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6646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1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七上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七上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七上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七上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上复习.docx

《七上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复习.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上复习.docx

七上复习

七年级系统复习第二部分【20111220】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部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归省xǐng着陆zháo畸形qí摩肩接踵zhǒng

B.蜚声fēi殷红yān间隙jiàn悄然无声qiǎo

C.解剖pōu沮丧jǔ诡计guǐ泾渭分明jìng

D.劲竹jìn审度duó慰藉jiè潜减qiǎn

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撺缀猖獗懦弱物事人非

B.和谐悬涯瞥见行单影只

C.反馈威胁偏袒心急如焚

D.诘责汹涌轮阔麻木不人

3.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匿名(隐藏)聊以自慰(姑且)无所不晓(知道)

B.领悟(了解;领会)好意难却(后退)深恶痛疾(恨)

C.不惮(怕)蔚为大观(盛大)顾此失彼(拜访)

D.凯旋(胜利的乐歌)不敢问津(渡口)摩肩接踵(跟随)

4.加点词的使用正确的是()

A.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啊!

B.一时间,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C.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D.小林非常喜欢那套书,无奈书价太贵,不敢问津。

5.对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臂。

(这个句子中“他”是代词,“和”是连词)

B.那高傲的海燕,勇敢的,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这个句子中“高傲”和“勇敢”都是形容词)

C.这个时候,就连起初生过纺车的气的人也对纺车发生了感情。

(这个句子中“对”是介词,“发生”是动词)

D.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这个句子中“发展”、“理想”和“材料”都是名词)

6.将下列四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是()

酿泉对面,古木参天,绿树掩映中,是___________便深藏其中。

①飞檐翘脊,勾心斗角

②号称全国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

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④一片乌瓦白墙的古建筑

A.②③①④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D.③①④②

7.与“竹深村路远”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A.月照窗前竹B.白鹭忽飞来

C.聊寄一枝春D.月出钓船稀

第II卷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l3.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

费现象也有增多的趋势。

为增强节约意识,倡导低碳生活,近日,校学生会在全校发起了一

场“节约能源,低碳生活”活动。

在活动中,男女生开展了节约竞赛。

近期,学生会对住校男生和女生的节约情况作了调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调查表所反映的基本情况。

(2分)

注:

男生124人,女生62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仿写(2分)(用语不能与所给句重复)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水浒传》填空(3分)

林冲是《水浒传》中一个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他绰号“豹子头”,受高俅陷害,误闯__________;发配充军途中,在________险被杀害,幸得鲁智深相救;最后被逼无奈,在山神庙手刃差拨和陆虞候;火烧___________;雪夜奔梁山,走上了反抗朝廷之路。

四、文言文阅读(12分)

l6.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

(3分)

①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____②会宾客大宴___________

③两股战战___________

1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

A.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B.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莫名其妙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亲密无间

D.稍稍正坐稍稍宾客其父、

18.翻译下列各句(4分)

①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想起那缺书的日子》完成20—23小题。

(共8分)

想起那缺书的日子

①70年代初,我在农村老家读小学时,整个村子连一本课外书也没有。

平时除了与小伙伴们追逐打闹外,很难享受到骑在牛背上读书的乐趣。

②记得1974年,我小学快毕业了,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地质勘探队员。

他们带着铁床,还有农村少有的雪白蚊帐,也带了些好看的书。

住在我家的地质队工程师老吴带了15本书,是带书最多的人。

他四十多岁,待人态度和蔼,村子里的许多孩子都愿意找他借书看。

他也特别喜欢把书借给小朋友看,只要有孩子借书,哪怕他正在看那本书,也笑眯眯地做个记号,把书借给你。

③遇到星期天,我们成群结队地把牛赶到山坡上去,各自掏出从地质队员那里借来的书读起来。

这些书把我们带进了课本以外的神奇世界。

记得我放牛时看老吴的《海岛女民兵》,一下子被迷住了,把牛忘了。

一个小时以后,大黑犍偷着跑去吃了生产队的红薯秧,被队长扣除了老爹的3分工分。

爹没打我,只说我看死书。

以后我再不敢“看死书’’了,借到太好看的书,把牛赶到坡上后,悄悄地把它拴到树上。

④借老吴的书随便,可还老吴的书你得讲究。

还书时,整洁干净,还用一张纸包了皮的,他会立即再借你一本;撕坏了,又粘好的,他会微笑着问:

怎么,搞坏了?

