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木兰辞文言文翻译古文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5540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兰诗木兰辞文言文翻译古文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木兰诗木兰辞文言文翻译古文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木兰诗木兰辞文言文翻译古文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木兰诗木兰辞文言文翻译古文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木兰诗木兰辞文言文翻译古文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木兰诗木兰辞文言文翻译古文解析.docx

《木兰诗木兰辞文言文翻译古文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兰诗木兰辞文言文翻译古文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木兰诗木兰辞文言文翻译古文解析.docx

木兰诗木兰辞文言文翻译古文解析

木兰诗(木兰辞)|文言文翻译|古文解析

织布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在织布。

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

(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

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

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

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

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评述】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

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

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

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

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

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

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

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

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问题研究】

 

1、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对此历来说法不一。

大致有三种:

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①织机声。

如果理解为织机声,将有如下情境。

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不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

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

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

这究竟是为什么?

木兰啊,木兰,是什么事儿让你如此发愁呢?

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

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②叹息声。

有学者对此做如下解读:

当户而织,说明木兰是一个劳动女性,而不是侯门小姐。

本应该听到她的织布的声音,但听到的却是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

一个唧唧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又重之以复唧唧,作者还觉得意犹未足,最后又惟闻女叹息,作者这样反复强调,是要告诉我们木兰的忧思之深,木兰是停机长叹,而不是边织边叹。

作者没有写木兰的愁容,也没有写木兰停机长叹的举动,作者只是绘声,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女的形象。

(张燕瑾《繁而有味,简能传神读〈木兰辞〉》,《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③虫鸣声。

如果将唧唧理解为虫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人静,四下阒无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

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儿长吁短叹呢?

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

总之,诗无达诂,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人是谁?

 

一说是父母在问,认为只是父亲在问或只是母亲在问的,也属此说。

的确,父母如果听到女儿的叹息,一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

一说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歌唱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

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

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双重身份,叙事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一的。

因此,这首诗中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以及女亦无所思从此替爷征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

此外,这首诗中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以看做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做叙事人的转述。

 

3、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第一,应该先明确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前两句写兔子在静卧时外在行为举止区别很大,一眼就可以判别出雄雌;而当兔子一起奔跑时,就难以分辨出性别了。

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而在战场厮杀时,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

 

第二,应该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

首先,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

其次,可以将这四句话看做是木兰对火伴的回答。

从这四句俏皮风趣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还有什么能比这四句话更有趣巧妙呢?

真是个锦心绣口的木兰姑娘!

再次,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

这一机巧的比喻,使全诗为之增色,锦上添花。

 

此外,这四句诗被认为是吟唱者即叙事人对木兰的赞词,这种说法与将其视为木兰对火伴的回答的看法并不矛盾。

 

4、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

 

必须明确以下三点:

《木兰诗》中何处繁,何处简?

这样的繁简处理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

 

①繁笔的运用:

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入微。

 

例如,木兰采买鞍马一事,就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渲染了战前准备的紧张和忙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木兰的奔波和繁忙,也可以想见一身戎装的木兰是何等的英姿飒爽!

 

又如,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

当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时,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时,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

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再如,末段写木兰将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同样的句调作三次反复重叠,生动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而对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妆的一段描写,更是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的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

 

②简笔的运用。

至于简笔,主要是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力求其简,十年生活,只用了几句话就交代完了。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

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

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一个女孩儿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勇武强悍可知。

但是作者和广大读者喜爱的并不是一个没有女性特点的女超人,所以,战场上的厮杀作者几笔带过,而把木兰是女郎作为构思的核心,所以,着力写木兰作为女孩儿对父母的牵挂,写她的入闺房、巧梳妆,写她打扮得娉娉袅袅光彩照人的风姿神韵。

人们向来不稀罕赳赳武夫式的顾大嫂之流,中国也不乏娇滴滴莺声燕语般的崔莺莺这样标准的美人,但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只有木兰这独特的一个!

