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电算化》辅导讲义12上.docx
《《初级会计电算化》辅导讲义12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电算化》辅导讲义12上.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会计电算化》辅导讲义12上
《初级会计电算化》辅导讲义
前言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
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
第三节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一节计算机一般知识
第二节计算机硬件
第三节计算机软件
第四节计算机网络
第五节计算机安全
第三章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
第三节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
第一节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
第二节账务处理模块基本操作要求
第三节报表系统基本操作要求
第四节其他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前言
一、考试背景
《会计法》第七条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会计法》第三十八条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
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
财政部于2005年1月22日发布了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2000年5月8日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会字[2000]5号)已废止),并于同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
根据新的管理办法,财政部于2005年3月9日制定了新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以及内容均做了比较大的变动和调整。
其中,《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考试大纲也有较大变化。
财政部于2008年6月19日修订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但主要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33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的有关规定,对2005年制定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和《会计基础考试大纲》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未作修订,继续使用。
财会办[2009]10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印发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的通知,这次是在2008年6月19日修订的会计从业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的再一次修订,并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会计法》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
(二)---------
(十)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2005]26号)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组织实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下列事项:
(一)制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务规则;
(二)组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命题;
(三)实施考试考务工作;
(四)监督检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风、考纪。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2005]26号)第十九条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证明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基本思路:
最具权威的《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即会计证,且规定由财政部负责会计证工作,财政部根据授权制定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和《初级会计电算化》。
我们是守法的公民,为日后能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取得会计证,也即必须通过《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
二、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发布的财会办[2009]10号文件“关于印发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的通知”,这次是在2008年6月19日修订的会计从业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的再一次修订,并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作用和管理体制;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分类和功能模块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主要考核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接硬件和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安全
第三章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主要考核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和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
第四章 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
主要考核会计电算化核算基本流程,账务处理模块基本操作要求,其他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及计算机基本操作要求
三、教材内容
因本门课程考试大纲要求未变,故今年教材内容较去年相比内容基本相同,共包括六章内容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三章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第四章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
教材基本涵盖了财政部发布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四、会计电算化考试的通过率
会计电算化考试的难度并不大,只要认真仔细踏实地学习了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就一定能够通过考试。
五、会计电算化考试的题型题量
(一)题型:
本课程考试题型一直是固定题型,共有五种题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二)题量: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论述题
30题
15题
10题
4题
1题
30分
30分
10分
20分
10
各种题型大体要求:
单选题:
每题必答,确保全对
多选题:
多选、少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因此比较容易失分,要注意答题技巧
判断题:
判断正确得1分,判断错误不得分,不倒扣分。
答题不可空着。
简答题:
论述题:
六、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时间为100分钟。
七、学习方法
1.题库中试题涉及知识点比较多,要求学员全面学习教材内容,充分使用指定教材
2.多做习题(主要是教材附赠光盘中的习题和应试指南习题)
3.多上机操作,结合实务操作掌握考试大纲第四章也即指定教材第四和第五章的内容。
因为本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各考点内容分散,彼此之间关联性不大,考试又为上机考试,题量大,时间短,因此要通过考试必须花功夫精通教材内容。
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解,能有助于大家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顺利通过考试。
另:
不能因为有计算机操作经验而不重视甚或忽视教材指定内容的学习,这是通过本门课程考试的大碍。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的由来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对账、报账等形式,从价值方面完整、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达到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从获得原始数据到输出会计信息用于管理活动,就要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即对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审核、整理、分类及再分类、记录、汇总、存储和报告等。
如何才能保证高效、准确、及时地处理会计数据和报告会计信息,与数据处理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如何充分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也与数据处理技术有直接联系。
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是指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传输等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
随着经济管理对会计数据处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数据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手工处理、机械处理和电子处理(电算化方式)。
1、手工方式:
会计人员借助纸、笔及算盘和计算器等简单工具,用手工操作方式完成。
效率低、速度慢、准确性差,重复抄录工作量在,数据转换为信息的速度慢。
2、机械化方式:
会计人员借助穿孔机、验孔机、卡片分类机等机械设备,结合一定的手工操作。
