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备考之专题十四实验探究专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5723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备考之专题十四实验探究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考备考之专题十四实验探究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考备考之专题十四实验探究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考备考之专题十四实验探究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考备考之专题十四实验探究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备考之专题十四实验探究专题.docx

《届高考备考之专题十四实验探究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备考之专题十四实验探究专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备考之专题十四实验探究专题.docx

届高考备考之专题十四实验探究专题

备战2015年高考之——

专题十四实验探究专题

1.【广东省潮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16分)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

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可选用试剂:

KSCN溶液、NaOH溶液、氯水、KMnO4溶液。

⑴请完成下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振荡

存在Fe3+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2滴KMnO4溶液,振荡

存在Fe2+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存在Fe2+和Fe3+

Ⅱ.AgNO3的热稳定性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

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Ⅱ.⑵装置B的作用是。

⑶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⑷【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的Ag均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

Ag;

Ag2O;

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a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

黑色固体不溶解

b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AgNO3固体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

【实验拓展】取2.0gAgNO3样品充分受热分解,共收集到标况下气体的体积为336mL,则样品中AgNO3的百分含量为。

2.【广东省惠州市2014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16分)牙膏中的摩擦剂一般由CaCO3、Al(OH)3或SiO2组成。

某小组对几种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探究:

(1)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摩擦剂应具备的性质有

A.易溶于水B.难溶于水C.颗粒较大D.颗粒较小

(2)已知A牌牙膏的摩擦剂是Al(OH)3,取少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①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往①所得滤液先通入过量CO2,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B牌牙膏中摩擦剂可能含有一或两种物质,将此牙膏的摩擦剂溶于盐酸时,发现有不溶性物质。

①对B品牌牙膏摩擦剂的成分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只有SiO2假设2:

可能有SiO2和CaCO3

假设3:

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方案对B品牌牙膏摩擦剂的成分进行验证。

填写下表。

限选试剂:

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得滤液A和沉淀B。

步骤2:

步骤3:

(4)已知C牌牙膏中的摩擦剂为CaCO3,为测定Ca

CO3的质量分数,取20.0g牙膏样品溶于水后过滤,将所得沉淀溶于100mL1mol/L的盐酸(假设所得溶液体积不变),从所得的溶液中取20.00mL,用1mol/LNaOH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OH溶液5.00mL,则C品牌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

3.★【广

东省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Na2SO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

某同学为证明Na2SO3有还原性,从一瓶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中取出少量溶于水,滴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和少许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

(1)在碱性溶液中Br2和Na2S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后的溶液含有SO32-、SO42-、Br-、OH-等阴离子,下表是某同学鉴定其中SO32-、SO42-和Br-的实验报告,请完成未填完的部分。

限选试剂:

2mol·L-1HCl;1mol·L-1H2SO4;lmol·L-1BaCl2;lmol·L-1Ba(NO3)2;1mol·L-1KMnO4、CCl4;新制饱和氯水;品红溶液。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①

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试管中,加入过量2mol·L-1HCl,再滴加适量1mol·L-1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待测液中含有、SO42-。

步骤②

 

步骤③

 

(3)为了测定上述样品的纯度,现取10.0克试样配成250ml溶液。

取出25.00ml所配溶液,用0.1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重复操作三次,每次消耗0.10mol/LKMnO4溶液体积分别为20.02ml、20.00ml和19.98ml。

(相对原子质量Na23S32O16)①计算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②操作时,若未用0.1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4..【揭阳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在学习离子共存时,某同学对“Fe3+和I-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很感兴趣并开展实验:

将一定量的KI溶液和Fe2(SO4)3溶液相混合,得到混合液A。

查阅资料可知:

I.在酸性条件下,不考虑I2与水发生反应;II.硫酸银能溶解在稀硝酸中。

(1)初次探究:

验证反应的存在

①取少量混合液A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得到混合液B

②取少量混合液B,加入适量的CCl4,振荡后静置,发现溶液分层,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据此现象,说明混合液B中肯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2)后续研究:

分析反应物的剩余情况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假设2:

KI有剩余假设3:

KI和Fe2(SO4)3均无剩余

②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2、3以及对应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

稀H2SO4、稀HNO3、0.01mol·L—1KMnO4溶液、20%KSCN溶液、0.01mol·L—1AgNO3溶液、3%H2O2溶液、淀粉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将上述混合液B分置于试管1、试管2中。

步骤2

往试管1中滴加

,观察。

步骤3

往试管2中滴加

,观察。

5.【广东省茂名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16分)氨水是一种的常用的化学试剂。

(1)以浓氨水和生石灰为原料,用如下装置为发生装置,可制取少量氨气。

已知:

NH3·H2O+CaO=Ca(OH)2+NH3↑。

①生石灰应该装在____(填A或B)。

②试从电离平衡角度分析该实验中氨气逸出的原因:

③现要用试管和必要实验用品收集一试管氨气,请在C处补充相应收集装置。

(2)化学兴趣小组用氨水与硝酸银溶液配制好银氨溶液后,进行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但部分同学实验时间长,且效果不明显。

影响乙醛银镜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请你完成如下猜想:

①猜想:

因素一:

银氨溶液的pH大小;

因素二: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影响因素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提供试剂:

乙醛、2%稀氨水、0.25mol/LNaOH溶液、盐酸、2%AgNO3溶液

实验用品:

烧杯(装有热水)、试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步骤1只填现象)

1

在A、B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制得pH均约为8的银氨溶液。

2

(3)吸取20.00ml上述氨水于锥形瓶,滴加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0050mol/L标准硫酸滴定,滴定至出现红色为终点,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标准硫酸20.04ml,

计算上述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6.【广东省清远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

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

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的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Ba(ClO)2可溶于水。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③的作用是。

(2)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设计实验检验所得NaClO2晶体是否含有杂质Na2SO4,操作与现象是:

取少量晶体溶于蒸馏水,。

实验Ⅱ:

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

ClO2-+4I-+4H+=2H2O+2I2+Cl-)。

将所得混合液配成100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用cmol•L-1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

重复2次,测得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VmL(已知:

I2+2S2O32-=2I-+S4O62-)。

(5)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剂是,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6)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式量:

NaClO290.5)。

7.【广东省深圳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16分)某学习小组用如下装置(支撑仪器略去)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乙醛的性质。

(1)为迅速得到平稳的乙醇气流,可对装置A采用的措施是

(2)B中的现象为。

(3)若装置C中开始发生倒吸,则采取的应急措施是______(填编号)。

a.移去图中的酒精灯b.将C中的橡皮塞拔出c.将B尾端的乳胶管取下d.以上都可以

(4)探究:

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溴水完全褪色。

学习小组通过测定反应前溴水中n(Br2)与反应后溶液中n(Br-)来确定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

①假设。

请写出假设2的化学方程式。

假设1:

CH3CHO+Br2→CH2BrCHO+HBr;

假设2:

;(加成反应)

假设3:

CH3CHO+Br2+H2O→CH3COOH+2HBr。

②结论:

若实验测得n(Br2)=0.005mol,n(Br-)=0.01mol,则证明假设正确。

若溴水的体积为10.0mL(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近似计算反应后C中溶液的pH≈。

(5)按下图方案精制含有乙醇和水的乙醛,其中试剂为,操作名称为。

8.★【广东省揭阳市2014届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17分)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SiO2),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煅烧。

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1/10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1/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初读数为0.10mL,终读数如右上图所示。

(1)黄铜矿煅烧的反应为8CuFeS2+21O2

8Cu+4FeO+2Fe2O3+16SO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

(2)标准碘溶液应盛放在(填“碱式”或“酸式”)________滴定管中;装液之前,滴定管要用标准碘溶液润洗2—3次,润洗的操作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滴定的原理:

(3)滴定终点的读数为mL;通过计算可

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

(4)若去掉c装置,会使测定结果(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5)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测得黄铜矿的纯度偏低,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9.【广东省揭阳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6分)铁触媒(铁的某氧化物)是工业合成氨的催化剂。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研究铁触媒的组成。

方案一:

用下列流程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确定其组成。

(1)步骤④后面需用(填仪器名称)取25.00mL稀释后溶液。

(2)因为通入Cl2不足量,“溶液B”中还含有会影响测定结果。

(3)因为通入Cl2过量且加热煮沸不充分,“溶液B”中可能含有Cl2。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Cl2,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限选试剂:

0.1mol·L-1酸性KMnO4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稀溶液、淀粉-KI溶液、0.1moL·L-1KSCN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方案二:

用下列实验方法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确定其组成。

(4)“干燥管C”的作用是

(5)称取15.2g铁触媒进行上述实验。

充分反应后,测得“干燥管B”增重11.0g,则该铁触媒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相对原子质量:

C-12O-16Fe-56)

1.

 

2.

 

②(4分)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2:

取适量沉淀B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1分)

出现无色气泡,说明含有碳酸钙(1分)

步骤3:

取步骤2的上层清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分)

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说明含有氢氧化铝。

(1分)

(4)18.75%(或0.1875)(3分)

3.【答案】33、

(1)SO32-+Br2+2OH-=H2O+SO42-+2Br-(3分,未配平扣1分)

(2)(8分)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②

方法1:

取少量步骤①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氯水,观察溶液的颜色。

(2分)(若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颜色也可)

溶液呈橙黄色,证明待测液中含Br-。

(2分)(下层液体呈橙红色,证明待测液中含Br-。

方法2:

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2mol·L-1盐酸直到不产生气泡为止,再加入少量氯水,观察溶液的颜色。

(2分)(若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颜色也可)

溶液呈橙黄色,证明待测液中含Br-。

(2分)(下层液体呈橙红色,证明待测液中含Br-。

步骤③

方法1:

取出步骤①中适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品红,观察溶液的颜色。

(2分)

红色褪去,则存在SO32-,红色不褪去,则不存在SO32-。

(2分)

方法2:

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2mol/L盐酸,再滴入2滴品红观察溶液的颜色。

(2分)

红色褪去,则存在SO32-,红色不褪去,则不存在SO32-。

(2分)

说明:

步骤③只加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不给分。

4.

5.

(3)0.01002mol/L(每空2分,共16分)

6.(16分)

7.

8.(17分)

(1)Cu、O(2分,各1分)

9.(16分)

(1)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2分)

(2)FeCl2或者FeSO4或者Fe2+(2分)

(3)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适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现象。

(2分)

若溶液显红色,后红色褪去,则溶液B中含Cl2(2分);

若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则溶液B不含有Cl2(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