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区一模28题探究实验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456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7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各区一模28题探究实验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各区一模28题探究实验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各区一模28题探究实验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各区一模28题探究实验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各区一模28题探究实验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各区一模28题探究实验汇编.docx

《北京各区一模28题探究实验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各区一模28题探究实验汇编.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各区一模28题探究实验汇编.docx

北京各区一模28题探究实验汇编

2019年北京各区一模——28题探究实验汇编

1、朝阳一、28.(15分)某小组探究Na2SO3溶液和KIO3溶液的反应。

实验I:

向某浓度的KIO3酸性溶液(过量)中加入Na2SO3溶液(含淀粉),一

段时间(t秒)后,溶液突然变蓝。

资料:

IO3-在酸性溶液氧化I-,反应为IO3-+5I-+6H+=3I2+3H2O

(1)溶液变蓝,说明Na2SO3具有性。

(2)针对t秒前溶液未变蓝,小组做出如下假设:

i.t秒前未生成I2,是由于反应的活化能(填“大”或“小”),反应速率慢

导致的。

ii.t秒前生成了I2,但由于存在Na2SO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I2被消耗。

(3)下述实验证实了假设ii合理。

实验II:

向实验I的蓝色溶液中加入_______,蓝色迅速消失,后再次变蓝。

(4)进一步研究Na2SO3溶液和KIO3溶液反应的过程,装置如下。

实验III:

K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记录如下表:

表盘

时间/min

0~t1

t2~t3

t4

偏转

位置

右偏至Y

指针回到“0”处,又返至“X”处;如此周期性往复多次……

指针

归零

①K闭合后,取b极区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现象是。

②0~t1时,从a极区取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直接向a极区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未变蓝。

判断IO3-在a极放电的产物是。

③结合反应解释t2~t3时指针回到“0”处的原因:

(5)综合实验I、II、I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I、II,t秒后溶液变蓝,I中SO32-被完全氧化

B.对比实验I、III,t秒前IO3-未发生反应

C.实验III中指针返回X处的原因,可能是I2氧化SO32-

2、东城一、28.(15分)某小组同学探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与沉淀转化方向之间的关系。

已知:

物质

BaSO4

BaCO3

AgI

AgCl

溶解度/g(20℃)

2.4×10-4

1.4×10-3

3.0×10-7

1.5×10-4

(1)探究BaCO3和BaSO4之间的转化

实验操作:

试剂A

试剂B

试剂C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实验Ⅰ

BaCl2

Na2CO3

Na2SO4

……

实验Ⅱ

Na2SO4

Na2CO3

有少量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实验Ⅰ说明BaCO3全部转化为BaSO4,依据的现象是加入盐酸后,。

②实验Ⅱ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实验Ⅱ说明沉淀发生了部分转化,结合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解释原因:

(2)探究AgCl和AgI之间的转化

实验Ⅲ:

实验Ⅳ:

在试管中进行溶液间反应时,同学们无法观察到AgI转化为AgCl,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实验(电压表读数:

a>c>b>0)。

装置

步骤

电压表

读数

ⅰ.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试剂,闭合K

a

ⅱ.向B中滴入AgNO3(aq),至沉淀完全

b

ⅲ.再向B中投入一定量NaCl(s)

c

ⅳ.重复ⅰ,再向B中加入与ⅲ等量NaCl(s)

a

注:

其他条件不变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有关。

①实验Ⅲ证明了AgCl转化为AgI,甲溶液可以是(填序号)。

a.AgNO3溶液b.NaCl溶液c.KI溶液

②实验Ⅳ的步骤ⅰ中,B中石墨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③结合信息,解释实验Ⅳ中b<a的原因:

④实验Ⅳ的现象能说明AgI转化为AgCl,理由是。

3、丰台一、28.(17分)