这样的繁简安排就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倾向的作用。

 

【赏析】

 

《木兰诗》北朝长篇叙事民歌。

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

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

《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

 

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

 

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

《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木兰诗》,云是古辞,并引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

木兰,不知名。

按《旧唐书韦元甫传》载,韦曾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黄庭坚谓韦任朔方节度使,误)。

又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可知梁代和北朝乐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际鲜卑歌,且多可汗之辞。

因此,《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

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一首(《文苑英华》)。

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齐、梁诗中已经习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

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

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

它对木兰的讴歌,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

它事奇诗奇(沈德潜《古诗源》),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

它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

 

《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并引杜牧《木兰庙》为证。

其后,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反映出《木兰诗》的深刻影响。

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同时,早在韦元甫拟作之前,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已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

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都可见出《木兰诗》在中唐已脍炙人口。

 

《木兰诗》的思想倾向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木兰不一定实有其人,可是,女扮男装却实有其事。

木兰不过是这些女子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木兰的悲欢离合,是富有戏剧性的。

因此,千百年来,她的感人的事迹在群众中流传不息。

《木兰诗》究竟表现了一种什么思想倾向呢?

 

这首诗一开头,它就把读者吸引到它所描写的场面中了。

木兰平日织布时发出的机杼声,已经被她的声声叹息所代替。

原因是可汗沙场秋点兵,老父名在军籍,家中没有长男,怎能不使木兰焦虑、愁闷?

但她终于做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勇敢的抉择。

 

木兰从军,是迫不得已的,也是不合法的。

当她一旦做出从军的抉择,她的态度则是积极的,这从她四处购置行装的繁忙情景就形象地表现出她的主动性和坚决性。

木兰初次远离家园,异乡的山山水水,都会触动她的思亲之情。

诗中对此的描写是真挚的,也是非常感人的。

从军,使木兰得到同男子一样可以施展智慧和才能的良机,十年的战火考验,使她从一个善良、热情、能干的闺中少女,成为一名建立战功的壮士,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战争,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和平。

环境变了,木兰何去何从?

她有不可明言的苦衷,在论功行赏的大典礼中,由于她是一个女子,不配得到自己应有的荣誉。

她只有辞受封爵,走上解甲还乡的惟一道路。

无名氏作者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所以用欢快的笔调描写木兰骨肉团聚的欢乐,让她在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之后,以女子的面目出现在同伴的面前。

作者可贵的是,最后用兔子跑在一起,难辨雌雄的隐喻,说明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

 

这样描写木兰的从军与还乡,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的思想倾向。

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去分析作者所反映出来的这种社会现象。

有人认为,木兰还乡是她不慕功名富贵,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本色。

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作男儿,除了木兰,还有一个黄崇嘏。

谢枋得在《碧湖杂记》中把她俩的事迹当做奇闻逸事加以记叙。

木兰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女英雄,她不受封爵而归黄崇嘏是五代时期蜀国的女子,她女扮男装,在蜀相周庠的府中做掾属。

因她吏事明敏,胥吏畏服,而被周庠看中,欲妻以女。

弄得黄崇嘏啼笑皆非,只好讲明自己是个女子,一走了之。

 

女扮男装,在封建制度下被人视为反常的现象。

男治乎外,女治乎内是封建礼法的一条戒律。

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出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

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留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新的贡献。

不然的话,所谓牝鸡司晨的恶名就会落在她的身上。

木兰和《木兰诗》的作者都无法改变这种命运。

 

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

清代的女词人王筠在《鹧鸪天》中痛感自己不能像木兰、崇嘏那样一显身手(木兰崇嘏事无缘),只好在她的弹词《繁华梦》里让女主人公登上艺术舞台(好将心事付梦诠),来抒发她那埋藏在胸中的人生理想。

 

由此可见,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木兰诗》的作者不可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

但是,他从木兰所走过的和平──战争──和平的曲折的生活道路,不自觉地反映了木兰在特殊条件下所创造的奇迹,并热情地歌颂了它。

这正是作者忠于现实生活的表现,也是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相通的。

 

《木兰诗》的思想倾向是什么?

