种酶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解析] C、H、O、N等化学元素在细胞中含量丰富,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和脂肪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和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磷脂双分子层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A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在有氧存在时发生在线粒体中,在无氧时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被相应的细胞回收,酶是生物催化剂,发挥催化作用后不被灭活,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同一种酶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例如ATP合成酶,D错误。

[答案] A

2.(2018·江苏省高考冲刺预测卷)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是一种抑癌基因,杂合子(Rr)仍具有抑癌功能。

杂合子在

个体发育过程中,一旦体细胞的杂合性丢失形成纯合子(rr)或半合子(r)就会失去抑癌的功能而导致恶性转化。

下图为视网膜母细胞增殖过程中杂合性丢失的可能机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1是由减数分裂导致含R的染色体移到另一个细胞中所形成的半合子(r)

B.2可能是由分裂时染色体分离不正常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

C.1、2、3、4的变异都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出来

D.1、2、3、4的变异有的对身体有利,有的对身体不利

[解析] 视网膜母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1是有丝分裂导致含R的染色体移到另一个细胞中所形成的半合子(r),A错误;2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不正常而导致的,B正确;4属于基因突变,显微镜下观察不到,1、3的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出来,C错误;据题干可知,图中无论哪种变异都会形成纯合子(rr)或半合子(r),对身体都是有害的,D错误。

[答案] B

3.(2018·北京市丰台区二模)为了研究缺失叶黄素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并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温度和CO2浓度等条件均适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klx)

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光照强度(klx)

光合速率最大值时CO2吸收量mg/(100cm2)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

植株甲

1

3

12

6

植株乙

3

9

30

14

A.植株甲因缺少叶黄素而使得叶片呈现黄色,且呼吸速率降低

B.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甲光合作用所需CO2只来源于呼吸作用

C.光照强度为1klx时,植株乙的光合速率大于其呼吸速率

D.光照强度为3klx时,甲,乙两植株固定CO2速率的差为4mg/(100cm2·h)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光合色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间关系等,意在考查学生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问题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据表格数据分析,甲的呼吸速率比乙低,但叶黄素是黄色,缺少叶黄素会使叶片呈现其他色素的颜色,一般为绿色,A错误;据表格数据,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甲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光合作用所需CO2来自呼吸作用和外界环境吸收,B错误;据表格数据,植株乙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为3klx,所以在光照强度为1klx时,植株乙的呼吸速率大于其光合速率,C错误;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甲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固定CO2量=呼吸作用释放CO2量+光合作用净吸收CO2量=6+12=18mg/(100cm2·h);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乙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4mg/(100cm2·h),即此光照强度下甲、乙两植株固定CO2速率的差为4mg/(100cm2·h),D正确。

[答案] D

4.(2018·贵州省凯里市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蛙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仅发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形成2n种卵细胞

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D.果蝇精子含4条染色体,则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仅有1个染色体组、8条染色单体

[解析] 在蛙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发生的细胞增殖方式有: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错误;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可见,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形成一种卵细胞,B错误;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一是: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C正确;果蝇精子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含4条染色体,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则仅有1个染色体组、8条染色单体,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则仅有2个染色体组、0条染色单体,D错误。

[答案] C

5.(2018·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考冲刺模拟)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通过生命活动的调节维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增加量超过胰岛素

B.大脑的躯体运动中枢和小脑的运动平衡中枢的兴奋性增强

C.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活动增强

D.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CO2,使脑干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

[解析] 剧烈运动时,血糖因不断被氧化分解供能而导致其浓度降低,对胰岛A细胞的刺激增强,而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减弱,进而使血液中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增加量超过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A正确;剧烈运动时,大脑的躯体运动中枢和小脑的运动平衡中枢的兴奋性增强,以维持机体的运动协调,B正确;剧烈运动时,机体细胞中有机物氧化放能的速度加快,产热增加,进而引起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活动增强,C正确;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CO2,使脑干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D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6.(2018·广东省广州市三模)研究小组将某亚热带绿色植物置于15℃的一密闭透明玻璃容器内,测定装置中氧气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OA段,装置中氧气参与的细胞中的代谢过程是____________。

