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5571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docx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docx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复习提纲――第二章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方法

(3)人工幅度差。

指在劳动定额作业时间之外在预算定额应考虑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所发生的各种工时损失。

内容如下:

①各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互相配合或影响所发生的停歇用工;

②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

③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

④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

⑤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⑥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三)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材料消耗量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数,按用途划分为以下4种:

(1)主要材料。

(2)辅助材料。

(3)周转性材料。

(4)其他材料。

材料消耗量计算方法主要有:

(1)凡有标准规格的材料,按规范要求计算定额计量单位耗用量。

(2)凡设计图纸标注尺寸及下料要求的按设计图纸尺寸计算材料净用量。

(3)换算法。

(4)测定法。

包括试验室试验法和现场观察法。

材料损耗量,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如现场内材料运输损耗及施工操作过程中的损耗等。

损耗量

材料损耗率=-×100%

净用量

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率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

或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

(四)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

1,根据施工定额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

预算定额机械耗用台班=施工定额机械耗用台班×(1+机械幅度差系数)

2,以现场测定资料为基础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

本讲的主要知识点:

1、人工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材料预算价格的组成和确定方法、施工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2、工程单价的概念与性质、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的编制方法、地区工程单价(基价)的编制。

本讲主要内容:

第五节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确定方法;

第六节工程单价和单位估价表。

(一)掌握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编制方法;

(二)掌握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编制方法。

第五节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方法

一、人工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一)人工单价及其组成内容

人工单价是指一个建筑安装工人一个工作日在预算中应计入的全部人工费用。

它基本上反映了建筑安装工人的工资水平和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日中可以得到的报酬。

人工单价组成内容

工资岗位工资

技能工资

年功工资

工资性补贴交通补贴

流动施工津贴

房补

工资附加

地区津贴

物价补贴

辅助工资

劳保福利费劳动保护

书报费

洗理费

取暖费

(二)人工单价确定的依据和方法

1、人工预算单价的内容及计算标准

(1)有效施工天数。

年有效施工天数=年应工作天数―年非作业天数

(2)生产工人基本工资

(3)生产工人工资性津贴

(4)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5)职工福利费

(6)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2、人工预算单价的计算p82

(三)影响人工单价的因素

1.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2.生活消费指数;

3.人工单价的组成内容;

4.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

5.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也会影响人工单价的变动。

二、材料预算价格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一)材料预算价格的构成和分类

1、材料预算价格的构成

材料的预算价格是指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及半成品等)从其来源地(或交货地点)到达施工工地仓库后的出库价格。

材料预算价格一般由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

2、材料预算价格的分类

材料预算价格按适用范围划分,有地区材料预算价格和某项工程使用的材料预算价格。

(二)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依据和确定方法

1、材料原价

材料原价是指材料的出厂价格,进口材料抵岸价或销售部门的批发牌价和零售价。

加权平均原价=K1C1+K2C2+.。

+KnCn/K1+K2+.。

+Kn

式中K1,K2,。

Kn-各不同供应地点的供应量或各不同使用地点的需要量;

C1,C2,。

Cn-各不同供应地点的原价。

2、供销部门手续费

供销部门手续费,指需通过物资部门供应而发生的经营管理费用。

不经过物资供应部门的材料,不计供销部门手续费。

供销部门手续费=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率*供销部门供应比重

供销部门手续费=材料净重*供销部门单位重量手续费*供销比重

材料供应价=原价+供应部门手续费

3、包装费

包装费是为了便于材料运输和保护材料进行包装:

所发生和需要的一切费用,包括水运、陆运的支撑、篷布、包装箱、绑扎材料等费用。

包装材料回收值=包装原价*回收量比例*回收价值比例

4、运杂费

运杂费是指材料由采购地点或发货点至施工现场的仓库或工地存放地点,含外埠中转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过境过桥费用,包括调车和驳船费、装卸费、运输费及附加工作费等。

价权平均运杂费=(K1T1+K2T2+.。

+KnTn)/(K1+K2+.。

+Kn)

式中K1,K2,。

Kn-各不同供应点的供应量或各不同使用地点的需求量;

T1,T2,。

Tn-各不同运距的运费。

5、采购及保管费

采购及保管费是指材料供应部门(包括工地仓库及其以上各级材料主管部门)在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费用。

