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6082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docx

《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docx

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

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

陈嘉映

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

  

  于维特根斯坦这个人,我愿破例多谈一些,维特根斯坦是二十世纪数一数二的大哲学家。

向大多数哲学家一样,他一生并没有作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不过,他的生活仍可以写成一部有声有色的传奇,就像罗素曾经说过的那样,维特根斯坦可谓“天才人物的最完满的范例”:

热情、深刻、认真、纯正、出类拔萃。

  

  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生于维也纳。

从血统说,他多一半是犹太人,但他母亲是天主教徒,他本人也受洗为天主教徒。

他出身豪门,父亲是奥地利钢铁工业的大亨。

少年维特根斯坦在家里接受教育。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维也纳群星灿烂,涌现出多位著名的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建筑师、科学家。

维特根斯坦的家庭以及他本人和其中许多人来往密切。

勃拉姆斯是他家的常客。

他哥哥保罗就是一个闻名国际的钢琴演奏家。

音乐充满了这个家庭,也是维特根斯坦本人的终身爱好,这一点在他的著作中也常有体现。

  

  维特根斯坦从小爱好机械和技术,十岁时就制造出一台能够实用的简单缝纫机。

他的最初志向是成为一名工程师。

他的兴趣渐渐集中在喷气发动机方面,于是他在1908年秋天来到曼彻斯特大学学习航空工程。

他对螺旋桨的一些想法和设计多年后获得了实际应用。

由于设计工作的实际需要,维特根斯坦努力研究数学,在此期间他读到了罗素的《数学原理》,并由此了解到了弗雷格的工作。

数学的逻辑基础引起了维特根斯坦的巨大兴趣,他极为推崇数理逻辑的成就,把从传统逻辑到数理逻辑的发展比作从星相学到天文学的转变。

他决意放弃航空工程,转而从事哲学。

他来到耶拿,向弗雷格请教,并听从弗雷格的建议,于1911年转到剑桥,问学于罗素门下。

  

  据罗素讲,维特根斯坦有一天跑到他那里,问“你看我是不是一个十足的白痴?

”罗素不知他为什么这样问,维特根斯坦说:

“如果我是,我就去当一个飞艇驾驶员,但如果我不是,我将成为一个哲学家”。

罗素于是要他写一篇论文,只要写他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就行。

维特根斯坦不久把论文拿来了。

“我刚读了第一句,就相信他是个天才。

”罗素的确把维特根斯坦当作“天才人物的最完满的范例”:

热情、深刻、认真、纯正、出类拔萃。

关于这一时期的维特根斯坦,罗素还讲述了另外一些引人入胜的轶事。

年轻的维特根斯坦经常深感郁闷,到罗素那里,几个小时一言不发只是踱来踱去,已到中年名满天下的罗素勋爵就这么陪着他。

有一次罗素问他:

“你到底在思考什么?

?

逻辑,还是自己的罪孽?

”维特根斯坦回答:

“Both。

”这是个经典的故事。

虽然我不鼓励读者从奇闻轶事来理解哲学,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哲学差不多就是把我们最隐晦的灵魂和最明晰的逻辑连在一起的努力。

唯对其一感兴趣的是虔诚的教徒或逻辑教师,但不是哲学家。

  

  维特根斯坦这时十分推重罗素已经取得的成就,他明确表示他完全赞同特称描述语理论。

这主要因为罗素区分了句子的语法形式和逻辑形式,而这被维特根斯坦视为哲学的主要工作:

“不相信〔传统〕语法是从事哲学的第一项要求”。

这一时期,他开始在逻辑领域进行独立探索,对“和”、“或”、“所以”等逻辑常项的思考把他引向原子命题的想法,认为由逻辑常项连结的所有命题都是复合命题,可以分析为原子命题。

  

  那个时代的精英人士,普遍渴望高尚的精神世界和智性创造。

在剑桥的这段时间里,维特根斯坦结识了一些朋友,其中包括经济学家凯恩斯、数学家品生特等。

他对愚蠢的思想极不耐烦,但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个热心而忠实的朋友。

1913年,路德维希的父亲去世,留给他一大笔遗产。

后来他把这些遗产分给了他的哥哥和姐姐。

为什么不送给穷人呢?

