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0645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

《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

1、感受集体的温暖

教学目标:

  1.懂得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

  2.养成自主管理、民主参与集体事务的意识。

  3.感受集体温暖,进一步增进热爱集体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插图和文字“真情互助”。

教师提问:

“张明走到台前给大家鞠躬时,可能想到了什么?

”(对全班同学深深的感激,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感到温暖。

  2.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

“你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班集体里?

为了将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优秀班集体,大家应该如何去做?

”请学生自由发言。

  3.讲解与讨论。

教师讲解:

“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流与合作是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

如果哪个同学有困难,大家都来关心,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大家都会感到很温暖。

在你生活的班集体里有没有发生过‘真情互助’的感人故事?

”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给予他人帮助的快乐和得到他人帮助的喜悦上,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班集体的可爱之处。

  4.阅读与讨论。

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小文说的一段话。

教师引导:

“老师是我们班集体的一员,为了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班主任老师时刻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让老师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呢?

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做了一件事,让我们来看一看。

”请学生边读教科书第3~4页的文字边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下列问题进行引导:

“同学们准备搞些什么样的活动?

他们是如何做的?

你们对他们的活动计划有什么意见?

你们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5.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2、在集体中成长

教学目标:

  1.提升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尝试自己处理和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强化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学校纪律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教师引导:

“作为集体的一员,同学都愿意为集体做好事,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2.阅读与讨论。

教师引导:

“今天,我们不仅要解决教科书中‘红领巾信箱’中提到的问题,还要打开我们班的‘心里话’信箱,并在下节课召开‘我的心里话’发布会。

让我们先从教科书中乐乐所在班级同学的来信开始吧!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5~6页上同学们的“苦恼”,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懂得在班集体中,同学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3.小组探究。

教师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同学中的“心里话”,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

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讨论时,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的妥当性。

  4.教师总结。

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发布会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心里话”发布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说“心里话”,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说解决的办法,同时引起全班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3.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总结。

3、展示集体的智慧

教学目标:

  1.知道集体的成功与荣誉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2.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初步知道设计徽章及网页标识的一些常识,通过设计班徽,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教师了解学生网上学习的情况,并让几名学生谈一谈他们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体会。

  2.阅读与讨论。

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文字,教师提问:

“为什么要制作网页标识?

制作网页标识有什么要求?

  3.欣赏与探究。

让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7页的文字和插图,并对书上的标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提问学生:

“怎样才能制作出好的网页标识?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应该能够反映出本班的特点,代表班集体的团队精神;还应该设计得美观大方,等等。

  4.讲解与练习。

教师说明:

“设计网页标识可以借鉴旗帜和徽章的制作过程与方法,它是依靠集体智慧完成的。

一个好的图案,往往是从众多的方案中选出来的,而且大多曾经做过许多次的修改,使之不断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7页和第8页的练习,帮助学生通过了解旗帜、徽章的制作过程及涵义,进一步感悟到应该如何设计网页标识。

  5.小组准备。

让学生欣赏教科书第8页的网页标识。

在欣赏之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协商,为班集体精心设计自己满意的网页标识。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并适当提出自己的建议。

  6.教师总结。

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下次的交流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相互交流做准备。

  2.全班交流。

通过各小组的相互交流与评议,评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3.教师点评和总结。

4、我为集体添光彩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乐于为集体做贡献。

  2.学会观察与思考,为集体的进步出主意想办法,培养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或播放集体参加比赛活动时的照片或录像。

教师引导:

“集体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为集体添光彩呢?

  2.阅读讨论。

阅读教科书第10页乐乐和教师的对话,并讨论“班集体需要做的事情”“我能为集体做的事情”,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并尽自己的所能为集体贡献力量。

教师进一步提问学生:

“为集体服务,除擦黑板、摆桌椅、出板报、向学校广播站投稿、为同学解答学习上的问题以外,还有哪些?

  3.小组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讨论教科书第10页的四个问题,并交流各自的看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特别是帮助学生分析“很少有人做的原因”,认识到关心集体需要坚持,需要付出。

  4.自由讨论。

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讨论班集体的优点与不足,并为争当优秀班集体提建议。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归纳整理,要帮助学生具体而准确地思考和认识自己班级的实际状况、与优秀班集体的差距、为了争取优秀班集体应当做些什么等。

  5.教师总结:

“建设一个好的集体,为集体添光彩,人人有责。

今天,许多同学为集体提的建议都得到了大家的赞同,相信在每个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集体会更加进步。

5、自主选举班委会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民主选举。

  2.了解民主选举的基本程序。

  3.初步感受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形成积极的现代民主参与意识及能力。

  4.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2页的课文,然后提问学生:

“我们班从前的班委会是如何产生的?

