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师版确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345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1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师版确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411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师版确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411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师版确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411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师版确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411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师版确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11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师版确定.docx

《411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师版确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1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师版确定.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11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师版确定.docx

411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师版确定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之古诗鉴赏

2019-4-10

 

【指点迷津】

读懂诗歌要领

1)、抓住诗题

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怀古”二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怀古之情,情感指向可能是怀古讽今、伤今、伤己等。

2)、抓住关键词

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样的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由“故园情”一语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3)、抓住题材类型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有大体相同之处。

因此,若能判定一首所属的类型,便可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

如思乡诗,毫无疑问要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送别诗,多写离情别恨和深厚友情。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

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闲适、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伟)和“哀景”(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两类。

“乐景”表现“乐情”,“哀景”则表现“哀情”。

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是古诗常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比如二练中曹植的《杂诗》“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看到鱼翔浅底、鸟飞于天,万物各的其时,生机勃勃,表达主人公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意,同时反衬长期行役在外、不得归家的凄苦之情。

5)、抓住典型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所以必须注意分析诗中意象来揣摩诗人情感。

(联考中的浮云、山、水与思乡念家之间的关联)

6)、抓住注释

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下面就注释分类及其所暗示内容作以总结:

注释分类所暗示内容

介绍作者背景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

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介绍别人评价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专题前测:

一诗多读

1、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一)从形象的角度

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6分)

诗歌写了夏风、夏日、初生的燕雀、花枝的舞蝶、结网的蜘蛛,月光,疏帘溪声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恬静和谐、生机盎然的意境。

变式1:

诗歌中描绘那些画面?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6分)

夏日的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的小燕雀,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

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

变式2:

诗歌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

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写景顺序”角度:

全诗景物描写的顺序是按时间顺序由白天到夜晚描写的。

(二)从语言的角度:

颈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

为什么?

(6分)

“邀”、“纳”二字运用精彩;“邀”,邀请之意,;“邀”字采用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容纳之意,“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

这一联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传达出作者的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写出心境的清闲。

变式:

颈联中的“邀’和”纳“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为什么?

(三)从技巧的角度: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手法描绘夏日之景?

(6分)

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或视听结合的手法。

如:

视角----夏日的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的小燕雀,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

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听觉----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

变式1:

从动静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变式2: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夏日之景?

变式3:

这首诗写景最主要的手法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变式4:

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

(四)从情感的角度:

问: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本诗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诗歌通过夏日午夜燕雀、蝴蝶、蜘蛛等意象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安宁的生活的喜爱。

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欧阳修

一年春事都来几?

早过了、三之二。

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

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答: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上片叹春日之迟暮,春光不能留驻,引出个人的伤感。

下片通过叙述在长安“买花载酒”想起在家乡桃李,直抒胸臆,强化思乡和思亲之情。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简要赏析。

(6分)

答:

寓情于景,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转眼就将是红衰翠减,流露出了几分伤感之情;对比,将“长安买花”与“家山桃李”对照、比较,突出对家乡与家人的深情与爱

重;直抒胸臆,用“有个人憔悴”直接表达了春日远去,时光流逝,青春年华不在的伤感

之情,“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三句直接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

第一课时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

一、知识归纳见《高考调研》第75页

二、例题剖析及方法指导

例: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11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

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

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

请作简要分析。

(5分)

(1)、答案:

①艳丽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分析景物形象方法指导

1、概括景物特征2、分析意象,感知意境。

3、注重想象,补充空白4、分析手法,概括形象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6分)

答:

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分析人物形象方法指导

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2、知人论世,感知环境与处境

3、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4、重视转换,概括形象。

三、巩固提升

1、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盘山绝顶

戚继光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①舞剑台。

⑴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首联描写登盘山所见所闻:

军营号角凄厉悲鸣,仿佛漫山草木也枯黄凋落了;云海之中,陡峭的山峰像洞开的石门。

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北方边塞风光图。

颔联描写了霜天,衰草,朔风,落叶,归鸦。

渲染了边塞的肃杀、悲凉的氛围。

⑵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本诗通过对盘山山顶的描写,刻画了一位保家卫国、渴望建功立业的军人形象。

颈联,写诗人的决心,只要自己手中的兵器能够遏制战争,哪怕一生守卫边疆也没关系。

尾联,勒名峰、李将军舞剑台等表现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

2、(2018•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

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

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

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3、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

指棋盘。

⑴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

“未用”句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

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能写出对第一联句意补充,给1分;能指出两联间句子的承接关系,给2分;能加以分析说明,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⑵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

