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校本课程《寓言与神话》09.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5759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校本课程《寓言与神话》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三年级校本课程《寓言与神话》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三年级校本课程《寓言与神话》0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三年级校本课程《寓言与神话》0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三年级校本课程《寓言与神话》0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校本课程《寓言与神话》09.docx

《三年级校本课程《寓言与神话》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校本课程《寓言与神话》09.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校本课程《寓言与神话》09.docx

三年级校本课程《寓言与神话》09

《寓言与神话》

——实验中学小学部三年级校本课程(全一册)

第一部分:

课程纲要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名称:

寓言与神话

2、课程内容

寓言与神话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寓言,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神话:

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充满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神话故事。

3、开发依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神话等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课程目标

(1)总目标:

喜欢听故事,感受阅读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而且可以关注到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具体目标:

A、通过让学生欣赏寓言与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寓言与神话的喜爱之情,并产生学习的兴趣;

B、通过让学生复述故事,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C、通过让学生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问能力;

D、通过让学生演故事,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独特感受,让学生纯真的童心自由地去体验自然、体验社会,让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学习活动中。

二、课程内容

第一课:

我爱阅读

寓言故事篇

第二课:

蚂蚁和屎壳郎

第三课:

郑人买履

第四课:

曾子杀猪

第五课:

牧童和狼

第六课:

蝉和狐狸

第七课:

落井的狐狸和公山羊

第八课:

扁鹊说病

第九课:

黔之驴

第十课:

鹬蚌相争

第十一课:

蚊子和狮子

第十二课:

受宠的象

第十三课:

画蛇添足

第十四课:

叶公好龙

第十五课:

滥竽充数

第十六课:

邯郸学步

十七课:

井底之蛙

第十八课:

运斤成风

神话故事篇

第一九课:

盘古开天地

第二十课:

炎帝救民于饥饿

第二十一课:

炎帝遍尝百草

第二十二课:

愚公移山

第二十三课:

仓颉造字

第二十四课:

后稷与五谷

第二十五课:

圣明的君主——尧

第二十六课:

蚕神的故事

第二十七课:

伶伦造乐律

第二十八课:

重明鸟

第二十九课:

舜德行感人

第三十课:

湘妃竹的来历

第三十一课:

舜继承王位

第三十二课:

后羿射日除害

第三十三课:

大禹治水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

第一课:

我爱阅读

教学目标:

继续深化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未见高山便知其巍峨,未见大海便知其深邃,未见宇宙便知其渺远,这是书的力量。

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的信念;得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道理。

的确,书籍是智慧的工具。

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有所得。

那么,在本节课中,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读书的乐趣吧!

二、自主准备

1、内容:

⑴ 说说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故事要和大家交流。

⑵ 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说说采访的心得体会。

⑶ 展开讨论,开卷是否有益。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合作成组,小组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讨论,互评互说,进行练习。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话题交流,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已自主空间,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

三、畅所欲言

目的: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

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四、教学预案

第一种:

谈体会。

通过讨论,同学们说对阅读的新认识,对读书的感受;说出在读书获得乐趣,获得的有效读书方法。

学生纷纷说:

1、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2、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3、是的,歌德曾经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说明读书要思考。

4、读书也要讲究方法:

读书不要贪多,而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才能获益。

5、读书要讲究质量,特别对那些质量高、知识含量大、值得品味的书要认真读,加以理解和领会,有的句篇或内容恐怕还应背诵。

6、读书的方法还有:

粗读:

关系较远的书,可以大致浏览即可,以此了解全书的大概内容。

深读:

就是在掌握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作深入的了解。

第三种是精读,在理解重点内容之后,把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形成整体的认识,并把该记的都记住,该体会的都体会出来,还可以进行联想、质疑,写出心得体会。

这样,你读书的收获就会大得多。

7、还有概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等五步阅读法。

8、将书中的知识归纳成一个个框架,在读书中随时将合适的内容放进去的“框架读书法”;以及把几种观点相近或相反的书籍进行对照阅读的“比较读书法”。

一边读书一边对书上的内容提出疑问的“质疑读书法”等等。

9、学生总结记读书笔记的方法:

摘录式、体会式、提纲式、批注式、书签式、卡片式。

第二种:

辩论会。

据学生前面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辩论话题。

“开卷是否有益?

