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之欧阳历创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4072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之欧阳历创编.docx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之欧阳历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之欧阳历创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之欧阳历创编.docx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之欧阳历创编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曝光,收入情况调查,薪水揭密

时间:

2021.02.09

创作人:

欧阳历

一、中国IT技术人才工资水平大曝光“金三银四”说的是每年的3月和4月人才市场的活跃期,这段时间也是IT技术人员更换工作——“跳槽”的高峰期。

与此同时,各大公司的业务的调整和开拓也为IT技术人员的求职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于换工作的人来讲:

工资薪水和职业的发展空间是大家需要重点考虑的两大更换工作的因素。

其中,以工资薪水这一因素为大家考虑的最多。

但由于工资的水平高低,往往是一个人和一个单位最为敏感的事情。

要得到比较确实的答案也是非常难的事情。

IT168调研中心根据2006年底针对国内的IT技术人员所做的样本高达9110个的调研数据,从这些参与调研的IT技术人员的提供的工资水平的范围,通过加权估算模型大致计算了出目前国内IT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并在此基础上,按照IT技术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职位、所在行业和区域估算出了相关的平均工资水平。

我们希望这是数据,能够为大家在新的一年中找到好的工作提供一个参照。

一、4-5年的从业时间薪资水平增长的一个门槛工作年限的增加也意味着工作经验的丰富和实际能力的提升。

调查显示,IT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和其从业时间也是呈正相关,随着从业时间的增加平均工资水平就越高。

对与IT技术人才来讲,可谓是资历越老约值钱。

从下面图表中,可以看到,IT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和其从业时间呈阶梯状上升,对于新入行的技术人员(从业时间小于1年)来讲,工资水平在1157元;从业经验在1-3年后,平均工资水平增长了65%;从业经验累积到4-5年后,平均工资水平增长到了2913元。

当跨过4-5年的门槛后,从业经验在6-10年之间时,工资水平增长的最为明显上升到了5351元。

对于从业10年以上的IT技术人员,基本上都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应用专家了,平均工资也达到最高水平6327元。

二、不同地域的IT技术人才的平均工资水平状况在国内,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薪资水平差异比较大。

IT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也不例外。

调查显示,在IT应用发达的上海市的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和四川省的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相差3664元。

平均工资排名在前10位的省市看,可以分为6个级别。

第一级别是上海和北京,平均工资水平在5000-4000元之间;第二级别的是广东省,平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第三级别的为辽宁省、浙江省和天津市,平均工资在3000-2500元之间;第四级为江苏省、福建省和湖北省,这里的IT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为2000元左右;第五级是四川省,平均工资水平为1883元。

三、IT技术人才平均工资水平排名的前十大行业从平均工资排行在前十位的行业中看,IT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最高和最低相差在一倍左右。

从平均工资的分布上看,可以分为3个级别。

其中金融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最高,其次是独立软件开发商,这两个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在4000元以上,工资水平属于较高的级别;而大部份的行业平均都集中在3000元左右,这些行业分别为电信、商业流通、系统/网络集成、交通/运输/物流、电子制造业和石油化工行业,这些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属于中等。

平均工资处于中低水平的行业为制造业(非计算机)和媒体与传播行业,这两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在2500元左右。

四、企业中平均工资最高的十大IT技术职位的分布状况本次的调查的数据来自于全国范围,由于地域、行业、公司规模等对IT技术职位的工资水平也是非常大,调查结果显示的是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水平。

从调查的数据上可以看到,影响IT技术人员在企业中工资水平另一个因素,就是的职位高低。

职位的高低也决定着,IT技术人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角色的轻重。

从平均工资在前十位的职位的数据来看,这十个职位可以分为六等,排名第一的CIO/CTO职位的平均工资比最末位置的测试工程师之间的平均工资相差5000多元。

其中,第一等是CIO/CTO,这个职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核心角色,平均工资水平也是最高达到7902元。