待你说明原因,他会再借你一本。

刘二妈家的程亮,夜半偷着燃松油棒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书烤出了一个大洞,只好用纸孽上,老吴-----------------------。

⑤在地质队不足10个月的勘探期间,几乎全村的孩子都借过老吴的书。

你借来我借去,难免把书弄坏。

大家都知道老吴爱惜书,还书时你粘来我粘去,特别是书皮,越粘越厚,一块搭一块,五颜六色地补了许多“补丁”,连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

⑥老吴和他的队友们最后离村时,把24本书交给村里的“五保户”彭大爷,托他做保管员,借给孩子们看。

这一切,至今仍历历在目。

⑦20年过去了,再没有见到老吴他们。

我们几个考上大学的童年好友回想起来,都从心里感谢他们,特别是和蔼可亲的老吴。

⑧现在,书不再奇缺,借书也不再难了,可怎么也忘不了那缺书的日子。

20、第①段中“整个村子连一本课外书也没有”一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程亮烤坏了书,只好补上。

老吴会怎样对待他?

请根据上下文,写出第④段横线处老吴的反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老吴是个爱书的人,可他乐于把书借给村里的孩子看,离村时还把一些书留下,这表明老吴是怎样一个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文中看,作者“怎么也忘不了那缺书的同子”,主要是忘不了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生命的声音》完成24—28小题。

(共13分)

生命的声音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

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

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

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土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

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一一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

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

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

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

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②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

真好听。

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

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

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

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

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

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

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

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7年第10期)

【注释】①[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

②【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24.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心理变化:

孤独绝望一()一()一()一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40分)

29.题目:

①成长②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要求:

①两个题目任选其一,写一篇记叙文;

③有真情实感;

沧州市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七年级语文试卷(人教版)

(总分:

120分时间:

1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6题23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3)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

(4)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人京使》)

(6)有约不来过夜半。

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2.加着重号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嫉(jí)妒魁梧(wǔ)模(mú)样鲜(xiǎn)为人知

B.脑髓(suí)归省(xǐng)哺(bǔ)育呕(ǒu)心沥血

C.发酵(jiào)重荷(hè)沮(jǔ)丧戛(jiá)然而止

D.纤(qiān)维缄(jiān)默狭隘(ài)一蹴(cù)而就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懊悔鉴赏锲而不舍小心冀冀

B.怪涎蓦然来势汹汹肆无忌惮

C.震撼嗔视兴高采烈语无伦次

D.抵御余暇姗姗来迟不可思意

4.请对下面的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4分)

(1)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使河北会馆在上海世博会中大放异彩。

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写出正确的顺序。

(3分)

①另外,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的气候、地震、火山爆发和水灾旱灾等丰富的

自然信息。

②人们所熟知的年轮。

是树木的年龄。

③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

④一棵树被锯倒了,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人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

正确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班级要召开“我看小事”的演讲会,请你帮助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分)

(1)请拟一个演讲标题,但要突出“小事有时决定大事的成败,小事往往反映一个人的人

品修养的高下”的中心。

你拟的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为了写好演讲稿。

请列举你周围的人两件不重视小事的生活现象,并提供一句不可轻

视小事的名言。

你列举的生活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你提供的名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二部分阅读(7—22题47分)

(一)阅读《口技》.回答7—11题(16分)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

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鼻句(hōu)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

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

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

(1)曳屋许许声曳:

_________

(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__________

(3)会宾客大宴会:

_________(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__________

8.下列句子加着重号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当是时不知木兰是女郎B.妇拍而呜之学而不思则罔

C.以为妙绝自以为大有所益D.撤屏视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宾客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表演者口技之“善”。

在第②段文

字中找出侧面烘托的语句,并概括其内容。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⑤段再次交代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盲鳗》.回答12—16题。

(13分)

①鲨鱼是海中的霸王。

作为最凶猛的鱼类,鲨鱼在海底世界所向披靡,游弋所及,其它鱼儿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②反抗一位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暴君,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盲鳗,无疑是有勇有谋的行剌者。

③盲鳗细长的体型似鳗,通常也只有鳗鱼一般大小,在形体上便输了鲨鱼一畴。

盲鳗无法寄希望于采用什么新式的高精尖武器,它只能依靠智慧和特长,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

④盲鳗的口像个椭圆型的吸盘,里面镶着锐利的牙齿。

当盲鳗用吸盘似的嘴吸附在鲨鱼身上时,这位残暴的君王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已至。

这可能出于下面两种原因:

首先,盲鳗的吸附举动很容易被理解成谄媚,如此紧密而持久的亲吻还能有别的解释吗?

特别是对于习惯于君临天下、俯视群臣的鲨鱼来说,它怎么会理解这小小的依附者竟敢怀有野心呢?

其次,吸附的盲鳗紧贴在鲨鱼身上,随它四处游弋,时间一长,鲨鱼再狡猾也会渐渐放松警惕,“它不过是在狐假虎威,分一点残奠冷炙”。

鲨鱼甚至可能这样自以为是地想。

⑤吸附在鲨鱼身上的盲鳗开始一点点向霸王的腮边滑动,鲨鱼甚至会以为此乃更近一步的谄媚。

而这时,盲鳗已经悄悄地从鳃边钻进它的体内。

鲨鱼应该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了,但为时已晚,盲鳗得到它的信赖和纵容,直入它的腹腔。

“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呢”鲨鱼想,但也仅是想想而已,因为盲鳗一直是依附于已的宠臣。

⑥此时,盲鳗深居霸王的体内,成了它名符其实的“心腹”。

这个无法面对面与鲨鱼抗衡的小动物,此时可以在霸君的腹内掀风作浪。

它开始大举吞食鲨鱼的内脏和肌肉,食量很大,每小时吞吃的东西相当于自己体重的两倍。

一边吃,盲鳗一边排泄。

它怡然自得,优哉优哉;鲨鱼却承受不住了,后院起火,“火”来自内部尤为难熬,鲨鱼痛苦地翻腾却无法摆脱那两排巳深入体内的利齿。

⑦小鱼吃大鱼不再是奇迹,面对面的劲敌好抵御,心腹之患最是难防。

盲鳗“痛打落水狗”,从里到外将鲨鱼吃个干净,然后掉头便走。

⑧盲鳗为了这顿美餐,人类三十六计中至少六个计谋被用到了。

首先是瞒天过海,笑里藏刀,得以靠近鲨鱼,随后是暗渡陈仓潜入腹内,再来个釜底抽薪,最后是走为上。

还有一计,便是苦内计。

因为盲鳗经常钻进鲨鱼腹内,很少见到阳光,眼睛已经退化变瞎。

这也是它名为盲鳗的原因。

击败霸君,不可能不付出一些代价,更何况,盲鳗虽然瞎了,可嗅觉和口边小须的触觉却进化得异常灵敏,能够察觉鲨鱼腹地一切静态与动态。

好一个侠肝义胆的刺客。

12.认真阅读选文,概括盲鳗得名的原因。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①段介绍鲨鱼是最凶猛的鱼类的用意是什么?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盲鳗吸附在鲨鱼身上时,为什么鲨鱼意识不到危险的来临?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盲鳗击败鲨鱼时,除美餐一顿外,还有哪些收获?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通读全文,简要分析第②段加着重号的词“有勇有谋”所指的具体内容。

(4分)

答:

有勇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