某小组研究FeCl3与Na2S的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0.1mol/LFeCl3

pH=1.7

25mL

0.1mol/LNa2S

pH=12.2

实验a

实验b

实验c

FeCl3

体积

5mL

10mL

30mL

实验

现象

产生黑色浑浊,混合液pH=11.7

黑色浑浊度增大,混合液pH=6.8

黑色浑浊比实验b明显减少,观察到大量黄色浑浊物,混合液pH=3.7

I.探究黑色沉淀的成分

查阅资料:

Fe2S3(黑色)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FeS(黑色)在空气中易变质为Fe(OH)3

设计实验:

分别取实验a、b、c中沉淀放置于空气中12小时,a中沉淀无明显变化。

b、c中黑色沉淀部分变为红褐色。

(1)①同学甲认为实验a中黑色沉淀为Fe2S3,实验b、c的黑色沉淀物中既有Fe2S3又有FeS,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②同学乙认为实验b的黑色沉淀物中有FeS则一定混有S,理由是_________。

③设计实验检验b的黑色沉淀物中混有硫。

已知:

硫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度随乙醇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证明了b中黑色沉淀混有S,试剂a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II.探究实验a中Fe3+与S2-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

经查阅资料,可能的原因有两种:

原因1:

pH影响了Fe3+与S2-的性质,二者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因2:

沉淀反应先于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导致反应物浓度下降,二者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设计实验:

电极材料为石墨

(2)①试剂X和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认为若右侧溶液变浑浊,说明Fe3+与S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_______。

③乙进一步实验证明该装置中Fe3+与S2-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

④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III.探究实验c随着FeCl3溶液的增加,黑色沉淀溶解的原因

实验1

实验2

2mL0.1mol/LFeCl3

pH=1.7

固体溶解,闻到微量臭鸡蛋气味,溶液出现淡黄色浑浊。

FeS

 

(3)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1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②结合化学平衡等反应原理及规律解释实验2中现象相同与不同的原因______。

4、海淀一28.(16分)某实验小组对FeCl3分别与Na2SO3、NaHSO3的反应进行探究。

【甲同学的实验】

装置

编号

试剂X

实验现象

I

Na2SO3溶液(pH≈9)

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II

NaHSO3溶液(pH≈5)

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

(1)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

结合化学用语说明浓盐酸的作用:

(2)甲同学探究实验I的电极产物。

①取少量Na2SO3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产生了

②该同学又设计实验探究另一电极的产物,其实验方案为。

(3)实验I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乙同学的实验】

乙同学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与NaHSO3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完成实验并记录如下:

装置

编号

反应时间

实验现象

III

0~1min

产生红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

1~30min

沉淀迅速溶解形成红色溶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橙色,之后几乎无色

30min后

与空气接触部分的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随后逐渐变为浅橙色

(4)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产生原因有两种可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的可能原因。

①Fe3++3

Fe(OH)3+3SO2;②。

(5)查阅资料:

溶液中Fe3+、

、OH-三种微粒会形成红色配合物并存在如下转化:

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角度解释1~30min的实验现象:

(6)解释30min后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的可能原因:

【实验反思】

(7)分别对比I和II、II和III,FeCl3能否与Na2SO3或NaH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有关(写出两条)。

5、门头沟一、28.(16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硫酸亚铁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0.5mol·L-1FeSO4溶液时,将称量好的硫酸亚铁溶解于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中,结合化学用语解释稀硫酸的作用。

该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操作及现象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少量0.1mol·L-1Na2S溶液,产生大量黑色沉淀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滴1mol·L-1KSCN溶液无现象,通入一段时间O2,溶液变为浅红色

重复实验ⅱ,向浅红色溶液中加入5%H2O2溶液至过量,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O2),溶液变为深红色,且红色很快褪去

(2)进一步研究证实,黑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S。

Na2S溶液呈碱性,FeSO4溶液与其反应

不生成Fe(OH)2而生成FeS的可能原因是。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ⅱ中溶液变红的原因:

、。

(4)甲同学探究步骤ⅲ中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

a.Fe3+被H2O2还原b.SCN-被O2氧化c.SCN-被H2O2氧化

乙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认为假设b不成立,他依据的现象是。

甲同学利用上述部分试剂,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假设c成立。

请将以下实验操作及现象补充完整。

步骤

试剂及操作

现象

i

取褪色后溶液一份滴加FeCl3溶液

ii

(5)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硫酸亚铁放入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

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是、(填字母标号)。

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BaCl2溶液

d.Ba(NO3)2溶液e.浓H2SO4

②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③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平谷一28.室温下(20oC))课外小组用下列装置探究铁和硝酸反应情况,过程如下图1所示:

图1

将Ⅲ中液面上的气体排入小试管中点燃,有尖锐爆鸣声,小试管壁出现液滴。

取反应后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得到灰绿色沉淀。

煮沸时,蒸气带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X气体是(填化学式),证据是。

(2)实验中硝酸被还原成另一种产物的化学方程式。

(3)甲同学对产生的气体原因提出假设并设计方案:

假设1:

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

假设2:

H+还原反应速率大于NO3-的还原反应速率

I.验证假设1:

可用(选“Cu”或“Zn”)粉与同浓度硝酸反应,

依据,则假设1不成立。

II.验证假设2:

改变条件重复图1过程实验,结果如下:

(所用试剂的量、气体成分与实验图1相同)

序号

反应温度

实验结果

a

40oC

溶液浅绿色,收集气体为3.4ml

b

60oC

溶液浅绿色,收集气体为2.6ml

上表实验结果(填“能”或“否”)判断假设2成立。

由实验数据结果分析温度对铁粉与硝酸反应时对生成X体积的影响

的原因。

(4)常温下(20℃),乙同学改用3mol·L–1HNO3进行图1过程实验,Ⅱ中仍为无色气体,在Ⅲ中气体变红色。

由此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a.该实验产生的无色气体只有NOb.若改用浓硝酸时,反应会更剧烈还原产物为NO2

c.硝酸的浓度不同时,其主要还原产物不同

(5)综上所述,金属与硝酸生成X气体,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7、石景山一、28.(16分)某实验小组对KSCN的性质进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

试管中试剂

实验

滴加试剂

现象

2mL0.1mol/L

KSCN溶液

ⅰ.先加1mL0.1mol/LFeSO4溶液

ⅱ.再加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

ⅰ.无明显现象

ⅱ.先变红,后褪色

ⅲ.先加1mL0.05mol/LFe2(SO4)3溶液

ⅳ.再滴加0.5mL0.5mol/LFeSO4溶液

ⅲ.溶液变红

ⅳ.红色明显变浅

(1)SCN-存在两种结构式,分别为N≡C—S-和S=C=N-,SCN-是二者的互变异构的混合物,请写出N≡C—S-的电子式。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S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3)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Ⅰ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小组同学认为是

SCN-被酸性KMnO4氧化为SO42-,并设计如

右图实验装置证实了猜想是成立的。

其中

X溶液是,Y溶液是,检验产物

SO42-的操作及现象是。

(4)针对实验Ⅱ“红色明显变浅”的现象,实验小组进行探究。

甲同学查资料得知:

当加入强电解质后,增大了离子间相互作用,离子之间牵制作用增强,即“盐效应”。

“盐效应”使Fe3++SCN-

[Fe(SCN)]2+平衡体系中的Fe3+跟SCN-结合成[Fe(SCN)]2+的机会减少,溶液红色变浅。

乙同学认为SCN-可以与Fe2+反应生成无色络合离子,进一步使Fe3++SCN-

[Fe(SCN)]2+平衡左移,红色明显变浅,而Mg2+与SCN-难络合,于是乙设计了如下实验:

由此推测,实验Ⅱ“红色明显变浅”的原因是。

(5)工业上测定钛铁合金中钛含量的其中一步反应原理是:

以KSCN为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2(SO4)3+2NH4Fe(SO4)2===

2Ti(SO4)2+(NH4)2SO4+2FeSO4,则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8、顺义一、28.(16分)实验小组制备焦亚硫酸钠(Na2S2O5)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

焦亚硫酸钠为白色晶体;可溶于水。

(1)制备Na2S2O5(夹持装置略)

A为SO2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析出白色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将尾气处理装置C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Na2S2O5的性质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Ⅰ

取B中少量白色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得溶液a,测得溶液呈酸性。

实验Ⅱ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将沉淀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盐酸,充分振荡,产生气泡,白色沉淀溶解。

实验

取B中少量白色晶体于试管中,滴加1mL2mol/L酸性KMnO4溶液,剧烈反应,溶液紫红色很快褪去。

实验

取B中少量白色晶体于大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红色恢复。

由实验Ⅰ可知,Na2S2O5溶于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Ⅱ中白色沉淀滴加过量盐酸,沉淀溶解,用平衡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中经测定溶液中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中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__,实验中利用该气体的_________性质进行检验。

⑤从上述实验探究中,体现出Na2S2O5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

(至少说出两点)。

9、西城一、28.(16分)文献表明:

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42-)的还原性强于Fe2+。

为检验这一结论,完成如下实验。

资料:

i.草酸(H2C2O4)为二元弱酸。

ii.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

为翠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

其水溶液中存在:

iii.FeC2O4-2H2O为黄色固体,微溶于水,可溶于强酸。

【实验1】通过Fe3+和C2O42-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42-的还原性强弱。

(l)C2O4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2)取实验1中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

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价的铁元素。

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3)经检验,翠绿色晶体为

设计实验,确认实验1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

实验l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是。

(4)取实验1中的翠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

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2]通过比较H2O2与Fe2+、C2O42-反应的难易,判断二者还原性的强弱。

(5)证明Fe2+被氧化的实验现象是。

(6)以上现象能否说明C2042-没有被氧化。

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7)用FeC13溶液、K2C2O4溶液和其他试剂,设计实验方案比较Fe2+和C2O42-的还原性强弱。

画出装置图并描述预期现象:

10、大兴一、28.(15分)锰的化合物在工业、医疗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某兴趣小组模拟制备KMnO4及探究锰(

)盐能否被氧化为高锰(

)酸盐。

I.KMnO4的制备:

反应原理步骤一:

3MnO2+6KOH+KClO3

3K2MnO4+KCl+3H2O

步骤二:

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实验操作步骤一:

将一定比例的MnO2、KOH和KClO3固体混合加热,得到墨绿色的固体,冷却后加水溶解得到碱性K2MnO4溶液放入烧杯C中。

步骤二: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当C中溶液完全变为紫红色时,关闭活塞停止反应,分离、提纯获取KMnO4晶体。

装置图如下:

(1)检查装置A气密性: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在B中加入蒸馏水至液面超过长导管口,

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若,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B中试剂选择的理由。

(3)反应结束后,未能及时分离KMnO4晶体,发现C中紫红色溶液变浅。

该小组同学认为是碱性K2MnO4溶液中的Cl-将生成的MnO4-还原,导致颜色变浅,指出含有Cl-的判断依据。

II.该小组继续探究Mn2+能否氧化为MnO4-,进行了下列实验:

装置图

试剂X

实验现象

 

①0.5mL0.1mol•L-1NaOH溶液

生成浅棕色沉淀,一段时间后变为棕黑色

②0.5mL0.1mol•L-1NaOH

和15%H2O2混合液

立即生成棕黑色沉淀

③0.5mL0.1mol•L-1H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④0.5mL0.1mol•L-1HNO3溶液和少量PbO2

滴加HNO3无明显现象,加入PbO2立即变为紫红色,稍后紫红色消失,生成棕黑色沉淀

已知:

MnO2为棕黑色固体,难溶于水;