第二等级的是高级顾问和软件架构师,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在6000元左右。

第三等的是项目经理,这个职位的平均工资水平为5154元。

第四等的是系统分析/设计师、咨询师和业务分析师,这三个职位的平均工资水平在4541到4272之间。

第五等的是数据库管理员和高级程序员,这两个职位的平均工资分别为3780和3256。

第六等的是测试工程师,其平均工资水平为2189。

五、结论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内IT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呈现出以下特点。

特点1:

业时间越长,平均工资水平越高。

对于IT技术这个领域,原来大家的印象是吃青春饭的。

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越老越不值钱。

但通过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

对于IT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和其它领域一样,也是经历一个学习期→实践期→成熟期→稳定期。

其平均工资水平也随着其技术运用能力的成熟,逐渐走向高峰。

对于广大初次求职的朋友,如果没有找到一个薪水较高的工作,也不要着急。

毕竟,国内的大型公司的高新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立志于从事IT技术学生朋友在从学校毕业后,大部分的都进入了一些中小型公司。

只要你能够在本职岗位中,顺利的度过学习期和实践期,你的下一份工作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特点2:

东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差异太大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相差近3倍。

从就业环境来讲,东部地区的大型公司和IT技术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数量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这些企业已经开始享受到了IT技术给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运营带来的好处,他们愿意花高新来聘请那些技术成熟的IT技术人员,来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同时,一些大型的软件开发公司和网站也分布在这些区域,他们对信息化应用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而反观中西部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动力还明显不足,一些地区虽然也上马了一些软件开发园等能够为IT技术人员提供就业机会的项目,但是都是把该区域的技术成才当成了廉价劳动力。

导致了这些地区的人才外流非常厉害。

人才的外流,使这些地区的IT应用水平和能力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如果西部地区不能提高IT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东西部的信息化发展的差异很难从根本改变。

特点3:

不同行业IT技术的应用水平差异,导致IT技术人员“贫富不均”金融、软件开发、电信和这三个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最高。

从IT技术的应用上,这三个行业的相对比较成熟,水平也比较高。

在这三个行业的经常出现有高薪招聘的信息,从他们对技术人员招聘的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IT技术人员要求都比较高,而且都是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本行业IT应用技术的技术高手。

相比之下,而其它行业的企业对于IT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水平相对较低。

大部分IT技术人员在企业中任职都是在一些辅助部门,还没有成为支持和保障企业业务快速成长的核心部门。

因而,他们给予IT技术人员的待遇普遍偏低。

特点4:

技术职位的高低,决定了IT技术人员的薪水待遇差异从排名前十位的IT技术职务来看,CIO/CTO的平均工资水平是测试工程师的3.6倍。

估计在一些大型的企业里,这种差异会达到10倍甚至更多。

从公司薪资设计上看,工资由职位等级决定,它是一个人工资高低的主要决定因素。

对于不同职位的IT技术人员来讲,不同的职位所要求从业者本身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是不同的,职位越高对从业人员要求也越高,同时对企业所承担的责任也比较高,相对来讲薪资水平也比较高。

而对于那些从事常规性IT管理的职务,如技术维修、网络管理员等,由于分工都比较明确、应用技术都相对成熟,因此在同一公司中相对的薪资水平比较低。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曝光,收入情况调查,薪水揭密)二、中国IT行业高管普遍工资低大部份靠分红发财高管报酬过高多年来已经成为美国政治中的热点问题,但全球化因素可能会有朝一日将其平衡。

在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当中,公司已经从幕后走到前台,他们销售产品和服务,开始直接与欧美企业进行竞争。

由于亚洲公司的高管及其它白领专业人员的工资普遍比西方官员少,因此这些公司潜在的就具有成本优势。

虽然这种企业管理人员工资的差别是否会影响市场还不得而知:

跨国公司也在这些地区雇用官员。

然而,事实却不容忽视:

在发展中国家,不仅工程人员的成本比西方市场低,而且管理人员的成本也低得多。

比如上海的尚德太阳能科技就是如此。

这家公司的太阳能面板绝大多数销往海外,与它的美国同行相比,尚德太阳能科技的生产成本要低得多。

其中,企业高管的成本也很低。

尚德公司业务发展副总裁SteveChan说:

“公司超过20万美元年薪的官员不超过10人。

”而美国的高管却拿得多得多。

福布斯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大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平均工资加奖金为330万美元。

一位在亚洲经营的美国高科技公司官员说,中国工程师一年的工资只相当于美国同行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

市场营销部门的官员工资一般是美国同行的一半。

他说:

“如果你在美国要花10万美元雇用一名营销官员的话,在这里,你只需花5万美元就够了。

”BDA分析公司的主管TedDean也说,亚洲的专业服务公司的官员工资也比美国低。

在亚洲,雇用一名才毕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为400美元左右,雇用一名有经验的人员的年薪也不过3万美元至5万美元。

在美国,雇用同样经验的人员,一年大约要花10万美元。

在一些制造公司,企业官员的的补偿也可以被略去。

北京的全景媒体公司就是如此。

全景公司主要向广告公司销售高精度的照片,和美国公司的价格相比,这家公司的产品价格为八分之一。

这种价格差异从公司的初创阶段就开始了。

为了保持公司低成本运转,很多创业公司的创始人都拿着低工资。

全景公司的投资商WayneShiong就说,一家刚刚完成第一轮融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一年的年薪才50万人民币。

证券公司公布的上市公司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

分众传媒公司2004年给它的两名高管一共10万美元年薪。

2005年,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高管增加到了13人,其一年的工资总共为51.2947万美元。

比较美国的DivX媒体软件公司,在上市之前的2005年,这家公司一年支付给它的五名高管1百万美元。

在中国,企业高管主要靠股票分红发财,美国的高管也是如此。

尚德太阳能科技的创始人施正荣是中国的富人之一,其身价超过了20亿美元。

分众传媒2005年给了自己的官员与员工2250万的股票分红,公司在上市以后,高管的工资也提高了,但仍然低于美国同行。

当然,当地的生活成本低是一个原因。

在中国,一个人有5万美元的收入就可以请专职司机以及保姆。

但这点收入,在美国很多城市,还不够租用一家像样的单间公寓。

为了象国际扩展,中国的公司必须要聘请美国与欧洲的企业高管,这些人执行的是美国的工资标准。

尚德太阳能科技的Chan说,这是他们公司面临的一个问题。

在公司发展的头几年里面,销售人员均来自中国。

国际化扩张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LaJollaEconomics公司的主席VictorCanto说,亚洲公司的很多官员工资也超过了美国同行,他说:

“差距将逐渐缩小。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曝光,收入情况调查,薪水揭密)三、IT人为什么薪水少?

我先问一句:

这里有多少人是本科的?

有多少人是正规本科的(不算自考,成考和专升本)?

有多少人是有学位的?

有多少有学位的是拿着网大排名前50所大学的学位的?

恐怕是少之又少吧!

在中国,薪水和学位的关系对于应届生来说是绝对的,即使对于以后的发展,学位也很重要,要不那些低学历的人评职称为什么吃亏呢?

你可以告诉我这不合理,不错,这确实不合理,但却是现实。

如果你不能改变现实,那还是适应它吧!

你也可以告诉我低学历一样可以拿高薪,我承认,不过你要准备比别人多付出10倍以上的努力。

接下来是语言,这里恐怕是有不少人没有过四级没学位的吧?

有多少过六级的?

有多少过专四专八的?

有多少有其他英语证书的?

你不要和我说你的水平好,可不喜欢中国的考试制度,所以没证书。

在中国,毕业一开始的几年就是靠证书,你有本事跳过1楼2楼造3楼吗?

如果你英语不行,你有其他二外吗?

要知道,老外对于it的重视可是比国内那些买的电脑做装饰品的土老帽要强得多。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做人的风格,现在很多it人除了技术什么都不懂,整天得罪人。

哪怕你是四个ccie全考出的,我不用你难道地球就不转了?

