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985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山东卷)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费 粗犷/旷日持久B.着实/酌量 砾石/沥青路 鞭挞/纷至沓来

C.呜咽/奖掖 瞋目/撑门面 诘难/殚精竭虑D.畜养/体恤 锁钥/管弦乐 迸发/屏气凝神

【答案】B【分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汉字读音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本题中的加点字都是现代汉语的常用字有的是多音多义字,如“宿”、“臭”“着”“沓”“咽”“畜”“钥”“乐”“屏”;有的是同音字,如“讪”和“赡”,“砾”和“沥”,“诘”和“竭”;有的是形近字,如“犷”和“旷”加点字的具体读音分项为:

A.星宿xiù/乳臭xiù 搭讪shàn/赡shàn养费 粗犷guǎng/旷kuàng日持久

B.着zhuó实/酌zhuó量 砾lì石/沥lì青路 鞭挞tā/纷至沓tā来

C.呜咽yè/奖掖yè 瞋chēn目/撑chēng门面 诘jié难/殚精竭jié虑

D.畜xù养/体恤xù 锁钥yuè/管弦乐yuè 迸bèng发/屏bǐng气凝神

A项的“犷”和“旷”读音不同,B项每对读音都相同,C项的“瞋”和“撑”读音不同,D项的“迸”和“屏”读音不同,所以答案应选B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镶嵌精萃休闲装轻描淡写B.瑕疵鄙薄邀请赛赔理道歉

C.怃然琵琶和稀泥玲珑剔透D.推辞观摩元霄节伶牙俐齿

【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考查考生对常用汉字正确写法的掌握程度本题选用的四组词语都是人们常用易错的词语随着网络语言的兴起和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人们准确书写汉字的意识越来越淡薄了,这种现象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准确书写,尤其对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的准确书写很不以为意本题设置的干扰点均是常见一般词语中的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A项D项使用了看似更符合问语意义的同音字和形似字“萃”“理”和“霄”来迷惑考生

A选项“精萃”应为“精粹”;B选项“赔理道歉”应为“赔礼道歉”;D选项“元霄节”应为“元宵节”,C选项没有错别字,所以正确答案应该选C项考生答错这个题目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平时不注重积累,掌握的词汇量少,或者记忆不牢固,因此易受干扰;二是缺少正确书写的意识,在日常交际中不在意文字的正确与否;三是不会通过意义来分析词语的写法,如“元宵节”的“宵”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      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       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        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 溶化沟通喧哗   B.溶化勾通喧闹C. 融化勾通喧哗  D.融化沟通喧闹

【答案】D【分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能力本题选用的三组词语都是近义词,这些词语有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的差别所给句子语境都有某些信息暗示必须选择某个词语,需要考生既能分辨出近义词的不同,又能分析出语境的需要。

第一组的两个词“溶化”与“融化”“溶化”指固体溶解在水或其它液体里例如:

“盐放进水里,很快就溶化了”“两块颜料搁进杯子,慢慢在水里溶化了”“一小勺味精放到汤里,搅拌几下就溶化了”“这种胶块儿放进酒精里溶化得比较快”“融化”特指冰、雪、霜受热后化成水例如:

“初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积雪融化得比较慢”“早上,庄稼地里的霜慢慢融化了”另外“融化”与横线前的“大草原上的冰雪”的语境相合,故选用“融化”;第二组词语,“沟通”和“勾通”,两个词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很容易错用《现代汉语词典》对“沟通”和“勾通”这两个词的解释如下:

“沟通”—使两方能够通连如:

①沟通了两国文化②沟通南北的长江大桥“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如:

小人的勾通,对君子肯定不利从语法功能和感情色彩上看,“沟通”一般多用于心理、情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勾通”则用于坏人、帮派之间的暗中勾结、狼狈为奸,是带有贬义的词,两词在搭配对象和感情色彩上完全不同所以用“沟通”更合乎题意;第三组“喧哗”与“喧闹”《现代汉语词典》对“喧哗”和“喧闹”这两个词的解释如下:

“喧哗”①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

笑语喧哗;②动词,喧嚷:

请勿喧哗“喧闹”①形容词,喧哗热闹:

喧闹的集市;②动词,喧哗吵闹:

大声喧闹横线前陈述对象是“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很显然是“喧哗热闹”,所以用“喧闹”更合适。

另外,考生还可使用排除法,放在一起考虑,用“溶化”与“融化”的区别可以排除A、B两项,用“沟通”和“勾通”,可以排除C项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答案】D【分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掌握成语的数量和对成语准确理解的能力,考查考生分析语境并据此确定成语的使用正确与否的能力本题选用了常见常用的成语,提供的语言环境比较通俗浅显,为答题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依据。

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出自《诗经·小雅·巧言》: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如:

这个商人~,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

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如:

但~,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一回)

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出自《孟子·尽心上》:

“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如:

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后之编刻者,多未能如原恉也含贬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望文生义。

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奔走:

奔跑呼号:

叫喊出自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南镇祷雨文》卷二十五:

“守土官帅其吏民奔走呼号,维是祈祷告请,亦无不至矣,而犹雨泽未应,旱烈益张”如:

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力图挽救连动式;作谓语;指引起人们的注意符合题意,使用恰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答案】C【分析】本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选材广泛,既联系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联系了社会时事,又有山东的地域色彩并且句子中的语病设计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六种类型,涉及了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等语病,意在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言语意识。

A、不合逻辑,属否定失当“切忌不要”,“忌”本身就含有“不要”的意思将“忌”改为“记”或将“切忌不要”后的“不要”删去B、句式杂糅将句尾“的发生”去掉或将“解决”改为“避免”“防止”等意义的词语D、表意不明“公开谈及”和“极不负责任的”主语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表意不明确,存在歧义所以答案应为C选项。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

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

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

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6.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  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  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答案】B【分析】A项对应文本“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B项对应文本“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项对应文本“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D项对应文本“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7.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 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伎。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答案】C【分析】A项对应文本“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项对应文本“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C项对应文本“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D项对应文本“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答案】A【分析】“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

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

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

是以世称其忠平。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

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

“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贵人问其故,兴曰:

“贵人不读书记邪?

‘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若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

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

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

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

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

兴顿首曰:

“臣愚,不足以知之。

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

”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

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

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

“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

不幸早卒,朕甚伤之。

贤者子孙,宜加优异。

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庆卒,子琴嗣。

子琴卒,子万全嗣。

万全卒,子桂嗣。

(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

[注]贵人:

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

弯腰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

称赞

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

坚决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

【答案】A【分析】躬:

亲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为华而少实     我腾跃而上                            B.  卒不为宗亲求位为击破沛公军  

C.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但以刘日薄西山           D. 兴皆固让,安乎里巷其闻道也固先乎君

【答案】B【分析】B项的两个“为”都是“替”的意思A项“而”,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修饰C项“以……为”让……担任/连词,因为;D项,介词,在/介词,比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

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②是以世称其忠平

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④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⑥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A【分析】②是世称,⑥是明帝的话而题干问的是“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

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

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答案】C【分析】兴没后,帝思其言“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并不是答应了阴兴的请求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

【答案】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

【答案】光武帝称许阴兴的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分)

【答案】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或“内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或“感动了身边的人”),光武帝就答应(或“听从”)了他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

吴松:

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分)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

“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

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船的四周,发现了两个极有意思的景象,其一是“鸟避征帆却”:

他所乘坐的这艘远行之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着,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其一是“鱼惊荡桨跳”:

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看着有趣,不知不觉间,夜已来临,尾联便写夜宿枫桥枫桥在苏州城闻门外十里枫桥镇,原本称“封桥”,因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而得此名天既已黑尽,诗人便盘算着:

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

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他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这天晚上夜宿于此处,以一抒幽思。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荀子·劝学》)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

(李白《蜀道难》)

(2)臣生当陨首,                       。

(李密《陈情表》)

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

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

(4)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              。

”(《论语·子路》)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答案】

(1)圣心备焉  万夫莫开

(2)死当结草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执子之手  穷岛屿之萦回(4)小人同而不和  江南游子

五、(12分)

16.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4分)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

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             ,又如                           ,还有什么用呢?

【答案】示例一:

做出的饭不能吃  缝好的衣服不能穿

示例二:

盖的房子无法居住 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