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骨料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4622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粗骨料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粗骨料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粗骨料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粗骨料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粗骨料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粗骨料规范.docx

《粗骨料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粗骨料规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粗骨料规范.docx

粗骨料规范

建设用卵石、碎石

定义;

卵石:

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大于的岩石颗粒。

碎石:

天然碎石、卵石或矿山废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的岩石颗粒。

针、片状颗粒:

卵石、碎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级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级倍者为片状颗粒。

含泥量:

卵石、碎石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

泥块含量:

卵石、碎石中原粒径大于㎜,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的颗粒。

试验方法;试样取样方法: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借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头的出料处用与皮带等宽的容器,全断面定是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8份,组长一组样品。

从火车、汽车、轮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6份,组成一组样品。

试样处理:

将所取样品至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合均匀,并堆成堆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把堆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相等的两份重新拌匀,在堆成堆体。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堆积密度试验所用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试验环境和试验用筛:

试验环境,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

试验用筛,应满足GB/、GB/中方孔筛的规定,筛孔大于㎜的试验筛采用穿孔板试验筛。

颗粒级配;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如下:

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天平,称量10㎏,感应1g;

方孔筛,孔径为㎜,㎜,㎜,㎜,㎜,㎜,㎜,㎜,㎜,㎜,㎜,㎜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300㎜);

摇筛机;

搪瓷盘,毛刷等;

实验步骤:

按下表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规定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最大粒径/㎜

最少试样质量/㎏

根据试样的最大粒径,称取规定数量试样一份,精确到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将套筛至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

结果计算与评定: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质量之比,精确至%。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该号筛及以上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1%。

筛分后,如没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应重新试验。

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含泥量;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天平,称量10㎏,感应1g;

方孔筛,孔径为75μm及㎜的筛一只;

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

陶瓷盘,毛刷等;

实验步骤:

按下表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略大于规定的2倍数量,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最大粒径/㎜

最少试样质量/㎏

根据试样的最大粒径,称取规定数量试样一份,精确到1g。

将试样放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度高于试样上表面150㎜,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黏土与石子颗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及75μm的套筛上(㎜筛放在75μm筛上面),滤去小于75μm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小心防止大于75μm的颗粒流失。

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中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颗粒,并将75μ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石子颗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μ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筛余的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掉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中,至于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结果计算于评定:

含泥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Qa——含泥量,精确至%

G1——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单位为为克(g)。

含泥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泥块含量;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天平,称量10㎏。

感应1g;

方孔筛,孔径为㎜及㎜筛各一只;

容器。

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

搪瓷盘,毛刷等。

试验步骤:

按含泥量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略大于规定的2倍数量,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根据试样的最大粒径,称取规定数量试样一份,精确到1g。

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上表面。

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4h。

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中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心的从筛中取出,装入搪瓷盘后,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到1g。

结果计算与评定:

泥块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Qb——泥块含量,精确至%;

G1——㎜筛筛余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泥块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针、片状颗粒含量;仪器设备:

本实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

天平,称量10㎏,感量1g;

方孔筛,孔径为㎜,㎜,㎜,㎜,㎜,㎜及㎜的筛各一个。

试验步骤:

按下表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规定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最大粒径/㎜

最少试样质量/㎏

根据试样的最大粒径,称取规定数量试样一份,精确到1g。

然后按规定的粒级按规定进行筛分。

按规定的粒级分别用规准仪逐粒检验,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相应空宽者,为片状颗粒。

称出其总质量,精确至1g;

石子粒径大于㎜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检验针、片状颗粒。

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规定;

结果计算与评定: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Qc——针、片状颗粒含量,精确至1%;

G1——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G2——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表观密度:

液体比重天平法;环境条件:

试验时各项称量可在15℃~25℃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止的2h起至实验结束,其温度变化不应超过2℃。

仪器设备;本实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天平,称量5㎏;其型号及尺寸应能允许在臂上悬挂盛试样的吊篮,并能将吊篮放在水中称量;

吊篮,直径和高度均为150㎜,由孔径为1㎜~2㎜的筛网或钻有2㎜~3㎜孔洞的耐锈金属板制成;

方孔筛,孔径为㎜的筛一只;

盛水容器,有溢流孔;

温度计、搪瓷盘、毛巾等。

试验步骤:

按下表规定取样,并缩分至略大于规定的数量,风干后筛除小于㎜的颗粒,然后洗刷干净,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最大粒径/㎜

<

最少试样质量/㎏

取试样一份装入吊篮,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水面高度至少高出试样50㎜。

浸泡24h,移放到称量用的盛水容器中,并用上下升降吊篮的方法排除气泡(试样不得露出水面)。

吊篮每升降一次约1s,升降高度为30~50㎜。

测定水温后(此时吊篮应全浸在水中),准确称出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质量,精确至5g。

称量时盛水容器中水面高度由容器的溢流孔控制。

提起吊篮,将试样倒入浅盘,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5g。

称出吊篮在同样温度水中的质量,精确至5g。

称量时盛水容器的水面高度仍有溢流孔控制。

结果计算:

表观密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Ρ0——表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m³),精确至10㎏/m³;

Go——烘干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G1——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质量,单位为克(g);

G2——吊篮在水中的质量,单位为克(g);

Ρ水——1000,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m³);

αt——水温对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m³,可取4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仪器设备;本实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天平,称量10㎏,感量10g;称量50㎏或100㎏,感量50g各一台;

容量筒,容量筒规格按要求;

垫棒,直径16㎜,长600㎜的圆钢;

直尺,小铲等;

试验步骤:

按规定取样,烘干或风干后,拌匀并把试样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松散堆积密度:

取试样一份,用小铲将试样从容量筒口中心上方50㎜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

除去凸出容量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稍突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

紧密堆积密度:

取试样一份分三次装入容量筒。

装入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6㎜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然后装入第三层,第三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平行)。

试样装填完毕,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用钢尺沿筒口边缘刮去高出的试样,并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陷部分,使表面稍突起部分与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

称取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0g。

结果计算与评定:

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Ρ1——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m³);

G1——容量筒和试样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G2——容量筒的质量,单位为克(g);

V——容量筒的容积,单位为升(L);

空隙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Vo——空隙率,精确到1%;

P1——按公式计算的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m³);

P2——按公式计算的表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m³);

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10㎏/m³。

空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压碎指标;仪器设备:

本实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压力试验机,量程300kN,示值相对误差2%;

天平,称量10㎏,感量1g;

受压试模(压碎指标测定仪);

方孔筛,孔径为㎜,㎜,㎜的筛各一个;

垫棒,φ10㎜,长500㎜圆钢。

试验步骤:

按规定取样,风干后筛除大于㎜及小于㎜的颗粒,并去除针、片状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三份备用。

当试样中粒径在㎜~㎜之间的颗粒不足时,允许将粒径大于㎜的颗粒破碎成粒径在㎜~㎜的颗粒用作压碎指标试验。

称取试样30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分两层装入圆模(置于底盘上)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根为10㎜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两层颠实后,平整模内试样表面,盖上压头。

当圆模装不下3000g时,以装至距圆模上口10㎜为准。

把装有式试样的圆模置于压力试验机上,开动压力试验机,按1kN/s速度均匀加荷至200kN并稳荷5s,然后卸荷。

取出加压头,倒出试样,用孔径㎜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出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精确至1g。

结果计算与评定:

压碎指标按下列公式计算:

Qe——压碎指标,%;

G1——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G2——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压碎指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