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4217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操作系统实验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操作系统实验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操作系统实验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操作系统实验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操作系统实验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操作系统实验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docx

《操作系统实验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系统实验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操作系统实验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docx

操作系统实验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操作系统实验-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程序代码及截图:

#include

#include

#defineN1024

boolROM[N];//设置内存块

intp=0;//循环首次使用需要标记当前的空闲区块

typedefstructPcb//作业数据结构

{

charname[10];

intstart;

intsize;

intstate=0;

}pcb;

intfree_rom_counter=0;

pcbnum[20];//作业队列

typedefstructFree_rom//空闲区结构体

{

intnum;

intstart;

intend;

intspace;

}Free_room;

Free_romfree_rom[100];//设置空闲区数组为100个

voidfind_free_rom()//寻找空闲区

{

free_rom_counter=0;

inti,j,p;

for(i=0;i

if(ROM[i]==0)

{

p=i;

for(j=i;j

{

if(ROM[j]==0)

{

i=j;

continue;

}

if(ROM[j]==1)//找到空闲区

{

free_rom_counter++;

free_rom[free_rom_counter].num=free_rom_counter;

free_rom[free_rom_counter].start=p;

free_rom[free_rom_counter].end=j-1;

free_rom[free_rom_counter].space=j-p;

i=j+1;

break;

}

}

if(j==N&&ROM[j-1]==0)//对最后一个内存进行特殊操作

{

free_rom_counter++;

free_rom[free_rom_counter].num=free_rom_counter;//对空闲区进行处理

free_rom[free_rom_counter].start=p;

free_rom[free_rom_counter].end=j-1;

free_rom[free_rom_counter].space=j-p;

}

}

}

voidinit()//初始化

{

for(inti=0;i

ROM[i]=0;

}

voidshow()

{

printf("空闲区名\t开始地址\t\t大小\t\t结束地址\t\t\n");

for(inti=1;i<=free_rom_counter;i++)

printf("%d\t\t%d\t\t\t%d\t\t%d\t\t\n",free_rom[i].num,free_rom[i].start,free_rom[i].space,free_rom[i].end);

}

voidinsert_pcb1(pcb&a)//首次适应算法来实现作业调度

{

inti,j,k;

for(i=0;i

if(ROM[i]==0)

{

for(j=i;j<=(i+a.size)&&j

if(ROM[j]==1)

{

i=j+1;

break;

}

if(j==i+a.size+1)

{

a.start=i;//设置作业的开始内存

a.state=1;//标记作业在内存中

for(k=i;k

ROM[k]=1;

printf("插入成功,进程%s的初始地址为%d,结束地址为%d\n",a.name,a.start,a.start+a.size-1);

return;

}

}

if(i==N)//未查询到合适的区域

printf("插入失败,无可用空间\n");

}

voidinsert_pcb2(pcb&a)//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来实现作业调度

{

inti,j,k;

for(i=p;i

{

if(ROM[i]==0)

{

for(j=i;j<=(i+a.size)&&j

if(ROM[j]==1)

{

i=j+1;

break;

}

if(j==i+a.size+1)//找到合适的空闲区

{

a.start=i;

a.state=1;

for(k=i;k

ROM[k]=1;

printf("插入成功,进程%s的初始地址为%d,结束地址为%d\n",a.name,a.start,a.start+a.size-1);

p=i+a.size;

return;

}

}

}

for(i=0;i

if(ROM[i]==0)

{

for(j=i;j<=(i+a.size)&&j

if(ROM[j]==1)

{

i=j+1;

break;

}

if(j==i+a.size+1)//成功找到结束,并标记当前P为现在的作业的尾部

{

a.start=i;

a.state=1;

for(k=i;k

ROM[k]=1;

printf("插入成功,进程%s的初始地址为%d\n",a.name,a.start);

p=i+a.size;

break;