中国多的是人,技术有什么了不起的?

更何况很多技术是根本用不到的。

现在总看到一些所谓的“技术牛人”在误导新人,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是在误人子弟啊!

自己混不出头,还要去害别人,今天要和你们好好算算帐。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98年从上海交大毕业的,在Microsoft(MS)工作了6年,现在在一家系统集成公司工作。

第一个意见:

读书最重要,就是为文凭。

我承认大学里确实学不到什么东西,但为了文凭请一定要认真读。

这个社会要文凭,没办法。

还有大学成绩要读好一些,像ms,cisco,oracle这些大公司是会看的。

读大学还有一个好处是大学很空,你可以自己去学想学的东西,不过学校的功课永远是最重要的。

那些大专的不要以为本科生学不好技术,确切得说并没有几个优秀的学生是书呆子。

没有什么规定说大专生学技术有优势。

第二个意见:

好好读英语,要想在it立足,英语是必须的。

至少要过六级,如果能有专八或者中高口证书或者bec什么的就更好,最好还要有二外,可以考虑德语或者日语。

作it一定要去外企,国企绝对没前途。

第三个意见:

要认真选择入的行业。

it是非常广泛的概念,网络只是其中一个非常小的(而且也是非常没有前途的)领域。

it最有前途的领域是什么?

是开发,开发中最有前途的是什么?

是硬件开发,也就是电子工程,那些家伙的月薪差不多是我的年薪(我现在月薪是税后10K);其次是软件开发,不过很苦,而且需要不错的数学基础,不过在中国不要去搞通用件开发,一盗版全完,最好是搞ERP类的专用系统开发,连开发带维护都有了。

如果你没有数学基础,却有不错的美学功底,那就去搞设计,photoshop也好,autocad也好,3dsmax也好,flash也好,视屏后期处理也好,但不要搞网页设计(无论是前台还是后台),因为一个人作的模扳一万个人用,不会有好的收入的。

再不行就来搞网络和系统,这个方面最好搞数据库,不过这样又要涉及到开发,如果搞网络也要搞部署(系统集成),或者去大公司作技术支持,最差的就是作维护了。

为什么说维护是最次的?

因为无论是什么公司,维护都不是主营业务,或者说,不会为公司带来收入。

在公司,能直接影响利润的部门收入才高,所以说任何企业,最重要的是销售和市场,其次是研发和生产,至于我们维护部门,不过是和扫垃圾的和扫厕所的一个级别而已。

维护虽然是最差的,但不代表不能拿高薪。

首先,要去大的外企,他们对于it部门的重视程度高。

第二,要学会为人处世,我们本来就是服务部门,所以对其他部门的人要热情一些,主动一些,不要老摆个“高手”的臭架子。

要知道,技术如果不能换钱,那不过是垃圾而已。

第三,不要老是问老板要钱换设备,我们已经不能产生利益了,就要让老板感觉我们能节约管理成本,我们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设备,而不是整天采购新的设备。

即使如此,我所谓的高薪不过是在维护这个领域里的高薪而已,和其他主要部门是不能比的。

所以最好还是跳出这个行业的好,去作系统部署。

而作系统部署不要去做部署人员(即使暂时作,将来也一定要做项目经理),这是民工都可以做的。

或者就是做方案销售,这样你就是企业的主营业务了。

顺便说一下我对认证的看法,相对与学历和英语,它是最不重要的。

当年我去ms,靠的不是什么mcse,而是我的专八和名校学历。

ms的面试并不关心你的技术,而是关心你是否聪明,是否能溶入企业文化。

还有,国内好象很多人对ms不满,因为软件太贵了,这些钱都进了我们这些技术支持的口袋了,不错,ms的员工薪水很高,可这是我们努力工作换来的,我们每天都要工作12小时左右,xp刚发行那段日子xp组的工程师都要工作到凌晨2-3点,白天还是9点上班,难道我们不该拿高薪吗?

