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精编原创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0349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精编原创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精编原创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精编原创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精编原创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精编原创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精编原创含答案.docx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精编原创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精编原创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精编原创含答案.docx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6学年度

第一学期

XX小学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2017.01

亲爱的小朋友:

当你拿到试卷后,请不要紧张。

我们接触科学这门学科已经一个学期了!

这是一次展示我们学习理解的好机会.只要你把自己对每个问题的探究、理解、了解或体会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一份好答卷。

祝你成功!

一、我来当裁判。

(对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它没有根,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

(   )

2.叶子的形状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

         (   ) 

3.“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了用柳树的茎可以进行繁殖。

 原创     (   ) 

4.金鱼的嘴巴在水中会不停地一张一合,它这是在喝水。

        (   ) 

5.夏天雷雨过后,蚯蚓会从地下爬出来透气。

           (   ) 

6.蚂蚁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引导同伴走相同的路线。

         (   ) 

7.水和空气都能占据空间,都可以被压缩。

    易错       (   ) 

8.塑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要多使用塑料。

           (   ) 

9.固体不会流动所以有体积,空气和水会流动所以没有体积。

(   ) 

10.用金属制成的物品放在水中一定会沉。

     (   ) 

11.要认识一个物体,首先要将它拆开研究。

              (   ) 

12.对事物多提几个“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   )

13.描述玩具时,可以从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描述。

  (   ) 

14.使用量筒时,正确的做法是把量筒放在手上测量。

    (   ) 

15.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毫升作单位,用“ml”表示。

  (   )  

16.给物体附着浮或沉的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浮或沉。

    (   ) 

17.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   ) 

18.水装在杯子里是杯子的形状,所以水是有形状的。

   易错(   )

19.在进行科学观察时,我们一般采用尝的方法。

(   )

20.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   )

二、自选超市。

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每题2分,共40分) 

21.我们在研究科学时,要先提出问题,再对问题进行(),然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原创A.验证   B.猜想与假设   C.观察与汇报 

22.下列属于水的是()的液体。

 

A.无色、无味、有点咸   B.黄色、香味、透明  C.无色、无味、透明 

23.把一滴水放到半瓶食用油中,过一会儿,这滴水后()。

 

A.沉到瓶底   B.浮在油上    C.以上都有可能

24.如果一根牙签放到水中是沉的,那么把它放到油中会()

A.沉    B.浮      C.以上都有可能  

25.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研究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A.诺贝尔B.拉瓦锡C.居里夫人

26.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的影响。

A.轻重B.颜色C.黏度

27.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空气()。

A.能流动B.有重量C.能压缩

28.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A.风扇B.轮胎C.瓶子

29.下列关于量筒读数时的视线正确的是()。

 

    

A.        B.         C.

30.我们看到校园生长的大树是()

A.木本植物B.草本植物C.水生植物

31.甘薯是用()繁殖后代的。

原创

A.根B.叶C.茎

32.当今最大的动物它生活在海洋,这种动物是()

A.长颈鹿B.蓝鲸C.大象

33.在比较水、食用油和洗洁精的流动快慢时,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系列应该做到的是()

A.三种液体的颜色相同B.以相同的速度流下来

C.从不同的高度开始流动D.三种液体一样多原创

34.下面是水生植物的有()

A.车前草蒲公英B.水葫芦浮萍C水仙花花生

35.下面是天然材料的是()原创易错

A.木头橡胶B.陶瓷黏土C.棉花皮革

36.纸作为记载文字的材料,它的发明人是古代()

A.张衡B.蔡伦C.祖冲之

37.用茎繁殖后代植物的是()原创

A.马铃薯大蒜B.蒲公英甘薯C.萝卜青菜

38.常见物品在水中能上浮的是()

A.纸塑料木头B.金属瓦片砖块C.陶瓷铁块木头

39.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A.液体B.固体C.气体

40.有三种液体,1号粘稠度最大,2号最重,3号颜色最深,则流动速度最慢的是()原创

A.1号液体B.2号液体C.3号液体

三、我会连线。

(每线1分,共19分)

41.找一找各种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

(8分)易错

金鱼地面用腹足爬行

蚯蚓草丛中用脚爬行

蚂蚁水中身体伸缩前进

蜗牛土壤中用鳍游泳

42.研究材料的特性是,你运用到了哪些方法?

(6分)易错考察能力

在水中的沉浮刻划

材料的软硬弯折

材料的吸水性放在水中央

材料的韧性放在火上

材料的导电性滴水观察

材料的可燃性用电流检测器检验

43.将下列观察对象与对应的感官功能连接起来。

(5分)

眼睛物体的气味

耳朵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

鼻子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舌头物体的冷热

手食物的味道

四、我会填图(6分)

44.写出下面量筒中水的体积数。

易错运用

()毫升()毫升()毫升

五、我会解决问题:

(45题,每空1分,共10分;46题5分,共15分)

45.阅读小明的树的观察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1分,共10分)原创题

树的观察记录

    时间:

9月9日   地点:

小区内小组成员:

小明、小东

      我观察的树像一座金字塔,它就长在我家的楼下。

      树干很细,只有碗口那么大,树皮是灰褐色的,摸上去感觉很粗糙。

      树叶是针状的,上面的尖头刺一下手,有点疼,摸上去硬硬的。

      树枝随风而动,好像在给我跳舞呢。

      它的名字叫松树,是在小区建造时种下的。

(1)、小明和小东同学观察的这棵树叫做,整棵树的形状是金字塔形。

树皮颜色是,用手摸上去的感觉是。

树叶是形状的。

我知道树叶一般两部分组成,它们是和,其中在上有叶脉。

我们还可以在树木下观察一些小动物的踪迹,其中蚂蚁属于昆虫,它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上有对足。

(2)、科学家在观察的时候可以借用很多感觉器官来帮忙。

比如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还可以用鼻子去闻,用手去摸,我还在科学书中学习到树皮的纹理还可以通过(填“画图”或“拓印”)的方法记录下来。

当然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观察,比如用测量(填“秒表”“天平”“直尺”),借用来观察肉眼看不清楚的东西。

(填“显微镜”、“放大镜”或“X光”)易错

46.如图所示,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橡皮泥密封。

A、B是两根吸管。

(4分)

(1) 如果从B管往里面吹气,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3分)

(2) 如果从A管往里面吹气,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1分)

一、我来当裁判。

(对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它没有根,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

( ×  )

2.叶子的形状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

         ( √  ) 

3.“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了用柳树的茎可以进行繁殖。

        ( √  ) 

4.金鱼的嘴巴在水中会不停地一张一合,它这是在喝水。

        ( ×  ) 

5.夏天雷雨过后,蚯蚓会从地下爬出来透气。

           (  √ ) 

6.蚂蚁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引导同伴走相同的路线。

         (  √ ) 

7.水和空气都能占据空间,都可以被压缩。

              (  √ ) 

8.塑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要多使用塑料。

           (  × ) 

9.固体不会流动所以有体积,空气和水会流动所以没有体积。

(  × ) 

10.用金属制成的物品放在水中一定会沉。

     ( ×  ) 

11.要认识一个物体,首先要将它拆开研究。

              (  × ) 

12.对事物多提几个“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  √ )

13.描述玩具时,可以从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描述。

  (  √ ) 

14.使用量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