实现了数据处理的半自动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无法存储大批量的数据,稳定性差。
事实上,我国并未真正进入过会计数据的机械化处理阶段,而是从手工方式直接跨入到会计电算化处理阶段。
3、电算化方式:
以电子计算机取代传统手工操作,组成一个人机系统,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提供了会计数据被各方共享的可能性。
二、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1、会计电算化的产生
会计电算化一词是1981年8月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
在当时是指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2、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也在发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是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必须对会计理论、实务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等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3、会计电算化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
我们将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称为会计电算化,而把与计算机技术和会计学交叉应用的学科,称之为“电算化会计”。
在西方国家,一般统称电子数据处理会计,或称电子计算机会计。
(二)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会计电算化是采用电子计算机设备,运用观察、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分析、预测、决策等方法,为企事业单位核算、考核、控制和规划再生产过程提供经济信息的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纳。
从会计电算化实现的功能来看,会计电算化主要内容分为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和会计决策电算化。
1、会计核算电算化
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完成日常会计核算业务。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设置会计科目电算化、填制会计凭证电算化、登记会计账簿电算化、成本核算电算化、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等。
2、会计管理电算化
是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信息,借助计算机会计管理软件提供的功能和信息,帮助财会人员合理地筹措和运用资金,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和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主要任务是进行会计预测、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控制和开展会计分析等。
3、会计决策电算化
是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
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必将在会计核算电算化和会计管理电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电算化的辅助决策功能,也称为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它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人机交互式的,帮助决策者利用数据和模型来解决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如:
生产决策、销售决策和财务决策等。
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决策人员进行决策的系统,它不是代替人决策,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提供各种科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帮助决策者能够选择到最佳方案,以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降低决策风险。
网络财务是基于网络计算机技术,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系统。
网络财务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提供从财务上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的各项功能。
【例题1-1】判断: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
( )
【
[答疑编号073010101: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
解析:
会计电算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并部分的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例题1-2】判断:
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会计科学等现代科技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 )
【
[答疑编号073010101: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
解析: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合了多门现代科技的交叉边缘学科。
【例题1-3】判断:
会计管理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
()
【
[答疑编号073010101: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
解析:
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
【例题1-4】单选题:
会计电算化一词始于()
A.1981年B.1974年C.1989年D.1992年
【
[答疑编号073010101: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
解析:
1981年8月,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国家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这个概念
【例题1-5】多选题:
按照会计电算化的服务层次和提供信息的深度,主要分为()电算化阶段。
A.会计核算B.会计管理C.会计决策D.会计分析
【
[答疑编号073010101: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
解析:
按照会计电算化的服务层次和提供信息的深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
会计核算电算化阶段、会计管理电算化阶段和会计决策电算化阶段。
【例题1-6】多选题:
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A.设置会计科目电算化B.填制会计凭证电算化
C.登记会计账簿电算化D.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
【
[答疑编号073010101: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D
解析:
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设置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结账、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等
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节省人力、时间,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会计电算化系统极大的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
在手工会计处理模式下,会计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记账、对账、查账等大量的业务,所以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会采用许多方法来减轻工作量,例如在登记总账之前先编制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减少明细账户的级数而采用多栏式账页登账等,但一些措施的实施往往会降低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和质量,例如固定资产采取分类折旧法(综合折旧率)而不是针对单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个别折旧率)。
但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可以根据单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精确地计算每项固定资产的损耗和净值情况。
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对于存货、费用摊销等许多项目也可以进一步准确核算。
同时,大量的重复劳动由计算机完成,使得准确性大大提高。
这样,一方面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的强大处理能力,可以提高会计信息核算的详细程度。
2、缩短会计数据处理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和会计数据的时效性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不仅可以把广大会计人员从繁杂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由于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是手工无法比拟的,因此可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提供更及时的会计信息,缩短会计报告周期或提供日报等更多的信息。
3、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在手工操作情况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无论在信息的系统性、及时性还是准确性方面都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得到及时、准确的输出,既可以根据管理需要,按年、季、月提供丰富的核算信息和分析信息,按日、时、分提供实时核算信息和分析信息,还可心通过计算机把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数据迅速传递到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使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能及时掌握企业自身经济活动的最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