他解释说:

他不愿见到本来好好的穷人由于得到这些钱财而变得堕落,而他那些亲戚反正已经很富有很堕落了。

他自己一生都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财物、权力和地位对他没有任何吸引力。

  

  1913年秋,维特根斯坦离开剑桥到挪威,在挪威的斯克约顿附近自己建了一间小屋,隐居在那里,研究逻辑问题。

但说成“研究”也许不妥当,维特根斯坦从一开始就对不可言说者充满困惑,他的哲学思考和逻辑研究始终发源于对人生的深刻困惑。

据罗素说,在挪威离群索居的时期,维特根斯坦“已近乎疯狂”。

1914年春,摩尔曾到挪威访问他,他向摩尔口述了一份笔记,这份笔记的摘要,连同1913年九月他交给罗素的一份《逻辑笔记》,成为了解这一时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重要材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加入奥地利军队。

在战场上,他以勇敢、镇定、指挥有效著称。

在前线服役期间他一如既往写下大量哲学笔记。

像李贺写诗那样,维特根斯坦总是把自己的思想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或对同事和学生口授这类片段。

他把这些札记收集在一系列笔记本里,准备以它们为底本形成著作。

这些笔记有一部分保存下来,其中主要部分在他死后由研究者编订出版,最重要的是《1914-1916年笔记》(下文将简写为《早期笔记》,这本笔记实际上止于1917年1月)。

这些笔记对解释维特根斯坦的成形著作有极大帮助,因为维特根斯坦的成形著作,特别是《逻辑哲学论》,采用的是极其简约的形式。

通过这些笔记我们可以看到书中的命题怎样生长定型,例如在这些笔记里,我们第一次见到维特根斯坦的图象说:

“命题是事实的图象。

”但是这些笔记的价值也许更多在于其中包含了很多犹豫,相形之下,《逻辑哲学论》的语气非常决断,似乎掩盖了维特根斯坦对某些问题的困惑。

例如他当时对事物是否可以分析到简单对象相当犹豫:

“在分析中我们必然达到简单成分,这是先天地明白无疑的吗?

例如,这是包含在分析的概念中的吗?

”在《逻辑哲学论》里他断然采用了终极分析和简单对象的路线,从而建立了逻辑原子论。

这当然不一定只是一个决断而可能是他那一时期得出的结论,但笔记中包含的怀疑后来还是占了上风:

在后期哲学里,他对自己的“最终分析”的思想提出了严厉的批判。

  

  1918年7月,维特根斯坦从前线到萨尔茨堡度假,住在叔父保尔?

维特根斯坦家中,完成了《逻辑哲学论》,并立即开始联系出版事宜。

1918年11月,大战接近尾声,维特根斯坦在意大利前线被俘,在囚禁于战俘营期间,他对已经成稿的《逻辑哲学论》继续进行修订,同时继续联系出版事宜。

当时维特根斯坦籍籍无名,多次遭到拒绝,出版商一会儿要求有名人作出评价,一会儿要求维特根斯坦自付纸张和印刷费用。

维特根斯坦极为恼火,认为要求作者自费出书不是正派的行为,“我的工作是写书,而世界必须以正当的方式接纳它”。

至于名人的评价,罗素承担下来,为此书写了一篇长长的导论。

维特根斯坦读后,坦率告知罗素,无论是解释的部分还是批评的部分,他都觉得不满。

但他还是开始把这篇序言译成德文。

不久后他告诉罗素,序言的德文译文不佳,他不想把它和自己的著作一起付印,尽管他的著作也可能因此就无法出版。

结果不出维特根斯坦所料,没有罗素的导论,出版商拒绝出版。

到此,维特根斯坦已竭尽努力,差不多只有放弃了。

幸好罗素君子雅量,继续托人联系出版事宜,几经拒绝之后,1921年作为一篇论文发表在《自然哲学年鉴》最后一期上,并附有罗素导论的德文译本。

1922年,仍借助罗素的帮助,此书的德英对照本在英国出版。

此书一经出版,即在德国、奥地利、英国产生巨大影响。

逻辑实证论运动可谓发端于此,虽然这一运动的走向殊非维特根斯坦原意所盼。

张申府先生独具只眼,1927年即译出此书,题为《名理论》,当年及翌年分两期发表于《哲学评论》杂志,这是此书英文译本以外首次被翻译成其他文字出版。

实际上,其他文字的译本迟至50年代才出现。

  