”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加上典型的例子,进行辩论。

1、明确辩题:

正方:

开卷有益。

反方:

开卷未必益。

2、选择辩题,确定辩论方:

可以是学生自主选择,然后划定双方;也可以在教室中间划开,然后用抛硬币的方法选择辩题;可以群体间相互辩论,也可以选出几位辩手作为代表。

3、进行辩论: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要做到有理有据,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不进行人身攻击,就话题展开辩论。

4、辩论总结:

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课:

蚂蚁和屎壳郎——《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教学内容】《陶罐和铁罐》《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等

【教学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借助求同思维,互文印证,在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1.互文阅读《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了解内容,粗知寓意;2.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3.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重点难点】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

猜谜游戏:

同学们,课前,咱们先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好吗?

老师说寓言故事中的关键词,你们说寓言故事的名字。

(课件出示:

河,船舷,宝剑,刻舟求剑;农夫,庄稼,兔子,守株待兔;狼,洞,羊圈,亡羊补牢。

)看来,大家对学过的寓言故事印象都很深刻!

(板书:

寓言故事)

一、聚焦课内,引“对比”

1.回顾课文

(出示课件:

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这两个人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

是的,他们就是咱们三年级上册学过的一则寓言——《陶罐和铁罐》中的主人公。

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这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同学名说得很准确。

2.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没有仔细想过,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推进故事情节展开,揭示寓言的寓意的?

预设一:

(学生能说出——对比,板书:

对比)教师引导:

是的,那寓言中都有哪些对比呢?

归纳并板书:

人物性格特点结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去探寻藏在寓言故事中的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对比。

(出示课件,补齐板书:

中的)

预设二:

(学生不能说出对比)

教师引导:

老师提示一下大家,同样是国王御厨中的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一个易碎,一个坚硬,这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

是的,那寓言中除了人物、特点(板书:

人物)的对比,还有哪些对比呢?

归纳并板书:

性格表现结局

是呀!

他们一个谦虚,一个骄傲,很多年后一个仍然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很有价值,一个连影儿也没有了,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咱们就要一起去探寻藏在寓言故事中的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对比。

(出示课件,板书:

寓言故事中的)

板书:

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人物性格特点结局

二、拓展课外,找“对比”

1.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更多的寓言故事中,去寻找更多的“对比”,并感受寓言带给我们的启发。

2.二读故事:

(1)请同学们默读《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这两个故事,像我们刚才回顾《陶罐和铁罐》那样,边读边寻找故事中的“对比”,并说说寓意的寓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阅读卡。

读后交流:

①对比:

人物性格特点结局②寓意:

(2)同学们,《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把二者的截然不同的表现突出得淋漓尽致。

那《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这两个故事,分别又是通过人物的什么来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的呢?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则,再次细细品读。

读后交流:

归纳——动作、语言。

(板书:

动作语言)品读。

三、从读到写,用“对比”

1.引导:

同学们读了三个故事,找到了很多的“对比”,这些“对比”让我们对故事中人物的印象更深了,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也更明了了。

刚才有同学悄悄地告诉我,他也会用这样的“对比”,来创编故事。

现在,老师就给你们这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2.这不,老师准备写一个寓言故事,可是只写了个开头。

[出示开头,指名朗读]

一天,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比较强壮。

风说:

“当然是我。

你看下面那位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赌可以比你更快要他把外套脱下来。

说着,风便……

风便怎么做呢?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创编故事,写在学习卡的反面。

[学生创编,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

找到一组“风没能使老人把衣服脱下来的”,

出示:

说着,风便用力对着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

但是它越吹,老人越把外套裹得更紧了。

风吹累了,太阳便从后面走出来……

太阳怎么做、怎么说呢?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创编故事,写在学习卡上。

[学生创编,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

找到一组“太阳使老人把衣服脱下来了的”,出示:

后来,风吹累了,太阳便从乌云后面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

没有多久,老人便开始擦汗,并且把外套脱下了。

给故事加标题。

3.说一说,还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创编那些寓言故事?

4.小结归纳:

各种“对比”,有的突出语言,有的突出动作,有的语言和动作结合。

不管哪种,总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们收到启发和教育,这就是寓言故事的魅力。

介绍几本寓言故事,鼓励阅读,总结下课。

第三课:

郑人买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度”的读音,理解一词多义。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懂得遇事不要墨守成规,要灵活变通的道理。

      

5.体味古文的精妙。

 

教学重点:

 

1.古文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

 

2.理解古文的精妙。

 

教学难点:

 

懂得遇事不要墨守成规,要灵活变通 

教学过程:

 

(一)、猜寓言导入 

 师:

同学们,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特别是那一个个蕴含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到今天依旧光芒四射。

相信同学们课下也积累了很多的寓言故事,今天老师来考考大家,“看图猜寓言”。

看谁积累的最多,反应最快。

(要求:

不仅要说出寓言故事名称,最好说出语言反映的道理) 猜寓言故事,老师引导寓意。

概括寓言的特点。

 (板书:

寓言      道理) 

(2)、初读文章   

1、师范读《郑人买履》。

要求:

听清字音,听准停顿。

 

2、要求学生结合注音自由读。

 3、指名读,指导朗读。

 

(3)、三个“度”字巧理解,了解故事大意 

1、出示带“度”字的句子,指名读。

 

2、解释读音不同,意思不同。

理解三个“度”字。

 

3、指名读三句话。

 4、齐读全文。

 5、概括故事大意。

 

(四)、大话“郑人”形象。

 

1、师:

郑人辛辛苦苦量的尺码。

到了集市发现没带来。

他的心情如何?

