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品管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3776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品管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儿科品管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儿科品管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儿科品管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儿科品管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品管圈.docx

《儿科品管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品管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品管圈.docx

儿科品管圈

 

品管圈(QCC)活动成果报告书

 

圈名:

精灵圈

改善主题:

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渗漏的发生率

活动类别:

护理□医疗□医技□行政后勤

所属医院:

黄石市中心医院普爱院区儿科

医院级别:

二级甲等

活动时间:

2015.03-2015.8

 

一、圈的简介

(一)、圈的组成:

圈名

同心圆圈

圈成立时间

2013.8

成员人数

8

活动时间

2015.3-2015.8

平均年龄

30.6岁

科室电话

3062092

辅导员

汪香姣

圈长

张芊

所属科室

儿科

圈员

胡东懿、程秋英、赵萍、蔡米香、许方婵、李书

主要工作

减少小儿静脉留置针渗漏,提取改进措施

(二)、圈名的意义:

精灵圈,用我们精湛的技术,灵巧的双手,为宝宝们创造更健康的生活.

 

(三)、标徽的意义:

1.主体彩虹代表护士温柔,灵巧的双手呵护稚幼的孩子们。

2.一个个幼小的精灵,由一双双儿科护士之手相托。

 

(四)、1.活动主题:

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渗漏的发生率

2.活动时间:

2015.3-2015.8

3.活动目标:

针对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治疗时出现局部组织硬结、坏死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的缺陷,利用品管圈解决问题。

二、主题选定

题目(问题点)

上级政策

重要性

迫切性

圈能力

总分

顺序

选定

如何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渗漏

37

35

35

30

135

1

如何提高儿科雾化治疗的依从性

40

33

17

35

125

2

如何提高责任护士对包干病人掌握率

35

30

18

15

98

3

如何减少钢针漏针率

36

25

20

16

97

4

如何提高高危药品正确存放率

15

15

20

20

70

5

(二)、选题过程:

选定“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渗漏的发生率”作为本圈的活动主题。

(三)、圈员任务:

针对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治疗时出现局部组织硬结、坏死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的缺陷,利用品管圈解决问题。

(四)选题理由

1、对患儿而言:

避免长期输液穿刺造成皮肤瘢痕而影响美观。

2、对院方而言:

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

3、对同仁而言:

分析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治疗中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静脉留置针渗漏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局部组织并发症的发生。

 

三、活动计划

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引入概念、圈名、圈徽、拟定主题等步骤已在护理部及辅导员的指导下顺利地进行到拟定计划阶段,我科此次的主题“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渗漏的发生率”拟定2015.3-2015.8共计5个月时间完成,具体时间计划见下表:

时间步骤

十一

负责人

开会

地点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P

引入概念

 

儿科

组圈

圈名、圈徽

选题

拟定计划

程秋英

现况把握

赵萍

目标设定

许方婵

解析

胡东懿

对策拟定

汪香姣

D

对策实施

全体圈员

C

效果确认

张芊

A

标准化

胡东懿

检讨反省

蔡米香

资料整理

张芊

(注:

为计划线,为实施线)

四、现况把握

(一)、改善前收集

1.调查时间:

2015.3.15-2015.8日

2.调查地点:

儿科

3.调查方式:

调查记录每次置管、拔管的经过,通过讨论分析原因。

4.调查人员:

全体圈员

调查结果:

2015.3.15-2015.8日共计患者23人次,共发生渗漏23例,硬结钙化10例,破皮水泡7例,静脉炎4例,坏死2例。

 

(二)、数据收集查检表

1.改善前发生次数统计

原因

发生例数

所累计百分比(%)

观察不到位

10

43.48%

静脉选择不当

5

65.22%

静脉输液渗漏处理措施不当

3

78.26%

护士对药物注意事项不掌握

2

86.96%

穿刺操作不规范

2

95.66%

留置针材质不好

1

100%

合计

23

 

(三)改善前渗漏发生率柏拉图

 

(四)结论

根据查检数据表明观察不到位、静脉选择不当、输液渗漏处理措施是发生的原因;根据80/20原则(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得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前三者。

原因

发生例数

累计百分比

观察不到位

10

43.48%

静脉选择不当

5

65.22%

静脉输液渗漏处理措施不当

3

78.26%

护士对药物注意事项不掌握

2

86.96%

穿刺操作不规范

2

95.66%

留置针材质不好

1

100%

 

五、目标设定

(一)、目标值设定

渗漏发生率3.01%。

(二)、设定理由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8.04%-(8.04%×78.26%×80%)=3.01%

 

六、要因解析与鱼骨图

 

七、对策拟定

八、对策实施

(一)对策一

对策一

对策名称

护士责任心不强,主动巡视不够

主要因

1.重视程度不够;2.认识不够深刻,安全教育缺乏;3;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改善前:

1.相关法规意识模糊;2.安全意识不足;3.主动巡视不够

对策内容:

1、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意识

2、组织护士讨论主动巡视的重要性及巡视的间隔时间及观察的内容

对策实施:

1.召开全科护士组织学习《医疗相关法律法规》

2.召开一次圈会对以往输液渗漏引起不良后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并在工作中主动改进

对策处置:

实施效果良好,继续维持,加强督查

对策效果确认:

1、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完成

2、成功召开圈会,讨论主动巡视的重要性及巡视观察的内容

 

(二)对策二

对策二

对策名称

加强培训

主要因

专业知识不足

改善前:

1.3年以下的护士穿刺技能差,封管方法不对;2.护士观察及处理能力欠缺3.药理知识缺乏

对策内容:

1、组织年轻护士学习静脉穿刺技巧及封管方法

2、组织护士学习输液渗漏的观察、处理方法

3、学习儿科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

对策实施:

1、组织低年资护士学习静脉穿刺技巧及冲、封管,指定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帮扶指导

2、组织全科护士学习输液渗漏的观察方法及处理,工作中进行个别指导

3、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儿科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

4、对输注高危药品的患儿注标

对策处置:

改进后效果良好,继续维持,不定期检查

对策效果确认:

1、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有所提高

2、护士基本掌握输液渗漏的观察及处理方法

3、护士熟悉本科室常用高危药品,并能有意识的加强巡视

 

九、效果确认

1.有形成果

2015.3.15-2015.8.31日共计患儿23人次,共发生渗漏23例,硬结钙化10例,破皮水泡7例,静脉炎4例,坏死2例。

渗漏发生率5.31%。

目标达标率为3.01%,未达目标值。

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数据25%-改善前数据43.48%)÷(目标设定值3.01%-改善前数据43.48%)〕×100%=219.0%

1.1改善后查检表

引起渗漏的原因

发生次数

所占累计百分比(%)

观察不到位

3

25

静脉选择不当

4

58.3

药物渗漏处理措施不当

2

75

护士对药物注意事项不掌握

1

83.3

穿刺操作不规范

2

100

留置针材质不好

0

100

合计

12

73.6

 

1.2改善后柏拉图

 

2.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对每一位圈员就运用QCC能力、团队精神、参与度、沟通协调能力、活动信心、增加思考能力6个方面进行调查(见雷达图),并计算平均分,结果表明,所有指标均有提高,尤其是在团队精神、沟通协调和思考能力方面。

1、品管圈活动前后评价表,品管圈活动改善前后雷达图

 

十、标准化

一、输液外渗的预防:

1、合理选择血管;2、提高专业技术;3、掌握药物的性质;4、正确安排输液顺序;5、加强责任感与护理;6、健康教育。

1.1合理选择血管:

尽量选择四肢较粗大、走向好、弹性好、易固定的血管。

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避免长时间同一部位单一的血管输注。

尽量避免选择头部靠近颜面部的静脉。

1.2提高专业技术:

掌握正确的留置针穿刺方法,力求一针见血。

刺成功后正确固定针头,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

拔针后准确按压2-5分钟(有出血倾向可增加按压时间)

④刺激性大的药物输注前后可用NS冲管。

⑤输注完毕后应用6.25u/ml的肝素液或者0.9%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

1.3掌握药物的性质:

药物的酸碱度。

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的浓度。

④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注:

以药物说明书为主,特别是新药说明书。

1.4正确安排输液顺序:

正确掌握给药方法、浓度和输入速度

正确的给药方法:

用药前后用NS冲管;

静推时边推药边抽回血,确保药物在血管内

浓度:

不宜过高

④速度:

不宜过快

1.5加强责任感与护理

加强巡视,每15-20钟巡视一次;

各班给药期间加强巡视,细心观察注射部位,尤其使用输液泵时;

输注高危药品时做好标识;

严格交接班:

包括药物名称、注射部位、时间、输液通畅情况、余量,做到安全交班;

仔细判断渗漏情况(望、触、比较)

1.6健康教育

输注高渗性药物及渗漏后易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硬结、破皮、静脉炎的药物前应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渗漏的并发症。

 

十一、讨论与改进

活动项目

优点

今后努力方向

主题选定

预防液体外渗,确保患儿用药安全性是护理安全最基本的要求

本期品管圈活动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改善效果不好,下期继续以液体外渗的并发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

现状把握

制作查检表,全员行动,认真查检

应将影响的因素再深入广泛些

目标设定

设定目标和工作目标一致

应相信自己的改善能力

对策 实施与检讨

每人由各个角度观点去拟定对策以最有效简单的方法达成效果

今后将更严格确实保持各项政策的实施,让改善更落实

效果确认

实施期间能定期抽查,并以数据显示以获得实际的改善效果

检讨如何才能不回到改善前的状态,制定管理办法,并更深入确认效果是否真正维持

标准化

简易可行,使之成为常态化工作

部分对策可推行全科,水平展开以加强改善效果

遗留问题

圈会出勤率未达到100%,与患儿家属沟通有待提高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我们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开展品管圈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困难,曾经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有了老师的讲解和大家的支持,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对穿刺成功率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现在不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还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感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

十二、下期选题

题目(问题点)

迫切性

圈能力

上级政策

可行性

总分

顺序

如何提高病区安静

35

29

31

33

128

1

如何提高健康教育力度

27

25

35

32

119

2

如何提高病房“无铃声‘服务

24

19

35

20

98

3

如何提高护士规范性,加强慎独修养

24

21

35

22

102

4

如何减少患儿标本剩余率

21

16

25

17

79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