  在《逻辑哲学论》的前言里,维特根斯坦自称已经从根本上成功地解决了该书所论述的所有问题。

顺理成章,他放弃了哲学研究,在1920-1926的几年里到奥地利南部的山村作小学教员,生活俭朴近乎困苦。

维特根斯坦怀着贵族式的热忱投入格律克尔领导的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然而小学生的家长们,愚蠢的南部农民和小市民,很快就让他感到沮丧,当地人也不喜欢他,甚至有一次指责他对孩子过度体罚并为此采取法律行动。

不过,在他那些小学生眼里,维特根斯坦是另一个人,他不仅敬业尽职,而且对学生们满怀关爱。

他用多种方法鼓励孩子们主动投入学习,尤其注重用富有趣味的实例来解释事物的原理,他为自己的学生们编了一本词典,这本词典几十年后仍有再版,他带着孩子们组装蒸汽机,以及其他几乎所有教学模型,他用自己的显微镜辅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骨骼,他自己花钱领孩子们旅行、参观,在当地的短途旅行中教孩子们识别各种岩石和植物,在维也纳教孩子们观察各种风格的建筑。

对那些禀赋优异的孩子,维特根斯坦更是关怀备至,甚至曾提出收养其中一个,可是那个孩子的父亲拒绝了这个“疯狂的家伙”。

  

  研究者曾认为维特根斯坦在小学教师时期放弃了哲学工作,后来巴特利所写的传记改变了这一看法。

这一时期时常有人到乡下访问他,从访问者的记录来看,他远没有停止哲学思考,他和访问者几乎只谈哲学问题,并且在解释自己的哲学观点时颇为激动。

的确,仅从他后期所持的“日常语言立场”来看,我们也有理由猜测,他对小学生的教学,以及和普通人的来往,对他的哲学态度发生了影响。

  

  1926年以后,维特根斯坦离开了乡村教师的职位,在一个修道院里作过园丁的助手,协助设计并负责实施为他姐姐建造的一个宅第。

这个宅第后来曾是保加利亚的使馆。

据查,1933-1938年各期维也纳地方志都把维特根斯坦标明为建筑学家。

他刚刚回到维也纳,就结识了维也纳小组的创始人石里克。

他没有参与维也纳小组的团体活动,他对卡尔那普、纽拉特等人没有多少好感,也不赞许他们反形而上学的绝对实证观,他几乎只和石里克、魏斯曼交往,尤其与魏斯曼有多次交谈,因为他觉得这两个人文化修养较高,品位纯正。

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后,每年回维也纳度暑假,期间仍和石里克等人讨论哲学。

魏斯曼后来把1929年12月至1932年7月期间维特根斯坦这些谈话的内容收集在《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小组》一书中。

  

  有记载说,他是1928年春天和魏斯曼及费格尔一起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在维也纳的题为“数学、科学和语言”的一次讲演后,重新萌发了哲学探索的兴趣。

布劳维尔的基本思路接近于康德,强调理性的建构作用,数学不是纯粹的发现,更不是简单的重言式,而具有发明的意味。

布劳维尔也把类似的思想应用于语言。

1929年初,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并以《逻辑哲学论》作为学位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主考官是罗素和摩尔。

此后同年,他在《亚里士多德协会会报增刊》上发表了短文《关于逻辑形式的一些看法》,除了《逻辑哲学论》,这是他在建立了自己的哲学学说后唯一一次出版哲学文著。

翌年底,他受聘为剑桥三一学院的研究员,从此到他1947年退休,他大部分时间在剑桥思考、研究、教课。

他没有再发表什么文著,但他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以及偶或口述给学生的笔记,却广为流传。

数量不小的笔记以及另一些手稿,他去世后由研究者编订成书,包括《哲学评注》、《哲学语法》、《蓝皮笔记本》、《棕皮笔记本》(这两本笔记是用英文写的)、《关于数学基础的若干评注》、《哲学研究》。

从这些笔记看,维特根斯坦的注意力已经不集中在经过分析之后得出的“逻辑语言”,而是语言的日常的实际使用,至少是在科学工作的实际使用。

  

  维特根斯坦曾打算定居苏联,并于1938年访问苏联,似乎是这次访问打消了他在那里定居的念头。

此后,他在挪威的木屋里住了一年,1939年回到剑桥,并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

翌年,德国吞并奥地利,他转入英国国籍。

战争期间,他大部分时间在伦敦一家医院当看护,后来在纽卡斯尔的一个研究所当助理实验员。

同时,他当然继续思考哲学问题,《哲学研究》的主要部分即第一部分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写成的。