采购及保管费=材料运到工地仓库价格×采购及保管费率=(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率

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运输损耗费)X(1+采购及保管的费率)―包装材料回收价值

(三)影响材料预算价格变动的因素

1.市场供需变化。

2.材料生产成本的变动直接涉及材料预算价格的波动。

3.流通环节的多少和材料供应体制也会影响材料预算价格。

4.运输距离和运输方法的改变会影响材料运输费用的增减,从而也会影响材料预算价格。

5.国际市场行情会对进口材料价格产生影响。

三、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根据施工中耗用酌机械台班数量和机械台班单价确定的。

机械台班单价是指一台施工机械,在正常运转条件下一个工作班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共包括7项:

(1―4为不变费用,5―7为可变费用)

1.折旧费。

2.大修理费。

3.经常修理费。

4.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

5.料燃动力费。

6.人工费。

7.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一)折旧费的组成及确定

折旧费是指施工机械在规定使用期限内,每个台班所摊的机械原值及支付贷款利息的费用。

台班折旧费=[机械预算价*(1―残值率)*贷款利息系数]/耐用总台班

(1)机械预算价。

机械预算价格按机械出厂(或到岸完税)价格,及机械以交货地点或口岸运至使用单位机械管理部门的全部运杂费计算。

(2)残值率。

是指机械报废时回收的残值占机械原值(机械预算价格)的比率。

残值率按1993年有关文件规定:

运输机械2%,特大型机械3%,中小型机械4%,掘进机械5%执行。

(3)贷款利息系数。

贷款利息系数=1+(N+1)/2i

n―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此类机械折旧年限;

i―当年银行贷款利率。

(4)耐用总台班。

指机械在正常施工作业条件下,从投入使用直到报废止,按规定应达到的使用总台班数。

机械耐用总台班即机械使用寿命,一般可分为机械技术使用寿命、经济使用寿命。

机械经济使用寿命。

指从最佳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机械使用投入费用(包括燃料动力费、润滑擦拭材料费、保养、修理费用等)最低时的使用期限。

耐用总台班=折旧年限×年工作台班=大修间隔台班×大修周期

大修周期=寿命期大修理次数+1

(二)大修理费组成及确定

大修理费是指机械设备按规定的大修间隔台班必须进行大修理,以恢复机械正常功能

所需的费用。

一次大修理费×寿命期内大修理次数

台班大修理费=-

耐用总台班

(1)一次大修理费。

按机械设备规定的大修理范围和工作内容,进行一次全面修理所需消耗的工时、配件、辅助材料、油燃料以及送修运输等全部费用计算。

(2)寿命期大修理次数。

为恢复原机功能按规定在寿命期内需要进行的大修理次数。

(三)经常修理费的组成及确定。

经常修理费是指机械在寿命期内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级保养(包括一、二、三级保养)

以及临时故障排除和机械停置期间的维护等所需各项费用;,为保障机械正常运转所需替换设备,随机工具、器具的摊销费用及机械日常保养所需润滑擦拭材料费之和,分摊到台班费中,即为台班经修费。

Σ(各级保养一次费用×寿命期各级保养总次数)+临时故障排除费

台班经修费=-

耐用总台班

+替换设备台班摊销费+工具附具台班摊销费+例保辅料费

台班经修费=台班大修费×K

K=机械台班经常修理费/机械台班大修理费

(四)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的组成和确定

(1)安拆费。

指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和试运转费用,包括机械辅助设施(如:

基础、底座、固定锚桩、行走轨道、枕木等)的折旧、搭设、拆除等费用。

(2)场外运费。

指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置地点运至现场或某一工地运至另一工地的运输、装卸、辅助材料以及架线等费用。

机械一次安拆费×年平均安拆次数

台班安拆费=-+台班辅助设施费

年工作台班

(一次运输及装卸费+辅助材料一次摊销费+一次架线费)×年运输次数

台班辅助设施费=-

年工作台班

(五)燃料动力费的组成和确定

燃料动力费是指机械在运转或施工作业中所耗用的固体燃料(煤炭、木材)、液体燃

料(汽油、柴油)、电力、水和风力等费用。

台班燃料动力消耗量=(实测数*4+定额平均水平+调查平均值)/6

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燃料动力消耗量×相应单价

(六)人工费的组成和确定

人工费指机上司机或副司机、司炉的基本工资和其他工资性津贴。

台班人工费=定额机上人工工日×日工资单价

定额机上人工工日=机上定员工日×(1+增加工日系数)