至于mcse我是进ms后再考的,没有看过书,全是靠*****过的,也就是你们所说的paper,不过我想说一句,对于应届生,你不用在意自己是不是paper,因为企业已经默认你是paper了,所以无所谓的。

总结一下,it界不是没有高薪,而且it的高薪在所有理工类行业中是高的。

关键是看你自己的能力。

对于还没毕业的同学,我希望你们能先认真读书,至少拿个学士出来(最好是名校的),然后看看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学的硕士,同时学好英语,多参加社会活动,即使你作it,技术也不过只有20%的比重而已,重要的是沟通和为人处世的技巧。

对于刚出来的大学生,我的意见是先苦几年,多考一些外语和it的证书,准备向外企跳。

最后一句,我所说的也许确实不好听,但事实如此,你可以举很多反例来反驳我(中专生拿高薪之类的),但这些例子是不能反映总体情况的,不信我们可以抽样调查。

还有,中国有很多现状是不合理的,但你不能改变它,那要么你适应它,要么你毁灭。

在沙漠里谁能活下来?

是万物之长的人还是骆驼?

(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曝光,收入情况调查,薪水揭密)四、销售精英揭密IT行业收入和生存之道年底正好跟猎头公司接触的很多,自己的朋友、同事、BF都在IT圈子里。

就说说几大IT公司的情况,给想跳槽或者有目标的朋友们借鉴一下。

所谈的数字基本属于平均水平,也只谈到中层,高管层不是我们所了解的,天文数字也不到这里讨论了。

本人是做sales的,所以以sales的情况为主,附带谈谈开发的状况。

1、主流IT公司的三、六、九等。

在猎头那边,IT公司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收入和福利是一个方面,职位的稳定性也是很大的一个评分因素。

  一类公司:

IBM、MS、CISCO、EMC和NCR的某些部门……MS、CISCO是以高收入取胜:

以sales和普通开发人员为例(3年工作经验左右),一般会开到40万年薪,工资和奖金7/3-6/4分,sales背数字,超额的话奖金很恐怖(上下浮动10%,看各人谈的本事了)。

一般有8%-20%*工资的房帖,20%的基本是小leader了,公积金每月2000左右,如果公司福利好有补充公积金,那就有3000多了。

IBM以稳定著称,基本属于老外的国企,机构庞大,内部事务冗繁,员工50%的精力是在应付内部的各种协调工作,IBM裁员难,进人也难,每个部门要出一个名额是很不容易的。

IBM的工资以level计算,刚进去的员工基本是6-7级左右,收入8-10K,熬个1-2年升到8级了,差不多有12K,等到9级的时候就准备养老吧。

所以IBM有文秘的工资高过主要工作人员的情况,公司很少裁人是因为要弄走那些高level的人所要花的钱比养他们几年还贵。

二类公司:

HP、DELL、CA、SUN、NCR、柯达、AVAYA、GENESYS……HP和DELL的情况类似,HP收入比DELL高20%左右,DELL是流水兵战略,公司每个季度都要洗牌,人员流动非常大,工作压力也很大,不过HP和DELL的渠道水是很深的,灵活的人背后能赚到不少外快,HP15K左右,DELL12K,似乎没有房帖,公积金水平一般。

CA、SUN、NCR属于这几年走下坡路的公司,除了CA的主机监控、SUN的存储、NCR的TD(也是做存储)的几条线,其它产品基本没有赢利,老外对付这种状况的方式就是换血,从亚太区的老总一直换到上海的实习生……三类公司:

其它刚进国内的外企和本地的IT公司说他们是三类当然是指名声了。

其实最好混的是刚进国内的外企的办事处,刚进国内是烧钱的时候,一般3-5个人,开拓市场嘛,钱随便花,没有业绩?