应用电子计算机,对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能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
因此,可以促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程度的提高,使得会计处理按照规范的流程和方法进行,避免了手工处理方式下的主观随意性,也避免了具体操作人员的习惯或偏好,使得整个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
(二)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但科学的管理决策应该建立在对以会计信息为主体的信息合理利用的基础之上。
在手工方式下,信息收集的广度和加工的深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信息汇总更加方便,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较以往有很大提高,因此能够为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创造条件
实现会计电算化,无疑可以使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使财会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
然而,会计如果要发挥其管理、预测、决策以及控制功能,不仅需要丰富的内部财务会计信息,还需要丰富的外部信息,如世界经济信息、国家经济政策信息、实时金融信息、物价变动信息等,因此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为财务管理人员、会计管理与分析人员、企业高层领导利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管理、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良好的机遇,也为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创造条件。
2、为从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创造条件
日常企业管理是建立在事后定期核算管理基础上的。
电算化对经营管理的事中控制、计算机管理决策模式的事先预测和决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能够为从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创造条件。
3、为企业全面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并且在国内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还需要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据统计,会计信息约占企业经济信息的60%一70%,具有涉及面广、辐射和渗透性强等特点,行业、地区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量的经济信息可以得到共享,通过网络系统可以迅速地了解各种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极大地提高经济信息的使用价值,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带动并加速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三)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使传统会计学理论和实践均受到影响。
电算化会计不仅使传统会计使用的介质、工具、簿记格式等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和方法,以及控制甚至管理制度都提出了相应的变化要求,并进一步涉及到会计学的理论问题。
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可以带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在许多企业往往是最先建立的系统。
四、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
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财政部门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是:
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一)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
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全国和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的组织推动、制订规划、培训人员、制定制度等管理活动。
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及行业标准
3、评审会计核算软件
4、大力抓好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
5、推动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
(二)会计电算化的微观管理
企业在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之后,为了保证会计数据信息的可靠性、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和财产物质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健全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制度,这是保证基层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及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会计电算化的微观管理指基层单位对已建立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的全面管理,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设置
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
实施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
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
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
2、日常操作管理
指对计算机及系统系操作运行的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建立与实施各项操作管理制度上。
(1)计算机系统使用管理
(2)上机操作管理
(3)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管理
3、软硬件系统维护管理
维护是系统生命周期中最重要、最费时的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占总工作量的50#以上。
系统维护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两部分。
4、会计档案管理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量的数据都储存在磁盘中,还增加了各种程序、软件等资料,这就需要对会计档案的保管加强管理。
5、预防计算机病毒
【例题1-7】多选题:
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
A.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B.加强会计软件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设
C.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D.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
【
[答疑编号073010101: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D
解析: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包括:
(1)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3)加强会计软件电算化管理制度建设;(4)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和领导,引导基层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5)组织和管理电算化人才培训工作。
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概况
(一)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
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它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财务核算和报表核算。
1981年8月,长春一汽,会计电算化概念。
(1)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
(2)目标:
会计核算电算化
(3)内容:
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成批处理大量数据(即各项会计核算任务,设置会计科目、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内容)
(4)基本特征:
程序简单,程序和数据相互联系,无数据管理
(5)信息来源:
财务内部,信息孤岛
2、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信息集成)
(1)会计核算电算化的丰富发展阶段
(2)引入了更多的会计核算子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软件系统,包括账务处理子系统、报表处理子系统、往来管理子系统、工资管理子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材料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销售核算子系统等。
(3)内容:
这一阶段主要内容是利用计算机对某一管理子系统进行核算,同时使会计电算化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的会计核算,还将企业其他部门的业务处理纳入了计算机管理。
企业其他部门的日常核算纳入计算机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