  

  战后他继续在剑桥任教,但对学院生活愈发不耐烦,1947年辞职。

他到爱尔兰生活了两年,撰写《哲学研究》的第二部分。

后来编订的《札记》大半写作于这段时间。

此后他交替在威尔士、挪威居住,曾访问美国三个月。

维特根斯坦不是哲学专业出身,哲学史的造诣不深,在哲学方面,维特根斯坦熟悉叔本华的著作,并通过叔本华对康德和佛教有所了解。

在哲学和宗教邻近的领域,维特根斯坦熟悉克尔凯郭尔和詹姆士的一些著作。

他特别钟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作品。

维特根斯坦不是一个学者型人物,但他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素养。

他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深刻感知,以及他在理智上的特殊天赋,使他在哲学上达到了其他哲学家难以企及的深度。

  

  1949年,维特根斯坦查明患有癌症,生前最后一段时间他住在他的医生和朋友贝文(Bevan)家里,继续从事哲学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两天。

1951年4月29日,62岁生日的第4天,维特根斯坦与世长辞。

    

《逻辑哲学论》中的世界、事实、对象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生前出版的唯一一部哲学著作,它主要是从战时笔记摘编而成的。

在给罗素的一封信中,维特根斯坦称“我相信我已经最终解决了我们的问题”,并补充说:

“这听上去可能很傲慢,但我不得不这样认为。

”他自己觉得这本书写得“像水晶一样清晰”,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没人能理解”,因为“它推翻了我们所有关于真、类、数的理论以及所有其他理论”。

维特根斯坦把这本书的中心论题概括为:

什么能被命题(或语言)说出(或思想)(gesagt),什么不能被说出而只能被显示(gezeigt)。

这一点在该书序言中是这样表述的:

“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以概括如下:

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这是一本薄薄的书,译成中文不过七十页,但所涉及的论题却极其广泛。

《逻辑哲学论》写得这样简约,要介绍这本书,需要一本更大的书,而不是像这里提供的更为简约的框架。

好在读者可以自己去阅读《逻辑哲学论》,同时参考韩林合的《逻辑哲学论研究》或其他研究《逻辑哲学论》的专著。

本书最多希望让读者对该书一些最基本的观念有个印象,并提供思考该书中一些难点的可能线索。

  

  这本书的形式也很特别:

每一章有一个总题,然后给出一系列扩充和论证。

全书分成七章。

最后一章只有总题一行字:

“对于不能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下面没有任何东西了。

这也是很自然的,话已经说到必须保持沉默处,再喋喋不休就很奇怪了。

对这本书的形式不必多作讲解,只需把最初几句的中译文抄在这里:

  

  1世界是一切实况之所是。

  

  1.1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1.11世界为事实所规定,为这些就是一切事实所规定。

  

  1.12因为事实的总和规定实况之所是,也规定了一切实况之并非如此。

  

  1.13逻辑空间里的诸事实即是世界。

  

  1.2世界分成诸事实。

  

  1.21任何事情都可能是实况或不是实况,而其余一切事情则依然不变。

  

  2实况之所是,即事实,是由原子事实组成的。

  

  2.01原子事实是对象(物项、事物)的一种结合。

  

  这一句一句的格言式的命题,用号码排列,表示每个命题的主从关系。

所有词项都像是术语,像数学概念一样互相定义,实况(Fall)、实况之所是(wasderFallist)、事实(Tatsache)、原子事实(Sachverhalt)、事物(Ding)。

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该书研究者悉心探讨的问题,这些语词的中文译名则是国内维特根斯坦专家一直在商榷的,这些绝不是无关紧要的细节,由于该书的整体结构紧凑,一个概念的解释的细微差别可能影响对该书整体轮廓的勾画。

但本书不可能深入涉及诸多相关概念,只能讨论几个核心概念,作出一个极为粗略的引言。

本节先谈谈世界、事实、对象。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1.1〕。

这是一个简单的断言,但这个简单的断言由于两个因素而变得复杂起来。

一是逻辑空间的概念。

维特根斯坦作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这一断言之后,很快就接着说:

“逻辑空间里的诸事实即是世界”〔1.13〕,而逻辑空间中不仅有事实,而且允许“可能的事态”〔moeglicheSachlage〕〔2.202〕。

二是否定性事实。

“原子事实的存在称作肯定性的事实,其不存在称作否定性事实”〔2.06〕。

我们可以把这两点联系在一起来理解。

我们不妨把逻辑空间大致理解为使得一个语句合乎逻辑具有意义的条件,这些逻辑条件只限制一个语句是否具有意义,而不涉及这个语句所陈述的是不是事实。

司马迁是唐朝人不是事实,但这个语句有意义,并不违背逻辑。

  

  就它可以在逻辑空间中出现这一点论,它与司马迁是汉朝人是一样的,从逻辑的角度看,凡合乎逻辑的,无论是可能的还是现实的,具有同样的身份。

所有可能的事态都可以在逻辑空间中呈现,其中有一部分是事实,这仿佛是说,逻辑空间是一个更广大的“世界”,真实世界从这个更广大的“世界”呈现。

这和呈现这个概念的特点有关:

任何东西似乎都只能在一个空间中、在一个背景上才能呈现。

事实只能在与非事实的区别中呈现。

但是在这种区别中,非事实似乎也以某种方式连带出现。

司马迁是汉朝人似乎连带断言司马迁不是唐朝人,而司马迁不是唐朝人就是一个否定性的事实。

不过,关于否定性的事实还有很多疑问。

我们一般只把实际存在的事情称作事实,断定一个不存在的事情不存在,固然是一个正确的断定,但我们通常会说这是否定了一个说法是事实,而说它断定了一个否定性的事实是挺奇怪的。

在弗雷格那里,只有肯定性的事实,它可以被断定也可以被否定。

否则,事实就会像迈农的虚存实体一样无限之多,有无限多的“否定性事实”与司马迁是汉朝人这一事实直接相连。

关于否定,还有更多的疑难等在那里。

在讨论悖论的时候我们提到,否定既可以是明面的,也可以是暗含的,东施不漂亮是明面上否定的,东施难看呢?

东施丑陋呢?

这些疑难大概无法在《逻辑哲学论》的框架中澄清。

  

  《逻辑哲学论》的一个重要主张是:

复杂事态由原子事实组成。

复杂事态是原子事实的结合,这种结合必然合乎逻辑,但不一定真实存在,那些并不存在的事态是〔逻辑上〕可能〔的〕事态。

然而在原子层面上,没有可能的事态,因为一,这一层面上的“事态”不再是更基础事实的各种可能结合;二,它们也不是事物的可能结合,因为分析到最后,世界分成事实,而不是分成事物。

在原子层面上,没有可能性,一切都是事实。

  

  原子事实是最简单的事实,无法再从中分析出其他事实,分析的结果只能是对象。

因此,原子事实是对象的结合或配置。

“对象是简单的”〔2.02〕,不可再加以分析,所以,对象就是简单对象,不过,为清楚起见,维特根斯坦还是经常采用“简单对象”这个说法。

简单对象这个概念引起很多困惑和争论,其实维特根斯坦自己也很犹豫,他在笔记中写道:

“我们的困难是,我们总说到简单对象,却举不出一个实例来。

”他曾考虑过关系、性质、视域上的小片、物理学里的物质点。

他还说个体如苏格拉底、这本书等,“恰恰起着简单对象的作用”。

一条可能的思路是把简单对象理解为一种逻辑要求,一个逻辑终点:

“简单对象的存在是一种先天的逻辑的必然性。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大致采用了这条路线,这本书里从未举例说明什么是简单对象。

维也纳学派时期,人们想当然地把它当作罗素和摩尔的那种感觉材料,后来很多论者驳斥了这种说法。

不过,从《早期笔记》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的想法和罗素的确相去不远。

上一章也曾说到,罗素也考虑过简单对象的各种各样的实例,也曾主张简单对象其实是一种逻辑要求。

不过,维特根斯坦受感觉经验论的影响远比罗素为少,就最后选择的定论来说,罗素倾向于把简单对象等同于感觉经验的起点,维特根斯坦倾向于把它视作逻辑分析的终点。

  

  对象是简单的,没有结构。

只有具有结构的东西才是可以毁灭的,因此,对象是稳定的、持续存在的。

一个对象包含了它与其他所有对象结合的可能性,但是不决定哪些可能性得到实现,因此,哪些事实存在是不可推测的,存在本身是不可解的,不可以理来解的。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事实都可以分析为原子事实,原子事实由对象组成,那么,似乎世界归根到底是对象的总和。