(2)开始光照的A时刻,叶肉细胞中C5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BD段玻璃容器中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要缩短达到D点的时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根据题意,结合题图分析,在OA段,由于绿色植物处于黑暗条件下,密闭容器内氧气的减少量可表示呼吸作用消耗量,即氧气减少速率则代表植物的呼吸速率;在A点及其之后,绿色植物处于光照条件下,此时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氧气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净光合作用量,即氧气的增加速率代表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从曲线可以看出,AD段内,氧气含量不断增加,说明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即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在D点之后,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不变,说明植物的净光合速率=0,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1)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在OA之间,容器处于黑暗条件下,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氧气参与的是植物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2)A之后给予光照,叶肉细胞中通过光反应产生ATP和[H],还原C3生成C5,此时C5与CO2的固定速率没有立即增加,所以C5会在叶绿体内积累增加。

B到D时,氧气的释放量大于黑暗时氧气的消耗量,氧气量增加,说明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由于密闭容器内CO2不断减少,植物光合速率逐渐减小直至等于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即光合产氧量=呼吸耗氧量)而趋于稳定。

(3)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随光照时间延长,到达D点以后,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容器内的氧气总量将不再发生变化。

要想缩短达到D点的时间,则必须通过改变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来提高光合速率,所以可以适当提升容器内的温度或适当增大光照强度。

[答案] 

(1)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H]结合形成水,并产生大量能量)

(2)增加 逐渐降低后保持不变 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光合作用消耗CO2大于呼吸作用产生CO2,使容器中CO2浓度不断下降,进而光合作用速率随之降低。

当容器中的CO2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光合速率不变

(3)适当提升容器内的温度或适当增大光照强度

7.(2018·考前猜题卷)荷兰猪的皮毛富有光泽,是制作上等裘皮衣帽的材料。

某养殖场为探究一荷兰猪品种毛色遗传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亲本

黑色(♀)×白色(♂)

黑色(♂)×白色(♀)

F1

灰色(♀)∶灰色(♂)=1∶1

灰色(♀)∶灰色(♂)=1∶1

已知荷兰猪的毛色由等位基因C/c控制,且黑色是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实验可知,控制荷兰猪毛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如果对F1中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中灰色个体占________。

(2)如果将实验二中F1的雌雄个体互相交配后产生的白色个体淘汰后再随机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随机交配若干代,判断荷兰猪的种群是否发生进化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D可抑制C基因的表达,取两只白色的纯种荷兰猪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结果如下:

①C/c基因与D/d基因在遗传时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雌性与雄性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F2中白色纯合个体占________。

[解析] 以“杂交实验一与二中亲本的表现型、F1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为切入点,明辨基因C/c位于常染色体上,进而围绕基因的分离定律、生物进化的实质等相关知识对

(1)~

(2)题进行解答。

以“两只白色的纯种荷兰猪进行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性别比例、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为切入点,明辨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以及C/c基因与D/d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进而推知亲、子代的基因型,对(3)题进行解答。

(1)分析杂交实验一与二的表格信息可知:

若杂交实验一为正交,则杂交实验二为反交。

黑色与白色的两个亲本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均表现为灰色,且雌雄个体的比例均为1∶1,据此可推知:

控制荷兰猪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黑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F1灰色个体的基因型为Cc。

如果对F1中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即让F1中雌性个体与cc进行交配,则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Cc∶cc=1∶1,其中灰色(Cc)个体占1/2。

(2)实验二中F1的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均为Cc,互相交配后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CC∶Cc∶cc(白色)=1∶2∶1。

将子代白色个体淘汰后,余下的个体中CC、Cc分别占1/3、2/3,产生的雌雄配子均为2/3C、1/3c。

可见,将子代白色个体淘汰后再随机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黑色(CC)∶灰色(Cc)∶白色(cc)=2/3×2/3∶2×2/3×1/3∶1/3×1/3=4∶4∶1。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它的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据此可推知:

如此将子代白色个体淘汰后再随机交配若干代,荷兰猪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则发生改变,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3)①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雌雄个体的性状分离比不同,说明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结合