初级阶段也是正常~~.当然咯,稳定就不保障了,先捞一笔吧,做的好设立分公司了,你就是元老,直接升管理层,做的不好,老外就撤了,你就拎包走人吧。

这种公司的收入和1类公司相似,但基本没有福利。

本地的、港台的IT公司,收入基本在6K-10K之间,福利一般。

这样的公司就看你自己怎么混了,混的好的比1类公司拿的多,做的不好,就自己乐自己的吧。

2、IT外企公司(主要谈一、二类公司)的苦闷和生存之道。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同事关系,自己全心扑在工作上,工作、冲锋陷阵、成功、赚钱。

不过事事都难如所愿。

进了外企,聪明点的人就先站队吧。

所谓站队就是要跟对人,这点在外企尤为重要,这些一、二类公司的管理层大都是香港、台湾人和部分海归的本地人士。

进公司前要了解清楚你的部门在公司的地位,你的manager的背景,在公司工作多久?

能力几何?

是否强势?

很nice的人往往都混不太好。

你想如果他自己都要保自己的话,哪里还有心思顾的上你啊,没有数字?

走人吧。

了解清楚后,抽机会找他表表忠心吧。

前面说到,IBM之类的公司很多精力耗费在处理内部事务上,一部分是指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另一部分就是指你如何来明确自己的责任了,外企管理层是很现实的,所以在还没有问题出现的时候,往往大家都要准备好一旦出了问题如何推卸自己的责任。

小题大做的事情是最容易发生的了。

外企还有相对很复杂的各种事务的处理流程,每周的定期例会、review、中国、亚太老板的视频或电话会议……请求内部资源、费用申报、报销……都是非常的复杂的,所有的东西嘴说无凭,一律打印你的leader或manager的邮件为证据……(IT行业人才工资水平曝光,收入情况调查,薪水揭密)五、各IT名企的薪资情况AMD:

平常接触的不多,但是据说薪水和Intel差不多,估算为月薪20K-30K。

BEA:

作为中间件市场的领导者来说,BEA的薪水是很让人羡慕的,BEA在北京的Insidesalesmanager可以拿到每月25K的totalpackage,而fieldsales一般都是月薪40K-60K,不过由于BEA是按照行业来划分客户,销售经常需要在各地赶来赶去,很辛苦,而且据说BEA非常tough,2个Q做不到数字就会裁人,压力比较大,他们的报销基本没有上限,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每月的报销都在50K左右。

Cisco:

Cisco在国内由于受到华为的挑战,市场越来越不好做,给的薪水也没以前大方了,之前他们从DELL挖了一批Insidesales去北京,给的Offer都是月薪12K-15K之间,而且工作很轻松,不过不算是Cisco正式的员工,挂靠在底下经销商那里,不过这批人在去年底都被裁掉了;他们的fieldsales薪水落差很大,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年薪从300K到800K的都有,看各自的资历和谈的情况了,报销基本也在每月30K左右。

Dell:

对很多猎头来说,Dell算是IT的黄埔军校,想挖人第一个就来找DELL的人,原因第一是因为DELL的callcenter模式做的最成功,第二是因为DELL是业内数一数二Tough的公司,其他公司很认可DELL的资历,第三则是因为DELL的工资相对不高,比较容易挖人,,DELL的Insidesales和其他公司相比绝对属于廉价劳动力,totalpackage基本在月薪4K-10K,fieldsales在月薪10K-25K之间,年底双薪,报销基本被要求控制在每月6K左右。

EMC:

EMC是顶级的存储厂商,他们的offer是每月20K到40K之间,个别要求资历比较高的会比较特殊,象目前华东区他们要招一个fieldsales,猎头提供的信息是年薪800K。

HDS:

也是存储厂商,有个同事跳槽去了那里,年薪250K,稍微有点tough,在市场上的表现中轨中矩。

HP:

HP的fieldsales薪水在行业里算是中等,totalpackage在每月15K-25K,年底多发两个月BASESalary,一般说来卖台式电脑,笔记本和打印机的销售工资会略微低一点,卖小型机的销售工资会相对高一点;值得一提的是HP对销售人员的报销查得非常严,超过1000元以上就要highlevel的老板审批,发票如果连号都会被亚太区的人抓出来调查,不过可报销的金额还是比较宽松,每月10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