 生:

着急、后悔、懊悔、失望。

 师:

古文中哪句话体现了这种心情?

 生:

吾忘持度!

 师:

开火车读。

 2、创设情境:

 

假如是你,此时怎么办?

郑人呢?

 

围观的路人听说了此事,怎么劝郑人?

(何不试之以足?

)感悟着急的心情。

 

郑人回答:

“宁信度,无自信也” 分角色指名读,指导朗读。

 同桌互读。

指名两组互读此时此刻,听到郑人的话语,你想对他说?

3、揭示寓意:

办事不要死板,墨守成规,要学会灵活变通。

4、总结古文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特点,体味古文的精妙。

齐读古文。

5、联系学生实际谈寓意。

(5)、拓展阅读

1、在古代还有一个像郑人一样不知灵活变通的人,想认识他吗?

走进《截竿进城》。

要求:

自由读,读熟练,读通顺。

2、指名读,概括故事大意,演示进城。

3、概括寓意。

(六)、推荐阅读《守株待兔》、《滥竽充数》、《智子疑邻》

第四课:

曾子杀猪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亳州市地方教材《国学经典》“修身励志”篇内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节选。

文章讲述曾子不惜杀掉一头猪来诠释“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学前让学生充分朗读,预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新

1、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肉有哪些?

你们家杀过猪吗?

你们知道过去人们通常什么时候杀猪吗?

可是曾子却为了一句话就把猪给杀了,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曾子杀猪》的故事。

2、板书:

曾子杀彘

3、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要求:

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思考:

曾子为什么要杀猪

2、检查

出示生字词:

曾子女还泣杀彘顾市

课文讲了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儿子讲诚信、一言九鼎。

介绍曾子:

曾子,春秋时期的一位名人,孔子的学生。

《三字经》中有这样的一段: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说明《大学》这本书是曾子写的,讲的是治理国家。

二、深入读文。

1、再次深入读文想文章有几句话,讲了几层意思?

(1-2)、讲曾子妻赶集骗孩子说回来杀猪

(3-6)、曾子妻回来,曾子杀猪,教育妻子要言而有信。

(7)、曾子杀猪。

2、学习1.2两句

1)自由读文

2)指名翻译:

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买东西,孩子却哭闹着,也要跟着去,增资的妻子就哄孩子说邓聪街上回来杀猪给他吃。

3)曾子妻要去哪里?

讲解“市”

4)如果妈妈要上街买东西,你会不会跟着一起去?

那么曾子的孩子又是怎么做的?

讲解“泣”

5)你孩子哭闹着要跟去,你妈妈只好怎么做?

曾子妻有事怎么做的?

6)一起读读这两句话。

3、自学(3-6)句话

1)、妻子从街上回来,是不是会真的兑现诺言,杀猪给孩子做肉吃呢?

曾子又是怎样和妻子说的?

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这几句话。

2)自由练读,讨论这句话的含义,你的父母有没有像曾子的妻子一样说过类似的话,最后兑现了吗?

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3)、找一找妻子的话,自己读一读。

出示: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指名读,小组讨论:

你能猜想一下当时她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吗?

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4)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指名读读

指名说说你的理解,不理解的大家讨论

看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④、曾子和妻子在对待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有什么不同呢?

⑤、让我们带着对曾子的理解和支持再读这几句话,细细的品味他的话。

⑥、讨论交流:

听了曾子的话,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5)师生分角色朗读3-6句话,师读旁白,女生读妻子的话,男生读曾子的话。

注意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6)让我们带着对曾子的理解和支持再读第三自然段,细细的品味他的话。

4、曾子为了就为一句承诺的话把猪杀了,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句话:

遂烹彘也。

三、总结

1、你知道曾子杀猪后发生的故事吗?

阅读

曾子杀猪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认真听老师给你们讲故事。

(曾子杀猪后,妻子和他一起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孩子开心地吃起来,向父母投去信任的目光。

他们的做法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问他干什么?

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里借来的竹筒,说好了今天还,再晚也要还给人家,不能说话不算数啊!