增加工日系数=(年日历天数-规定节假公休日-辅助工资中年非工作日

-机械年工作台班)÷机械年工作台班

增加工日系数取定0.25

(七)养路费及车船使用费的组成和确定

养路费及车船使用费是指机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交纳的养路费翱车船使用税,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标准计算后列入定额。

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载重量(或核定自重吨位)×[养路费标准元/吨。

月×12+车船使用税标准元/吨。

年]÷年工作台班

第六节工程单价和单位估价表

一、工程单价的概念与性质

(一)工程单价含义

所谓工程单价,一般是指单位假定建筑安装产品的不完全价格。

通常是指建筑安装工程的预算单价和概算单价。

工程单价是在采用单位估价法编制工程预算时形成的特有概念。

我国建设工程概预算制度中长期采用单位估价法编制概预算。

甚至也不是定建筑安装产品的完全价格。

它只是按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人工工资、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费用计算的直接费。

定建筑安装产品的综合单价,也可称为全费用单价。

它不仅含有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三项直接费,而且包括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和间接费等工程的全部费用。

这也就是全费用单价名称的来由。

(二)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的种类

1.按工程单价的适用对象划分:

(1)建筑工程单价;

(2)安装工程单价。

2.按用途划分:

(1)预算单价。

(2)概算单价。

3.按适用范围划分:

(1)地区单价。

(2)个别单价。

4.按编制依据划分:

(1)定额单价;

(2)补充单价。

5.按单价的综合程度划分:

(1)基本直接费单价。

(2)全费用单价。

(3)完全单价。

(三)工程单价的用途

1.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

2.利用编制统一性地区工程单价。

3.可以对结构方案进行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

4.进行工程款的期中结算。

(四)工程单价与市场价

工程单价是编制概预算的特有概念,是通过定额量确定建筑安装概预算要素直接费的基本计价依据。

它属于计划价格,是国家或地方价格管理部门有计划地制定和调整的价格。

市场价格则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的市场成交价,是完整商品意义上的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它属于自由价格,是受市场调节价制约的一种市场价。

它们的区别就在于:

工程定额单价比较稳定,便于按照规定的编制程序进行概预算造价或价格的确定,有利于投资预测和企业经济核算即“两算对比”,但是它管的过严、过死,不适应与工程定额价相比,则比较灵活,能及时反映建筑市场行情,商品价值量和市场供求价格变化,符合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要求,有利于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企业竞争,但是它往往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为克服市场价的消极影响,需以价格手段,如发布建筑材料价格信息、市场指导价等来调控市场价。

它们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作为两种不同的价格形式,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作用是一致的,都具有表价、经济核算和经济调节职能。

二、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的编制方法

(一)工程单价的编制依据

1.预算定额和概算定额。

2.人工单价、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单价。

3.现场经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的取消标准。

这是计算综合单价的必要依据。

(二)工程单价的确定方法

1.分部分项工程基本直接费单价(基价):

分部分项工程基本直接费单价(基价)=单位分部分项工程人工费

+材料费+机械使用费

其中人工费=人工工日数×人工单价

材料费=Σ(材料耗用量×材料预算价格)

机械使用费=Σ(机械台班用量×机械台班单价)

2.分部分项工程全费用单价:

分部分项工程全费用单价=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基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

+现场经费+间接费

其中,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一般按规定的费率及其计算基础计算,或按综合出的费率计算。

(三)工程单价的计算表格及内容

1、单位估价表和单位估价汇总表。

单位估价表又称工程预算单价表,是以货币形式确定定额计量单位某分部分项工程或

结构构件直接费用的文件。

单位估价表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预算定额规定的工、料、机数量;二是地区预算价格,即与上述三种“量”相适应的人工工资单价、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预算价格。

单位估价汇总表的项目划分与预算定额和单位估价表是相互对应的,为了简化预算的编制,单位估价汇总表已纳入预算定额中一些常用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定额中需要调整换算的项目。

