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4104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1、规划依据

《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武昌区“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规划》

《武昌区“十一五”旧城改造专项规划》

《武昌区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武昌特色区域商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关于武昌区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议》

2、现代服务业现状评价

表1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SWOT分析

优势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产业发展块头较大

龙头企业地位突出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劣势

空间再布局有难度

产业发展经验不足

机会

政策导向明确

宏观经济增长

区域发展契机

威胁

同城竞争的影响

行业运营成本加大

(1)优势

①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武昌区拥有丰厚的区位、金融、科教、智力、行政、通讯等发展现代服务业所必不可少的资源。

先天的资源优势为武昌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武昌区应努力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提升其区域竞争力。

②产业发展块头较大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全口径税收的角度来看,现代服务业在武昌区“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高达60.1%,在三大产业中块头最大。

其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弥补武昌区过度型工业退出所留下的GDP和税收缺口,同时对武昌区现代都市工业和文化及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③龙头企业地位突出

本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表明,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7.5%)、设计业(77.8%)、金融业(42.9%)、现代物流业(34.3%)、批发和零售业(33.8%)等都是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产业,行业内龙头企业地位突出。

龙头企业的壮大对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加快了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有助于提升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具体表现为行业全口径税收及企业户数增加较快:

从全口径税收来看,武昌区现代服务业2004年、2006完成总税收分别为79550.03万元、175602.6万元,年平均年增长率为48.6%,比武昌区GDP增速(13.97%)多出近35个百分点;从企业户数来看,武昌区从2004年到2006年现代服务业企业户数年平均年增长比率达11.1%。

(2)劣势

①空间再布局有难度

武昌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也是武昌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此,有必要从武昌区产业分布现状及特点出发,按照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及产业布局优化的要求,对武昌区现代服务业进行空间再布局。

但要真正实现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再布局却面临一些困难,具体体现在:

第一,现有的城市布局已基本固化,要想改变,将会面临土地征用、拆迁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而且拆迁费用不菲;第二,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第三,可能会影响原址处企业的商业利益,增加企业与企业及企业与政府之间冲突的可能性;最后,再布局必然会增加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施工量,且在施工期间,其正常使用会受到影响。

有鉴于此,在实施空间再布局时,应本着尽量维持现有布局,多改建少重建,道路、管道、线路、公用建筑等基础设施施工全盘综合规划、同步施工等原则,以减少现代服务业再布局的成本和阻力。

②产业发展经验不足

作为一种新型业态,目前各国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更不用说存在某种固定的模式可供照搬甚至借鉴。

同样,武昌区目前也正处在探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和模式的阶段,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

所以,武昌区应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摸索出一套适合武昌区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3)机会

①政策导向明确

经过修编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明确指出:

至2020年,武汉将构建由1个主城、11个新城、15个中心镇、29个一般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结构。

主城区重点强化第三产业,发展金融商贸、行政办公、文化旅游、科教创新、信息咨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其中,中央活动区集中建设两江四岸滨江活动区、王家墩商务中心区、汉口中心商业区、武昌环沙湖公共服务中心区、武昌中南路—中北路商务办公区五大中心城市职能区域。

苗圩书记、李宪生市长分别在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

“中心城区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趋势,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加大结构调整升级的力度。

”今年七·一前夕,苗圩书记在武昌视察时,对武昌几年来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武昌区进一步加大力度,把武昌建设成为武汉江南现代服务业中心。

《武昌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也明确提出,“要坚持现代服务业第一方略,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

政府部门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功能定位以及明确政策导向将为武昌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②宏观经济增长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增长,这一方面为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设计、投资及商务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武昌区现代服务业迎来了绝好的发展契机,武昌区应充分抓住这个机遇,在这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大潮中增强自身的实力。

③区域发展契机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1+8”城市圈的建设,武昌区作为省会之区与中部核心重镇的地位更为突出。

现代服务业作为武昌区主导产业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并将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迅速增长。

(4)威胁

①同城竞争的影响

与武昌区相仿,武汉市其它一些城区如江汉区等也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

因此,武昌区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其它城区在获取产业资源、抢占市场先机、拓展市场空间等方面进行同城竞争。

应该看到,武昌区的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与其它城区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因此武昌区应尽量避开与其他城区进行正面的、激烈的竞争,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走有武昌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之路。

②行业运营成本加大

作为武汉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武昌区西临长江,其他三面为青山区、洪山区和东湖风景区所围合,向外拓展的土地空间几乎没有。

武昌区过渡型工业企业退出及旧城改造腾出的土地亦相当有限,因此土地资源稀缺将引发经济地租上升,加上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会使行业运营成本增加,迫使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退出,从而导致行业集中度过高,不利于培育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竞争不充分,也会使那些留在武昌区的大企业,缺乏竞争意识,眼光向内,不利于其业务向区外拓展,从而也无法真正“做大做强”。