然而维特根斯坦明言: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对象的总和〔1.1〕。

这是因为事实和对象以不同的方式存在,每一事实都独立存在,对象却不能独立于事实存在。

一个对象可以(实际上是必须)出现在不同的事实中,就此而言,它是独立的,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独立性,就它必须出现在某一事实中而不能单独出现而言,它不是独立的,不具有实质的独立性〔2.0122〕。

所以,对象从根本上说就只有逻辑上的或虚拟的存在。

对象其实不能脱离语言和思想存在,所以维特根斯坦也经常把对象说成“思想的对象”。

顺便可以提到,罗素曾经把世界视作对象的总和,但在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下改变了自己的提法,认为世界是对象和事实的总和,然而,修改后的说法却是个不伦不类的说法。

  

  在逻辑原子主义一节我谈到了简单对象这一概念的困难。

无论举出对象的实例,抑或只把对象视作逻辑构造,简单对象都是无法用最小的物质体或感觉阈限来说明的,因为哲学所要追问的是构成意义来源的单位,维特根斯坦对这一点比罗素清楚些。

“对象构成世界的实体……如果世界没有实体,那么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就依赖于另一个命题是否为真。

这样一来就不可能起草世界的任何(或真或假的)图画”(2.021-2.0212)。

也就是说,简单对象是命题可充分分析原则的一般要求,命题只有通过充分分析才能最终确定意义〔3.23〕。

罗素从本体论来思考语言的本质,维特根斯坦则一直从语言的本质来构想本体论。

    

图象论

  

  《逻辑哲学论》对语言本性的主要思考被总结为“图象理论”。

据维特根斯坦自述,他战时在东线的战壕里读到一本杂志,其中提到在巴黎一个法庭上用玩具模型来表现一场实际发生的车祸,这给了他图象论的灵感。

命题是事态的图象,一边是发生的事情,另一边是图画之类对事情的表现、摹画,“一个命题是一个事态的描述”(4.023)。

当然,语句不是字面上的图画,维特根斯坦把语句这种图画称为事态的“逻辑图象”。

  

  图象论的基本构想是:

语言与世界对应。

复合命题对应于复合事态。

由逻辑常项连结的命题都是复合命题,可以分析为原子命题。

所有关于复合物的命题都可以分析为关于其组成成分的命题。

复合命题不包含比原子命题互相联系以外更多的内容,因此,复合命题是可以充分分析的。

  

  原子命题摹画原子事实。

原子命题互相独立,一原子命题为真或为假不影响其他原子命题的真假。

就像原子事实不能进一步分析为更基本的事实而只能分析为对象及对象的配置一样,原子命题不能分析为更基本的命题,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不可分析的命题”,只包括不可定义的符号。

  

  这些不可分析的符号是名称。

名称与对象相应。

名称具有指称而不具有意义,或者说,名称的意义就是其指称:

“名称意谓对象。

对象是它的意谓”〔3.2〕。

因此,是简单对象的存在保证了意义的确定性。

名称若无指称,则包含此名称的命题无意义〔unsinnig〕。

名称代表对象,而非描述对象,因此名称不是对象的图象,名称也无所谓真假。

只有命题才是图象。

  

  名称与对象相应,就一个名称可以(实际上是必须)不止出现在一个句子中而言,它是独立的〔不依附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句子〕,但这只是一种形式的独立性,就它必须出现在某一句子中而不能独立出现而言,它不是独立的,不具有实质的独立性。

“只有命题具有意义,只有在命题的叙述关系中一个名称才有指谓”〔3.3〕。

这和弗雷格的整体主义思想是一致的,但这背后的基本思想,即世界由事实构成而不是由事物构成,是一种更深的本体论。

维特根斯坦把名称比喻为点,点在一个意义上存在,在另一个意义上不存在。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对象的总和,与此相应,语言是命题的总和而不是名称的总和。

不过,命题的总和大于事实的总和,因为有些命题表现可能的事态而不是实况所是的事态?

?

这些命题是有意义的,然而是假的。

真命题的总和〔但不包括恒真的逻辑命题〕才是世界的图象。

  

  图象论的构想实在不是什么新鲜事,就像认识论中的反映论一样,是初级反省最容易达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