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425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docx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营养学复习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docx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营养物质: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或养分。

2、DM(干物质):

将饲料样品在100-105°C下烘干至恒重,所失重即为水分含量,剩余重量为干物质。

3、CP(粗蛋白质):

饲料样品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纯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

4、CF(粗纤维):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及果胶等成分。

5、NFE(无氮浸出物):

饲料有机物中的无氮物质除去脂肪及粗纤维外,总称为无氮浸出物,主要由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

6、ADF(酸性洗涤纤维):

NDF用酸性洗涤剂处理,不溶部分为酸性洗涤纤维,包括纤维素、木质素。

7、NDF(中性洗涤纤维):

饲料样品在中性条件下,用中性洗涤剂处理,不溶部分叫中性洗涤纤维,是细胞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8、EAA(必需氨基酸):

是指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9、NEAA(非必需氨基酸):

是指在动物体内合成较多,或需要较少,可不由饲料供给就可以满足需要的氨基酸

10、LAA(限制性氨基酸):

在饲料和日粮蛋白质中按照动物有机体的需要及比例,其相对不足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11、理想蛋白质:

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通常把这一最佳平衡比例的蛋白质称为理想蛋白质。

12、氨基酸互补:

由于各种饲料所含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弥补相互氨基酸的缺陷,使饲粮氨基酸的平衡更理想。

13、过瘤胃蛋白:

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并不能完全被微生物降解,其中未经瘤胃微生物降解的饲料蛋白质直接进入后部胃肠道,称之为过瘤胃蛋白(RBPP),又叫未降解蛋白(VDP)。

14、氨基酸拮抗:

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这就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15、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动物体组织不断更新,被更新的组织蛋白降解为氨基酸,而又重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16、碘价:

脂肪酸不饱和程度可用“碘价”的大小来表示。

每100克脂肪或脂肪酸所能吸收碘的克数称之为碘价。

17、皂化价:

脂肪酸含有碳原子的多少,可用其“皂化价”来表示。

每克脂肪在碱液中水解时所需KOH的毫克数称为皂化价。

皂化值越高,脂肪酸碳链的平均长度越短。

18、GE(总能):

又称为燃烧热,是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能,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

19、DE(消化能):

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消化能(DE)=总能(GE)-粪能(FE)。

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为表观消化能(ADE)

20、ME(代谢能):

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

ME=DE-(UE+Eg)=GE-FE-UE–Eg(气体能)

21、NE(净能):

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NE=ME–HI–HF=GE-DE-UE-Eg–HI–HF;净能=代谢能—(体增热+发酵热)

22、HI(热增耗):

指绝食动物饲喂饲粮后的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的那部分热能。

热增耗=采食动物产热量-绝食动物产热量

23、常量元素:

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的元素,包括钙、磷、钠、钾、氯、镁、硫七种。

24、微量元素:

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元素,目前查明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锰、碘、硒、钴、钼、氟、铬、硅、硼等十二种。

25、协同作用:

指在动物消化道中元素之间在吸收过程中起着相互促进作用或在组织细胞中协同参与代谢,相互促进营养功能的实现,这种作用称为协同作用。

26、颉颃作用:

指在动物的消化道中元素之间相互抑制其吸收作用,对各自在动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彼此产生相反的影响,这种作用称为拮抗作用。

27、采食量:

通常是指动物在24h内采食饲料的重量。

28、适口性:

一种饲料或饲粮的滋味、香味和质地特性的总和,是动物在觅食、定位和采食过程中动物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对饲料或饲粮的综合反应。

29、饲养标准:

是指根据动物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等条件,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所制定的动物所需要的能量和其它养分的供给量及有关资料。

30、营养需要:

是指动物在适宜环境条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

31、营养需要:

一般是指动物每头每天需要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指标的数量。

32、综合法:

笼统地计量动物对某一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而不剖析构成此需要量的组分。

33、析因法:

通过剖析构成总需要量的各个组分,分别计算各个生理活动对营养物质的绝对需要量,然后相加即为总需要量。

34、维持需要:

指动物的体重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不做劳役,同时身体保持健康,动物处于这种维持状态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称为动物的维持营养需要,简称维持需要。

35、代谢体重:

36、基础代谢:

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37、孕期合成代谢:

在饲喂同样饲粮条件下,妊娠母畜的增重高于空怀母畜,这种现象称为孕期合成代谢。

38、标准乳(FCM):

由于牛乳成分变化大,特别是乳脂肪,由3—6%不等。

为了便于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对乳生产力进行比较,需将不同乳脂率的乳折算成乳脂率为4%的乳进行比较,含4%乳脂率的乳称为标准乳(FCM)。

二、简答题

1、饲料养分的两种测定方法及其优缺点?

有两种方法概略养分分析法与纯养分分析法。

(1)概略养分分析法:

将饲料营养成分分为六大类,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

优点:

分析方法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分析成本低。

缺点:

(1)CP不能区别真蛋白质和NPN。

(2)CF中各成分的营养价值差别大,纤维素与半纤维素较易消化,木质素不能被消化。

测定值偏低。

(3)EE是真脂肪、色素及脂溶性物质的混合物。

(4)NFE是计算值,偏高。

(5)不能分析特定养分。

(2)纯养分分析法:

用以测定饲料纯养分,包括各种常量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以及蛋白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与粗纤维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还有无氮浸出物中的淀粉、单糖及脂肪中的各种不同的脂肪与脂肪酸等。

优点:

更科学、准确、客观要求高

缺点:

方法复杂、设备

2、饲料营养物质的基本功能?

(1)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

(2)作为动物生存和生产的能量来源

(3)作为动物机体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

3、植物与动物体在化学组成上有哪些差别?

(1)水分:

动物体水分含量相对稳定,但随年龄而略有变化,一般在40%-65%,越肥的动物水含量越少,廋的含水量多。

而植物水分含量差异大,5%-95%。

(2)CP:

动物中含量高于植物。

动物体内主要是真蛋白质,有少量的游离氨基酸;植物中有真蛋白质,还有大量的非蛋白氮(NPN)。

植物中CP含量变动较大,一般地,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叶片中含量高,而茎干中含量低;同一种植物,幼嫩时蛋白质含量多,开花后含量迅速下降。

(3)粗脂肪:

家畜体内脂肪含量随年龄及营养状况而不同,除肥育动物的含量变动较大外,一般健康的成年动物均很近似。

植物性饲料脂肪含量则变动较大。

动物体含饱和脂肪酸多,植物体含不饱和脂肪酸多

(4)碳水化合物:

动物体内无粗纤维,只有少量地糖元和葡萄糖,含量<1%。

植物体内均含有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可占干物质总量地2/3(花生、大豆例外),主要是淀粉和粗纤维。

(5)矿物质:

动物体矿物质以钙含量最多,其次为磷,占矿物质总量50%以上。

植物中灰分主要有钾、钠、钙、磷和锰等,CaP含量少,随植物生长,灰分地含量逐渐减少,但其中钠和硅的含量逐渐增加。

4、试述瘤胃——肝脏氮素循环及其意义?

瘤胃壁对氨的吸收能力极强。

饲料蛋白质在瘤胃被微生物降解生成氨,除被细菌合成菌体蛋白质外,多余的氨则被瘤胃壁吸收,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用于合成尿素。

所合成尿素的去路:

一部分进入肾脏随尿排出体外,另一部分通过瘤胃壁的血液扩散又回到瘤胃,再一部分进入唾液腺随唾液返回瘤胃。

后两种方式返回瘤胃的尿素均可再次被细菌利用合成菌体蛋白。

由于这一过程反复不断循环,故也称为瘤胃—肝脏的氮素循环。

意义:

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的利用效率。

氮素循环既可减少食入饲料蛋白质的浪费,又可使食入蛋白质更多地转化为菌体蛋白质。

此外,瘤胃也可吸收部分游离氨基酸。

5、影响饲料蛋白质利用的因素?