KMnO4在酸性环境下缓慢分解产生MnO2。

(4)实验①中生成棕黑色沉淀可能的原因。

(5)实验②中迅速生成棕黑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6)对比实验③和

,实验③的作用。

(7)甲同学猜测实验④中紫红色消失的原因:

酸性条件下KMnO4不稳定,分解产生了MnO2,乙认为不成立,理由是;乙认为是溶液中的Mn2+将MnO4-还原,并设计了实验方案证明此推测成立,其方案为。

探究结果:

酸性条件下下,某些强氧化剂可以将Mn2+氧化为MnO4-。

1、28.(15分)

(1)还原

(2)i.大ii.

(3)少量

(4)①生成白色沉淀②

③此时,a极区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IO3-不再与SO32-发生反应,

外电路无电流通过

(5)AC

2、28.(15分)

(1)①沉淀不溶解或无明显现象

②BaCO3+2H+===Ba2++CO2↑+H2O

③BaSO4在溶液中存在BaSO4(s)

Ba2+(aq)+

(aq),当加入浓度较高的Na2CO3溶液,

与Ba2+结合生成BaCO3沉淀,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动

(2)①b

②2I--2e-===I2

③由于生成AgI沉淀使B的溶液中c(I-)减小,I-还原性减弱

④实验ⅳ表明Cl-本身对该原电池电压无影响,则c>b说明加入Cl-使c(I-)增大,证明发生了AgI+Cl-

AgCl+I-

(3)溶解度小的沉淀容易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反之则不易;溶解度差别越大,由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沉淀越难实现

3、

4、28.(16分)

(1)Fe3++3H2O

Fe(OH)3+3H+(1分),盐酸抑制氯化铁水解(1分)(2分)

(2)①足量盐酸和BaCl2溶液(各1分,共2分)

②取少量FeCl3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1分),产生蓝色沉淀(1分),证明产生了Fe2+(2分)

(3)

(或

)(2分)

说明:

SO32-—2e-+2OH-===SO42-+H2O不得分,题目中pH=9的溶液是由于SO32-水解,OH-来自于水的电离。

(4)②

(2分)

(5)生成红色配合物的反应速率快(1分),红色配合物生成橙色配合物的速率较慢;在O2的作用下,橙色的HOFeOSO2浓度下降,平衡

不断正向移动,最终溶液几乎无色(1分)(2分)

(6)反应后的Fe2+被空气氧化为Fe3+(1分),过量的

电离提供SO32-,溶液中Fe3+、SO32-、OH-三种微粒会继续反应形成红色配合物(1分)(2分)

(7)溶液pH不同、Na2SO3、NaHSO3溶液中SO32-浓度不同(或Na2SO3与NaHSO3不同,或Na2SO3与NaHSO3的阴离子不同)、反应物是否接触形成红色配合物

(任写两条,各1分,共2分)

5、28.(16分)

(1)Fe2++2H2O

Fe(OH)2+2H+加入稀硫酸,增大H+,浓度,平衡左移,抑制Fe2+水解(2分)

(2)FeS溶解度更小(1分)

(3)4Fe2++O2+4H+=4Fe3++2H2OFe3++3SCN-

Fe(SCN)3(3分)

(4)实验ⅱ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无现象,通入一段时间O2,溶液变为浅红色。

(1分)

①无明显现象②取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③溶液变为红色(各1分)

(5)①c、a  (2分)

②产生白色沉淀、品红溶液褪色 (2分)

③2FeSO4

Fe2O3+SO2↑+SO3↑(2分)

6、28.

(1)H2(1分),点燃有尖锐爆鸣声试管内壁有液滴。

(2分)

(2)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2分)

(3)ⅠCu(1分),溶液变蓝(2分)

Ⅱ否(1分)。

升高温度,H+和NO3-参与的还原反应速率都加快,但NO3-增加更快,生成的NH4+多,导致生成的H2减少。

(2分)

(4)c(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