曾子笑着把儿子送出了家门。

1)、看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曾子的儿子做得好不好,好在哪儿?

跟谁学的?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诚信的故事,说一说吧。

3)、曾子能够说到做到,杀猪给孩子吃,你的父母做到了吗?

你有什么话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呢?

4)、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填空

曾子杀猪》我讲的得()

学习了《曾子杀猪》我的收获是()

我又搜集了《韩非子》的其它故事,有了新认识()

2、欣赏名言警句。

(出示)生领读后齐读。

(1)言必信,行必果。

(2)民无信不立。

---孔子

(3)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第五课:

牧童和狼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懂故事。

3、理解寓意,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传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知识渊博,聪明机智,善于讲动物故事,是个编寓言故事的高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大都是人们熟悉的动物,如狐狸啊,狼啊,驴子等等。

每则寓言的最后,大都用一句精辟的话点明故事的寓意。

关于《伊索寓言》,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曾这样说过;“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伊索寓言,感受一下伊索寓言经久不衰的魅力。

这则寓言故事的题目叫做《牧童和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则寓言,读书时老师有两个要求:

(出示幻灯片3)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生词,联系上下文,用心体会它们的意思。

②、思考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又明白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正音。

(出示幻灯片4)

hóulong   huāng  huǎng guàn 

喉 咙     慌     谎    贯

相机进行生字教学,辨析“慌-谎”,指导“ 贯”的 笔顺

(2)指名读生词,正音

(喉咙 惊慌失措 说谎 一贯

(3)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3、交流:

文中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请同学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故事大意。

(出示幻灯片5)

(二)、精读课文,比较研读牧童前后大叫情感的不同以及村民前后态度的不同,指导朗读,理解寓意。

1、文中两次写到牧童的大叫,一次是--,另一次是(出示幻灯片6)--牧童这两次大叫都是要告诉村民们--真的是狼来了吗?

前面的大叫是谎话,后面的大叫是真话。

(板书:

谎话、真话)

联系课文想一想:

牧童两次大叫的心情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1、2自然段,体会一下,练习朗读,谁能读出来?

2交流读书体会,相机抓住重点词,指导朗读。

[说假话时,他是存心要骗人,所以心里还很得意(“哈哈大笑”),所以叫的时候是--偷着乐)

(说真话时:

“吓坏了”……声音抖一点;“慌忙”,声音急一点。

师引读--不得了了,狼已经吃了一只羊了,牧童大叫:

--(生)“狼来了!

狼来了!

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狼又吃了一只羊了,牧童大叫:

--(生)“狼来了!

狼来了!

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他再喊,“喉咙都喊破了”,声音哑一点--(生)“狼来了!

狼来了!

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

3、这两次大叫的内容相同,结果相同吗?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1、2自然段,看看你能通过哪些词句有所发现。

4、交流发现。

相机理解词语:

“闻声赶来”(提问:

能否改成闻声前来?

比较,加深体会,从这个“赶”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惊慌失措”是什么意思?

<相机板书:

一开始听到牧童的大叫,村民们(板书:

闻声赶来),

5、村民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会怎样想?

6、后来牧童说真话时,喊破了喉咙,也(板书:

无人前来),质疑:

这里为什么不用“赶来”?

7、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时候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8、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牧童说些什么?

想一想,就写在课文的下方,看谁写得精练,写的精彩。

9、交流

10、这就是牧童和狼的故事,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故事,注意读好人物的语气。

1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出示最后一段,指生读。

(出示幻灯片7)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12、从故事中理解寓意。

一贯说谎?

(1)“好几次”--一贯;(

(2)“哪里有什么狼!

”--根本没有狼,

1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三、迁移学习:

第十二课还有两则有趣的伊索寓言故事,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自由选择一则寓言自主学习,提出自学要求:

(出示幻灯片8)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抓住重点词,比较狐狸摘葡萄前后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不同。

3、结合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四、延伸阅读:

同学们,伊索寓言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经受了漫长的岁月的检验,现有仍有300多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不妨来读一读。

西方寓言除了《伊索寓言》外,还有德国的《莱辛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被后人称为四大寓言。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寓言的热爱,对书的热爱,读更多的寓言,读更多的好书。

让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充实我们的智慧,点亮我们的人生。

五、布置作业:

1、用学习《牧童和狼》的方法自学第十二课另两则语言。

2、读一读《伊索寓言》这本书。

六、板书设计:

12 伊索寓言

牧童和狼

牧童:

 谎话    真话

村民:

闻声赶来  无人前来 

第六课:

蝉和狐狸

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从中受到教益。

教学重点:

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教学准备:

课外阅读《伊索寓言》,了解《伊索寓言》的有关资料。

导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