2、安装价目表。

安装价目表是计算和反映设备安装工程单价的表格。

3、单位价值计算书。

单位价值计算书是计算概算单价的表格,也可用来计算综合单位。

三、地区工程单价(基价)的编制

(一)编制地区工程单价的意义

地区工程单价是在地区范围统一编制和统一使用的工程单价。

各类预算定额中列有“预算价值”或“基价”。

在现行的大量预算定额中也还存在着这一内容。

这就是量价合一。

在新发布的基础定额中,这部分内容不再列入,从而完成了量价分离,以适应采用实物法编制预算的要求。

(二)地区单价的编制方法

简化工程单价主要途径是变个别单价为地区单价。

这就是预先按预算定额的次序,将所有分部、分项工程单价都计算出来,在一定范围内供所有工程使用。

编制地区单价的方法主要是加权平均法。

材料预算价格的组成因素,编制地区性统一材料预算价格的主要问题,是材料运输费。

就一个地区看,每种材料运输费都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自发货地点至当地一个中心点的运输费;而另一部分是自这一中心点至各用料地点的运输费。

对于这两部分运输费,要分别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平均运输费。

计算长途运输的平均运输费,主要应考虑,由于供应者不同而引起的同一材料的运距和运输方式不同;每个供应者供应的材料数量不同。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平均运输费的公式如下:

"Ta=(Q1T1+Q2T2+……+QnTn)/(Q1+Q2+……。

Qn)=R1T1+R2T2+……RnTn"

式中Ta-平均长途运输费;

Q1,Q2,……,Qn-自各不同交货地点起运的同一材料数量;

T1,T2,……,Tn一自各交货地点至当地中心点的同一材料运输费;

R1,R2,……,Rn-自各交货地点起运的材料占该种材料总量的比重。

内容提要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七节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

第八节投资估算指标。

重点难点

1、概算定额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步骤、概算定额手册的内容、概算指标的作用及编制、概算指标的分类和表现形式、概算指标的编制方法和应用;

2、投资估算指标的作用和编制原则、投资估算指标的内容、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方法。

新大纲要求

(一)了解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二)了解投资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原理及方法。

旧大纲要求

(一)掌握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二)了解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原则和及方法。

内容讲解

第七节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一、概算定额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步骤

(一)概算定额的概念

概算定额,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确定完成合格的单位扩大分项工程或单位扩大结构构件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所以概算定额又称作扩大结构定额。

概算定额是预算定额的合并与扩大。

它将预算定额中有联系的若干个分项工程项目综合为一个概算定额项目。

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建(构)筑物各个结构部分和分部分项工程为单位表示的,内容也包括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使用量定额三个基本部分,并列有基准价。

概算定额表达的主要内容、主要方式及基本使用方法都与预算定额相近。

定额基准价=定额单位人工费+定额单位材料费+定额单位机械费=∑(人工概算定额消耗量X人工工资单价)+∑(材料

概算定额消耗量X材料预算价格)+∑(施工机械

概算定额消耗量X机械台班费用单价)

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的不同之处,在于项目划分和综合扩大程度上的差异,同时,概算定额主要用于设计概算的编制。

由于概算定额综合了若干分项工程的预算定额,因此使概算工程量计算和概算表的编制,都比编制施工图预算简化一些。

(二)概算定额的作用

(1)是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概算、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编制修正概算的主要依据;

(2)是对设计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的基础资料之一;

(3)是建设工程主要材料计划编制的依据;

(4)是编制概算指标的依据。

(三)

概算定额的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

1.概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概算定额应该贯彻社会平均水平和简明适用的原则。

2.概算定额的编制依据

(1)现行的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2)具有代表性的标准设计图纸和其他设计资料;

(3)现行的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其他的价格资料。

(四)概算定额的编制步骤

概算定额的编制一般分三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编制初稿阶段和审查定稿阶段。

1.准备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确定编制机构和人员组成,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行概算定额执行情况

和存在问题,。

明确编制的目的,制定概算定额的编制方案和确定概算定额的项目。

2.编制初稿阶段

该阶段是根据已经确定的编制方案和概算定额项目,收集和整理各种编制依据,对各

种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测算和分析,确定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指标,最后编制