(1)的分析可知C/c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可见,C/c基因与D/d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由F2雄性个体出现3种表现型、而雌性个体均为白色可推知:

F1雌性与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CcXDXd和CcXDY,进而推知纯种雌性与雄性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CCXDXD和ccXdY。

因基因D可抑制C基因的表达,所以F2中白色纯合个体占1/2(CC+cc)×1/4XDXD+1/2(CC+cc)×1/4XDY+1/4cc×1/4XdY=5/16。

[答案] 

(1)常 1/2

(2)黑色∶灰色∶白色=4∶4∶1 发生进化,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是 C/c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或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或两对等位基因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CXDXD和ccXdY 5/16

8.(2018·吉林省第二次调研)水稻(2n=24)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雌雄同株,自花传粉。

研究发现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非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蓝黑色,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橙红色。

圆花粉粒(L)对长花粉粒(l)为显性。

以上遗传因子独立遗传。

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全面了解水稻的营养价值,各国联合进行基因组测序工作,共需要检测________条染色体。

(2)纯种非糯性抗病植株与纯种糯性不抗病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

与F1代相比,F2代中Y基因的基因频率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__(填“是”或“否”)。

(3)研究者利用低温诱导Yy个体,得到基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其配子的基因型和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获得糯性抗病水稻新品种,应先将纯种非糯性抗病植株与纯种糯性不抗病植株杂交,得到F1植株,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利用花粉粒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用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做亲本,得到F1植株。

②取F1花粉粒加碘染色后,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并填写记录表格。

(6)请补充完成统计表格中花粉性状。

[解析] 测定二倍体生物中基因组序列时,若有异型性染色体之分的生物,应测定总染色体数的一半+1条;若为无异型染色体之分的生物,则只测定总染色体数的一半。

判断种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关键是看该种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有无淘汰,没有则没有变化;判断种群是否发生进化,是看该种群的各种基因的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没有则没有进化,有则进化了。

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必须选取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既可以通过观察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也可以通过观察双杂合个体产生的配子表现型及其比例。

(1)水稻为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体细胞内没有异型性染色体之分,所以根据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4条可知,需要测序的染色体只有12条。

(2)纯种非糯性抗病植株(AAYY)与纯种糯性不抗病植株(aayy)杂交得F1:

AaYy,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有AY∶Ay∶aY∶ay=1∶1∶1∶1,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实际参与受精的花粉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Y∶Ay∶aY∶ay=2∶2∶1∶1,与F1代相比,由于Y和y基因没有死亡,所以F2代中Y基因和y基因的基因频率不变;但是因为a基因的死亡,则F2中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由此推断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3)研究者利用低温诱导Yy个体,因为其染色体加倍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加倍,所以得到基因型为YYyy的植株,根据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离,不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配子的基因型和比例是YY∶Yy∶yy=1∶4∶1。

(4)为获得糯性抗病水稻(aaY_)新品种,应先将纯种非糯性抗病植株(AAYY)与纯种糯性不抗病植株(aayy)杂交,得到F1植株(AaYy),再将F1自交得到F2(A_Y_、A_yy、aaY_、aayy),筛选出糯性抗病个体(aaY_),再多代自交出现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即得到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如果要求培育周期更短,也可取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选出糯性抗病个体,就是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5)结合题意,要利用花粉粒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选取基因型为YYLL和yyll(或YYll和yyLL)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

YyLl;取F1的花粉粒加碘染色后,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并填写记录表格。

(6)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

由此得到四种基因的花粉粒及其染色后对应的表现型为YL(蓝黑色圆形)∶yl(橙红色长形)∶Yl(蓝黑色长形)∶yL(橙红色圆形)=1∶1∶1∶1。

由此可知,记录用的表格应注明花粉粒的四种表现型,为了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至少应观察3个及其以上的视野中各种花粉粒的个数,然后再取其平均值。

[答案] 

(1)12 

(2)不变 是

(3)YYyy YY∶Yy∶yy=1∶4∶1

(4)F1自交得到F2,筛选出糯性抗病个体,再多代自交,即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或取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糯性抗病个体,就是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5)YYLL和yyll(或YYll和yyLL)

(6)