A.动物因素:

(1)动物种类:

对同一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不同的动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不同种类动物各自消化生理特点的不同所致。

(2)动物年龄(消化酶发育的时间效应)

B.饲粮因素:

(1)日粮蛋白质种类与水平(底物诱导效应)。

(2)日粮粗纤维水平(缩短消化时间)

(3)日粮矿物元素水平(酶激活剂)。

(4)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

C.饲料加工调制方法(热损害)。

损害则有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其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发生了美拉德反应(Maillard反应)。

氨基酸残基与还原糖发生反应。

其二是生成了人造木质素。

氨基酸残基与半纤维素结合生成聚合物的反应。

其中所含氮叫做“酸性洗涤不溶氮”

6、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单胃动物:

A.消化

(1)消化部位:

主要在胃和小肠上部,20%在胃,60-70%在小肠,其余在大肠。

(2)消化酶:

胃蛋白酶,凝乳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基肽酶,氨基肽酶,二肽酶B.吸收代谢

(1)吸收:

a.部位:

小肠上部。

b.方式:

主动吸。

c.顺序:

L-AA>D-AA

Cys>Met>Try>Leu>Phe>Lys≈Ala>Ser>Asp>Glu

(2)吸收代谢:

单胃动物主要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利用蛋白质,还可以小肽的形式被吸收,其吸收部位在小肠。

氨基酸被吸收后,运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中,合成体蛋白质。

未被利用的氨基酸的去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a、经脱氨作用释放出的氨,与其他游离的羧基结合,重新合成氨基酸。

b、释放出的氨,在肝中形成尿素,随尿排出体外。

c、脱氨后不含氮的部分,作为合成体脂肪的原料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d、某些氨基酸也可不经脱氨随尿排出。

反刍动物:

A.消化:

(1)瘤胃:

蛋白质在瘤胃微生物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下,首先分解为肽,进一步分解为游离氨基酸。

肽和氨基酸部分被微生物利用合成菌体蛋白(MCP),部分氨基酸也可在细菌脱氨基酶作用下,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挥发性脂肪酸(VFA)。

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也可在细菌尿素酶作用下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

氨可被细菌用于合成菌体蛋白。

在瘤胃中被发酵而分解的蛋白质称为瘤胃降解蛋白质(RDP)。

瘤胃中的细菌蛋白氮有50—80%来源于瘤胃中产生的氨气。

蛋白质降解率(%)=RDP/食入CP

(2)皱胃和小肠:

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并不能完全被微生物降解,其中未经瘤胃微生物降解的饲料蛋白质直接进入后部胃肠道,称之为过瘤胃蛋白(RBPP),又叫未降解蛋白(VDP)。

过瘤胃蛋白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一同由瘤胃转移到真胃,随后进入小肠继续消化。

其消化过程与单胃动物相同。

B.吸收:

蛋白质消化产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瘤胃和小肠。

(1)瘤胃:

瘤胃壁对氨的吸收能力极强。

饲料蛋白质在瘤胃被微生物降解生成氨,除被细菌合成菌体蛋白质外,多余的氨则被瘤胃壁吸收,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用于合成尿素。

所合成尿素的去路:

一部分进入肾脏随尿排出体外,另一部分通过瘤胃壁的血液扩散又回到瘤胃,再一部分进入唾液腺随唾液返回瘤胃。

后两种方式返回瘤胃的尿素均可再次被细菌利用合成菌体蛋白。

由于这一过程反复不断循环,故也称为瘤胃—肝脏的氮素循环。

氮素循环既可减少食入饲料蛋白质的浪费,又可使食入蛋白质更多地转化为菌体蛋白质。

此外,瘤胃也可吸收部分游离氨基酸。

(2)小肠:

小肠对蛋白质的吸收主要形式同单胃动物一样,也是氨基酸。

进入盲肠和结肠的含氮物质主要是未消化的蛋白质和来自血液的尿素。

在此降解和合成的氨基酸几乎完全不能被吸收,最终以粪的形式排出。

随粪排出的含氮物质同单胃动物一样,包括饲料来源的含氮物质与代谢来源的含氮物质。

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主要是微生物蛋白质的营养,这是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特点,但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与单胃动物一样,其本质也是氨基酸营养。

7、成年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的理论根据和合理利用?