概算定额初稿。

3.审查定稿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测算概算定额水平,即测算新编制概算定额与原概算定额及现行预算定额之间的水平。

测算的方法既要分项进行测算,又要通过编制单位工程概算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综合测算。

概算定额水平与预算定额水平之间应有一定的幅度差,幅度差一般在5%以内。

二、概算定额手册的内容

按专业特点和地区特点编制的概算定额手册,内容基本上是由文字说明、定额项目表和附录三个部分组成。

(一)概算定额的内容与形式

1.文字说明部分,

文字说明部分有总说明和分部工程说明。

在总说明中,主要阐述概算定额的编制依据、使用范围、包括的内容及作用、应遵守的规则及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等。

分部工程说明主要阐述本分部工程包括的综合工作内容及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等。

2.定额项目表

(1)定额项目的划分。

概算定额项目一般按以下两种方法划分:

一是按工程结构划分:

一般是按土石方、基础、墙、梁板柱、门窗、楼地面、屋面、、装饰、构筑物等工程结构划分。

二是按工程部位(分部)划分:

一般是按基础、墙体、梁柱、楼地面、屋盖、其他工程部位等划分,如基础工程中包括了砖、石、混凝土基础等项目。

(2)定额项目表。

定额项目表是概算定额手册的主要内容,由若干分节定额组成。

各节定额有工程内容、定额表及附注说明组成。

(二)概算定额应用规则

(1)符合概算定额规定的应用范围;

(2)工程内容、计量单位及综合程度应与概算定额一致;

(3)必要的调整和换算应严格按定额的文字说明和附录进行;

(4)避免重复计算和漏项;

(5)参考预算定额的应用规则。

三、概算指标的作用及编制

(一)概算指标的概念及其作用

建筑安装工程概算指标通常是以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以建筑面积、体积或成套设备装置的台或组为计量单位而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和造价指标。

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的主要区别如下:

1.确定各种消耗量指标的对象不同

概算定额是以单位扩大分项工程或单位扩大结构构件为对象,而概算指标则是以整个建筑物(如100m2或1000m2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

因此概算指标比概算定额更加综合与扩大。

2,确定各种消耗量指标的依据不同

概算定额以现行预算定额为基础,通过计算之后才综合确定出各种消耗量指标,而概算指标中各种消耗量指标的确定,则主要来自各种预算或结算资料。

概算指标和概算定额、预算定额一样,都是与各个设计阶段相适应的多次性计价的产物,它主要用于投资估价、初步设计阶段,其作用主要有:

①概算指标可以作为编制投资估算的参考。

②概算指标中的主要材料指标可以作为匡算主要材料用量的依据。

③概算指标是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比较,建设单位选址的一种依据。

④概算指标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定投资额和主要材料计划的主要依据。

(二)概算指标编制的原则

1.按平均水平确定概算指标的原则

2.概算指标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要贯彻简明适用的原则

3.概算指标的编制依据必须具有代表性

四、概算指标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一)概算指标的分类

概算指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建筑工程概算指标,另一类是安装工程概算指标。

(二)概算指标的组成内容及表现形式

1.概算指标的组成内容

(1)总说明和分册说明;

(2)列表形式。

总体来讲建筑工程列表形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示意图;

2)工程特征;

3)经济指标;

4)构造内容及工程量指标。

2.概算指标的表现形式

概算指标在具体内容的表示方法上,分综合指标和单项指标两种形式。

(1)综合概算指标。

综合概算指标是按照工业或民用建筑及其结构类型而制定的概算指标。

综合概算指标的概括性较大,其准确性、针对性不如单项指标。

(2)单项概算指标。

单项概算指标是指÷为某种建筑物或构筑物而编制的概算指标。

单项概算指标的针对性较强,故指标中对工程结构形式要作介绍。

五、概算指标的编制方法和应用

(一)概算指标的编制依据

(1)标准设计图纸和各类工程典型设计。

(2)国家颁发的建筑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等。

(3)各类工程造价资料。

(4)现行的概算定额和预算定额及补充定额。

(5)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其他价格资料。

(二)概算指标的编制步骤

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例,概算指标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编制:

(1)首先成立编制小组,拟定工作方案,明确编制原则和方法,确定指标的内容及表现形式,确定基价所依据的人工工资单价、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

(2)收集整理编制指标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