  观察

花粉性状   

数目/个

视野1

视野2

视野3

平均值

蓝黑色圆形

蓝黑色长形

橙红色圆形

橙红色长形

9.(2018·山东省济南市二模)研究发现,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科研人员做了以下系列实验:

实验1:

取富含乙酰胆碱的鼠脑悬浮液注射到被酒精损害记忆大鼠的海马区,可以改善其记忆。

实验2:

对学习21天后的大鼠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阻止胆碱酯酶破坏乙酰胆碱)处理,结果大鼠可以保持记忆而不遗忘。

实验3:

增加大鼠海马区神经末梢内的胆碱乙酰转移酶(催化乙酰胆碱合成的酶)的活性可以提高大鼠的记忆力,此酶的活性可以作为大鼠学习能力的指标。

请回答:

(1)乙酰胆碱是一种有助于记忆的神经递质,其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________,作为神经递质一般需要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至少答2点)。

(2)根据实验材料推测,大鼠学习21天后常常会产生遗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2点)

(3)尿崩症是指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病症。

患有尿崩症的大鼠一般也患有严重的记忆缺陷,由此推测__________激素在生理条件下可能参与了记忆过程,该激素是由__________(器官)分泌的。

[解析]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一)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二)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根据题意分析,实验1说明乙酰胆碱与改善记忆有关;实验2中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阻止胆碱酯酶破坏乙酰胆碱)处理后,乙酰胆碱不会被破坏,使得大鼠可以保持记忆而不遗忘,说明乙酰胆碱与记忆的保持有关;实验3增加大鼠海马区神经末梢内的胆碱乙酰转移酶(催化乙酰胆碱合成的酶)的活性可以提高大鼠的记忆力,此酶的活性可以作为大鼠学习能力的指标,说明乙酰胆碱与记忆和学习能力有关。

(1)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为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的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①在突触小体中合成并储存在突触小泡中;②当兴奋到达时能够由突触前膜释放入突触间隙;③神经递质能与突触后受体特异性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④能被相关酶分解而灭活或被突触前膜回收。

(2)根据实验2和实验3分析可知,大鼠学习21天后常常会产生遗忘的原因可能是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降低、有关乙酰胆碱分泌不足或胆碱酯酶活性过高。

(3)根据题意分析,尿崩症是指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病症,而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与抗利尿激素有关;又因为患有尿崩症的大鼠一般也患有严重的记忆缺陷,说明下丘脑合成与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能参与了记忆过程。

[答案] 

(1)胞吐 在突触小体中合成并储存在突触小泡;当兴奋到达时能够由突触前膜释放入突触间隙;神经递质能与突触后受体特异性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能被相关酶分解而灭活或被突触前膜回收(任选其二)

(2)乙酰胆碱分泌不足;胆碱酯酶活性过高;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降低有关(任选其二)

(3)抗利尿 下丘脑

10.(2018·北京市海淀区检测)研究人员对蓝藻水华现象较为严重的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有机碳生产率(不考虑其他生态系统输入到该系统的有机碳)进行了研究。

请分析回答:

(1)在湖泊中,随着水深的变化,不同的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是群落____________的体现。

在湖泊中包括很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测定____________是群落调查的基本内容。

(2)研究人员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溶氧量,来估算湖泊的有机碳生产率,结果如图所示。

制作若干个大小相同的黑瓶(不透光)和白瓶(透光),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和-1.0m的每一个水深悬挂一个黑瓶和两个白瓶。

每个实验瓶注满后溢出三倍体积的水,灌瓶完毕,将瓶盖盖好,立即对每一个水深中的一个白瓶溶氧量(IB)进行测定,作为实验开始时的________溶氧量。

将黑瓶、白瓶曝光培养24h,测定每一水深中黑瓶溶氧量(DB)与白瓶溶氧量(LB)。

则每一水层的呼吸量可用__________进行估算;每一水层的有机碳生产量(总光合作用生产量)可用____________进行估算。

(3)据图分析,影响浮游植物有机碳生产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

7月份0.6m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低于其他月份,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能是经过湖泊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的固定而输入该系统,能量在该生态系统的流动过程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外部能量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系统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