A.NPN的利用原理:

尿素NH3+CO2

(CH2O)nVFA+酮酸

NH3+酮酸AA菌体蛋白

B.合理应用:

(1)延缓NPN的分解速度。

选用分解速度慢的NPN,如双缩脲等。

采用包被技术,减缓尿素等分解。

使用脲酶抑制剂等抑制脲酶活性。

(2)增加微生物的合成能力。

提供充足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提供足够的矿物元素。

N:

S=15:

1,即100g尿素加3gS(3)正确的使用技术。

1)用量:

不超过总氮的20-30%。

不超过饲粮干物质的1%。

不超过精料补充料的2-3%。

每100kg体重20-30g。

2)适应期:

2-4周。

3)不能加入水中饲喂。

4)制成尿素舔砖。

5)不与含脲酶活性高的饲料混合饲喂。

6)尿素青贮

8、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特点。

单胃动物:

A.消化吸收:

(1)淀粉和可溶性糖的消化:

消化主要部位:

在小肠,在胰淀粉酶作用下,水解产生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混合物。

α-淀粉酶只能水解а-1.4糖苷键,因此,支链淀粉水解终产物除了麦芽糖外,还有支链寡聚糖,最后被寡聚1,6-糖苷酶水解,释放麦芽糖和葡糖。

幼龄动物乳糖酶活性高,断奶后下降,蔗糖酶在幼龄很低,麦芽糖酶断奶时上升。

吸收部位:

单糖主要在动物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和回肠中被吸收。

水解产生的单糖经主动转运吸收入细胞,顺序为:

半乳糖>葡糖>果糖>戊糖。

未消化吸收的CH2O进入后肠,经微生物发酵产生VFA。

单胃动物的唾液中含有少量的直链淀粉酶,胰脏分泌的胰直链淀粉酶可将淀粉和其它相似结构的多糖降解。

(2)粗纤维消化:

饲料粗纤维在口腔、胃和小肠中都不发生变化。

当移到盲肠和结肠后,经微生物所分泌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二氧化碳和甲烷。

部分挥发性脂肪酸被大肠壁吸收。

尾产物气体则和未消化吸收的粗纤维、挥发性脂肪酸等随粪排出体味。

在大肠壁所吸收的挥发性脂肪酸,其中:

丙酸在肝脏形成肝糖元;丁酸分解为乙酸;乙酸参与三羧酸循环,氧化后释放能量。

乙酸也可在脂肪组织中形成体脂肪。

单胃动物没有消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其它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酶。

单胃动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化这些物质,但消化作用是由微生物发酵进行的。

消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盲肠和结肠。

B.代谢:

葡萄糖是单胃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其他生物合成过程的起始物质,血液葡萄糖维持在狭小范围内。

血糖维持稳定是二个过程的结果:

(1)葡萄糖从肠道、肝和其他器官进入血液;

(2)血液葡萄糖离开到达各组织被利用(氧化或生物合成)。

血糖来源:

(1)从食物消化的葡糖吸收入血;

(2)体内合成,主要在肝,前体物有AA、乳酸、丙酸、甘油、合成量大,但低于第

(1)途径;血糖去路

(1)合成糖原;

(2)合成脂肪;(3)转化为AA,葡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为非EAAC骨架;(4)作为能源:

葡糖是红细胞的唯一能源,大脑、N组织、肌肉的主要能源。

反刍动物:

反刍动物消化(CH2O)n与单胃动物不同,表现在:

消化方式、消化部位和消化产物。

(1)饲料(CH2O)n→葡糖→丙酮酸→VFA,单糖很少;

(2)瘤胃是消化C·H2O的主要场所,消化量占总C·H2O进食量的50-55%。

1.消化过程:

C·H2O降解为VFA有二个阶段:

(1)复合C·H2O(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在细胞外水解为寡聚糖,主要是双糖(纤维二糖、麦芽糖和木二糖)和单糖;

(2)双糖与单糖对瘤胃微生物不稳定,被其吸收后迅速地被细胞内酶降解为VFA,首先将单糖转化为丙酮酸,以后的代谢途径可有差异,同时产生CH4和热量。

饲料中未降解的和细菌的C·H2O占采食C·H2O总量的10-20%,这部分在小肠由酶消化,其过程同单胃动物,未消化部分进入大肠发酵。

2.瘤胃发酵产生的VFA种类及影响因素:

主要有乙酸、丙酸、丁酸,少量有甲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己酸。

瘤胃中24小时VFA产量3-4kg(奶牛瘤网胃),绵羊300-400g;大肠产生并被动物利用了的VFA为上述量的10%。

乙酸、丙酸、丁酸的比例受日粮因素影响,如:

日粮组成(精粗比)、物理形式(颗粒大小)、采食量和饲喂次数等。

9、粗纤维在动物营养养中存在的利弊?

优点:

(1)动物采食一定量粗纤维,起填充消化道的作用,产生饱感。

(2)粗纤维对胃肠道具有刺激作用,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粪便的排泄。

刺激胃肠道发育,促进胃肠运动,减少疾病。

(3)粗纤维性物质对草食动物,在瘤胃和盲肠中经发酵形成的挥发性脂肪酸,是重要的能源来源;(4)改善胴体品质,能提高瘦肉率、乳脂率。

缺点:

A适口性差,质地硬粗,减低动物的采食量。

B作为植物细胞壁的组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细胞内溶物中其它营养物质与消化酶的接触,影响其它养分的消化,与能量、蛋白的消化呈显著负相关,其中起主导干扰作用的则是木质素。

C木质素具有便结性,过多则可引起便秘,例如小麦秆、稻壳、花生壳等均有这一属性。

D影响生产成绩,实质是影响能量的利用率

10、简述NSP的抗营养特性及克服措施。

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

(1)降低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影响日粮的转化效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

(2)引起动物消化道形态和生理的变化,一些水溶性NSP可使动物消化器官增大、变重;(3)与某些消化道中的生理活性物质结合,例如消化酶、胆汁盐,甚至脂类、胆固醇等;(4)与消化道后段微生物区系相互作用,造成厌氧发酵,产生大量的生孢梭菌等分泌的某些毒素,抑制动物生长;(5)产生粘性粪便,影响畜舍和周围环境,产蛋鸡还会污染蛋品等。

非淀粉多糖抗营养作用的处理:

(1)使用酶制剂。

使用微生物产生的酶制剂可以水解许多抗营养因子,最成功的例子是b-葡聚糖酶、阿拉伯木聚糖酶的应用;有关木聚糖酶的试验主要在小麦、黑麦为基础的鸡日粮,而有关b-葡聚糖酶的研究则多见于大麦为基础的猪日粮中的应用;在小肠的环境里,b-葡聚糖很容易被微生物来源的b-葡聚糖酶所降解,而戊聚糖则不太容易被戊聚糖酶所水解;总的来说,NSP所造成的抗营养作用在猪方面不如家禽那样重要。

(2)水处理。

(3)添加抗生素

11、EFA的概念、作用。

EFA通常包括哪几种?

A.概念:

EFA(必须脂肪酸):

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B.作用:

(1)EFA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质膜等生物膜质的主要成分,在绝大多数膜的特性中起关键作用,也参与磷脂的合成;

(2)EFA是合成类二十烷的前体物质;(3)EFA能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4)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

C.种类:

(1)w-6系列

(2)w-3系列

12、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单胃动物:

脂肪消化开始于胃,胃底腺可分泌胃脂酶,此酶可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并使胃酸的作用失效,胃脂酶水解日粮甘油三酯(TG)的10-30%。

胰脂酶可水解TG成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

肠肝循环:

胆汁在帮助脂肪消化吸收后再回到食糜,进入回肠末端,重吸收入血通过门脉入肝,再入胆中贮存,最后释放入十二指肠,叫肠肝循环,每分子胆汁每天循环约10次。

猪、禽吸收消化脂类的主要部位是空肠。

影响吸收率的基本规律:

短链FA>长链FA;不饱和度高>不饱和度低;游离FA>甘油三酯。

植物饲料中不饱和FA含量高,单胃动物采食后不经氧化而吸收,故体脂中不饱和脂肪酸高于饱和脂肪酸。

反刍动物:

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实质是微生物的消化,其结果是脂类的质和量发生明显的变化。

主要是脂肪饱和度增加,支链脂肪酸和奇数碳脂肪酸增加,甘油被转化为VFA。

瘤胃微生物分解脂肪产生甘油和脂肪酸,甘油部分被微生物分解产生VFA,脂肪酸部分中的不饱和FA被氧化成饱和FA。

进入十二指肠的脂类包括吸附在饲料表面上的饱和FA和微生物脂,在胰脂酶和胆汁作用下水解。

脂类吸收形式包括从瘤胃壁吸收的短链FA和从回肠吸收的乳糜微粒。

13、牧草中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为什么反刍动物的体脂熔点高、碘价低?

反刍动物所采食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内大量氢化形成饱和脂肪酸,下移到小肠经消化吸

收以饱和脂肪酸的形态沉积为体脂,另外,瘤胃微生物合成的高级脂肪酸也多为饱和性质。

由于这两个原因,无论反刍动物所采食的饲料脂肪饱和程度高还是低,它们的体脂肪依然可保持硬度大,熔点高,饱和脂肪酸含量多的特点。

14、何谓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

简述其可能的机制。

概念:

动物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当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加明显,这种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机制:

(1)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协同作用;

(2)适当延长食糜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更充分吸收;(3)脂肪的抗饥饿作用使动物用于活动的维持需要减少,用于生产的净能增加;(4)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肪内,减少由饲粮碳水化合物合成体脂的能耗;(5)添加脂肪提高日粮适口性,因此有更高的能量进食量,动物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

15、简述能量的作用及来源。

A.作用:

B.主要来源于三大有机物: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来源。

单胃动物:

单糖、寡糖、淀粉;反刍动物:

单糖、寡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

脂肪次之,对动物而言,蛋白质不宜作能源物质

16、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如何转化?

粪能

总能

消化能尿能

甲烷能

热增耗动物总产热

代谢能维持净能

净能

生产净能

17、维持净能用于动物的什么?

生产净能包括哪些内容?

维持净能:

基础代谢、维持体温和随意活动

生产净能:

增重净能、产蛋净能,产奶净能,产肉净能,产毛净能等。

18、简述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19、各种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的营养作用及典型缺乏症。

(1)Ca、P:

a.营养作用:

Ca构成骨与牙齿,维持N-肌肉兴奋性,维持膜的完整性,调节激素分泌。

P构成骨与牙齿,参与核酸代谢与能量代谢,维持膜的完整性,参与蛋白质代谢。

b.缺乏症:

佝偻病、骨软症或骨质疏松症状、产乳热(分娩瘫痪)

(2)Mg:

a.营养作用:

构成骨与牙齿;参与酶系统的组成与作用;参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

调节N-肌肉兴奋剂。

B.缺乏症:

“草痉挛”

(3)Na、K、Cl:

a.营养作用:

为体内主要电解质,其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与其他离子协同维持肌肉N兴奋性,Na参与瘤胃酸的缓冲作用,K参与C·H2O代谢,Cl参与胃酸形成。

b.缺乏症:

Na易缺乏,K不易缺乏。

NaCl缺乏时生长缓慢,食欲差,饲料利用率和生产力下降;缺NaCl出现异嗜癖,啄羽及神经症状。

生产条件下钾的缺乏症十分罕见。

(4)S:

a.营养作用:

主要通过体内的含硫有机物实现,参与蛋白质、CH2O代谢(如:

S-AA、硫胺素、胰岛素)。

无机硫可促进瘤胃微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