因此,区政府应出台一些市场导向性政策,对于那些有市场前景,为人民生活所必须的中小服务业企业加以保护、扶持,抑制行业集中度过高的倾向,并鼓励业内大企业充分参与武昌区外市场的竞争。

3、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规划思路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规划的思路为:

以总部经济区为核心,打造强关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实现以核聚群,以核群驱动现代服务业的聚变式发展。

“以总部经济区为核心”:

从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空间分布来看,总部经济区不仅在武昌区地理区位上处于核心位置,且是现代服务业的高度集聚区。

“强关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于中南路和水果湖,其中设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尤为突出,核心区内各产业的集中度、空间集聚度及关联度均较高。

“以核聚群”:

核心区内不仅汇聚了武昌区几乎所有门类的现代服务业,而且集聚了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产业和潜在优势产业以及各产业的龙头企业。

应充分利用总部经济区内龙头企业聚集的优势,发挥其带动、辐射功能,促进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以核群驱动现代服务业”:

以总部经济为核心及其拓展的产业集群为纽带,引领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4、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规划指导原则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规划的指导原则如下:

(1)辐射带动原则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作为武昌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在立足武昌,实现与武昌区都市工业以及文化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具备承接武汉市以及“1+8”城市圈相关经济活动的能力,将其服务空间辐射至中部地区乃至更为广阔的领域,以此为基础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资源基础原则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充分考虑武昌区由区位、科技、信息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引发的产业优势及其对潜在优势产业的影响。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以武昌区资源禀赋为基础,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3)重点突出原则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门类齐全,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业、中介咨询业、设计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服务、批发和零售业、现代物流业、住宿与餐饮、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十大门类。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本着“三突出”的原则,即突出重点行业、重点招商领域及重点项目,突出重点行业有助于凸显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特色,并有助于提升其整体竞争力;突出重点招商领域及重点项目是实现武昌区现代服务业持续、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

(4)远近结合原则

制定武昌区产业发展规划要正确处理长远目标与短期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遵循高标准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兼顾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在产业发展方面既要考虑武昌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亦必须考虑将来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空间布局方面,既要考虑武昌区现代服务业长远发展所遭遇的土地资源等瓶颈,同时亦必须认识到武昌区“退二”的发展趋势将使得现代服务业能够突破空间资源束缚,实现跨越式发展。

5、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

依托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现有的产业基础以及资源优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力争到2010年实现3大目标:

(1)建设1个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以总部经济区高度集聚的现代服务业为基础,发展武昌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在以洪山广场为核心的2平方公里区域内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发挥核心区的辐射与拉动效应,到2010年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企业实现总税收46亿元。

吸引20至3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核心区;在中介咨询业,科学研究与服务业中培育5至6家税收过百万的企业;在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设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中培育3至5家税收过亿元的企业,为核心区发展积蓄动能。

(2)培育4大强关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以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设计业产业集群。

以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行、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省直支行为龙头发展金融业产业集群。

以湖北省烟草公司武汉市公司武昌分公司、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亚贸广场购物中心、湖北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中商广场管理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批发和零售业产业集群。

以湖北省电信有限公司武汉市分公司、湖北省楚天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直属分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有线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产业集群。

(3)建设5维全方位的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

——技术维:

建设若干现代服务业科技示范工程,发展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实现科技对现代服务业的引领和支撑。

——市场维:

到2010年引入、建设技术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推进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

——人力维:

以武昌区教育资源为依托推进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推进武昌区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到2010为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提供培训达到20万人次。

——信息维:

以华中商务网为依托,构建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信息平台,为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信息支撑。

——资金维:

设立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促进基金,为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撑。

6、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阶段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规划分三个阶段进行:

(1)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阶段(2007-2008年)

第一,确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设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优势产业地位,加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五大产业带与五大集聚区配套设施建设。

第二,推进“退二进三”以及旧城改造工作进程并深化、细化、实化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确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布局与发展方向。

第三,实现现代服务业产业的高度集聚,期末总税收超过30亿元。

(2)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阶段(2009年)

第一,五大优势产业产出规模快速增加,税收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40%,潜在优势产业税收年均增长比率不低于60%。

第二,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趋于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门类不断丰富,以满足武昌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实现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转变,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3)现代服务业产业蜕变阶段(2010-2012年)

第一,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市场空间迅速拓展,辐射至“1+8”城市圈以及中部地区。

第二,现代服务业中的潜在优势产业转变为优势产业,新兴现代服务业行业全面兴起,期末总税收超过60亿元。

7、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

(1)房地产业

——产业重点:

重点发展写字楼、商业物业、高档住宅的开发、销售和出租业务;完善住宅小区、写字楼、商厦、酒店等物业管理;培育各类房地产价格评估、买卖、租赁代理、房屋置业担保等中介服务企业;着力加强房屋拆迁管理及土地转让、买卖和租赁管理,以最大限度提高城区土地资源利用率,推动房地产业高效、有序发展。

——工作重点:

完善用地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房地产储备项目库及土地信息库;落实房地产开发项目遴选制度,改善房地产产品结构;推进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房地产预警机制;培育房地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促进房地产业高速有序发展。

(2)批发和零售业

——产业重点:

重点发展大型百货零售、超市零售业以及高档品牌商品零售业;培育专业生产、生活资料市场;促进贸易经纪与代理业发展;推动食品、建材、家具、服饰等批发零售业的发展。

——工作重点:

重点发展武昌区批发与零售业集聚区,精心打造商业特色街区,鼓励企业调整经营结构与错位经营,提升品位档次;加快武泰闸地区的改造建设,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批发零售和现代物流企业落户于此;鼓励批发零售业、现代物流业共同组建“商贸流通行业联盟”,积极发展物流配送业务。

(3)金融业

——产业重点:

重点吸引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企业、保险企业落户江南金融中心,促进行业混业经营,鼓励开展银行信贷、银行投资、期货、外汇交易等金融活动,加快投资顾问咨询、资信评估、各类保险与再保险等新型金融业务的发展,同时积极培育信托管理、融资租赁、典当、投资与资产管理等行业,促进金融业的升级发展。

——工作重点:

组织金融业龙头企业展开“金融业混业经营联合开发试验”,拓展金融新业务;制定武昌区重点产业、行业名录及武昌区优先扶持企业、项目名录,对其实施定制服务;建立联合监督机制,培育独立资信调查评估企业,提高金融市场信用水平;落实对于入驻的境外重要金融、证券、期货、保险机构(特别是外资银行)的税收及租金优惠政策。

(4)设计业

——产业重点:

重点发展工程设计、工业设计及创意设计,鼓励并引导企业开展建材、医药、轻工、家居装饰、环境保护、环境艺术等新型设计业务,促进全行业向多元化、专业化发展。

——工作重点:

提升和完善设计行业促进会的职能,定期开展科技交流研讨活动,提升行业设计实力;提高审查监管力度,保护设计企业利益,创造公平环境;落实设计企业及中高级设计人员的奖励政策与优惠政策。

(5)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业

——产业重点:

重点加快固定电信增值服务、移动电信服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发展;重点培育从事数据处理、计算机集成系统设计、企业管理软件、家用软件、网络软件、公共行政事务信息管理软件开发的软件企业,大力推动区内服务业的信息化、现代化进程。

——工作重点:

发挥武汉电信集团龙头作用,推进信息管网集约化建设工程,加快区内信息传输行业的发展;成立计算机服务及软件行业孵化中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组织推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行业人才培育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信息产业领域高级专家;完善信息产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提高信息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

8、发展对策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须着重抓好三大工程的实施:

(1)产业联盟示范工程。

发挥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设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中优质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原则,通过行业协作、业务定向外包、市场补缺等方式带动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各行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形成示范效应。

此外,还必须建立关联度较大的现代服务业行业中龙头企业之间的虚拟联盟,培育行业跨度较大的重大项目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加强行业协会的互动,促进武昌区内现代服务业跨行业产业联盟的形成。

(2)产业信息平台工程。

以华中商网为依托,实施现代服务业产业信息平台工程,在继承已有的网上信息发布、网上开店、网上企业信息化、网上交易等功能的基础上,产业信息平台应新增如下服务:

项目信息库建设,包括行业重点项目的网上招投标;已完成项目的信息发布;各行业或企业项目需求信息发布等等;预见服务,提供国民经济景气指数、行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市场风险指数等预见服务;预警服务,提供现代服务业各行业潜在风险分析、风险预警信号发布以及预警方案设计等服务。

(3)产业发展促进工程。

建立产业促进基金,扶持科技型、智力型新型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现代服务业重大科技项目提供配套资金;建立大项目领导负责制,实现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的跟踪管理与对口支持,必要时可通过干部下派的方式参与项目管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减免、扣除、返还等方式鼓励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以及集约化经营。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5大优势产业及两大潜在优势产业的具体发展对策如下:

(1)房地产业

——加强对招商的调控力度,落实房地产开发项目遴选制度,逐步调整房地产产品供应结构。

按照“开发项目必须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编制、实施房地产建设规划,明确建设项目区位布局、用地面积、建设规模、建设进度安排等。