你们对自己选举班委会有什么看法?

”请几名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

“由同学们自主选举班委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全班同学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并得到锻炼。

但自主选举也是一件有一定难度的事情,所以今天我们就进行专门的学习,看看应当如何进行民主选举。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12~13页,看看为了把班委会选举活动搞好,教科书上的同学们都做了些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请学生自由发言。

(他们征求了老师的意见,请教了高年级同学,进行了专门的讨论,确定和公布了班干部的职务和职责,产生和通过了专门的选举程序等等。

)教师可以根据讨论中反映出来的学生的疑问做进一步说明,比如为什么要按照程序进行(保证选举的公平和公正)等。

  3.小组活动。

教师布置任务: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自主选举这种形式,我们要在下次课上模拟进行选举活动。

今天小组活动的内容,就是为这次模拟活动制定一个选举程序。

请同学们参照教科书第13页上的程序,每个小组也提出一个选举程序。

既可以采用教科书上的程序,也可以有所改变,但每个小组必须提出自己的理由。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选举程序,提醒他们参考教科书及教师提出的要求。

  4.全班活动。

每个小组介绍本组提出的程序,并说明理由。

教师说明:

“下面,根据教科书上的程序和每个小组的程序,通过全班讨论,我们确定一个正式的选举程序,下次的选举将按照同学们自己确定的程序进行。

  5.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总结,并布置家庭作业。

6、每个同学的权利

教学目标:

  1.体验并思考民主选举的完整过程。

  2.懂得成为被选举者和选举者都是自己的权利。

  3.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教学过程:

  1.导入。

检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

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14页的课文。

  2.模拟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按照上次课确定的程序进行班委会选举。

教师应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环节,并适时地在活动中穿插讲解和讨论,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

  候选人提名。

可以给学生一些酝酿时间,要将所有被提名人的名字都记录下来,可以写在黑板上。

讲解和讨论的要点包括:

是否同意所有的同学都有资格成为候选人,提名自己对不对等。

竞选演说。

包括候选人向大家做介绍,以及回答大家的问题。

讲解和讨论的要点包括:

竞选演说应包括哪些内容(准备竞选什么职务、自己具备什么条件、如果当选准备怎样工作等),怎样才是好的竞选演说,竞选演说对大家最后投票会有什么影响等。

  投票表决。

可以先研究讨论教科书上投票选举的过程,选举监票人、唱票人、计票人等,然后由教师引导进行投票。

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填写选票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投票 每个学生将自己填写好的选票投入选票箱;计票人在黑板上按照选票格式写出班委会的各项职务,以及相应候选人的姓名。

  唱票 监票人和唱票人一起唱票,计票人根据唱票人所报姓名在黑板上候选人姓名下计数,可用“正”字表示。

  统计 监票人和唱票人协助计票人统计每位候选人的得票数,并标出每个职务得票最多的人。

  宣布结果 应说明每个人的得票情况、选举是否有效、最终的当选者是谁等。

例如:

“根据大家投票的结果,新的班委会产生了,他们是……我们要向模拟活动中产生的班委会同学表示祝贺。

虽然是模拟活动,但大家都很投入,也很认真。

活动是模拟的,但同学们的收获却是真实而丰富的。

  讲解和讨论的要点包括:

为什么要分别有监票、唱票和计票,选票为什么不记名,等等。

  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7、大家都来参与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2.学会思考集体发展的得失。

  3.增加对集体的责任感。

  4.提高对于班级事务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上方的课文,然后提出问题:

“做好班级工作,仅仅选出班委会是不够的,不能只依靠班委会的几个人,而要靠大家的参与。

今天,新的班委会和所有的同学一起,来探讨如何做好我们的班级工作。

  2.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19页的内容,并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你们认为教科书上新的班委会的计划怎么样?

你们对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提出的补充和反对意见怎样看?

你们对小文提出的问题怎么看?

咱们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你们怎样理解老师关于权利所说的话?

  3.介绍与提问。

请新当选的班委会向全班公布自己制定的计划。

在介绍过程中应允许其他同学就不明确的方面提出问题。

  4.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计划,并对计划提出具体意见。

学生提出的意见应当明确具体,修改和补充均可。

  5.全班交流。

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讨论的结果,班委会成员做记录。

  6.教师总结。

鼓励班委会吸收学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布置家庭作业。

8、社区民主生活的启示

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是农村和城市共同的发展方向。

  2.了解直接选举所带来的各种积极变化。

  3.进一步增进对于民主选举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