}

}

if(i==p)//查询两部分都未找到合适的区域,输出插入失败语句

printf("插入失败,无可用空间\n");

}

voidDelete(pcb&a)//删除作业,修改内存信息和初始化该作业信息

{

inti;

for(i=a.start;i

ROM[i]=0;

a.state=0;//状态标记为未使用

printf("删除成功\n");

}

intmain()

{

init();

intcount=0;

intchoose1,choose;

charname[10];

pcba;

printf("1、首次适应算法\n");

printf("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n");

scanf("%d",&choose1);

do

{

printf("\n\n1、插入进程\n");

printf("2、删除进程\n");

printf("3、显示进程的信息\n");

printf("4、显示空闲区\n");

scanf("%d",&choose);

if(choose==1)

{

printf("输入进程名\n");

scanf("%s",&a.name);

printf("输入进程大小\n");

scanf("%d",&a.size);

if(choose1==1)

insert_pcb1(a);

elseinsert_pcb2(a);

num[count++]=a;

}

elseif(choose==2)

{

printf("输入删除进程的名字\n");

scanf("%s",&name);

for(inti=0;i

if(!

strcmp(num[i].name,name))

Delete(num[i]);

}

elseif(choose==3)

{

printf("进程名\t\t开始地址\t\t大小\t\t结束地址\t\t\n");//输出内存信息

for(inti=0;i

for(intj=i;j

if(num[j].start>num[j+1].start)

{

a=num[j];

num[j]=num[j+1];

num[j+1]=a;

}

for(inti=0;i

if(num[i].state!

=0)

printf("%s\t\t%d\t\t\t%d\t\t%d\t\t\n",num[i].name,num[i].start,num[i].size,num[i].size+num[i].start-1);

}

elseif(choose==4)

{

find_free_rom();

show();

}

elsebreak;

}

while

(1);

return0;

}

首次适应算法:

本实验共采用1024个内存进行模拟,首先对内存初始化,得到一个大的空闲区:

相继插入3个进程:

分别插入进程ABC,大小分别为100,200,300

此时查询进程信息和查询空闲区信息

有一块大小为424起始地址为600的空闲区

在进行插入D删除B此时有两块空闲区

插入一个150大小的进程,他的起始地址应为100

此时空闲区只有2块,一块大小为50,删除C进程,构造一块大空闲区

再插入一个进程为100大小,此时两块空闲区都满足,此时应从第一块插入

再插入一个大于两块空闲区大小的进程,此时无可用空间

首次适应算法完成。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此时有三块空闲区,由于先前插入的是E进程,此时空闲区指针指向3,插入一个小于15的内存,会插入到3空间,再插入一个5的内存,由于采用循环首次适应,此时插入的也是3

再插入一个小于200的进程,此时扫描到最后,没找到,转而从低地址开始查找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正确

【小结或讨论】

1、首次适应算法倾向于利用内存中低地址部分的空闲区域,从而保留了高地址部分的大空闲区,这为以后到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存空间创造了条件。

其缺点是低地址部分不断被划分,会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很小的空闲分区碎片。

每次查找都是从低地址部分开始的,这样会增加查找可用空闲分区的开销。

2、为了避免低地址部分留下的许多很小的空闲分区以及减少查找可用空间区的开销,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在为作业分配时,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区的下一个空闲区开始查找,找不到再从头开始查找,实现该算法,在程序中设置了一个指针P,用于指示下一个起始查询的空闲分区。

该算法能够使内存中分配的分布区域更均匀,从而减少了查找空闲区的开销,但这样也会导致缺乏大的空闲区。

3、根据经验,如果作业的大小较为均为,使用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实现较好。

4、本实验对两种算法进行模拟时,并未采用链表的方式,而是采用数组的方式,内存是连续的,判断是否内存是否被占用,仅仅用一个布尔型的量进行状态记录,且在查询过程中,当循环计数器达到最大内存号时,便认为到达了尾部,较为简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