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6分)

答: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

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

直——正直、方——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

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能写出托物言志,给2分;能写出作者之“志”,给2分;能写出抒发什么样的情怀,给2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②烧刍狗③,陌上行人看石麟④。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⑤,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 ①本诗是作者贬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时所作。

②牧竖:

牧童。

③刍狗:

用草扎成的狗,供祭祀之用。

④石麟:

古代贵族墓前的石兽。

⑤东瀛变:

指沧海桑田。

东瀛,指东海。

本诗与杜甫的《春望》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

请比较两诗在形象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相同点:

描写春景的荒芜、破败和凄凉。

两首诗都描写了丛生的杂草等。

不同点:

①《春望》描写战中的场景,描写了国都破败的景象;《汉寿城春望》描写战后的景象,描写了战后的荒祠古墓、野草荒树、牧竖行人等。

②《春望》描写国都景象,主要描写了诗人在残破的国都中的生活状态;《汉寿城春望》描写地方景象,描写了汉寿城的荒凉。

③《春望》刻画了一个年老体衰、思念家乡、担忧国家的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描写了汉寿城昔盛今衰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大唐江山的忧虑。

5、《送子由使契丹》见《高考调研》第75页

四、我的反思

第二课时诗歌鉴赏之语言教案

一、知识归纳见《高考调研》第78页

二、例题剖析及方法指导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

请作简要分析。

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

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

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

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

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

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诗歌语言鉴赏方法指导

1、理解词语意义,关注字词用法。

2、品味诗句句式,赏析表现手法。

3、把握景物特征,体会诗人情感。

三、巩固练习

1、

(一)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三岔驿

杨慎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⑴赏析诗中“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的意蕴。

答:

这两句的意思是,古往今来无数追名逐利之徒,升沉出没,荣辱变化,往往一梦醒来,黄粱未熟。

这两句话既是诗人宦海沉浮、遭遇坎坷的辛酸自白,更是诗人推己及人、对古今文人官场沉浮的概括。

表现了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明了名利不过是一时之荣,繁华只是瞬间,只有时空才是永恒的哲理。

表现了诗人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⑵请简要分析“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的语言特色。

答:

对比。

两句诗用朝与暮、来与去相对比,描写了诗人当年看到的某些官员极盛时的洋洋自得之态和衰落时的寂寞清冷、颓唐丧气之境。

叠词。

用“扬扬”与“寂寂”表现某些官员宦海沉浮的状态,生动形象。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哭陆秀夫①

方凤

祚微方拥幼,势极尚扶颠。

鳌背舟中国,龙胡水底天。

巩存周已晚,蜀尽汉无年。

②独有丹心皎,长依海日悬。

注:

①南宋恭帝降元后,陆秀夫等先后立赵晸、赵昺为帝,继续抗元。

后被围攻,陆秀夫背着幼帝跳海殉国。

②周最后分为西周和东周,封于巩的东周最后为秦所灭,而后曹丕废刘协称帝,汉亡,而刘备建元章武,史称蜀汉,四十三年后,灭亡。

1、本诗首联中有哪两个字堪称诗眼?

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案:

首联的诗眼是“方”和“尚”。

方是刚刚的意思。

因为南宋恭帝降元,南宋倾覆,此时陆秀夫在危难拥立幼主,以延宋祚。

方字一方面表现诗人的赞誉之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无力回天的悲哀。

尚字,是还仍然的意思。

在国家局势这般险峻的时候,他还拥立幼主,坚持抗元,表现了他的浩然正气。

2、本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亡国的哀伤之情。

就像周室、蜀汉灭亡一样,从此宋室沦陷、不复存在。

对陆秀夫的赞美之情。

国家破忘了,但独有这一片皎洁的丹心伴随这高悬于海上的红日,将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

3、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

萧纲

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

两杜①昔夹河,二龙今出守。

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

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

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

【注】①两杜:

西汉杜延寿、杜延考两兄弟,仕途顺利,分别出任河南、河内太守。

本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两句为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6分)

①用白描手法写景。

麦子将熟之季,夜晚凉风习习,拂动帘幕,雨水交汇成道道细流,文字朴素简练,画面清新明净。

②精于炼字。

“绕”字赋凉风以情态,写出风的轻柔以及带给人的舒爽之感。

(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4、(2013年湖北卷)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làng]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

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5分)

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

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

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

“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

“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2】绣衣:

官服。

【3】相如檄:

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4】铜鞮陌:

代指襄阳。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

“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

答:

龙吟虎啸与和缓相对,分别指的是诗人用典的大气、和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和“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出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给人以龙吟虎啸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等句感怀自身,为和缓。

四、我的反思

第三课时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教案

一、知识归纳见《高考调研》第80页

二、例题剖析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

该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第一步)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第二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欲别频啼四五声”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

(第三步)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或:

借景抒情。

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2、归纳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分析)

③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用,主旨)

3、归纳总结:

(1)、诗歌鉴赏三环节:

读懂诗歌——审清题意——答出规范

(2)、答题三步骤:

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一手法的——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

【强化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请从动静结合角度说说这首诗的表达(构思)方式。

参考答案:

前两句是静景,给人一种轻淡平和的心理感受。

后两句,由静入动,给人强烈的动感,好像是赏景进入了高潮(如同小说的高潮),透露出作者内心由衷的喜悦与赞叹,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

3、【练习提升】

1、(2018•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莲花界:

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做题步骤:

先“点”,再“染”,最后落到情感上。

可以根据《雨霖铃》推出来这首诗怎么鉴赏。

“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

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地黄:

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②插:

通“锸”。

铁锹。

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6分)

答:

叙述: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

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

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①

苏轼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稠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②,未随埋没有双尖。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③

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注】①烈宁七年(1074)。

作者由杭州移守荒蛮之地密州,作此诗②马耳:

马耳山,因形似马耳得名。

③本诗作于元丰四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年冬,黄州大雪

两首诗都写雪景,描写手法却各具特色,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答案】第一首诗:

运用感官结合的方法写雪。

①以触觉写雪:

雪后作者只觉被褥毫无暖意,如同水泼在上面,重在表现下雪之后天气寒冷。

②以视听结合写雪:

庭院里雪光反射在书斋的帷幔上,明亮而刺眼,作者误以为天将破晓。

半夜听到屋檐上雪融化后滴落的声音。

写出了雪后的独特感受。

第二首诗:

①以侧面描写写雪:

“马亦惊”写雪后天地一片银白,马也因此而惊。

“我先行”写出“我”对雪后美景的喜爱,通过作者行为写雪后景色之美。

②以虚写雪,想象雪晴之后,鸦鹊嬉戏于枝间的可人场面。

想象自己留宿寺中,等待听雪融化时从屋檐上和竹叶上滴落的声音。

4、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注】吴文英,南宋词人,一生未第。

名娃:

西施。

残霸:

吴王夫差。

酸风:

刺骨的寒风。

时靸双鸳响:

相传吴王筑响廊,西施穿着木屐绕廊而行,发出响声。

前人评论此词“上片写景虚以衬实,下片抒情悲而能壮”,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①虚以衬实。

上篇“幻”字统领,“苍崖”句想象当年吴王夫差霸业有望、金屋藏娇、春风得意的情景;“箭径”句想象当年吴宫花草都被脂粉染香的盛况;“时靸”句想象西施脚穿木屐走过回廊的声响。

当年吴王夫差的情形和如今的南宋王朝是多么相像,南宋已剩半壁江山,却甘心偏安一隅,沉溺于声色享乐,无疑将重蹈吴王夫差身死国灭的覆辙。

这些虚写正是为了衬托现实,表达了对朝廷的忧虑。

②悲而能壮。

下片“问苍波无语”句写作者眼见南宋衰败,回天无力,只有看着青山老去,头发变白,抒发了一种无奈和悲伤之情。

“水涵空”句写放眼远望,见水天相接,空旷无依,心境也随之开阔,“连呼酒”句写呼朋唤友,上到灵岩绝顶,喝酒以解千愁。

末句落笔豪迈潇洒,感情激越,声震长空,似要掩去前番之落寞和感伤。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手法及情感的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注释、背景及诗人生平等全面把握诗歌情感,再抓主关键词句分析诗歌的手法以及表达的效果。

本题要求评论此词“上片写景虚以衬实,下片抒情悲而能壮”。

首先理解“虚以衬实”,即用虚写手法表现现实的内容。

即接着抓关键词句分析:

“幻”字统领全词,有幻想之意,引出下面对吴国历史的追忆:

当年夫差正春风得意,霸业有望,与宠姬西施日日笙歌于馆娃宫,而不知危机四伏。

接着从嗅觉、听觉两方面想象当年吴宫美女,脂粉成河,流出宫墙,使所浇溉之山花染着脂粉之香气;仿佛又听到西施着木屐行经廊上,而廊前木叶,酸风吹之,飒飒然别是一番滋味。

此时之万叶,不知何者为真,何者为幻?

抑真者亦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