积极利用税收政策杠杆,鼓励和支持区内各类写字楼、商业用房的开发,避免一般楼盘的重复建设,控制高档楼盘在总部区的选址开发,促使商品房向优质方向发展。

——加快土地供应市场化的步伐,完善土地供应的市场运行机制。

加快建立房地产储备项目库及土地信息库,收录武昌区内待开发项目及所有存量土地与增量土地信息。

严格根据城市规划、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与房地产开发项目遴选制度进行项目遴选、地块选址等,合理制定房地产年度用地供应计划,加强土地调控,保持合理的房地产用地供应总量和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落实房地产行业协会的政策指导及管理服务功能。

加强对各类房地产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审核及监管工作,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同时建立企业及从业人员的失信惩戒制度,将其不良行为建档并纳入资质管理体系;促进住房二级市场发展,规范房屋租赁行为及房地产中介行为;建立房地产服务网站、政策研究机构、信息管理咨询机构,推动行业信息发布和管理咨询,为房地产开发、产权产籍、经纪、营销、评估、物业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促进房地产业高速有效的发展。

——继续推进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房地产预警机制。

借助房地产储备项目库,加强对武昌区内房地产市场总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的研究,强调对土地供给、交易等重点领域的监控,便于土地供给管理,规范土地一级市场,遏制隐形交易;同时推行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实时备案,落实禁止期房转让规定,建立健全商品房交付使用制度。

——促进物业管理市场规范化、市场化。

加强监督检查,通过监督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物业管理收费,引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促进质价相符物业管理价格机制的形成;同时推进旧住宅小区的整治改造,加强物业管理,营造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2)批发与零售业

——鼓励区域内批发与零售业企业调整经营结构,提升品位档次,并在错位经营、营造特色上下功夫,使集聚区内购物、观光、休闲等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商业中心地位日渐显现。

——加快批发与零售业重点项目建设。

精心打造解放路商业特色街区,满足武昌区商业空间布局层次性的要求。

——在武泰闸、白沙洲一带重点培育专业生产、生活资料市场;在主要的批发与零售业集聚区内引进大型综合超市等城市商业设施;在大型社区内及周边地区引入超级市场、便利店、便民菜店等社区商业设施,从而调整市场主体结构,带动行业的新型业态发展。

——加强对新增企业的规划与控制。

限制新建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零售商业设施在批发与零售业集聚区、特色商业街等以外地段进行建设。

限制初级集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和零售市场在武昌区内的建设。

——积极发展物流配送业务,逐步推广电子商务,并完善市场调查、营销策划等中介咨询业务。

积极建设一批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行业门户网站,发挥无形市场的优势,鼓励中商、亚贸、中百等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扩大网上消费,拓宽电子商务覆盖面。

——鼓励行业协会定期召开营销管理培训班,仿效国内外大型批发与零售业巨头的经营理念,为行业内各类型业主、从业人员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经营战略等培训讲座,引导企业在购、销、运、存和日常行政管理中,运用先进的技术设施和管理方法,提高批发零售企业的科技含量和规模化程度,推进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鼓励更多世界500强大型批发零售企业进驻武昌,以其先进经营理念与模式,加快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

(3)金融业

——由政府出面组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的龙头企业开展“金融业混业经营联合开发试验”,依托以多元化、电子化、信息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以客户为导向,重点加强银行基金托管、贷款保险等新型银证保混合业务的开展,完善业内理财和咨询体系,加快行业内的混业经营进程,带动金融行业产品的升级完善。

——发挥金融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拓展各种能满足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等资本经营行为的投资银行业务、企业规避风险的各种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尤其是着力开发武昌区内相对较弱的期货、外汇交易市场;同时通过加强行业间的合作,完善同业拆借、协议存款等业务往来体系,促进行业服务升级。

——组织协调金融企业、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工商、税务、财政、公安、海关、社会保障部门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督机制,主要针对民营企业及个人的信用问题进行信用信息征集、使用、更新和隐私保护等活动,建立系统的企业商业信用档案和信用评级机制,并实现信用信息共享。

同时,培育盈利性的独立资信调查评估机构,以补充联合监督机制的不足。

(4)设计业

——借助龙头企业的名牌效应,积极扶持中小设计院、所的发展,并利用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使其在中南路街、民主路街等大型设计院(所)密集的区域聚集,通过与大型设计院(所)进行技术合作、承接项目等业务往来,有效促进企业间的互动双赢;加快设计领域多元化、设计服务专业化进程,全力打造“中部设计之都”。

——完善并提升设计行业产业促进会的职能。

通过对“中部设计之都”的产业体系、设计成果、配套服务、研发前瞻等进行充分展示,提升设计之都的功能和地位;同时主动联合各种设计院所、高校、社会中介机构提供设计项目评估、人才培训等中介服务,并将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公开、更新,加强行业信息共享,使企业能及时根据自身实力作出经营决策,并解决行业内信息不畅通、人才瓶颈等发展问题。

——通过提供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培育一批图纸打印、电脑图像设计、建筑模型制造、项目估价咨询、专业培训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