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它对于普通女子所禀赋的智慧和才能表示了肯定和赞赏的态度。

而且也要看到,这种态度是寓于烘托(火伴皆惊忙)、隐喻(双兔傍地走)等描写中自然流露的。

直到明朝末年,人们才能用海内灵秀或不钟男子而钟女人这类明确的语言把它说出来。

但是,在《木兰诗》中,却没有明朝人那种明显的尊女卑男、矫枉过正的倾向。

而明朝人对于妇女潜在的智慧、才能和力量做出那样大胆的估计,除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外,从历史思想源流来看,《木兰诗》是有启蒙作用的。

 

《木兰诗》的语言特点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

开篇采用的一问一答,是民歌中常见的。

《木兰诗》语言生动质朴,极少雕饰斧凿: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流传千百年来,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口语;除了万里赴戎机六句文字比较典雅外,其余都保留着民歌的形式和风格,连锁、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

而且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姿致谐适的排比,也有新奇幽默的比喻,这都是当时文人的拟作中所没有的。

既然《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篇幅颇长,又多长短句,是否被乐府机关被之管弦?

在我看来,此歌是能够入乐演唱的。

单就原韵来说,篇幅较长的乐府诗歌大都是隔几句换一个韵,很少一韵到底,这样才能使演唱的歌曲音节复杂而有变化。

《木兰诗》一共换了七个韵,也可以说是七种曲子:

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西市买鞍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暮宿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天子坐明堂不知木兰是女郎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就相当于一个题下七首曲子。

所不同者,这里则是一个完整的歌子。

好多民歌每韵的句数比较整齐,而《木兰诗》的句数却比较参差。

正因为它曾为乐人所演唱,所以古往今来都被收入乐府歌中,而且直到现在,仍有评弹艺人在演唱《木兰诗》。

 

《木兰诗》的语言繁简

 

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繁简得当,既不可贪多务得,也不能一味求简。

我们细读《木兰诗》,便可以悟出这个道理。

 

《木兰诗》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

它有时惜墨似金,写得极简;有时又泼墨如水,尽力铺排。

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只六句三十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显得何等简练!

其中两句写朔风凛冽,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

它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的描写,渲染出木兰思家的复杂心情和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

尽管边地生活是艰苦的,周围寂静得只听见忽断忽续的刁斗声,木兰和伙伴们却仍然穿着甲胄,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

此情此景,写得有声(北风声、刁斗声)、有色(月色、雪色和铁的反光),多么耐人寻味!

真可谓字字千金,一字减它不得。

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凡二十字,仅复述了上文市鞍马三字的内容,骤看觉得何等呆板和累赘!

但仔细品味一番,又觉得它十分灵活和简洁。

因为这么一渲染,木兰及其一家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便完全烘托出来。

正如刘大白在《旧诗新话》中所说:

整整的四排句,看去是很板的,其实其间层次分明。

因为有骏马而无鞍鞯,不可以骑坐,所以还得买鞍鞯;有鞍鞯而无辔头,不可以控御,所以还得买辔头;有辔头而无长鞭,不可以驱策,所以还得买长鞭。

这种东、西、南、北循序铺排的手法,在民歌中固属常见,但是《木兰诗》中用得尤多且活。

如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爷娘闻女来以下六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句,或依时间(旦、暮),或依辈分(父母、姊、弟),或依性别(雄、雌),都采用循序铺排的方式。

正是在这种很容易流于程式化的铺叙中,《木兰诗》却写得风趣横生,兴味淋漓,使情事如见,景物若画。

从这方面说,它又像是泼墨如水了。

 

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很少写她在战斗中的英雄业绩。

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

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

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幅少女思亲图,真是呼之欲出。

木兰以一女儿身,在多年艰苦的征战生活中,能乔扮男装而不被察觉,已显得异常聪明和机警;在万里关山的殊死争夺中,又能屡建战功而奏凯归来,更显出无比英勇和豪健。

在这里,儿女情与英雄气不是相得益彰了吗?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

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

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

它对木兰的讴歌,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

它事奇诗奇(沈德潜语),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木兰诗》很有特点,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

唐代大诗人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

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可以看出《木兰诗》在中唐已经脍炙人口。

 

木兰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传颂。

据《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

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

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注释】

 

[1]选自宋代郭茂情编的《乐府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二五。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唧唧:

织布机的声音。

 

[3]当户织:

对着门织布。

 

[4]机杼(zh)声: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梭子。

 

[5]惟:

只。

 

[6]何所思:

想什么。

 

[7]忆:

思念。

 

[8]军帖:

军中的文告。

 

[9]可(kě)汗(hn)大点兵:

皇上大规模地征兵。

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